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悄悄到来,路边辛辣热,生牡蛎、大摊位又热,每天晚上都吸引着大批人来吃。随着温度的升高,此时防腐剂,清新剂和其他食品添加剂派上用场。新黄河记者调查发现,现在网上有各种食品添加剂,着色、保鲜、改善口感......功能不一,价格从几元到几百元不等。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店铺卖的食品添加剂没有明确的剂量标准,公众担心日用食品的安全性。对此,有专家指出,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有明确的规定,如果严格按照标准使用更安全,也应打击违法使用者。

(小)食品添加剂大受欢迎,许多"风险型"添加剂使用规范不明确
5月21日,新黄河记者在淘宝搜索"食品添加剂"时,立即弹出大量商品。其中,销量最高的"甜甜素""山梨酸钾""高弹跳"等食品添加剂月销量已突破千分。根据其评论部分的反馈,这些产品中有一些被添加到奶茶中以提高甜度,有些是从卤化鸡爪中去除防腐的,有些是用来制作肉丸以增加弹性。
除了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外,香味增强剂也很受欢迎。新黄河记者注意到,不少商家销售"香味粉"、"贝壳粉"、"皇家米粉"等添加剂,并打中了"回头客明显"、"用它就能开分店"等字眼。一位卖"贝壳香粉"的卖家告诉新黄河记者,购买的大多是路边烧烤摊主,"如果肉有一点味道,但不是完全不好,用这种贝壳香粉就能尝到味道,掩盖气味。"
在逛店过程中,新黄河记者注意到几种"风险大"较大的食品添加剂。
早在2014年7月,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就发布了相关公告,明确禁止在膨头、膨化食品(油炸面条糊、挂面糊、包裹粉、油炸粉、油炸粉除外)等面条中添加硫酸钾(明矾钾)和硫酸铵(明矾)。
如今,硫酸铝硫酸钾的大麻袋通常在网上商店出售,但仅在特定产品的详细信息页面上标记,这意味着"最常用于生产面包,面条,膨化食品等"。也很难判断买家在购买汕头这样的产品后是否会添加。详细信息页面上有足够的空间告诉买家如何使用这种"食品级"硫酸钾来为您的脚起泡并去除脚气和汗水。
此外,脱氢乙酸钠(脱氢乙酸钠)具有防腐作用,根据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有明确的使用范围和用量,不同的食品添加规则也不同。但是,在一些食品原料店的详情页面上,仅描述了多种用途的成分和优点,而没有标明禁止的食品范围和用途规格。
(小)食品添加剂需要适量使用,专家:其安全性在于使用标准
据公开资料显示,我国食品添加剂目前有23大类,2000多个品种,包括酸度调节剂、抗打结剂、消泡剂、营养增强剂、防腐剂等,对食品的口感、外观、贮存作用较大。然而,2005年的化学染料"苏丹红"事件和2006年龙口粉丝的"挂白块"事件,都引发了一些对食品添加剂的恐惧。
2020年3月,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副局长、哈尔滨商业大学原副校长、教授张守文表示,食品添加剂安全的关键是是否严格执行《食品添加剂使用食品安全标准》(GB2760)。"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高恐慌是没有必要的,只要按照GB2760的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就有保障。
山东全都律师事务所律师黄希文也表示,商家应严格按照相关食品安全标准使用。"我国目前有比较完善的《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食品加工商应严格遵循相关规范。此外,消费者还应到清洁、卫生的地方购买食品,不合规的食品消费会对人体造成更大的危害。黄希文表示,因非法使用添加剂而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如果情节严重,也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新黄河客户记者:孟天宇
实习生:李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