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陈洁如:从巅峰跌入谷底的人生,只因对一个男人的爱恨情仇

作者:风起青萍之末three

文/清平

陈洁如:从巅峰跌入谷底的人生,只因对一个男人的爱恨情仇

1971年2月,84岁的蒋介石收到一封来自香港的信,笔迹是他熟悉的一秀字体,仍然不需要公开知道是谁寄来的信,内容很短,但充满了不满:"三十多年来,我的冤情只知道,但为了维护国家的声誉, 我忍受了最大的自我牺牲,到死都拒绝使用。"

写信人的怨恨对蒋介石来说并不奇怪。因为这一切都是他造成的。但令他惊讶的是,这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收到海峡对岸一个人的来信,他于当年2月21日永远离开了蒋介石。从1949年分开,当时真的死了,再次见面。

作者是蒋介石的第三位女性陈洁茹。这封信寄出后不久,2月21日,她独自一人在公寓里去世,享年65岁。四年后,她生命中唯一一个爱、恨、记住的男人,告别了这个世界。也许他们之间的爱恨会随着生命的终结而结束。

一见钟情

陈洁如:从巅峰跌入谷底的人生,只因对一个男人的爱恨情仇

陈杰如1905年出生于浙江宁波市一个小商人家中,从小就住在上海。12岁时,母亲送她到爱国女子学校学习文化。在学校里,陈洁茹找了个妹妹叫朱一敏,朱一敏年纪大6岁,但两个女人很亲近,没什么可说的。这时,陈杰并不认为是这个朋友,间接促成了她纠缠了一辈子的爱情。

陈杰如在上海的家属于外人,地基不是很稳固,没有认识朋友的根源。在乡镇的介绍下,我遇到了上海的大财阀张靖江,张靖江是义人,欣赏陈家,所以在生活和生意上给予了很多帮助。

1918年,张靖江夫人去世,20岁的朱一民成为张靖江的新婚妻子。因为这件事,陈洁茹曾经伤心,怕朱一民嫁人,没有时间玩弄自己。但朱一敏说,无论身处何方,陈洁茹永远都是她的好姐姐。

1919年暑假的一天,陈洁茹来张靖江家做客。三位客人来到家里,孙中山,蒋介石和戴纪涛。张靖江给家里的女人做了介绍,寒战过后,男人们去书房说话,但此时陈洁茹却感到突然心痛,几乎要掐出喉咙了。

原本这个时候只有14岁的陈洁茹,但似乎已经很成熟了,身材高大,发育良好,幼稚早起,像是一朵花配花待放。跟随孙中山的蒋介石,一见钟情就如触电,目光从未离开过。

女孩温情的陈杰如,怎么可能感觉不到那火辣的样子呢?她脸红了,一直等到男人们上楼,她还是有点分心。

中途,孙中山和另外三人向主人告别。陈杰看了看时间,他应该回家了,然后起身道别,刚走出张府的门,就看到蒋介石在那里等着。他脸上带着笑容,近距离打招呼,问了陈洁茹的家庭住址。

陈洁茹自然知道蒋介石的心思,但内心却觉得不合适,于是随口说了一句假话,然后匆匆离开。

她不知道,蒋介石此时此刻,已经认清了这份爱情的一见钟情,并发誓不停歇,他就是这样一个坚强、占有欲旺盛的男人,只有14岁的陈洁茹,怎么能完全理解这种爱情的汹涌澎湃状态呢?

疯狂的追求

陈洁如:从巅峰跌入谷底的人生,只因对一个男人的爱恨情仇

由于陈洁茹经常往返于朱一民家,蒋介石也成为张靖江家的常客。在这里,他总能意外地遇见陈杰。张景江和妻子明白了蒋介石的意思,去引导陈洁茹,试图理解蒋介石的接受。

有一次陈洁茹和蒋介石在张家再次相遇,但朋友帮忙,最后同意和蒋介石单独出去吃饭,是第一次约会。

然而,饭后,蒋介石甚至哄骗,把陈洁茹带到一家宾馆,锁上门,逼着陈杰一样搂在怀里。陈杰如拼命挣扎、大喊、试图吸引外界的注意,本来蒋介石想压倒王者硬弓,先是生米再做成熟的米饭,没想到这个女人会如此激烈地反抗,然后不情愿地下来恐怕不好结束,于是他放开了自己的手。

陈杰看到蒋介石放手,立刻打开门跑了出去,一路跑回家。看看蒋介石,平时看起来很温柔,其实会来这个把戏,它刚刚建立的好感也瞬间崩溃了。

但蒋介石并没有达到不停歇的目标,硬不能软。他一直默默地跟着陈杰如,知道自己第一次查到的地址是假的。在弄清楚陈洁茹家的确切位置后,他直接敲了敲门,向陈洁祒的母亲开门,说:"我非常佩服你这个女人,想和她交朋友。陈妈妈看到蒋介石还不年轻,当着脸拒绝了。

但蒋介石还是没有死心,他每天给陈杰等家打几个电话,说内容只是道歉,希望得到原谅,手机写不了。总之,可以使用的伎俩,蒋介石已经用过了。

也许上帝打算促进这桩婚姻。1921年,陈洁茹的父亲因心脏病发作去世,全家处于紧急状态,在母女二人失去精神和物质支柱,坠入深渊后,蒋介石崭露头角。他先是请张靖江和老太太老了,然后亲自挨家挨户去游说陈妈妈。

陈洁如:从巅峰跌入谷底的人生,只因对一个男人的爱恨情仇

张景江夫妇对陈妈妈说了些心血,然后看着这时蒋介石做了一件令人吃惊的事情,只看到他打扮成孝顺的儿子,对陈杰等父亲表示哀悼,表情悲痛而诚恳。陈洁茹虽然知道蒋介石在耍花样,但心里真的松了一口气,心情变得复杂起来,正如她自己所说:"我偷看了他一眼,忍不住动了。"

于是,陈妈妈同意了两人的婚事。1921年12月5日,蒋介石和陈洁儒在上海永安楼大东饭店宴会厅举行了隆重的仪式。可以在这里举行仪式,都是当地身份的人,婚宴几个小时,终于到了洞穴房间的时间。蒋介石抱住陈洁茹,在他耳边低声说:"现在你是我最亲爱的妻子,是我世界上最爱的妻子。亲爱的,和你在一起,我永远不会爱上另一个女人,这是我对你的庄严承诺。"

这些话让陈杰这样的感动,此时的她,已经把自己的全身心完全都献给了蒋介石。他们婚后的生活也非常甜蜜和幸福。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只比陈洁琵小四岁,但他礼貌地称陈洁泾为"上海母亲",陈洁琰非常喜欢蒋经国。

蒋介石走到哪里,都被陈洁茹包围着,两人被涂上了胶水。只有蒋介石去苏联学习,陈杰等没有一起去,但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忙碌的蒋介石给陈洁儒写了7封信,可以看出他的爱是深的。

1924年,蒋介石成为黄埔军校校长,随陈洁儒南至广州,此时陈洁茹,一直以"江主席夫人"、"江总司令"的身份进出社交场合,与军事要人及其夫人接触,一个成名的时刻,这是陈杰等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承诺随风而逝

陈洁如:从巅峰跌入谷底的人生,只因对一个男人的爱恨情仇

幸福总是来得如此之快。转眼间,这对相爱的情侣已经在一起七年了。1927年,蒋介石为了获得宋家的大力财政支持,娶了宋美龄为妻。面对严峻的政治形势,野心勃勃的蒋介石绝不会把孩子的私情放在第一位,更何况宋美玲是个美女,他本来会对彼此有好感,相信哪怕是丑,蒋介石也会选择她。

于是他向陈洁茹坦白,让陈洁茹了解自己的痛苦,并告诉她,这只是一个计划,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完成,但绝对不是一辈子。他希望陈杰,如果能考虑全局,放弃几年,给自己一个完成伟大事业的机会。

陈杰,如果听到她说话轻声细语的老公说了这样的话,不禁惊呆了。愤怒之下,她离开蒋介石躲藏在上海。

但蒋介石的心已经下定决心,他独自一人赶到上海去见陈洁茹的母亲,情况平静地告诉了岳母,希望自己的婆婆能说服陈洁茹,进入自己的政治婚姻计划,并发誓要保证只有5年、5年后才能恢复和清白夫妻关系。

无奈,只能妥协。

陈洁如:从巅峰跌入谷底的人生,只因对一个男人的爱恨情仇

同年8月19日,蒋介石安排陈洁茹离开美国。临走前,她得到了10万元的生活费,并鼓励她努力学习,以后回家后或许能更好地做好总司令妻子的职责。这显然是虚无主义的承诺,也给了陈杰一辈子无法解开的桎梏。

陈洁茹那艘偏僻的邮轮刚刚驶出岸面,蒋介石急切地宣布"蒋介石家事的开始"。到达美国后,陈杰等人的生活曾经艰难,好几次给蒋介石写信,希望得到经济援助,但蒋介石都视而不见,没有给她回信,也没有寄钱,让陈杰一样向往,但最终还是希望失败。

后来,她多次向朱益民转达回家的念头,并表示既然已经决定与蒋介石离婚,回归不会干扰他的任何一生,"虽然我死了"是她最悲伤的写照。尽管如此,蒋介石还是装聋作哑,不理会他们。

1933年,五年期限届满,陈洁茹终于可以回国了。但她的经济问题成了最大的问题,多次写信给蒋介石,一直没有得到回复,最后只期待蒋介石的穷人送来5万元,不只是字眼。情侣们已经失恋了,面对蒋介石的无情,陈洁茹只能仰望天空长长一口气,无奈地拒绝了再次写信给蒋介石的念头。

1941年,陈洁茹为了避风号离开上海前往重庆,在那里他再次遇见了蒋介石,有一段时间,昔日的感情又重新燃起。但是一个女人有多坚强,她怎么能容忍她的丈夫与前妻有外遇呢?最后,陈杰退出了。

自古以来,就有很多爱恨

陈洁如:从巅峰跌入谷底的人生,只因对一个男人的爱恨情仇

1949年,蒋介石回台,陈洁琵决定留在上海。周总理知道这件事很关心,于是亲自安排了陈洁茹的生活,明确声明,陈杰如果不愿意留在上海,可以安排她去香港,如果不习惯住在香港,可以随时回来,总之,陈杰是自由的。

1962年,周总理亲自批准了陈洁茹迁往香港。得知此事后,蒋介石在香港为陈洁茹买了一套公寓,以维持他的退休金。在香港,没人认识陈洁茹,她也从来不跟任何人提起过去,每天都在打麻将,关起门来,不挑衅对错,朋友也寥寥无几。

蒋介石曾给香港的陈洁琰写过一封信,在信中温柔地表达了自己的爱慕和向往。然而,这是老病重,丧偶寡妇,无助的陈洁茹,再也无法唤醒她内心的热情。就算蒋介石不小心回忆起陈杰的心痛感受,又怎么能和陈杰一生的痛苦相比呢?

1971年2月21日,一位卡友陈杰如应邀打麻将,反复敲门没有反应,叫邻居一起闯进门,发现陈杰像一具斜挎在地上,早已喘不过气来。

陈洁茹和蒋介石在一起只活了7年,这可不是一个人一生中的很大一部分,而是短短的7年,却让她用尽了一生的心力去哀悼。她把自己生命中最好的一面献给了蒋介石,最后走到了尽头,独自一人,无人照顾,不生气,甚至没有和她说再见。

陈杰如的一生,曾有过短暂的风景,但换来他一生中大部分的寂寞,只因为这个人的爱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