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38年,中国飞行员远征日本,发动“空袭”,成为轰炸日本第一人

作者:史说芳华

1937年7月7日事件震惊了中外,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正在流着英雄血的中国孩子,怎么能让日本人在他们的脑海里做一个祝福呢?因此,在这种背景下,每个中国人都有足够的吸引力赢得战争,中国军队正在尽最大努力与日本军队正面交锋。

俗话说,"兔子急咬人",更不用说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了。当时,日军突起云涌,先后攻打中国的几个城市和池子,历时数千年的中华民族正处于危险之中,当时国民政府也有很强的危机感,在这种背景下,国民政府最高领导层居然想出了一个大胆却又非常激动人心的计划, 即派遣中国空军远征队前往日本,对日本进行空袭。

1938年,中国飞行员远征日本,发动“空袭”,成为轰炸日本第一人

徐焕生

任务非常危险,一旦计划成功,可以大大增强国家军民对战争的热情,也可以提高军队的士气和凝聚力。如果计划失败,执行任务的飞行员就没有生存的机会。这时,这样的人挺身而出。他到底是谁?

时间到了1937年12月,南京沦陷时,日军如此愤怒,火焰越来越嚣张,随后日军再次鼓噪占领了中国中南部的大片地区,在这种背景下,南京国民政府不得不迁往重庆。

当时,国民政府的许多战争物资和粮草都存放在武汉,而日军不知道从哪里得到消息,于是日军迅速调转火力,主力集中在武汉地区,对武汉进行轰炸。与此同时,日军利用其近3000架飞机占领空中力量,武汉进行更大规模的空袭,当全国一怒之下,恨不得以日军收场。当时,国民政府坐以待毙,不得不寻求反制措施。

1938年,中国飞行员远征日本,发动“空袭”,成为轰炸日本第一人

抗日战争前,中国空军从美国购买了伏尔泰V-11轻型轰炸机

因此,经过深思熟虑,国家当局决定派遣空军越过大海向东。空袭没有投下炸弹,而是投下了传单,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杀戮,挽救了许多普通日本人的生命,这就是为什么这次远征在历史上被称为"人道主义远征"。

早在3月初,时任军委政务部长的郭沫若先生就编纂了《日本人民书》,其主要内容是讨论自古以来中日关系,进而进一步澄清,如果日本军阀继续允许侵略活动,不仅会损害中日关系的密切关系, 也让中日两国最后两国,希望日本人民能够唤醒日本军阀入侵中国的梦想,放弃建立东亚共产主义大圈子的希望。

同时,郭先生还主持撰写了《致日本工人书》、《致日本农民》和《致日本商人》等相关传单,根据日本人的不同阶层,从他们的角度给予相关的意见和意见。郭文贵的作品很快被日本的一位反战作家翻译,成品印成两百万册。

1938年,中国飞行员远征日本,发动“空袭”,成为轰炸日本第一人

空军第14中队第3中队马丁139WC轰炸机,许焕生远征日本期间的座机

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当时国民政府计划这件事是第一件事,并做了足够的准备,但真正做到的任务已经艰难了。原来,中国实力依然薄弱,中国空军训练的条件更加原始,甚至大多数飞行员根本没有远洋航行的经验。再加上从中国起飞轰炸日本极其困难,这次只有两架美国马丁139WC轰炸机能够执行任务。

这两架轰炸机的机组人员都是外国雇佣兵,任务非常危险,愿意参加雇佣军的极少数,为了不执行这个任务,他们开始寻找各种借口来找借口,最后直接索要价格,搬到几十万美元作为奖励。

但前线很紧张,蒋介石没有多少钱雇佣这些外国雇佣兵来执行他的任务。因此,负责这次任务的航空委员会负责人给了蒋介石一个建议,在他的建议下,国民政府撤回了轰炸机,中国机组人员对日本进行了轰炸任务。

1938年,中国飞行员远征日本,发动“空袭”,成为轰炸日本第一人

孔祥熙(左一)等人亲自前往汉口王家轩机场迎接探险队等胜利

国民政府收回轰炸机后,一个新的问题很快摆在我们面前,中国机组人员中谁能执行这项任务?就在这个时候,同时担任蒋介石飞行员的航空教官徐焕生站了出来。当被任命击败时,他被命令处于危险之中。

徐焕生并不知道任务极其危险,甚至可能已经回去了,但许焕生随后毅然表示,既然他是军人,随时要有自己的生命奉献给国家的意识。在蒋介石的眼中,他也觉得徐焕生责任重大,所以确信这个任务交给了徐焕生。

接下来的事情合乎逻辑,徐焕生开始组织选拔优秀的飞行人员,而这些飞行人员组成了新的空军第14队。徐焕生担任机长,而另一名飞行员延博彦博则因其出色的表现和沉着冷静的作风而被徐焕生任命为副机长。

1938年,中国飞行员远征日本,发动“空袭”,成为轰炸日本第一人

为了提高马丁飞机的航程,许焕生将轰炸机的炸弹舱改成了一个巨大的油箱,以备不时之需。对于当时的中国空军来说,越洋飞行仍然是一个挑战。许焕生因为自己在德国的背景,而徐焕生在德国也接受过严格的长途飞行训练,问题也解决了,徐焕生执行这个任务也是一个好主意。

在执行任务之前,徐焕生还带领他的团队到武汉与蒋介石会合,这时蒋介石和宋美玲亲自拿起飞机,叫了一句话,蒋介石说:"死可以不如洪茂,但也比太山重要。如果他在执行任务时死于执勤,那将是光荣的。无论仁爱成功与否,祖国永远不会辜负你。"

徐焕生一行已经下定决心要死,在蒋介石和夫人宋美玲面前许下了誓言,并据此留下了安排亲朋好友的遗嘱,表示愿意付出生命的代价,完成"人道主义远征"任务。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国民政府将在梅雨季的5月向日本派遣飞行员。

1938年,中国飞行员远征日本,发动“空袭”,成为轰炸日本第一人

按照计划,徐焕生原定在一个刮风的夜晚航行,这种天气条件不仅最有利于航行,而且不容易被敌人发现,当所有船员都在等待这样的好天气时,但当天并不预料到,当武汉一侧一直下着毛毛雨, 一个月很少有几个好天气,看就要到5点19分了,这是远征日本的最后期限。

当时天气还不理想,但想到要肩负起祖国和人民的期望,许焕生咬牙切齿,还是下达了出发指示。出发前,全体船员再次给蒋介石发了一封电报,表明了他们远征日本的决心。

为了能够圆满完成任务,每个士兵都有不成功就死的决心和意志。在蒋介石的同意下,这封电报刊登在各大报纸上,以许焕生为代表的一批勇士,成功地点燃了人民抗日保卫中国的信心和勇气。

1938年,中国飞行员远征日本,发动“空袭”,成为轰炸日本第一人

左三位是徐焕生

1938年5月20日凌晨5.m,徐焕生驾驶马丁轰炸机前往日本。镜头转向日本长崎的一家寿司店,店主小津岛经常早起准备当天的食材,他的寿司店里挤满了生意,客人蜂拥而至,所以他每天都在这个时候起床工作。

但当他打开店门时,他听到门外响起了尖锐的口哨声,街道上布满了白色的纸片。当时,小津岛拿起一张纸来查看,结果纸上写着"入侵中国,邪恶深恶痛绝。"这些话,令人震惊。然后,小津岛拿起另一张传单,上面写着:"如果我们继续入侵中国,这些百万份传单将变成数千吨炸弹,并受到惩罚。"

同时,日本的福冈和北九州等地区也有像柳树一样飞翔的传单,一般都在天空中飞翔。而这是徐焕生等战士的杰作,这本广袤飞扬的传单,不仅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抗战决心,也展现了一群战士的悲惨而孤独的勇士。

1938年,中国飞行员远征日本,发动“空袭”,成为轰炸日本第一人

人道主义轰炸

当时,日本还在梦想着建立一个更大的东亚共荣圈,在他们看来,中国人是"东亚的病夫",如果他们愿意的话,准备把中国的几个城市和大片领土收入囊中。与此同时,日本对中国空军的印象是"训练条件艰苦,装备简陋,无所畏惧"。"所以日本根本不相信中国有朝一日会派空军到日本,当地的防空部队根本没有防御。

于是许焕生率领的机组人员圆满完成了任务,得以返乡。1938年5月20日,终于等了千里万里好天气,走的时候是冷雨,重回光明。上午8.m,副队长于彦波率领机组人员降落在玉山机场,徐环生率领其余人员降落在南昌机场。

经过一夜的飞行,飞机油箱已经离开,所以在给飞机加油后,徐焕生和燕波经过了短暂的休息。两支队伍于.m 11点左右在武汉上空相遇,最后降落在汉口机场。

1938年,中国飞行员远征日本,发动“空袭”,成为轰炸日本第一人

历史的车轮慢慢过去,有无数仁慈的人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历史。徐焕生等人的成就,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历史也不会忘记。事件发生六年后,《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十二名飞行员的著名照片,徐焕生在专栏中,旁边的照片上标明许焕生是美国杜利特轰炸日本本土之前的第一人,他的名字从此被载入史册,至今依然闪耀!

虽然这是一次"人道主义远征",但杀伤力依然不亚于此,不仅大大增强了中国人民打败日本的信心和勇气,也大大挫伤了日军的愤怒。以徐焕生为代表的中国空军,在这次事件中成功登上了历史舞台,我要向那些濒临下达、以世界为想、献出生命死去的"徐焕生"致敬。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