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所说的惨败是指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
1942年初,日军随着其南下作战的顺利展开,兵锋直指缅甸,英国节节败退,马来半岛沦陷,十数万英军成了俘虏,眼看缅甸也不保,日军可以长驱直入英国在亚洲的殖民地大本营----印度。
而中国也将失去国际援助的唯一通道----滇缅公路。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英国人放下老牌殖民者的傲慢,同意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而中国为了保护这条大动脉,也必须入缅配合英军守住缅甸。
双方利益不同,但目标一致,那就是保住缅甸。
腊戍附近的风光
从1942年3月1日中国远征军先头部队至缅甸腊戍,第一次远征军入缅作战正式展开。当时中国派出去的是全国精锐的第5,第6,第66三个主力军,共10万余人。
大的作战有同古保卫战,仁安羌解救英军(消灭几百鬼子,救出7千多英军),平满纳会战打半截,东线一度收复东枝战斗,其他基本上就是小规模作战。
4月底中国远征军全线撤退,最后到8月基本全部撤出缅甸。
最后总结: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出动103,000人,伤亡56,480人(绝大部分在胡康河谷、野人山和其他热地区带丛林),第200师师长戴安澜以下6位将官阵亡。日军伤亡约4,500人,英军伤亡1.3万余人。
在两个月的战斗中,日军占领腊戍是个关键节点。
腊戍目前是掸邦北部的中心城市,是中缅公路的重要交通枢纽。它不是古城,在英国人进来之前的明清王朝,缅北的政治中心是木邦,勐密,锡箔,皎梅,八莫,勐养等大土司。
而腊戍和密支纳应该是英国殖民统治时期作为铁路终点站而发展起来的新城市。
腊戍是傣语,和腊勐,腊卯,腊帕等含义差不多。
中国远征军
它是缅甸东北线铁路的终点站,中国著名的抗战公路滇缅公路就是对接这里的。抗战最艰苦的阶段,西方援助中国的物资先从海路运到仰光,再经铁路运到腊戍这里,然后用汽车运到昆明,再分到各战场。所以在中国沿海都已经被日军封锁的情况下,滇缅公路就成了一条重要的生命线!
而远征军第一次作战的失败,原因固然很多,比如英国人的自私,一心只想撤回印度,中英配合不默契;而日军兵锋正盛,又有缅军的配合,所以进展顺利。
大致的作战经过如下:
第6军在掸邦东部景栋这一带,第66军在掸邦北部,第5军在缅甸中部。
著名战役同古会战(东吁)1942年3月19—29日,就是第5军第200师打的;给日军重大打击,但右翼英军撤退太快,左翼日军也从泰缅边境直杀过来,200师只好后撤。
随后就是平满纳(彬文纳,就是现在缅甸新首都内比都所在地)会战流产。东路日军进展神速,占领棠吉(东枝),后200师反击成功,但其东北面的雷列姆(雷练)第6军顶不住,这样200师也只好放弃东枝。
4月25日史迪威决定远征军全面撤退。
4月29日日军占领腊戍,第66军被击败,大部分沿滇缅公路撤回国内。
中国远征军
总结几条主要撤退线路如下:
第一条线,缅甸掸邦东部的景栋一带,撤到西双版纳周围;第6军为主,作战和撤退时伤病死亡都不少。
第二条线,第66军在掸邦北部,除了新38师,有点像预备队,结果很快被日军击败,经过滇缅公路沿线,中缅边境各小路撤回腾冲附近,炸掉慧通桥后,把鬼子挡在怒江西岸。损失也很大。
第三条线,滇缅公路被日军截断,第5军第200师无法从大路撤走,从掸邦北部绕道密支纳以北翻越高黎贡山,经片马到达怒江边上的泸水,南行到达腾冲北面,却发现日军已经占领腾冲,只得再向北行进,然后渡过怒江到达云龙,再东行经大理,于6月底才到达昆明,费时两个月。全师加第五军补训处所剩官兵仅2600余人。戴安澜师长牺牲。第200师是作战牺牲最大,在此次战争中在缅甸消灭日军最多的部队。
第四条线,第66军38师孙立仁率领下,先在仁安羌给英军解围,后直接随英军撤到印度,连装备都没有受损失。
第五条线,第5军军长杜聿明带主力向北转移,史迪威、罗卓英在率远征军司令部西行去印度之前,鉴于畹町、八莫已经失陷,遂决定全军向印度境内撤退,并电告杜聿明,要求第5军也随之撤往印度。
杜聿明请示蒋介石后,决定率部经密支纳向片马、腾冲方面撤退。
但很快密支纳也被日军占领,杜聿明率15000人丢下重装备和伤员,进入了胡康河谷的原始森林,因为没有食物,又是恶劣天气和自然环境,人员大量死亡,辛亏被美军飞机发现,通知了总部。在印度的盟军总部随后向这支部队空投了电台、粮食、药品。
几经交涉,5月31日从启程北上去印度,一路上由美军的飞机空投食物及药品。又行进了约两个月,部队于7月25日才到达印度边境城镇利多,仅剩下2000多人。
第一次远征军入缅作战,第5军损失最大。
在整个过程中,腊戍被占领是非常关键的一个节点,日军沿滇缅公路一直追到腾冲,还迅速占领八莫和密支纳,把所有在缅甸中部作战的中国主力部队回国的大门全部堵住。
这才造成了大溃败。
回到现实,腊戍是缅甸向中国进出口的重要通道,在疫情以前,瑞丽是云南省最大的进出口岸,对面是缅甸木姐,其连接点就是腊戍这个商业中心。
而临沧也在加强交通建设,也是通过果敢地区和腊戍连在一起,把中缅贸易开展起来。也就是腊戍一个城市面对中国云南省的两个地州。
而目前腊戍莫名其妙搞出来一个挖断路的措施,也不知道是哪方所为,都是准备打仗的节奏。
要战要和还不知道,看来今年内中缅陆路贸易,基本是黄了。
缅甸各方都有什么想法,还要折腾到何时,继续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