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新冠疫情爆发时,喜欢一起吃筷子的中国人开始反思,再次把"分餐制"放在了讨论的上。6月12日,汉阳区举办"爱心共享餐,健康同行"宣传推广活动。
活动上播出的"合餐"卡通宣传片,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共鸣。企业代表、学生代表、家庭代表发出了"分餐"倡议。

"全国抗疫最美家庭",汉阳区行政执法局周头市管院工作人员崔武新表示,餐食系统容易带来疾病传播,为了自身和其他健康,严格"晚餐客人、家庭聚餐、工作餐"等就餐环境"出入证",积极推进"共享餐制"和使用"公筷公勺"的行动。
有人做了一个口红实验:让八个人在没有公共筷子的情况下吃饭,其中一个人涂了口红。饭后,测试显示每个人的筷子上都有口红。由此可见,不吃东西确实是传染病传播的重要途径。
文明餐饮从一开始的共享餐制度,共享餐制度也应该从孩子的教育开始,钟家村寄宿学校五年级学生代表徐玉戈谈到了使用公筷子,感觉相当深刻。她告诉记者,疫情爆发前她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公筷子,这也让她学会了理解"分餐制度"的一个"机会",最初还是老奶奶教她用公筷子公勺子,现在她已经在家和家长都开始练习了。
推广的分餐制,目前正从公筷公勺开始。送餐服务会增加餐厅的成本,有些特色菜不宜分割。几位餐饮业负责人表示,厨师或服务员划分饭菜的方式势必会增加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成本,但为了安全食用,这些都是值得的。乐福苑宾馆营业代表、负责人刘旺明告诉记者,每天杀窃和使用公筷将增加食客对餐饮企业的信任度,虽然成本增加了,但口碑却无法花钱。
新冠肺炎的爆发,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一起吃饭的健康风险,疫情也成为推广共享餐制度、提升"舌尖文明"的契机。汉阳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陈健表示,随着战争的结果,他将率先在汉阳区推广共享餐制度,坚决打响"舌尖上的流行病战争"。(武汉发布熊志记者黄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