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 - 1939年是纳粹德国的打击
有句老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从古至今,一切伟大的人类行为都离不开经济的背后。如果说德国在一战前与英国和法国的关系很糟糕,因为它抢走了世界市场,那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国的一系列行动更多地是由内部经济问题驱动的。也是希特勒在取得了经济奇迹,并通过一系列外交冒险使德国再次站在世界强国的森林中,他选择继续冒险在1939年将世界拉入深渊。
第1章 罪的起源——为什么大萧条对德国的打击如此之大
没有一个学过经济学或金融学的人对1929年是陌生的。1929年美国股市崩溃的后果是如此普遍,以至于今天他不经意地拿起一本教科书,上面写着"1929-1933年的大萧条导致了纳粹党在德国的崛起"。但是,为什么只有德国,世界上唯一的国家,在这场全球大屠杀中走出纳粹党呢?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意志帝国的耻辱性失败而告终,其继任者魏玛德国作为"凡尔赛契约"的产物,存在的法律理性自然薄弱(失败产品,敌人支持等),为了压制内部权利,军队和人民的怨恨,它必须将经济放在一起, 人们有钱,以免暴动。同样,盟军也知道这种方式,除了法国这25岁的想法,今天就把萨尔放进去,明天就把鲁尔带进过去,美国和英国在支持魏玛政府方面真的不遗余力,因为他们看到德国那些补偿,用德国自己的实力还清了不知道什么时候(1320亿金马克补偿——330亿美元)。如果你不让这只母鸡变胖,就不要试图拿走他下蛋。
为了改善经济发展,1924年9月1日,协约国与德国签署了一项协议,称为"道斯计划"(后来升级为"扬格计划"),其中盟军首先借出8亿金马克以帮助稳定德意志帝国银行的价值,以及一揽子增加的补偿计划(毕竟, 你拿出这么多钱是不现实的)帮助德国发行政府债券来为经济的稳定提供资金。为了更好地帮助德国重振经济(当然不是纯粹的,但最终目的是养肥鸡和下蛋),美国于1925年开始向德国的银行体系注入资本,主要以贷款的形式,从192年到1929年之间,美国向德国累计提供了61.2亿马克的贷款, 或占其对欧洲总贷款的34%(不包括在长期贷款,其他短期贷款,货币互换等中)。但说实话,美国这一时期的外国贷款,回报率远高于国内,所谓无产的早,把6.47%的收益率不赚钱,扼杀国内赚取4.84%的利率,资金没有那么傻(美联储,1934年报告)。
第五栏明确指出,美国借给德国的资金占其在欧洲投资的大部分。
到1929年初,26.9%的德国公共债券由外国投资者持有,即外债占德国国民收入的5.2%,其中55.2%是美元债券,11.5%是英镑债券。可以说,美国人支撑了德国一半的外国融资。美元的涌入使德国经济迅速摆脱了战后的混乱,到1928年,德国的出口已经超过了1913年的战前峰值,热钱的流入不仅使资本市场变得火热,而且资本家开始扩大资本支出,通过各种形式的债权融资生产更多的商品出售给国际市场。但一景繁荣的局面掩盖不了魏玛德国经济过于依赖外商投资和外贸,自身内需不足的事实,但为了在短时间内使人民群众打压军队,魏玛德国政府选择了这种最快、最省力的方式。当然,当时没有人想到崩溃来得这么快,在1929年10月。
魏玛德国热潮期间德国女性的着装比最近几天更时尚
1929年10月24日,"黑色星期四",一个历史记忆的日子,华尔街第一次看到了它所谓的"飞下三千英尺"(稍后看到更多,难怪),道琼斯指数下跌了11%。在随后的"黑色星期一"和"黑色星期二"中,为期两天的市场暴跌了23%,宣布自1928年以来的华尔街牛市在短短几天内被完全消灭。随之而来的是流动性的普遍短缺,简而言之,资金短缺(出售股票,挤压银行,持有现金)。当然,一个简单的资本市场问题可能是好的,但一旦它与贸易挂钩,它就会变得严重。这里还有几句话,这样你才能更好地理解大萧条的过程。
10月24日,《匹兹堡新闻》报道道琼斯指数暴跌
当时,国际市场的核心仍然是金本位制,货币以黄金为基础(这意味着你可以把钱带到银行买黄金)。1928年的股市繁荣吸收了太多的流动性,如果钱留在股市,问题就不大了,但是当泡沫破裂,大家都认为钱和黄金是最好的选择时,第一反应就是阻止黄金的外流。与此同时,共和党人一直在推动的斯穆特 - 霍利关税法的通过是为了保护国内工业和就业,但实际上引发了意想不到的恶性连锁反应。
在《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出台后,美国的关税水平大幅提高
拉美国家率先看到农产品不能顺利向美国出口,从而冒着经济崩溃和黄金外流的风险,立即放弃了金本位制。然后,由于无法突破美国市场并面临德国 - 奥地利关税同盟的挤压,法国对奥地利的贷款导致奥地利和匈牙利前最大的商业银行Credit-Ansttalt破产。
1931 年 5 月 11 日,奥地利安斯塔特信贷银行宣布破产
安斯塔特信贷银行(Anstadt Credit Bank)的倒闭开启了欧洲金融体系崩溃的链条,匈牙利和捷克共和国等小国在短时间内从国际资本中抽走了流动性。然后,危机蔓延到德国,仅在1931年6月中旬的一周内,德国就损失了14亿个黄金马克。在金本位制下,货币就是黄金,在危机时期,储存黄金是每个人的本能选择,因此,随着欧洲国家开始增加黄金储备,以防万一发生意外,国际上自由流动的资金数量开始下降,市场的流动性迅速枯竭。到1931年7月,英国失控,面临1.4亿英镑的政府赤字,而现有的金本位制束缚了英国调整财政的能力,因此它果断地宣布退出金本位制,随后世界25个国家退出。1933 年 6 月 5 日,美国一手宣布脱离美元和黄金。
1933 年 4 月 5 日的美国总统令要求所有人向美联储移交金币、金条和其他金币
所有这些都将对魏玛德国造成灾难性打击,因为魏玛德国过于依赖外国投资和外贸。特别是当70.6%的德国政府债券依赖美国贷款时,德国人发现,随着该国金融市场流动性的枯竭,德国不仅对整个经济存在问题,而且对政府也存在问题。即使在道斯项目的帮助下,德国成功地确保了59年的支付周期,并将年度支付额减少了近三分之二,但这仍然远远没有解渴。因此,在国际投资者(主要是美国)放贷---德国的外债提前偿还---债务人破产---流动性问题全国各地的循环中---经济崩溃,高失业率,魏玛德国迎来了自己的世界末日。
德国的工业产出在三年内下降了40%,失业率上升到35%,610万人失业。但请注意,绝大多数崩溃实际上发生在31-32年,正如我们上面所说,当时全球金本位制大规模瓦解。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魏玛政府所谓的"黄金十年"走到了尽头。当时,德国,仰望着,哀悼着,人们不谈生活,1932年的实际工资指数比1928年的峰值下降了70%,1930年,柏林的盗窃案增加了24%。
经济危机往往伴随着政治危机,1930年上台的首相是海因里希。自从布魯寧在1930年7月提出一項法案(提高稅收以幫助窮人)以來,他沒有在國會通過有效的回應法案,在接下來的兩年裡。后来,议员们根本没有来参加会议,来了,除了争吵之外什么也没做,所以在1930年议会举行了94次会议,到1932年举行了13次会议,平均每月一次与负责人见面。这应该太难了,海因里希。布鲁宁和1932年5月被赶下台。政治局势灰蒙蒙的,民众的不满情绪沸腾,极左和极右势力正在趁机吸收选票,一团糟,一个小而晦涩的政党逐渐出现,1932年7月大选,天上一片涌动,在两年内完成了戏剧性的转变:纳粹党的崛起。
正是由于共产党在1932年大选中的受欢迎程度,随后的"议会纵火案"才开始发挥作用。
第2章 沙赫特的"新计划"——雄心勃勃的凯恩斯主义实践
直到今天,许多人仍然喜欢纳粹党从1933年到1939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的经济政策。他们只是重复表面上的数据,失业率下降到接近零(德国39年内失业人数为30万,33年内超过500万人),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增长9%,等等。但希特勒和他的幕僚,在33到39年之间,一直在玩一个不可持续的把戏,使希特勒的政治生涯在他职业生涯的前半段辉煌,并最终将他推入火坑。
每个人眼中元首最幸福的时光
为方便起见,请简要介绍一下凯恩斯主义。这是一所经济学学校,倡导通过增加需求来促进经济增长的扩张性经济政策。即扩大政府支出,实施赤字财政,刺激经济,保持繁荣(来自百度百科全书)。简单地说,政府花钱创造需求,创造就业机会,主导经济发展方向。这听起来不像是计划经济吗?事实上,凯恩斯主义左翼是计划经济,右翼是自由市场经济。亚当·斯密想要自由市场的"看不见的手"来引导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但大萧条的发生证明,"看不见的手"不仅带领人们前进,还可能打你一记耳光。为了控制这只从无序到秩序的"看不见的手",政府干预是必要的,凯恩斯提出,政府干预是必要的,政府的钱也是花掉的,当没有需求创造需求时,当需求偏离时引导需求。因此,凯恩斯主义的核心是"创造需求"。
《纽约时报》经济学大师梅纳德·凯恩斯(Maynard Keynes)引领了一个时代经济理论的变革。
我们大家都熟悉一般政府创造的需求:道路建设、桥梁建设和其他主要基础设施;你会发现很难创建细分,特别是与消费品相当的小规模政府,因为政府主导的先天意味着很难微调,所以它通常专注于大规模投资。
纳粹德国凯恩斯Iane项目的首席设计师名为Yarma。沙赫特,请记住这个人,因为他是第一个成功将凯恩斯的思想付诸实践的人(如果我们不是苏联的话),可以说,没有他,就不会有希特勒后来所说的"经济奇迹",甚至罗斯福的新政投资战略也提到了他最初的计划, 新计划。
纳粹德国经济架构的创始人 - 亚尔马。沙赫特,经济学中的"幽灵"。
新计划的核心是几件事:稳定市场信心;创造新的需求;并减少失业。
1933年3月,希特勒掌权,沙赫特被提名为中央银行行长,他立即提议禁止贸易协会并冻结工人工资。现在,这两个举动似乎都是投票自杀,但在当时,商界认为它们是好的,因为大萧条的动荡让人们怀念商业环境的稳定,毕竟动荡,工作已经消失了,并谈论了什么晋升和加薪。沙赫特巧妙地利用了人们的稳定,以他们未来的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头"创造了一个稳定的平台。
沙赫特新政的第二个诀窍是创造就业机会。纳粹在大萧条时期掌权,选民选择希特勒作为面包和工作,所以无论纳粹在随后的几年里多么邪恶,我们都必须承认,在帮派上台后的最初几年里,他们真的一心想兑现他们的竞选承诺。为了创造就业机会和减少失业率,沙赫特一直是全面扩大政府投资的强大力量。1934 年 8 月,希特勒任命他为经济部长后,他提出了"莱因哈特行动计划",这是一项由政府主导的投资,在未来三年内投资超过 10 亿马克,通过工厂翻新和城市改造提供直接就业机会,并重振房地产市场。然后,作为莱茵哈特行动的一部分,沙赫特扩大并加快了已经小规模建设的帝国高速公路的计划,初始投资为6亿马克,总规划为7,000公里的高速公路(后来与奥地利和苏台德合并,扩大到12,000公里)。
元首本人倒在地上
从慕尼黑到萨尔茨堡的帝国高速公路看起来相当于我们今天的省级水平
沙赫特令人眼花缭乱的拳头组合对德国惨淡的就业市场产生了旋风般的影响。例如,1936年,帝国高速公路计划有13万人直接在高速建筑工地上,27万人间接从事道路维修(如混凝土搅拌,石材运输等),到1938年,直接修路的人数已增长到22万人,超过50万人从事各种支持工作。1935年,沙赫特的新政成功地吸收了200万个就业岗位,到1936年,又创造了290万个就业岗位,到1937年,该国的失业人数下降到912,300人,三年内下降了85%。下图摘自《德国第三帝国经济年鉴》,显示从33年到38年间,纳粹政府在交通运输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总额达142亿马克,其中47%用于道路建设,是魏玛德国过去10年投资的5.5倍。
高速公路是高速动力,正如你所看到的,到1938年,已经占据了大部分的运输投资。
随着"帝国高速公路"计划的成功实施,沙赫特推动了一系列中央政府主导的投资,从大型制造业到房地产再到大型交通。从下表可以看出,从1933年到1938年,纳粹德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近300%,其中大型制造业增长了610%(包括军事),市政投资增长了470%,房地产投资增长了131%,运输投资增长了190%。但令人高兴的是,农业投资增长不到100%,这与农业部门无法迅速吸收就业有很大关系。
一张非常好的表格显示了德国从32年到38年在各个领域投入了多少,以十亿英制马克为单位
在中央主导的投资刺激下,德国经济迅速从低谷中复苏,失业率大幅下降,人们的衣食得到保证,沙赫特的做法看起来像是灵丹妙药,纳粹的支持率一再创下新高(当然,元首在1933-1934年的一系列行动已经消灭了竞争对手)。
第3章 破天之女婿——"修补匠"沙赫特
书号很好看,但精通经济学的沙赫特很清楚他的"新计划"的问题,纳粹德国自己有限的市场和人口,这导致了"凯恩斯主义"在使用上固有的不足,并产生了一系列问题,最明显的是通货膨胀和贸易逆差。通货膨胀主要是由于货币最终以工资的形式进入资本家的口袋并进入工人的口袋。随着失业人数的下降,就业缺口将显现,被动地推高工资。随着越来越多的钱进入每个人的钱包,消费者需求自然会上升,价格会在整个社会中上涨。德国在1923年经历了"大通货膨胀",当时超级通货膨胀使所有德国人都处于其背后,通货膨胀增加了德国货币的压力,要么放手(这是不可能的)要么提高利率,这反过来又提高了社会融资的总体成本,不利于经济复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沙赫特先生采取了一种非常讨人喜欢的方法:一种是我们之前提到的工资冻结,现在看来这似乎很有道理,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工资增长的压力,另一种是使用国家劳工团(Reichsarbeitsdienst-RAD)。
RAD 徽章,由小麦穗和铲子组成
RAD成立于1935年6月,以军事化管理为核心,以基础设施为目的,最初只吸收18-25岁的年轻人,每月支付非常低的工资(即几十马克,直接回家),但最低工作寿命为六个月(你可以留在里面)。该组织一般承接各种政府项目、市政设施,如拥有36年历史的柏林奥林匹克体育场。奴役的存在相当于在负担最小(不老或不小)时为年轻人找到一些事情做。年轻人不需要高工资,他们精力充沛,头脑简单,他们有点激动爱国热情,有很多回应者。到1935年底,SLR已经雇佣了20万人,到38年,这个数字已经增长到近40万人。沙赫特用这种方法解决了工资成本问题,同时为纳粹固定资产投资提供了足够的劳动力。
在纳粹德国的早期,有不亚于RAD,他们的制服与冲锋队员非常相似,他们的"武器"是铁锹
沙赫特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贸易逆差。大规模的投资需要大量的原材料,从最基本的水泥砂岩,到矿石,再到谷物,德国自身的大规模原材料无法提供足够的原材料,所以只能进口。但进口需要外汇,需要通过出口或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或购买德国政府债券来节省一点外汇,但对德国井喷的需求是一杯水。其直接后果是持续的贸易逆差,这反过来又会导致当地货币贬值,进而影响外国对德国的信心。因此,沙赫特牺牲了另一个技巧:贸易控制。
沙赫特为德国贸易部门制定了三条规则:
1)与核心投资(军备、基础设施等)无关的进口将不予批准;
2)鼓励外汇流入,增加外债发行,设定债务利息支付上限,扩大外商投资品种范围等。
3)完善目标国家的清算制度,减少外汇使用。
特别是,沙赫特将私营部门的自由市场贸易体系变成了由纳粹政府多个部门审查的贸易审查体系,如果你想与德国做生意,你必须首先证明你销售的商品是德国最稀缺的。根据美国历史学家大卫·海沃德(David Hayward)的说法,沙赫特的方法是......尽量延长外债还款期限,冻结对外提现渠道,严格控制进口和旅行等一系列外汇消费行为。从1934年9月1日开始,德国开始了全面的进口配给制度,任何进口都必须等待相同数量的外汇存入中央银行才能发生(这意味着实际市场之间的清算是无效的)。更严格的措施仍然存在,德国随后要求任何国家贸易的进口必须等于出口,这意味着如果德国今年向美国出口1亿马克的商品,那么今年只能从美国购买1亿马克的商品,而这种需求要等到明年。
由于严格的进口制度,德国的国际贸易变得如此有目的性,以至于任何不符合德国贸易需求的国家都被排除在贸易目标清单之外。此前,德国与西欧和美国的贸易主要是多元化的,在纳粹政府看来,这种外汇浪费简直是无法忍受的。渐渐地,纳粹德国的贸易伙伴开始全面转向向单一国家出口的国家,如巴尔干半岛,如南美洲。以棉花为例,1933年,德国从美国进口了3%4%的棉花,到1935年,这一比例下降到1.4,空缺由南美、埃及等国的货物填补。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西方对纳粹德国的这种赤裸裸的贸易干涉只有一只眼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以保护其在德国的数十亿美元(英镑,法郎等)投资。
在解决了通货膨胀和贸易逆差问题之后,沙赫特面临着另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缺钱。在现代经济体系中,虽然货币已经与黄金脱钩(PS、金本位脱钩,西方国家感到长期干旱,终于可以打开印钞票),但央行对货币发行还是要克制,疯狂印钞只能是一时的酷炫,一直以来印钞的末端就是"火葬场"。这就是为什么沙赫特明白,所以让央行发行政府债券并不是一个持久的解决方案。最后,沙赫特提出了两个选择:私有化和MEFO法案。最终,两者都在将德国踢入深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中是购买纳粹德国政府债券后获得的凭证,相当于我们的国库券
第4章 私有化逆势---纳粹德国与工业巨头的联盟
在那个时期,私有化在德国绝对是一个特立独行的时期,当时德国政府自1933年以来领导了一系列国有企业,因为世界其他地区正忙于收购濒临破产的小企业和整合国有企业。
例如,1934年,仍在修路的德国政府一次性出售了其在德国国家铁路的首选股份,价值2.24亿马克。例如,1936年,德国政府将其在Vereinigte Stahlwerke A.G.的一半股份出售给弗里茨。蒂森(德国钢铁之王,现在可以看到电梯蒂森克虏伯品牌是他们的家),售价1亿马克。在银行业,在大萧条期间,德国政府领导了对德国商业银行的一系列整合和收购,到1934年,当沙赫特负责中央银行时,他已经统计出德国所有主要商业银行中有70%直接或间接归帝国政府所有。自1935年以来,这种情况发生了迅速变化,德意志商业银行的国有股份以5700万马克的价格出售,德意志银行的私有化价值5000万马克,德累斯顿银行的国有股权出售了1.41亿马克。在造船和公用事业服务领域也发生了类似的大规模私有化。
你为什么要这么做?主要原因是缺钱!巴塞罗那大学的Germ s Bel利用最初在德国公布的资料和德国本年度的预计预算(德国自1934年以来没有公布详细的预算数字)得出的估计如下图所示,在最低水平上,德国1.37%的财政收入来自34-38年期间的私有化。
这个比例似乎很小,但我们需要一个横向比较,毕竟政府的大规模资产出售并不总是可见的。与1997-2000年欧盟15个国家的水平相比,纳粹德国1934-1938年私有化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例基本在欧盟中下层(但不包括葡萄牙、希腊和冰岛等相对贫穷国家,它们实际上达到了欧盟的平均水平)。但是,如果你考虑到20世纪末欧洲的私有化进程与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密切相关,纳粹德国的私有化是完全有利可图的,那么1934年开始的私有化就不算温和了。
私有化在给纳粹德国政府带来最直接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个副产品:大企业对社会的更大控制。我们熟悉在私有化期间有能力接管的公司:克虏伯,蒂森钢铁,法本化学,西门子,汉高等。这些公司不仅接管了大量政府资产,而且还参与了庞大的公共服务,将政府合同分包给RAD等公司,控制着与普通百姓福祉密切相关的国家社会主义人民福利组织等机构,并与纳粹党的高层有神秘的纠葛, 无形中掌握了全国各地区的命脉。因此,我们稍后将看到纳粹如何以更切实的方式回馈这些工业和商业巨头。
这些德国工业武器巨头的标志
第5章 潘多拉的诱惑---梅菲尔凭证
MEFO法案是沙赫特"幽灵天赋"的另一种表现,也是将纳粹和军人联系在一起的一扇门。正如我们之前所说,德国的许多投资都集中在制造业、基础设施等领域。将投资集中在这两个大方向上基本上是好的,而且在短期内确实吸收了大量的失业人员。但每件事都有两面性,你采取的好事,你必须承受的坏事。基础设施本身不会产生真正的价值,而是减少了经济运营中不必要的摩擦,降低了隐性成本(例如铁路和高速公路将加快物流速度,降低运输成本等),制造业需要销售产品才能有效。问题在于,当时国际贸易领域供过于求,大家在大萧条之后都在苦苦挣扎,德国没有这么大的市场来淘汰生产的商品,需要时间才能看到明显的过剩。但纳粹如此渴望向选民证明他们的经济措施是正确的,以至于他们没有耐心等待。此外,纳粹上台后,面临着来自军队的压力,军队不仅看不起泥腿纳粹分子,而且每天都在呼吁恢复德国军队昔日的政权。在双重压力下,纳粹党选择了一条简单而残酷的经济振兴之路:干涸的军事工作!
冯.塞克特麾下的魏玛德国军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普遍保留了德国军队的风格,这些人对纳粹德国重新武装的道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众所周知,军工行业并不产生任何真正的价值,只有有用的保护自己,同时还能打破一些东西,让大家发泄。但军队是唯一能够说服几乎所有人的行业: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生产东西,而不是真正花钱。希特勒政府利用了民众对凡尔赛合同的兴趣和重新武装的需要,向军事工业投入了大量资金。1937年,德国国民生产总值的42%来自军火相关领域,1939年,超过75%的德国财政支出用于重组。但军方主导的繁荣,就像毒品中的针头,只是一种短期的"幻觉",拿着一堆毫无价值的武器,最终你会发现你还饿着肚子。为了维持虚无的幻觉,需要更大剂量的"毒品":钱!纳粹德国需要更多的资金,一方面他们依靠正常的桌上融资,如债券,但数量远远不足以满足军事投资,因此他们必须超越谈判桌。从1933年到1939年,德国近一半的军备投资没有在桌面上得到资助,即所谓的MEFO法案。
1934年,沙赫特推动成立了一家空壳公司:冶金研究公司,注册资本仅为25万马克,由国防部领导,由中央银行担保,克虏伯,西门子,莱茵金属和古特霍夫农舒特共同出资10亿马克。该公司的存在只有一个目的,绕过中央银行的对账单,发行商业票据向军事公司支付订单。由于有中央银行背书,初始最大续期设定为6个月(最长期限为5年,每次续期3个月,请特别注意这一点!)),年化利率为4%,理论风险接近于零,回报率高于其他商业票据, 所以它的功能基本上等同于货币,可以在各个领域流通。该票据后来被称为MEFO法案,在1934年至1938年发行期间发行了超过120亿马克,而同期德国政府债券的发行量为190亿马克。
梅菲尔代金券如何运作
一方面,梅府券的存在成功地解决了德国政府融资困难,另一方面,由于没有列入表格,也使得英国和法国等国难以跟踪德国政府的实际支出。这种政府信用的变相扩张,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克虏伯等军火巨头与纳粹政府的关系,双方都变得骄傲和受损。然而,美福代金券最终是一种借贷形式,偿债是其最终目的地。同时,由于央行的背书,如果还本付息,纳粹政府将面临非常高的政治代价,所以请记住前一段的内容:最长5年!
第6章 毒品止---"四年计划"和沙赫特的解职
在沙赫特的骨子里,他仍然是一个传统的西方经济学家,在他的计划中,德国必须先解决失业问题,然后才能解决经济结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他在1933年至1935年间使用"毒品"来调整德国经济的原因。但他很清楚,单靠政府投资是不能持续太久的(至少正如传统的西方经济学家所认为的那样),德国目前的经济政策已经变形,最终是通过市场经济和自由贸易。
到1935年中期,外汇领域的危机开始爆发。沙赫特发现,即使对进口实行严格控制,外汇损失仍然令人恐惧。以下算术简要描述了1935年德国农业和工业部门的贸易逆差,当时总贸易逆差为5.1亿马克,其中22%在农业,30%在工业。迟早,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国内流动性将受到影响。
沙赫特是改变当前畸形经济结构,逐步放宽进出口限制,特别是农业限制的强大力量。他指出,前两年的所谓"生产之战"从根本上被证明是失败的,它鼓励了自给自足,而忽视了德国的资源禀赋没有提供足够的农产品这一事实;下图来自Mark Spoerer和Jochen Streb的论文,清楚地表明,在35至36年之间,人均消费量略有增加,但牛奶,黄油和猪肉等产品除外,与27-28年的魏玛时期相比略有增加。这并不少见,历史上德国地区工业化后是农产品的净进口国,当德意志第二帝国时期,用比纳粹德国多10%的土地养活了大约1500万人,比纳粹德国少,最终无法抵抗,现在希特勒要求大家停止进口,勒紧腰带吃土豆, 生活质量不下降是奇怪的。
希特勒的回应是成立了一个委员会,由沙赫特、卡尔、布隆伯格和戈林担任专员,以完全酌情决定协调进出口。但沙赫特的提议在委员会中遭到了抵制:卡尔是一名纳粹出身的人,他本质上是一个非常有自由主义思想的人,布隆伯格作为军事代表,自然支持重组,而戈林则打算接替沙赫特的经济部长和央行行长。可以说,这个委员会存在的意义在于堵住沙赫特的嘴,所以从1935年7月到1936年中期,没有达成协议。原材料,特别是农业的矛盾越来越大。下图让我们更直观地比较了德国35至36年间生产脂肪所需谷物配额与实际进口量之间的差距,从4月35日的基本平衡到9月36日的近20万吨缺口。
当然,我们不能忽视武器巨头的影响,它们的提议本质上是要动摇他们的生活,夺走他们的工作,所以沙赫特在德国高层得到的支持越来越多。
随着撕裂的继续,德国军队开始感受到缺乏原材料的影响。1936年8月,陆军总部向希特勒提供了一份关于生产原材料需求的详细报告,其中指出,铜和铅等原材料的短缺严重影响了弹药生产,全面生产率从7月的88%下降到8月的76%,预计到9月将下降到70%;一边是沙赫特对希特勒的苦涩劝告,要他放慢对军队的投资,另一边是戈林开始强行建造王宫。戈林于3月36日秘密会见了阿尔伯特。凯瑟林将军(拥有空军元帅军衔的人,但在43年的意大利对盟军的暴虐袭击中作为兄弟度过了他的军队工作)告诉他,他被任命为石油工业的主管,然后凯瑟林向军事系统传达戈林已经夺取了石油动力并寻求军方的支持。随着沙赫特的"1937年外汇使用计划"被希特勒拒绝,纳粹终于开始寻求取代"吵闹"的老人。戈林先生一再发誓"一旦他掌管经济,就迅速有效地控制贸易逆差",被推到了最前面。我们会看到,这可不是戈林第一次吹嘘,然后惹恼了国家元首,他无法控制自己说大话的习惯,最终在将军军的口中将自己的姓氏从"赫尔曼"改成了"迈耶"(赫尔曼·戈林曾经建过一面大旗:"没有敌人的轰炸机能到达鲁尔工业区")。如果鲁尔有一个,我的名字不是戈林。你可以叫我迈耶。
经济委员会成员,从左到右:沙赫特、戈林、布隆伯格和卡尔
8月下旬,希特勒向纳粹高级分子提交了一份长达12页的备忘录,据信这是所谓的"四年计划"的起源,也预示着沙赫特经济政策的崩溃。在备忘录中,希特勒简明扼要地总结了当前德国"有限土地与大量人口矛盾"中的外汇和经济困难,这与他在《我的斗争》中"用德国刀为德国开出土地"的描述完全吻合。
为了解决这一根本矛盾,一方面,军事生产绝不能停止,他要求德国军队在未来四年内做好战斗准备,以应对"布尔什维克威胁"(他似乎自动忽略了德国和苏联之间还有一个波兰的事实);根据德国的经济计算(当然不是由沙赫特领导),一旦这些项目完成,高效的肥料等每年可以为纳粹德国节省5.98亿马克,尽管元首似乎也自动忽略了始于1934年的"自给自足"运动的最终失败。面对这些项目的巨大成本,一方面,德国需要依靠梅菲尔等不合时宜的融资业务来拆除东墙来弥补西墙,另一方面,希特勒还提到"政府需要变得坚决,坚决和无情,任何政府的潜在敌人财产, 政府将有权没收和没收",请记住,希特勒所谓的替代方法将在未来10年内影响欧洲数百万人的生活。
戈林和沙赫特的罕见照片,PS,戈林是药物依赖
9月4日,戈林在四人委员会上宣读了备忘录,没有任何讨论或表决,在中央集权的德国,元首的话是命令"元首的命令必须毫不犹豫地执行"戈林用这句话总结了他的声明。随后,成立了四年计划办公室,戈林担任参谋长。该办公室完全独立于经济部运作,全面负责经济四年计划所涵盖的领域,基本上相当于管理沙赫特的地位。"四年计划办公室"臭名昭著,直到1940年到期,它才负责掠夺纳粹德国被占领的欧洲领土上的资源,并与党卫军的希姆莱争夺这些集中营,劳改营的主导地位。当然,我们也必须明白,戈林有很多爱好,从酒到美,从绘画到古董,但经济学绝对不在它的清单上,戈林对经济学的理解基本上是有限的:我要你给我,否则我会从你身边掉下来,所以他的办公室后来做那些党办的事情并不罕见, 私人,同时奴役各种被占领地区的人民。
在四年计划的推动下,德国建造了大量规模空前的工厂,这些工厂是自营利的(需求不足),但来访的英国外交部工作人员直接惊呼"这显然是在为战争做准备"。
最后,看看"纳粹德国首席经济学家"沙赫特的命运,他在1937年11月基本上被罢免了经济部长的职务,但直到1939年1月一直担任中央银行行长,历史将给他一些展示自己面子的机会,但仅此而已。
第7章:从德国和奥地利到捷克斯洛伐克的流血---结束的血腥屠杀的开始
一般来说,我们认为元首活着的最佳时间是38-39岁,因为在这段时间里,他"无处可去",无论它是什么,欧洲各地的政客都在扮演他。但事实上,如果作为国家领导人,他充满了战斗和杀戮,领导人认为很难长期做到这一点,为什么?因为你生活的根本是人民的生活水平,是经济发展的程度。人类社会早已过了纯粹依靠战争掠夺的时代,蒙古人可以做,但只有在那个时代才能做到。 38-39,如果你看看德国经济的记录,你可以看到希特勒实际上是一座压力山。下图是德国财政支出和收入从33年到37年的比较,你可以看到德国政府的财政赤字逐年上升,主要是债务。到38岁时,情况更糟(如下图所示),政府赤字飙升至超过100亿帝国马克(这也包含在梅菲尔凭证中)。
与此同时,大萧条的余震来了,美国在1937年经历了第二次经济危机。由于凯恩斯主义,罗斯福的新政与沙赫特的新计划一样成功,美国从34年前迅速摆脱了危机。但类似的公式,结果也差不多,除了纳粹德国极端的"干军"和巨额贸易逆差外,美国还面临着国内需求疲软、依赖政府鸡血、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导致外贸持续萎缩等问题。再加上全国范围内对工资法案的罢工,美国经济开始停滞不前,失业率从1937年的14.3%迅速上升到38年的19%。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这种状态从未得到改善,大量的军事命令拯救了美国经济,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元首的动荡行动挽救了罗斯福的政治声誉。美国经济危机迅速蔓延到世界,工业价格大幅下跌,金融市场开始耗尽流动性,29年来,各国元首面临类似的情况。
从1933年3月5日开始,罗斯福开始了他的第一次炉边谈话,向公众讲述了他的"新政战略",有效地平息了普通人焦虑的心。
1933年3月5日,罗斯福开始了他的第一次炉边谈话,向公众讲述了他的"新政战略",有效地平息了普通人焦虑的心。
图表中失业率的第二个小峰值是37-39年的第二次经济危机
缺钱,到处都是缺钱,怎么办?最简单的方法:抓住!
1938年3月,德国和奥地利在政治上合并,实现了元首从外国人转变为真正的德国人的愿望- - - !在军事上,它扩大了德国的实力并完成了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围困;在经济上,元首盯着奥地利篮子里的黄金外汇。整个1938年,德国央行从奥地利接管并转移了超过1亿美元(1938年的价值)黄金,德国支付了近1亿美元的外汇,其中约有5亿帝国马克。虽然钱不多,但蚂蚁腿都是肉啊,缺钱缺钱的疯狂国家元首不会放手。
奥地利人热烈欢迎德国吞并被称为"Anschluss"的奥地利
在洗劫奥地利后,元首再次将目光投向了这个国家。长期以来,希特勒在《我的斗争》中一直将犹太人归类为一个想要被驱逐的国家,所以即使他们在法律上仍然是德国人,他们口袋里的钱也会被记住。在1938年11月7日的"冯·拉特事件"的帮助下,希特勒指示戈培尔煽动全国范围内对犹太人的攻击,以便为随后合法剥夺犹太人的生命权和财产权铺平道路。1938 年 11 月 9 日至 10 日的"水晶之夜"标志着纳粹德国全面反犹运动的开始,可以说,对未来的屠杀和灭绝已经开始。戈林作为整个经济中的强大人物,不遗余力地鼓励希特勒掠夺犹太人的财产。
此时,仍是央行行长的沙赫特挺身而出,说服希特勒,如果他想剥夺犹太人的财产,他们不妨看起来不错。他建议使用犹太人的财产作为信托担保,发行债券为政府提供资金,而愿意接受犹太移民的国家必须使用这种债券,这样犹太人的财产就可以在不违反国际人权规定的情况下被更温和地没收。希特勒可以说是欧洲数百万犹太人生存的最后机会,他曾同意遵循该计划,但沙赫特寻求的第一个国家是英国,一个从未符合自己利益的国家。英国人担心"犹太移民带来的机器和设备等物品将导致英国制造商的抗议,并促进德国的出口"。最后,看到沙赫特吃东西的游客又给了希特勒一击,完全拒绝了沙赫特的计划。
《水晶之夜》1938
这样,犹太人合法大规模移民的机会就丧失了,他们立刻不仅面临超过10亿英制马克的"赔偿"(他们自己的商店被砸碎,砸抢劫的人),而且还面临600万马克的保险损失(谁让你的商店被砸,保险公司输了)。这只是第一步,戈林和其他人想从犹太人那里榨取的不仅仅是这笔钱。很快,像达豪这样的劳改营(以前是为关押政治犯而设立的,如果你在1938年之前进入,恭喜你,存活率很高,其次是悲剧)被完全升级为集中营,最终是死亡集中营。
从 1939 年到 1945 年,超过 600 万犹太人在被洗劫一空后消失在焚烧炉的灰烬中。纳粹德国在之前和之后直接从犹太人那里榨取了超过230亿马克的帝国马克(以色列政府在2008年报道),这还不包括犹太人因大屠杀而间接损失的280亿马克,以及95亿马克的工资没有支付给奴隶工作。伙计们,不要认为希特勒只是一个的杀手和精神病患者,做事的动机,而且他们往往无法摆脱这个人的偶像刻板印象:金钱。當時猶太人的悲劇是,他們普遍富裕,但他們的文化和宗教與歐洲的文化和宗教分離,因此歐洲底層的人很容易被煽動去憎恨他們。他们的命运是由一个善于煽动种族仇恨和缺乏金钱的政府决定的。
达豪集中营,"劳动带来自由"这个词特别具有讽刺意味,于1939年开始大规模拘留犹太人,幸存者很少
在抢劫了奥地利,又抢劫了犹太人之后,纳粹德国的目光自然而然地投向了捷克斯洛伐克,毕竟看中欧,富人是那么少的国家。有了之前的理解,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当时看似对人类和动物无害的捷克斯洛伐克,必须肢解,你和别人讲道理,人早就被盯在你的口袋里了。因此,从1938年9月的《慕尼黑条约》到次年3月德国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彻底肢解,希特勒为了经济报表上的漏洞,在抢劫中越走越远。事后看来,德国在1939年从捷克共和国掠夺了价值1.1亿马克的黄金,超过3亿马克的外汇,如果考虑到斯柯达精心建造的工厂,希特勒的投票是一笔好交易。
1939 年 3 月,纳粹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德国军队进驻布拉格
1939年3月完全成立的德国第三帝国已成为中欧的怪物,奥地利和捷克共和国的工业红利使其成为欧洲第二高产的帝国(第一个是旧羊毛)。
像所有的强盗和赌徒一样,兴奋之后总是有一种失落感,需要更多的漏洞需要填补,他们会说:我将不再是一个单身。但事实上,这些人要么是骨粉,要么是把底座穿在监狱里,很少有人,因为他们习惯了一生的辛苦工作,习惯了做寄生虫。1938年的德国就是这样一个国家,随着元首冒险的成功,不仅纳粹党高层的漂浮,全民也都漂浮起来,既然钱那么容易,既然我们可以依靠奴役来生活,为什么不做一个大票呢?
第8章 自爆倒计时---第三帝国的终结
时间终于到了1939年,大洋彼岸的"凯恩斯主义"玩家罗斯福对欧洲局势的复杂关注,虽然两年的经济压力一团糟,但他却在等待片刻,等待着对方的"疯子"最终摊牌,摆脱困境,同时彻底抹去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高峰。
在这里,第三帝国的前"经济舵手"沙赫特终于在一月份辞去了他在纳粹政府的最后一个职位:中央银行行长。他从来没想过,他引入德国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最终会演变成一个他不认识的怪物。虽然这个怪物仍然依靠每年数十亿马克的中央投入来维持8%以上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但军工产值的比重已经超过了60%,像一只强壮的手,但心脏却是欠发达的怪物,牙齿舞爪却硬。沙赫特当然知道,只有一种方法可以摧毁结局,所以现在是时候离开一个没有听从他任何建议的政府了。
1939年,除了我们谈到的老问题之外,德国的财政是纳粹一直依赖的墨芬代金券。事实上,自1938年以来,梅菲尔优惠券的增加非常小,为什么?我不能卖它。你还记得上一节中提到的时间吗?5年。这一次是纳粹德国的诅咒,这五年,为了拆毁东墙来弥补西墙,希特勒无数次用三个月的时间更新自己的生命,但别忘了原来的合同,最长的"五年"期限,是无法改变的。随着最后期限的临近,所有投资者都在关注纳粹政府的态度。
请注意 Mefo 账单列,该列在 38-39 中没有新版本
早在1934年8月,当第一张梅菲尔代金券正式发行时,沙赫特没想到希特勒会用它来更新他的生命这么久,从本质上讲,这种现成的融资形式特别类似于今天的信托非标业务,房地产公司可以利用这一点,但如果你想快乐的话, 这有点太天真了。
到1939年8月,当Mefu代金券的天价数量到期时(累计发行量为120亿马克,估计略有偿还,但到期近100亿美元),德国政府发现自己不仅没有任何储备,而且每年的赤字仍然超过10亿马克。怎么办,你能依靠这个帐户吗?不,纳粹虽然无耻,但他们也知道,这个东西的可信度,可以耍流氓,大不了大家打架,如果里面没有功劳,第二天人民就能把这些贪官抬进莱茵河。
Mefu代金券的本质是国家担保的债券,债务还本付息写在合同中,而大量工人的工资、零部件厂家的订单付款都与梅菲尔代金券挂钩,一旦纳粹政府宣布延期,本质上意味着德国央行的信用破产。这是一个全身的举动,特别是现在德国政府作为一个整体正在耗尽资金,央行的失败可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此外,梅菲尔代金券的直接受益者是武器大亨,他们不是纳粹能够负担得起的吗?
钢铁野心4年36年的德国内战,如果德国39年的信贷破产,预计不会比P-Y的情况更好
最好的办法是德国政府通过外债筹集一笔钱,还清,发行新的息票,十年或十五年,还清外债,继续玩游戏。其实,1939年8月-9月是一个坎坷不平的过去,元首估计,还能在海浪中呆上几年,但借此机会,由元首几年前的外交行动掀起了波澜。由于德国糟糕的外交信誉,各种撕毁协议,吞并邻国,退出国际联盟,使西方讨厌它,不是说英国和法国不会借给希特勒一分钱,或者罗斯福不会支付一分钱(我在等你炸毁, 我怎么能帮助你生存)。不仅不借钱给你,很快他们就会开始撤资,而且虱子也不痒,反正,那么下来铁破产了,纳粹政府还在乎你的国外贷款吗?
德国失去了一切机会,但与25年前的威廉二世不同,当时希特勒处于两条道路的危险之中:一条是自爆并死亡,另一条是被血腥的动荡和内战塑造的德国,以及纳粹的火药;一个绝望的,持续的旅程,通过掠夺邻国,希望政治上继续军事胜利,顺便说一句,外面的债务人(尽管,根据历史资料,希特勒并不期望英国和法国向他们宣战,并希望像上一个捷克共和国一样冒险)。元首和他的粉丝们根本不会选择高贵的自我爆炸计划,他们只会把世界拉入"地狱之门"。
1939年8月31日,希特勒宣布入侵波兰的"白色纲领"全面实施,次日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后记:过去的优秀战士,首先,无敌,对敌必胜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的外交一团糟,失去俾斯麦就像失去灵魂,打一手坏牌;二战前夕,德国的外交政策不能说是十分成功,但它利用了西方对战争的恐惧和急于赚钱的心态,但最终却成为战争的罪魁祸首,本质上继承自魏玛的畸形经济体系没有得到有效改善。
凯恩斯主义,加上"放水策略",其实是谁在离开金本位制的背景下使用它,但一旦沉溺其中,势必会导致经济结构更加畸形。纳粹迅速取悦选民,认为武力勒索可以尝试和测试,最终导致他们在政府的扩张性投资中走得越来越远,投资了一堆没有产生正回报的项目。
最后,美富券的例子告诉我们,经济的内在规律不会因为一些人的聪明而改变,你可以作弊一段时间,但你不能隐藏一辈子。表外融资本质上是一个魔鬼,既脱离了经济部门的控制,也容易成为私人欺诈的工具,这样的工具不能长期依赖。
孙子的战云:"过去的优秀战士,首先,无敌,对敌人可以取胜。无敌,无敌。因此,优秀的战士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不是敌人必须取胜。这句话用来形容二战前的德国确实很完美,同样是凯恩斯主义的罗斯福,"去"到希特勒自己的出现,才在纳粹德国的自爆中成功走出了第二次经济危机,通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确立了全球强国的地位。
引用:
纳粹复苏中的赤字支出,1933-1938:批判性的重新评估:阿尔布雷希特·里奇尔
1930年代的苏联和纳粹经济计划:Feter Temin
纳粹财政悬崖:二战前不可持续的金融行为:派克·阿布特
纳粹德国的工业投资:被遗忘的战时繁荣:乔纳斯·舍纳
Autarchy , Market Disdissolve , and Health : The Mortality and Nutrition Crisis in Nazi Germany, 1933-1937:Jörg B Aten & Andrea Wagner
反主流:1930年代的纳粹私有化 德国:Germà Bel
美国对德国的"赔偿",1919-33:对第三世界债务危机的影响:斯蒂芬·舒克
Hjalmar Schacht的罪责:Hjalmar Schacht如何抓住德国经济为战争做准备:Gary Lai
对欧洲掠夺黄金的评论,1938-1945:小亚瑟·史密斯
1936年外汇危机:亚瑟·史怀哲
帝国高速公路:第三帝国的象征:詹姆斯·D·尚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