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质量,质量或质量。
作者: 孟德阳
编辑:涂鸦
产品:金融涂鸦
"人们很着急。在接受《财经》采访时,杜邦营养与生物技术食品饮料业务(平台)亚太区总裁李永静博士一再强调,即使大量资金回流,植物肉企业也必须给予良好的产品口感和产品质量。
过去两周,包括Zero And Hey Maet在内的中国植物肉初创企业宣布了新一轮融资,加上今年早些时候宣布的融资,2020年将是植物肉繁忙的一年。
然而,这种兴奋背后也存在混乱。首先,"植物肉"的消费层面还不熟悉,真正了解植物肉产品的消费者很少,而且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对于投资者和企业家来说,植物肉技术、成本和供应链等问题似乎需要调整,并反复适应中国市场的快速变化。
甚至技术对产业链的影响也不同。李永静介绍,杜邦的合作伙伴包括金鸡火腿和美康食品等公司,据天一检查App信息显示,天津美康食品有限公司的大股东(持股80%)为天津双星食品有限公司,一家传统食品香料生产公司,已经推出了"不寻常"的植物肉品牌,在网上销售, 而美康食品也是"湿法拉斯蛋白技术"的应用,据了解,这项技术在国内植物肉企业领域并未得到应用。这也证明了植物肉正在吸引来自不同领域和背景的公司。
作为一家拥有 230 年历史的公司,杜邦(DD.US)在其历史上经历了许多业务转型,从最初的火药到化学品,再到今天的食品技术。2017年,杜邦和陶氏化学合并成为陶氏杜邦,成为全球最大的化工行业公司。但随着陶氏杜邦农业部门的剥离,杜邦和陶氏再次"分离"。
净销售额的全球净收入(净销售额)为48亿美元,其中营养和生物科学部门占公司2020年第二季度业绩的15亿美元,约占31.25%,是公司所有部门(电子和成像,运输和工业,营养和生物技术,安全和建筑)收入的最大部分。
该公司的营养和生物技术部门分为三个部分,即食品和饮料,健康和生物技术以及制药解决方案。其中,食品饮料业务的主要产品包括用于生产植物性食品的大豆蛋白等原料。
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在其2020年第二季度业绩中表示,该部门的收入增长是由食品和饮料规模的增长推动的,其中植物肉是原因之一。
2019年营养和生物技术业务的百分比(来源:杜邦2019年10-K文件)
结合李永静的介绍,以及《金融涂鸦》对多家植物肉田企业的研究和采访,基本上植物肉产业链的作用可以简单地划分为上游原料供应商(如杜邦、双子塔食品等),主要负责提供大豆蛋白和添加原料, 中游食品加工企业(包括旗山食品、红山生物等),以及下游品牌和餐饮解决方案公司(简肉、零、海迈特等)和消费终端(包括餐饮、电商等)零售渠道等)。
今年以来,积极进入企业的资金处于产业链下游,但同时资本也将对下游植物肉品牌产业链整合有强烈要求。换句话说,正如李先生所说,这一轮变化是由消费者的看法(健康,环境保护,动物保护)推动的,增长和资本正在下游更接近消费者,流动变化更快。但是,正如李先生所说,令人担忧的是"每个人都匆匆忙忙地冲进来",忽视了产品的质量,整个新一代的植物肉都面临着"被摧毁的风险"。
在这一点上,应对这种风险的策略是在行业内,而不仅仅是在行业中。
以下是对话的正文(带删节)
问:金融涂鸦
答:李永静,杜邦营养与生物技术亚太区食品和饮料业务(平台)总裁
问:最近,我们对植物性肉类领域的投资者进行了一些采访,提到了Byond Meat(BYND.US)于2011年左右发布,那么与前几十年相比,植物性食品在过去十年中在技术,工艺和产品方面发生了哪些突破性变化,导致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爆炸"?
答:植物性食品的发展,其实不只是过去十年,过去二十年、三十年来一直在发展,原来我们杜邦有一个舒莱事业部,以这样一家专业公司的形式来做大豆蛋白。当时,产品的主要方向包括能量棒等产品。当然,另一个最重要的领域是植物性食品,例如在巴西销售的"牛肉"大豆蛋白,但当时的主要消费群体是普通人,他们加强了日常蛋白质营养。
但直到最近几年,BeyondMeat已经将植物肉的消费从营养丰富,负担得起的食物转移到了另一个群体,主要是年轻人,主要是素食主义者,他们不仅关心"素食主义",他们充满激情和追求,吃得健康,其次,关心地球 - 他们会说,如果牛,牛肉,鸡肉,鸡肉, 他们对地球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所以这些年轻人会非常情绪化;比如对动物的保护(关心),会觉得杀牛、杀鸡是残忍的。综上所述,第一个是素食,健康,第二个是保护地球环境,第三个是在这方面保护动物本身。这三位车手多年来创造了一种氛围,当碧昂丝肉的产品推出时,他们在美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我还记得几年前在国际食品科学技术联合会(IUFOST)组织的一次活动中,我做了一个演讲,在那里我遇到了碧昂丝肉公司的人,他说他们将于7月上市销售。但事实上,杜邦已经在这个行业工作了很多年,我们是一个主要参与者。
问:杜邦作为行业参与者扮演什么角色?
答:植物性食品生产首先需要蛋白质,蛋白质来源主要是大豆蛋白,也有其他植物,如豌豆蛋白等,然后通过挤压技术,将(原料)转化为纤维蛋白,有一种"肉感"。添加其他配料,制作类似肉类的产品。杜邦是一家生产大豆蛋白和各种原材料的公司,也拥有挤出技术,并最终成为该行业的参与者。
问:关于技术,关于"干法拉斯蛋白技术"和"高湿度法拉斯蛋白技术"的讨论较多,包括细胞肉技术的商业化,这还很早,对于技术路线的选择,目前行业的重点是哪里?
答:现阶段,口味也很重要,在食品行业,如果只强调环保、营养、健康,不是长治之计,如果要做一个特别有前途的食品,最重要的属性就是吃。Beyond Meat是在美国为植物性肉类汉堡制造的,这些汉堡对美国消费者来说是可以接受的,但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它被制成不同的食品,如饺子,药丸等,这与技术有很大关系。提到的"干"和"湿"技术可能看起来味道更好,但掌握该技术的公司并不多。我们有一个叫天津美康食品("米康")的合作伙伴,他们的技术是"湿挤压"技术。
问:"湿"和"干"以及"成本"与不同技术有何不同?
答:在植物性食品开发的这个阶段,成本非常重要。以前,我一直在会议上提醒人们,植物性产品针对的是健康,环保,动物友好的年轻人,他们不吃植物性食物来省钱。但是在行业开始的几年里,成本会比较高,产品也不一定很好,随着规模的扩大(消费),成本也会下降。这些消费者在城市里,不应该对成本过于敏感,但概念和产品质量更重要。
问:"干"技术在设备和原材料上的成本会低于"湿"技术吗?
答:我没有仔细比较,可能有点低。但是(成本)也可能与特定的公司有关,例如杜邦公司,由于要求特别高,例如我们要求所有微生物特别清洁,这些公司可能更昂贵一些。特别是"干法",在进入生产(原料)之前要特别干净,微生物、细菌含量需要特别低,想要达到这样的标准,所有的预处理标准都会比较高,所以成本自然会很高,但相信行业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问:限制植物肉味道的原因是什么?突破需要多长时间?
答:今天挤压技术的目的是模仿肉的纤维味,这个过程听起来很容易,但很难做到,需要大量的经验。而且,除了技术本身,您的供应条件外,原材料可能对产品质量和口感产生比较大的影响。我们现在正在制定一个"国家标准",目的是不想"不分青红皂白地收费"——当产品达到一定目标时被称为"植物肉"。至少在一开始,我认为供应链应该以最好的技术开始一个良好的开端,即使它有点贵。
关于关键技术,包括蛋白质(原料)技术、挤出技术和供应链等等,当然,这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探索,再加上技术的应用——挤压蛋白质成为饺子、狮子头等食品。制作肉类的原料过程非常重要,然后技术的应用也非常重要,每个阶段都很重要,然后行业需要共同努力,创造更好的产品。
问:这实际上是一个行业对行业的突破。
答:是的,要慢慢提高,杜邦在这个领域几十年来,一些经验我们愿意与合作伙伴分享,但最终,这个产品的成功,既有杜邦的原材料、技术,还需要与合作伙伴一起开拓市场,引导消费者,如果我们引导这个产品既能省钱又省经济, 创新可能会有问题,因为我们拼命地比较价格,比成本,质量不会有保证,我们的行业就会有问题。所以我也多次向协会提到,一开始就要规范这个行业的发展。
问:除了蛋白质(包括大豆蛋白),之前的报告中是否提到杜邦还在原材料中生产添加剂?
答:最初称为"添加剂",后来称为"部分原料",是从天然食品中提取的。比如胶水的东西,它会让"肉"更好地馐头(聚拢)在一起,有更好的口感,比如塔拉胶(tara gum,prickly cloud glue)等等,这些胶水都是从海带中提取出来的。
问:你觉得杜邦目前的合作主要是与中上游的代工厂合作,而不是与品牌合作吗?
答:是的,传统上,杜邦是一家B2B公司,是原材料的供应商,一方面我们在植物肉领域提供大豆蛋白,另一方面,我们还向与植物肉品牌合作的食品合同公司旗山食品等公司提供组织蛋白纤维蛋白,即挤压蛋白产品。但是,我们的定位很明确,上游,我们不会走下游,但我们会帮助下游客户打造自己的品牌,并可能提供大量的市场技术帮助。
问:我看到一些在中国,比如金火腿和他主动透露有与杜邦的合作,他们的作品是怎么合作的,就像你说的?
答:是的,Golden Ham是我们早期的合作伙伴,然后我们给了他们原材料技术,应用技术,然后让他制造这个产品。
问:近期不少中国植物肉初创企业都宣布融资,包括Zero Week、Hey Maet等,对于中国植物肉市场的未来走势,是短期爆发还是长期稳定增长?
答:我认为植物肉是一个新兴行业,参考碧昂丝肉在美国制作精良的汉堡肉扁平产品,股价已经从上市时的70美元上涨到200美元以上,现在又回到了120美元(截至135.85美元),又回到了理性。
但对于市场来说,我认为应该是"长期稳定",而不是短期爆发。虽然现在融资很多,很多人都关心这个行业,但最重要的是消费者的接受程度,而决定消费者接受程度的是产品的质量,如果你只是说"植物性肉是一件好事",然后嚼两口就吐出来, 这件事情不能长。
所以我一直在行业里强调,必须有工作质量。这个时候不要急于登顶,虽然有很多企业在这个行业投资,但并不一定意味着成功,因为金钱和品味毕竟是两回事。投入大量资金,如果公司的技术不家,产品质量不家,导致口感、口感不是那么好,行业的发展将受到很大的制约。
从现在开始,我们可能还有一些时间达到(质量好)阶段,短期内不会爆发,消费者仍然需要引导,行业本身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只有到这个时候,行业才会迎来爆发式发展。我国中国消费者对食品的口感是全球最高的口感要求,口中"邋遢"极致,无论如何宣传,食品的口感一定会战胜营养,战胜健康。我们一辈子都在做这件事,深知味道有多重要,杜邦也希望我们能携手打造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慢慢培育出植物肉市场。不用担心,如果匆忙可能会毁掉这个行业。
问:目前行业最大的风险是什么?
答:风险在于人们太急于将(质量)不均衡的产品推向市场,导致消费者对(植物肉)感到厌恶 - 消费者会说,"这到底是什么?这个东西不是很好吃。"----是的!市场一下子被摧毁了。现在有一些好的项目容易融化很多钱,但是要做到产品质量真的不容易,所以,我一直强调要结交,产品质量不能"好坏",所以你说"风险",我们冲进去,是最大的风险。
问:结合杜邦的整体情况,我们实际上看到杜邦在农业和食品领域的营业收入比例是非常客观的,考虑到植物蛋白,它对传统食品或动物蛋白的整个行业有什么影响?
答: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想象一下50年后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我认为这个世界上会有更多的植物性(食物)。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植物蛋白可以充分保证人体的需要,尤其是大豆蛋白,营养价值非常高。其次,它是我们星球的承载能力。首先是大豆,收获成饲料,再给牛、猪喂食,这种(蛋白质)转化率比较低——从植物蛋白直接送到人吃,但要转化成动物蛋白再给人吃。
几十年后,植物性肉类的份额可能很大,许多人会做出这样的选择;但植物肉给了更多的人更多的选择。同时,我们也会越来越关心我们的地球,关心这些动物,关心自己的健康。
杜邦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因为它考虑到了世界的未来。因为杜邦成立230年,每次都会调整,刚开始做火药,然后做化工产品,现在做食品。调整的每个阶段都是由于看到行业在未来50到100年内的发展,然后赶上这个分配。
问:它实际上是基于长期趋势视角吗?
答:比如这次疫情,疫情对食品行业的影响,但对汽车的影响要大得多,食品行业还在不断增长,尤其是高价值食品,比如蛋白质食品,因为它增加了你的免疫力。
问:最后,杜邦未来是否会考虑投资或收购该领域的公司?如蛋白质或生产有技术壁垒的公司。
答:这是可能的。一方面,关于蛋白质的公司,因为我们是行业中比较重要的一员,有机会看到。另一方面,它是一家高技能的公司,因为杜邦是一家技术公司,所以一家高技能的公司我们可能更看重一点,如果回想起来,杜邦收购的公司基本上都是科技公司,也是杜邦自身的优势,如果把几种技术放在一起,可能会有协同效应,这是可以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