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双乙酰糊精的单双甘油酯概述
别名和代码
别名:二乙酰酒石酸单磷脂酸酯,DATAM。代码: CNS 10.010;
化学结构

R1:脂肪酸组
R2、R3:可以是脂肪酸基团或脂肪酸基团和氢基。
身体特征
根据制备中使用的脂肪碘的价值,它可以是粘稠的液体脂肪样品或蜡状固体,加上10%的抗结剂可以制成白色粉末,具有轻微的酸味。它可以以任何比例溶解在大多数润滑脂溶剂中,溶解在甲醇、丙醇、乙酸乙酯中,但不溶于其他醇类、乙酸和水,分散在水中并在适当的时间内抗水解。本品3%水分散pH值为2~3。
功能性
乳化剂,增稠剂。
质量标准
<col>
项目
指数
GB25539-2010
杰法(2009)
催化裂化(7)
酒石酸(皂化后)/%
乙酸(皂化后)/%
酸值/(毫克/克)
游离脂肪酸/%
总脂肪酸/%≥
甘油(皂化后)/%≥
游离甘油/%≤
铅/(毫克/千克) ≤
燃烧残渣/%≤
皂化值/(毫克KOH/克)
硫酸盐灰分/%≤
10-40
8-32
符合声明
-
11-28
2.0
0.5
40-130
17.0-20.0
14.0-17.0
62-76
56.0
12
380-425
毒理学基础
LD50大鼠口服大于10g / kg(bw)。
GRAS FAD-21CFR 184.1101。
ADI 0~50毫克/千克(体重)(JECFA,1994)。
用
(1)GB 2760-2011《食品安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的使用范围和使用范围,见第782页。
(2)实际使用参考:
1.对于面包,可以提高面包的质量,特别是与单甘油结合效果最好。二乙酰酒石酸甘油单酯能使面包做成美观,内部结构精细,保质期长。
(2)作为制饼剂的有效成分发泡剂,可改善传统蛋、糖和面粉的混合和搅拌,简化操作,缩短搅拌时间,只需5-7分钟。
3.用于人造黄油、冷饮、奶油,可使奶油柔软细腻,使用时约10g/kg。
第二章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2.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二乙酰酒石酸与单一、双脂肪酸甘油酯反应产生的食品添加剂酒石酸单磷酸酯。
2.2 规范性参考文件
本标准中引用的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至关重要。对于具有注释日期的参考文件,只有注释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此标准。未注明日期的参考文件(包括所有修改订单)的最新版本适用于此标准。
2.3 技术要求
2.3.1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2-1。
表2-1 感官要求
请求
检查方法
颜色
浅黄色或乳白色
在干净、干燥的白色瓷瓶或烧杯中取适量样品,在自然光下观察它们的颜色和组织状态,并闻到气味。
气味
它含有乙酸
组织的状态
室温下的液体、糊状或蜡状固体
2.3.2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2的规定。
表2-2 理化指标
总酒石酸,w%
4.2
总甘油,w%
4.3
总醋酸,w%
4.4
游离甘油,w%≤
4.5
燃烧残渣,w% ≤
GB/T 9741
铅/(毫克/克)≤
GB 5009.12
酸值/(毫克/克)
4.6
皂化值/(毫克/克)
4.7
样品称量约为5g。
第3章 准备方法
3.1 方法一
将1kgL-酒酸和2.2kg乙酸泵入反应器中,加入5g乙酸和10g苯溴铵,搅拌充分,在75摄氏度下反应2小时,得到含有二乙酰酒石酸的中间产物,在真空0.08MPa的条件下反应3小时,冷却后反应, 蒸馏后,得到4.62公斤的最终产品,二乙酰芦笋单双甘油酯含量为84.3%,酸值为67 皂苷值为402.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符合GB 25539-2010《食品添加剂二乙酰酒石酸单膦酸酯》的要求。
3.2 方法 2
将1kgL-酒酸和2.5kg乙酸泵入反应器,加入10g乙酸和15g溴铵,搅拌充分,在70摄氏度条件下反应2小时,得到含有二乙酰酒石酸的中间产物;在真空0.07MPa条件下反应3小时,反应冷却、精炼后,得到4.41公斤的最终产物,二乙酰基单醇甘油酯理化指标均符合GB 25539-2010《食品添加剂二乙酰化物甘油酯》的要求,喷雾干燥,白色粉末。
3.3 方法 3
将1kgL-酒酸和2kg乙酸泵入反应器,加入10g乙酸和15g溴铵,搅拌均匀,在80摄氏度下反应1小时,得到含有二乙酰酒石酸的中间产物,在真空0.09MPa的条件下,反应冷却蒸馏, 最终产物为4.49 kg,双乙酰芦笋单甘油酯含量为84.8%,酸值为66,皂化值为396。二乙酰基单磷酰胺的理化指标符合GB 25539-2010《食品添加剂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的要求,经喷雾干燥制得白色粉末。
比较方法1:将1公斤L-酒酸和2公斤乙酸放入反应器中,加入10克乙酸,搅拌均匀,在100摄氏度条件下反应2小时,得到含有酒石酸二乙酰的中间产物;09MPa条件下反应2小时,反应冷却后蒸馏,得到4.27公斤最终产物,双乙酰糊精单双甘油酯含量为72.5,酸值为75,皂化值为404。
比较方法2:将1公斤L-酒酸和2.2公斤乙酸泵入反应器,加入5g乙酸和10g聚乙二醇醚,搅拌均匀,在75摄氏度条件下反应2小时,得到含有双乙酰酒石酸的混合物;在真空0.08MPa的条件下反应3小时,反应冷却后,蒸馏,得到4.09公斤的最终产物,双乙酰糊精单双甘油酯含量为70.3,酸值77,皂化值412。
第4章 测量方法
4.1 识别实验
4.1.1 试剂和材料
(a) 乙醇
(b)乙醇铅测试液:将9.5g乙酸铅结晶(Pb(C2H2O2)2,3H2O)溶于新鲜煮沸和冷却的水中,并固定在100毫升。
4.1.2 测量
叫0.5g试样,溶于10毫升乙醇中,滴加醋酸铅测试液,应生成白色絮状物,几乎不溶于水沉淀。
4.2 总酒石酸的测定
4.2.1 试剂和材料
(a) 三氯甲烷(氯仿)。
(b) 酒石酸
(c) 乙酸
(d) 甲氧铟钠溶液:50克/升
(e) 氢氧化钾溶液:0.5mol/L
(f) 磷酸溶液:1加4。
(g) 苯酚指示剂:10克/升。
4.2.2 仪器和设备
(a) 配备520nm滤光片的分光光度计或光电色度计。
(b) 长度超过65厘米的空气冷凝器。
4.2.3 分析步骤
4.2.3.1 标准曲线的绘制
称取酒石酸约0.1g(精确到0.001g),用水溶解并固定至100mL,混合均匀。分别将0mL、3.0mL、4.0mL、5.0mL、6.0mL溶液分别放入25mL色管中,然后加水至10mL。将新鲜配制的4.0mL扑热息痛钠和1.0mL乙酸溶液加入每个色管中。将空白样品的吸光度设置为零,并确定上述酒石酸溶液在520nm波长下的吸光度(注意:这些溶液在显色后10分钟内测量)。
以吸光度为纵坐标,以酒石酸质量(mg为单位)为水平坐标的结果数据绘制了标准曲线。
4.2.3.2 试样液的制备
取约4g样品(精确到0.001g)并转移到250mL锥形瓶中,其中氢氧化钾溶液浓度为0.5mol/L,酚指示剂溶液为0.5mL。将长度超过65cm的空气冷凝器连接到锥形瓶上,并在加热棒上加热混合物约2。5 小时。趁热加入磷酸溶液,直到刚果红色试纸明显酸性。重新连接空气冷凝器并将其加热至脂肪酸液化并变得清晰。冷却混合物后,加入少量水和氯仿,将混合物转移到250mL液体漏斗1中,用氯仿提取游离脂肪酸,每次用25mL,连续3次,提取物浓缩在另一个液体漏斗2中,用水洗液漏斗2提取液,每次用25mL, 连续3次,化妆水进入水层的裂解泄漏1.将The Split Funnel 1中的所有水相层转移到250mL烧杯中,在蒸气浴上加热以除去微量的氯仿,然后通过酸洗的精密滤纸过滤到500mL容量的瓶子中,用水稀释并固定在秤上。保留剩余的溶液1以确定总甘油含量。
4.2.3.3 测量
在10mL分析步骤中准确吸收制备的溶液2,将其置于25mL色管中,然后按照"绘制标准曲线"分析步骤开始操作,以获得试样液体的吸光度。溶液2中酒石酸的质量是根据标准曲线得到的。
4.2.4 计算结果
酒石酸总含量X1按类型1计算:
..........................................(1)
在:
X1-总酒石酸含量,%;
m-根据试样溶液的吸光度和标准曲线,溶液2中酒石酸的质量以mg为单位获得;
20-稀释倍数;
M1样品质量,以毫克为单位;
实验结果基于并行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在重复条件下获得的两个独立测量值之间的差异不大于1%。
4.3 总甘油的测定
4.3.1 试剂和材料
(a) 冰醋酸
(b)高碘酸溶液,2.7g高碘酸溶于50毫升水中,加入950毫升冰醋酸,充分混合,此溶液需避光保存。
(c) 碘化钾溶液;
(d) 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0.1摩尔/升
(e) 淀粉指示液;10克/升。
4.3.2 分析步骤
准确吸收溶液1中总酒石酸含量为5ml,本5ml溶液1为试样液,将样品液放入250ml玻璃锥形瓶或碘瓶中。向瓶中加入15ml冰醋酸和25ml高碘酸溶液,摇匀混合物1-2分钟,静置15分钟,然后加入15ml碘化钾溶液和15ml水,摇匀并离开1分钟,用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游离碘, 用淀粉指示剂液体作为指示剂。使用水代替样品流体进行空白样品滴定。空白校正体积是滴定5ml溶液1中样品中含有甘油和酒石酸所需的硫代硫酸钠。
4.4 总醋酸的测定
4.4.1 试剂和材料
(a) 高氯酸溶液,约4mol/L。
(b) 苯酚指示剂,10克/升。
(c)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0.5mol/L。
4.4.2 仪器和设备
(a) 霍特维特-塞利尔蒸馏仪器
(b) 塞利尔内管和大型蒸馏阱
4.4.3 分析步骤
取约4g样品(精确到0.001g),转移到蒸馏仪器的内管中,将内管插入外瓶中,在外瓶中约300mL刚加热到沸腾的热水中,向试样中加入10mL浓度约4moL/L的高氯酸溶液。内管通过蒸馏器与水冷凝器连接,通过加热外瓶进行蒸馏,在20-25分钟内收集100mL馏出物和几个100mL馏出物,向每个测试溶液中加入酚类指示剂,用氢氧化钠的标准溶液进行二分法,并继续蒸馏,直到收集到的100mL馏出物需要小于0.5mL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来中和。
4.4.4 计算结果
总醋酸含量 X3 按类型 2 计算:
..........................................(2)
X3-总醋酸含量,%;
V3连续滴定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总体积,以毫升(mL)为单位;
C3-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实际浓度(摩尔/升)(摩尔/升)
60.06-消耗量1ml 1.0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相当于60.06mg乙酸;
m3样品质量,以毫克(mg)为单位。
实验结果基于并行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在重复条件下获得的两个独立测量值之间的差异不大于2%。
第5章 对冷冻面团的影响
5.1 对冷冻面团拉伸性能的影响
冷冻面团是利用冷冻原理,将半成品面包面团在-18摄氏度以下冷冻并冷藏。除了生产面包,冷冻面团还可以加工成中国传统食品,如馒头、春卷、包子、饺子等。冷冻面团的质量与面粉的蛋白质含量和质量、面团的配方和面团在冷冻过程中的水合作用能力、酶活力、蛋白质变性、酵母细胞抗性以及面粉质量密切相关。
5.1.1 冷冻面团拉伸特性的测定
通过改变冷冻面团中各种添加剂的用量,使用质构分析仪对冷冻面团进行抗拉伸试验,得到拉伸力(g)-拉伸距离(mm)曲线,通过对曲线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到组分的最优比例。
5.1.1.1 试验步骤
(1)与面条:将配料均匀混合,放入面条机,面食15分钟,最终温度控制在20摄氏度左右。(2)醒奶:立即将面团放入新鲜袋中,醒面团15分钟。(3)冷冻:将醒面团放入-22摄氏度的冰箱中,冷冻24小时。(4)解冻:在33摄氏度下解冻1小时。
5.1.1.2 试验条件
探头:意大利面条/面条拉伸装置代码 A/SPR
模具:拉伸
预测试速度(预测速度) 1mm/s
测试速度(测试速度) 1mm/s
测试后速度(后测速度) 10mm/s
触发距离(测试距离) 50mm
数据处理:使用设计专家软件进行响应面分析。
5.1.2 冷冻面团拉伸特性的结果和讨论
5.1.2.1 添加剂剂量对冷冻面团拉伸面积的影响
冷冻面团的拉伸阻力可以反映内部结构的稳定性。拉伸面积作为反映面团抗拉伸的指标,拉伸面积越大,面团的抗拉伸性越好,其稳定性越好。冷冻面团拉伸趋势的添加剂添加剂如图1所示。
引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GB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北京: 标准出版社, 2014.
王凌健, 张亚佳, 孟庆阳, 李忠海.食品流通与利用研究进展.肉类工业, 2019, (10): 43-46.
左光阳, 魏文海, 金艳华..
Yasaman Etemadian, Bahareh Shabanpour, Alireza Sadeghi Mahoonak.磷酸盐与真空包装的结合对冰中金缕梅片质量的影响[J].国际食品研究,2012(45):9-16.
周爱梅、于翠、曹环等。几种新型防冻液对鱼鱼蛋白防冻液的防冻作用的研究. . .食品工业科技, 2010, 31(11): 318-320;393.
王娜, 黄鹤, 陈亮, 吴文龙.三种防冻剂对冷冻鱼鲱鱼的防冻作用研究.食品工业技术, 2015, (19): 336-342.
盛金峰、刘晓玲、蒋元新、于明等. . .
龚, 程西明, 马长伟.北京市冷冻水产品残留物调查与分析,食品科学与技术,2011,36(10):305-308.
王莹莹, 高华, 张慧珍, 李慧英.离子色谱法测定各种水产品。青岛大学学报, 2011, 26(2): 74-78.
李学梅, 陈英, 张学梅, 于凤娇.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的多水性。辽东学院学报, 2016, 23(3): 157-160.
郝宏宏, 周向阳, 王伟等离子色谱法还可以测量海鲜中的硝酸盐,亚硝酸盐和各种产品。食品科学, 2014, 35(20): 248-252.
刘伟磊, 贾海涛, 静雅.离子色谱法测定各种肉类和肉制品的研究进展。食品安全质量检验学报, 2014(2): 503-50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GB5009.256-2016食品中聚合物的测定。北京: 标准出版社, 2016.
常佳琪, 梅光明, 张晓军等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产加工产品中多囊的含量。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36 (1): 57-62.
王莹莹, 张慧珍, 高华.青岛市冷冻虾和冷冻虾残留量调查与分析,现代食品技术,2012,28(4):449-452。
米里亚姆,叶北蓓,李学鹏,等.鱼类和鱼类产品水研究的进展。中国食品学报, 2019, 19(12): 304-310.
郭,王伟,贾志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