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訪談|對話杜邦李永敬:中國植物肉産業的最大風險是什麼

訪談|對話杜邦李永敬:中國植物肉産業的最大風險是什麼

"品質,品質或品質。

作者: 孟德陽

編輯:塗鴉

産品:金融塗鴉

"人們很着急。在接受《财經》采訪時,杜邦營養與生物技術食品飲料業務(平台)亞太區總裁李永靜博士一再強調,即使大量資金回流,植物肉企業也必須給予良好的産品口感和産品品質。

過去兩周,包括Zero And Hey Maet在内的中國植物肉初創企業宣布了新一輪融資,加上今年早些時候宣布的融資,2020年将是植物肉繁忙的一年。

然而,這種興奮背後也存在混亂。首先,"植物肉"的消費層面還不熟悉,真正了解植物肉産品的消費者很少,而且集中在一二線城市;對于投資者和企業家來說,植物肉技術、成本和供應鍊等問題似乎需要調整,并反複适應中國市場的快速變化。

甚至技術對産業鍊的影響也不同。李永靜介紹,杜邦的合作夥伴包括金雞火腿和美康食品等公司,據天一檢查App資訊顯示,天津美康食品有限公司的大股東(持股80%)為天津雙星食品有限公司,一家傳統食品香料生産公司,已經推出了"不尋常"的植物肉品牌,在網上銷售, 而美康食品也是"濕法拉斯蛋白技術"的應用,據了解,這項技術在國内植物肉企業領域并未得到應用。這也證明了植物肉正在吸引來自不同領域和背景的公司。

作為一家擁有 230 年曆史的公司,杜邦(DD.US)在其曆史上經曆了許多業務轉型,從最初的火藥到化學品,再到今天的食品技術。2017年,杜邦和陶氏化學合并成為陶氏杜邦,成為全球最大的化工行業公司。但随着陶氏杜邦農業部門的剝離,杜邦和陶氏再次"分離"。

淨銷售額的全球淨收入(淨銷售額)為48億美元,其中營養和生物科學部門占公司2020年第二季度業績的15億美元,約占31.25%,是公司所有部門(電子和成像,運輸和工業,營養和生物技術,安全和建築)收入的最大部分。

該公司的營養和生物技術部門分為三個部分,即食品和飲料,健康和生物技術以及制藥解決方案。其中,食品飲料業務的主要産品包括用于生産植物性食品的大豆蛋白等原料。

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在其2020年第二季度業績中表示,該部門的收入增長是由食品和飲料規模的增長推動的,其中植物肉是原因之一。

訪談|對話杜邦李永敬:中國植物肉産業的最大風險是什麼

2019年營養和生物技術業務的百分比(來源:杜邦2019年10-K檔案)

結合李永靜的介紹,以及《金融塗鴉》對多家植物肉田企業的研究和采訪,基本上植物肉産業鍊的作用可以簡單地劃分為上遊原料供應商(如杜邦、雙子塔食品等),主要負責提供大豆蛋白和添加原料, 中遊食品加工企業(包括旗山食品、紅山生物等),以及下遊品牌和餐飲解決方案公司(簡肉、零、海邁特等)和消費終端(包括餐飲、電商等)零售管道等)。

今年以來,積極進入企業的資金處于産業鍊下遊,但同時資本也将對下遊植物肉品牌産業鍊整合有強烈要求。換句話說,正如李先生所說,這一輪變化是由消費者的看法(健康,環境保護,動物保護)推動的,增長和資本正在下遊更接近消費者,流動變化更快。但是,正如李先生所說,令人擔憂的是"每個人都匆匆忙忙地沖進來",忽視了産品的品質,整個新一代的植物肉都面臨着"被摧毀的風險"。

在這一點上,應對這種風險的政策是在行業内,而不僅僅是在行業中。

以下是對話的正文(帶删節)

問:金融塗鴉

答:李永靜,杜邦營養與生物技術亞太區食品和飲料業務(平台)總裁

問:最近,我們對植物性肉類領域的投資者進行了一些采訪,提到了Byond Meat(BYND.US)于2011年左右釋出,那麼與前幾十年相比,植物性食品在過去十年中在技術,工藝和産品方面發生了哪些突破性變化,導緻了我們今天看到的"爆炸"?

答:植物性食品的發展,其實不隻是過去十年,過去二十年、三十年來一直在發展,原來我們杜邦有一個舒萊事業部,以這樣一家專業公司的形式來做大豆蛋白。當時,産品的主要方向包括能量棒等産品。當然,另一個最重要的領域是植物性食品,例如在巴西銷售的"牛肉"大豆蛋白,但當時的主要消費群體是普通人,他們加強了日常蛋白質營養。

但直到最近幾年,BeyondMeat已經将植物肉的消費從營養豐富,負擔得起的食物轉移到了另一個群體,主要是年輕人,主要是素食主義者,他們不僅關心"素食主義",他們充滿激情和追求,吃得健康,其次,關心地球 - 他們會說,如果牛,牛肉,雞肉,雞肉, 他們對地球造成了很大的傷害,是以這些年輕人會非常情緒化;比如對動物的保護(關心),會覺得殺牛、殺雞是殘忍的。綜上所述,第一個是素食,健康,第二個是保護地球環境,第三個是在這方面保護動物本身。這三位車手多年來創造了一種氛圍,當碧昂絲肉的産品推出時,他們在美國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我還記得幾年前在國際食品科學技術聯合會(IUFOST)組織的一次活動中,我做了一個演講,在那裡我遇到了碧昂絲肉公司的人,他說他們将于7月上市銷售。但事實上,杜邦已經在這個行業工作了很多年,我們是一個主要參與者。

問:杜邦作為行業參與者扮演什麼角色?

答:植物性食品生産首先需要蛋白質,蛋白質來源主要是大豆蛋白,也有其他植物,如豌豆蛋白等,然後通過擠壓技術,将(原料)轉化為纖維蛋白,有一種"肉感"。添加其他配料,制作類似肉類的産品。杜邦是一家生産大豆蛋白和各種原材料的公司,也擁有擠出技術,并最終成為該行業的參與者。

問:關于技術,關于"幹法拉斯蛋白技術"和"高濕度法拉斯蛋白技術"的讨論較多,包括細胞肉技術的商業化,這還很早,對于技術路線的選擇,目前行業的重點是哪裡?

答:現階段,口味也很重要,在食品行業,如果隻強調環保、營養、健康,不是長治之計,如果要做一個特别有前途的食品,最重要的屬性就是吃。Beyond Meat是在美國為植物性肉類漢堡制造的,這些漢堡對美國消費者來說是可以接受的,但對于中國消費者來說,它被制成不同的食品,如餃子,藥丸等,這與技術有很大關系。提到的"幹"和"濕"技術可能看起來味道更好,但掌握該技術的公司并不多。我們有一個叫天津美康食品("米康")的合作夥伴,他們的技術是"濕擠壓"技術。

問:"濕"和"幹"以及"成本"與不同技術有何不同?

答:在植物性食品開發的這個階段,成本非常重要。以前,我一直在會議上提醒人們,植物性産品針對的是健康,環保,動物友好的年輕人,他們不吃植物性食物來省錢。但是在行業開始的幾年裡,成本會比較高,産品也不一定很好,随着規模的擴大(消費),成本也會下降。這些消費者在城市裡,不應該對成本過于敏感,但概念和産品品質更重要。

問:"幹"技術在裝置和原材料上的成本會低于"濕"技術嗎?

答:我沒有仔細比較,可能有點低。但是(成本)也可能與特定的公司有關,例如杜邦公司,由于要求特别高,例如我們要求所有微生物特别清潔,這些公司可能更昂貴一些。特别是"幹法",在進入生産(原料)之前要特别幹淨,微生物、細菌含量需要特别低,想要達到這樣的标準,所有的預處理标準都會比較高,是以成本自然會很高,但相信行業會朝着這個方向發展。

問:限制植物肉味道的原因是什麼?突破需要多長時間?

答:今天擠壓技術的目的是模仿肉的纖維味,這個過程聽起來很容易,但很難做到,需要大量的經驗。而且,除了技術本身,您的供應條件外,原材料可能對産品品質和口感産生比較大的影響。我們現在正在制定一個"國家标準",目的是不想"不分青紅皂白地收費"——當産品達到一定目标時被稱為"植物肉"。至少在一開始,我認為供應鍊應該以最好的技術開始一個良好的開端,即使它有點貴。

關于關鍵技術,包括蛋白質(原料)技術、擠出技術和供應鍊等等,當然,這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探索,再加上技術的應用——擠壓蛋白質成為餃子、獅子頭等食品。制作肉類的原料過程非常重要,然後技術的應用也非常重要,每個階段都很重要,然後行業需要共同努力,創造更好的産品。

問:這實際上是一個行業對行業的突破。

答:是的,要慢慢提高,杜邦在這個領域幾十年來,一些經驗我們願意與合作夥伴分享,但最終,這個産品的成功,既有杜邦的原材料、技術,還需要與合作夥伴一起開拓市場,引導消費者,如果我們引導這個産品既能省錢又省經濟, 創新可能會有問題,因為我們拼命地比較價格,比成本,品質不會有保證,我們的行業就會有問題。是以我也多次向協會提到,一開始就要規範這個行業的發展。

問:除了蛋白質(包括大豆蛋白),之前的報告中是否提到杜邦還在原材料中生産添加劑?

答:最初稱為"添加劑",後來稱為"部分原料",是從天然食品中提取的。比如膠水的東西,它會讓"肉"更好地馐頭(聚攏)在一起,有更好的口感,比如塔拉膠(tara gum,prickly cloud glue)等等,這些膠水都是從海帶中提取出來的。

問:你覺得杜邦目前的合作主要是與中上遊的代工廠合作,而不是與品牌合作嗎?

答:是的,傳統上,杜邦是一家B2B公司,是原材料的供應商,一方面我們在植物肉領域提供大豆蛋白,另一方面,我們還向與植物肉品牌合作的食品合同公司旗山食品等公司提供組織蛋白纖維蛋白,即擠壓蛋白産品。但是,我們的定位很明确,上遊,我們不會走下遊,但我們會幫助下遊客戶打造自己的品牌,并可能提供大量的市場技術幫助。

問:我看到一些在中國,比如金火腿和他主動透露有與杜邦的合作,他們的作品是怎麼合作的,就像你說的?

答:是的,Golden Ham是我們早期的合作夥伴,然後我們給了他們原材料技術,應用技術,然後讓他制造這個産品。

問:近期不少中國植物肉初創企業都宣布融資,包括Zero Week、Hey Maet等,對于中國植物肉市場的未來走勢,是短期爆發還是長期穩定增長?

答:我認為植物肉是一個新興行業,參考碧昂絲肉在美國制作精良的漢堡肉扁平産品,股價已經從上市時的70美元上漲到200美元以上,現在又回到了120美元(截至135.85美元),又回到了理性。

但對于市場來說,我認為應該是"長期穩定",而不是短期爆發。雖然現在融資很多,很多人都關心這個行業,但最重要的是消費者的接受程度,而決定消費者接受程度的是産品的品質,如果你隻是說"植物性肉是一件好事",然後嚼兩口就吐出來, 這件事情不能長。

是以我一直在行業裡強調,必須有工作品質。這個時候不要急于登頂,雖然有很多企業在這個行業投資,但并不一定意味着成功,因為金錢和品味畢竟是兩回事。投入大量資金,如果公司的技術不家,産品品質不家,導緻口感、口感不是那麼好,行業的發展将受到很大的制約。

從現在開始,我們可能還有一些時間達到(品質好)階段,短期内不會爆發,消費者仍然需要引導,行業本身應該做好充分的準備,隻有到這個時候,行業才會迎來爆發式發展。我國中國消費者對食品的口感是全球最高的口感要求,口中"邋遢"極緻,無論如何宣傳,食品的口感一定會戰勝營養,戰勝健康。我們一輩子都在做這件事,深知味道有多重要,杜邦也希望我們能攜手打造适合中國市場的産品,慢慢培育出植物肉市場。不用擔心,如果匆忙可能會毀掉這個行業。

問:目前行業最大的風險是什麼?

答:風險在于人們太急于将(品質)不均衡的産品推向市場,導緻消費者對(植物肉)感到厭惡 - 消費者會說,"這到底是什麼?這個東西不是很好吃。"----是的!市場一下子被摧毀了。現在有一些好的項目容易融化很多錢,但是要做到産品品質真的不容易,是以,我一直強調要結交,産品品質不能"好壞",是以你說"風險",我們沖進去,是最大的風險。

問:結合杜邦的整體情況,我們實際上看到杜邦在農業和食品領域的營業收入比例是非常客觀的,考慮到植物蛋白,它對傳統食品或動物蛋白的整個行業有什麼影響?

答: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想象一下50年後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子,我認為這個世界上會有更多的植物性(食物)。從營養學的角度來看,植物蛋白可以充分保證人體的需要,尤其是大豆蛋白,營養價值非常高。其次,它是我們星球的承載能力。首先是大豆,收獲成飼料,再給牛、豬喂食,這種(蛋白質)轉化率比較低——從植物蛋白直接送到人吃,但要轉化成動物蛋白再給人吃。

幾十年後,植物性肉類的份額可能很大,許多人會做出這樣的選擇;但植物肉給了更多的人更多的選擇。同時,我們也會越來越關心我們的地球,關心這些動物,關心自己的健康。

杜邦在這方面投入了大量資金,因為它考慮到了世界的未來。因為杜邦成立230年,每次都會調整,剛開始做火藥,然後做化工産品,現在做食品。調整的每個階段都是由于看到行業在未來50到100年内的發展,然後趕上這個配置設定。

問:它實際上是基于長期趨勢視角嗎?

答:比如這次疫情,疫情對食品行業的影響,但對汽車的影響要大得多,食品行業還在不斷增長,尤其是高價值食品,比如蛋白質食品,因為它增加了你的免疫力。

問:最後,杜邦未來是否會考慮投資或收購該領域的公司?如蛋白質或生産有技術壁壘的公司。

答:這是可能的。一方面,關于蛋白質的公司,因為我們是行業中比較重要的一員,有機會看到。另一方面,它是一家高技能的公司,因為杜邦是一家技術公司,是以一家高技能的公司我們可能更看重一點,如果回想起來,杜邦收購的公司基本上都是科技公司,也是杜邦自身的優勢,如果把幾種技術放在一起,可能會有協同效應,這是可以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