视频加载...
"没有对死亡的恐惧,没有对死亡的恐惧,因为你没有时间害怕死亡。85岁的清远老兵林月英参加了金城反击战,这是美国援助朝鲜的最后一战。
被飞机轰炸,差点踩到地雷,小心翼翼地清理战场......这么多年过去了,林月英能清楚地记得战场上的一幕,他说他没有很大的功德,而是为祖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进入方向
我差点在路上踩到地雷
林月莹家境贫寒,小学六年级毕业后,想早点出来打工。小时候,林月英目睹了日军入侵家乡,看着士兵们保卫国家,觉得当兵是光荣的。于是他参军,成为公安队的一员。不久之后,林月莹被调到中国公民志愿军。
1952年,16岁的林月英率军渡过鸭绿江,进入朝鲜,进入平壤郊区。当时,部队的首要任务是负责美国空降兵,在平壤近20天的时间里,空降兵没有出现,所以部队再次朝向38线方向。林月莹说,战场是不确定的。
为了避免侦察,他们白天在山林中行走,晚上在行动不易发现时乘坐火车。作为新兵,林月英当时什么都不懂,有点马虎。"他用一只手拉着我,把我扔回去,骂我。当时,林月英差点踩到矿井前,幸好监视器及时停了下来。回想起这件事,林月莹淡淡的笑了笑,眼里含着泪水。
战争
空对空观察提醒同志们避免
"我们在玩白虎队。1953年6月,当停战协定即将签署时,韩国李升洙集团宣布将继续单方面作战,企图破坏停战的实现。为了实现稳定可靠的休战,晋城反击于7月开始。林月英参加了战斗,他记得他们正在与韩国著名的白虎军团作战。
作为二线部队,林月莹的许多战友不得不向一线部队运送弹药进行补充。他说,许多来自清远的村民也在送货中丧生。
因为感冒严重,林月英被军队照顾,不是派去运输弹药,而是负责空中观察。为了让士兵们记住任务,部队还编了一首歌。"我的武器是两面红旗和一把步枪......"因为时间流逝了这么久,林月英只能断断续续地唱歌。但他仍然记得很清楚空中观测的任务是什么。
"我们主要通过聆听飞机的声音来躲避,以提醒我们的同伴避免。林月英说,战车声很大,里面的人听不到敌机的呼声。他的任务是听到敌机的声音,白天举起红旗,晚上开枪提醒他的战友们躲避。
林月英对轰炸的记忆很多,他经常感叹自己"大"。进入战场时,有一架敌机飞来,其他战友则按照规定挖深躲避,林月英因为不够深,被机臂打伤。还有一次,敌机投下炸弹爆炸成大锅,当旁边做饭的班子耳聋时,靠近林月英幸逃了出来。
停战
仍然有人在清理战场时死去
1953年7月27日,停战协议签署,结束了对朝鲜长达两年零九个月的反美援助。林月英被派去打扫战场,这时他也目睹了一些同志的离去。
战场上留下了大量的子弹、手榴弹等武器装备,有的同志把这些东西放在一起,不小心触发了手榴弹,被炸死了。即使战争结束了,仍然有人在这里死去。
1956年回国后,林月莹被派往陕西省西安市国营黄河机械制造厂工作。1962年,他回到清远。
退休后,林月英经常联系同志。这张专辑,留下了很多林月莹和他的战友们的照片。他也会去找并肩作战的战友,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中的一些人死了。
即使过了71年,林月莹仍然记得那段经历,"我没有伟大的壮举,只是为祖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他说。
记者:周维信曹宇 陈国飞
摄影:金伟
剪辑:周维新
作者:周维新;金宇;曹伟;陈国飞
艾汀军营
来源:南方Plus - 创造更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