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55年,张云逸推辞大将军衔,毛主席:张云逸功勋卓著,当之无愧

作者:紅色记忆
1955年,张云逸推辞大将军衔,毛主席:张云逸功勋卓著,当之无愧

图片|张云毅

前言

1955年9月的一天,中南海的华仁堂处于寂静状态。毛主席授予十位元帅的称号,周总理开始为十位将领举行仪式......

当周总理手里拿着烫金将军的命令来到张云怡面前时,他的心爆发出一股热浪,眼睛湿润了。此刻,他的感受不仅激动,而且不安。

原来,早在这个称号酝酿阶段,他就多次向中央军委求助:年龄大、身体不好、不能继续工作,这个将军的军衔还是给别人的。

中央军委向毛主席和周总理提出审查请求后,结果是可以想象的,自然是没有批准的。

1955年,张云逸推辞大将军衔,毛主席:张云逸功勋卓著,当之无愧

图片|毛主席

而且,毛主席对张云义给予了高度评价:"张云义同志在白色恐怖笼罩国家局势中,以无畏的精神领导百色起义,创建了红七军和右河革命基地,点亮了南方革命的星星,成绩突出,当之无愧!""

为什么毛主席对张云义评价这么高,张云义如何一步步成为开国将军?

张云义:从老军的爱国将领到共产党的高级将领

在中国近代革命战争的曲折中,有许多爱国将军,经过斗争、失败、迷茫,最后,突然觉醒,选择以这种方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因为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道路才是救中国人民免火的唯一正确道路,张云义将军就是典型的代表。

1892年,张云义出生于海南省文昌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为了让他脱贫,父母给他省钱,7岁时,他被送到村里上私立学校。

1904年,12岁的张云义在家乡上了高等小学。毕业后,由于家庭经济拮据,无法继续学业,在家自学期间工作。

1955年,张云逸推辞大将军衔,毛主席:张云逸功勋卓著,当之无愧

不久之后,张云义为了谋生,来到广州成为军官的家乡赵世轩,并在赵家当杂工。赵世轩是一个开明的人,他非常同情张云怡的处境,特别喜欢他聪明的才华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不仅对他不苛求,还主动为他提供学习便利,引导他读了很多新书。

1908年春,广州黄埔军小学开始二期招生,张云义随志愿军援救国,入读这所学校,成绩优异被录取。从这里开始,张云义开始接受进步思想,并逐渐在共产主义的道路上摸索。

在当时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家开始走上历史舞台,涌现出一大批像孙中山这样的革命党员。他们经常到广东、湖南等地的学校讲授自己的革命思想。

有一天,著名革命党员、孙中山的密友朱德新来到广州黄埔军小学宣传革命思想。

1955年,张云逸推辞大将军衔,毛主席:张云逸功勋卓著,当之无愧

照片朱德新,|革命党

在演讲现场,朱德新首先以慷慨的激情数了数鸦片战争以来遭受的中华民族的耻辱和屈辱,暴露了清政府的无能及其黑暗统治,在谈到激动之情时,他泪流满面,激起了一大批爱国青年的强烈共鸣,包括张云义,他决定加入革命党。

1909年,张云义被介绍给密盟。几个月后,张云义走出校门,勇敢地投身于辛亥革命的洪流中,加入了反抗清朝的武装起义队伍。

1911年4月,19岁的张云义参加了孙中山的黄花岗岩起义,并在革命军中担任炸弹班队长,叛军和清军开始巷战,双方日夜战,最终由于无敌,伤亡过多,被迫撤退。

叛军战败后,清军派出重兵守卫十字路口,以寻找隐藏的革命党。张云义和起义军的几名成员虽然伪装,但也不善于出城,束手无策,人群不得不躲在一所房子里。

第二天早上,张云义伪装成叔叔出去买食物,出去调查清军的情况,看看有没有退路。

然而,当他调查情况时,回到房子的门口,只看到清军带着一大群人骑马进入他们的房子。张云义看到,立刻躲在黑暗中,看着清军的行踪。

1955年,张云逸推辞大将军衔,毛主席:张云逸功勋卓著,当之无愧

配图|黄色花岗岩起义72名烈士墓

不久,清军逮捕了躲藏在这里的叛军成员,并在街口将他们全部枪杀,而张云义则因乔装出面调查,避免抢劫。

黄花岗起义失败后,张云义在孙中山的领导下参加了革命。

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张云义可能会在国民党阵营度过余生。

1924年1月,以中国共产党两党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成立。

在革命过程中,张云义逐渐意识到,中国共产党的两党有着截然不同的政治纲领和目标,共产党人担负起国家和民族未来使命、为革命献血的英雄精神,使他深刻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

1926年,34岁的张云义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他已经是国民革命军第25师参谋长,身居高位,前途未卜,但他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很小的时候就入党了,工资还算很高,我是解放劳动人民去报党。"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张云义留在国民党军队中,进行秘密工作,因为他的真实身份没有被揭露。

后来,中央政府征求了张云义的意见,让他选择是去苏联学习还是留在国内从事军事运输工作。

1955年,张云逸推辞大将军衔,毛主席:张云逸功勋卓著,当之无愧

图片|张法奎

虽然国内革命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但国内革命正处于低潮。但张云义决定留在家中继续从事军事运输工作。后来,他前往张法奎担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总司令,从事秘密工作。

1929年7月,张云义经广东海军司令员陈泽推荐,经中共中央派往南宁,得到广西省政府主席缗作白的信任。

他利用自己在国民革命军中的人气,闯入广西军阀翟作、李明瑞的行列,被任命为军官教学队队长、警察第4旅队长。

1929年11月初,党中央批准在广西举行武装起义,指示达到百色,号召在左右江建立革命基地,成立红军,授予红七军,并任命邓小平和张云义为首。

1955年,张云逸推辞大将军衔,毛主席:张云逸功勋卓著,当之无愧

图片|邓小平

邓小平立即召集党委传达中央指示,就武装起义的重大问题和具体部署作出决定。决定用大约40天的时间完成起义的准备工作,并在广州起义两周年之际宣布起义。

1929年12月1日,邓小平率领一批干部到左江地区部署龙州起义。

出发前,邓小平紧握住张云义的手说:"云一同志,百色起义的时间还没完,记住,广州起义两周年。"

"党的代表们放心,我们会按时起义。张说。

邓小平离去后,张云义按照党委会议的决定和邓小平的部署,率领右河地区的军民部队完成了百色起义的各项准备工作。

1955年,张云逸推辞大将军衔,毛主席:张云逸功勋卓著,当之无愧

1929年12月11日,张云义率军进行了百色起义,取得了圆满成功,成为南昌、秋收、广州起义之后的又一次伟大胜利。

红七军的诞生和百色起义的成功,标志着建立左右两岸革命基地的良好开端。这就是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它始于金田村起义之后,在广西建立起来,是又一次轰轰烈烈、最广泛、最彻底的革命运动。邓小平和张云义在这场革命中取得了不可磨灭的伟大成就。

毛主席:张云义是共产党内为数不多的能与国民党将领交谈的人之一

在前十大将领中,没有人的资历能与张云义相提并论。

张云一参加了同盟,是长老同盟,他参加了黄花岗岩起义,是唯一的幸存者。

张云义在孙中山大元帅办公室当参谋时,蒋介石也是里面的参谋。

抗日战争开始时,新四军成立时,张云义和蒋介石谈判,因为他是同盟元老,资历也在那里,所以谈判进行得很顺利。

1955年,张云逸推辞大将军衔,毛主席:张云逸功勋卓著,当之无愧

毛主席曾经说过,共产党能和国民党将领说话的人不多,张云义就是其中之一。

因为张云义的资历老旧,他只有凭借联盟长老和黄华刚义两层身份,国民党军阀不敢得罪他,甚至对他相当尊敬。

1937年5月,张云义被中共中央特派到香港,在华南地区开展抗日统战工作。

张先生抵达香港后,立即派人联系李先生的工作人员刘忠荣先生,通知李先生和白先生。这为后来管理广西的两位权势人物的交锋铺平了道路。

6月初,张云义乘飞机抵达南宁,在飞机上,心中充满了忧虑,他担心李宗仁和白崇熙在抗日态度上不积极,那么就难免需要对两个人做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

不过,让张云怡并没有想到,南宁机场的白崇熙给了他一个惊喜。

白崇熙不仅亲自到机场迎接他,还带领广西各界人士也来到机场,热烈欢迎他的到来。他们挥舞着旗帜,上面写着:"欢迎来到中共代表于贵!"

1955年,张云逸推辞大将军衔,毛主席:张云逸功勋卓著,当之无愧

图片|白冲禧年

事情还没结束,白让他登上一辆敞篷车,让他站在中间,而他恭敬地站在一边,然后车开到了南宁市。城市两边早已挤满了欢迎人群,口号不断传到张云义的耳边。

李宗仁和白崇熙安排了这样盛大的欢迎,这让张云义在一开始还是有受宠若惊的感觉,但冷静下来,他觉得一定有什么奇怪的,但他也意识到任务可以成功实现。

后来,张云义从刘忠荣那里得知,李宗仁、白崇熙、陈继璇在1936年掀起了反蒋介石和抗日"六一"运动,一直被蒋介石围攻,直到9月才和平解决。但此后,蒋介石加紧了分裂桂家的攻势,令李宗仁和白崇熙忧心忡忡。

这一次张云义来到广西,李宗仁和白崇熙安排了这样盛大的欢迎仪式,是向蒋介石表达的姿态,以便以后讨价还价,巩固广西的权力。

1955年,张云逸推辞大将军衔,毛主席:张云逸功勋卓著,当之无愧

张云义得知情况后,向党中央报告了情况。在接到中央的指示后,张云义向李宗仁、白崇熙坦言说,只有靠抗日行动,靠蒋介石的进步,才能生存和发展,如军阀政策、蒋介石的上下高低,只有失败。

由于张云义掌握了李宗仁和白崇熙的想法,在谈判过程中,张云义完全掌握了谈判的步伐,最终双方达成了方案草案七。

白崇熙和李宗仁也从张云义的话中吸取了教训,蒋介石在抗日方面取得了进展。

会后,7月7日事件爆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李宗仁和白崇熙迅速打电话给国民政府支持抗日。

张云义不仅在革命战争期间与国民党将领进行交流,而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还接受了中共中央的命令,会见了从海外归来的李宗仁。

1955年,张云逸推辞大将军衔,毛主席:张云逸功勋卓著,当之无愧

图片|李宗仁

1965年7月20日,国民党前代主席李宗仁从海外回到北京。

李宗仁回国前,周恩来与张云义做了一个特别的约会,对他说:"中央政府要你在机场见李宗仁,因为你已经死了很多年了。多年的手把手,几度和好。而且,你在广西工作时间长,而李宗仁也是来自广西的,中央政府经过反复权衡,认为你是见到李宗仁的最佳人选。"

在得知中央的要求后,张云义非常认真地对周总理说:"总理,我打了李宗仁半辈子,他杀了我们这么多人,从我个人的感受来看,我不想见到他。但我服从了中央的决定,在机场与他见面!"

周总理听到张的回答后,高兴地点了点头。

张云一去机场见李宗仁,让李宗仁很感动,他抽泣着说:"谢谢,谢谢共产党!"谢谢你,毛主席!谢谢你,胜利的兄弟!"

1955年,张云逸推辞大将军衔,毛主席:张云逸功勋卓著,当之无愧

几天后,张先生和夫人在自己的家中友好地接待了李先生和李太太。并邀请他喝广西咖啡。两个有着独特感情的人对广西品尝了广西咖啡,谈起告别后的情感,谈起广西建设,它的音乐融化了。

李宗仁看着真诚坦率的张云毅,想起自己过去的冤屈,对与错,心中千味万味。他再也无法抑制自己的感激之情,向张云义深深鞠躬90度,既表达了过去的歉意,也表达了对今天的致敬。

张云义,无论过去如何,从祖国统一大业出发,对李宗仁先生的热情接待,充分体现了一位共产党员的高度整体观念和坚强的党性。

张广东:父亲从来不让我们做特别、冷漠的名利

作为革命战争时期的将军,张云义和毛主席、朱将军一样,对子女特别严明,从不为他们做特别的事情。

1955年,张云逸推辞大将军衔,毛主席:张云逸功勋卓著,当之无愧

配图|解放战争期间的张云义在山东

1946年,张云义的小儿子张广东出生。此时,张云义已经54岁了,大儿子,心里很开心。但由于在山东的战争指挥,很难花时间照顾他的儿子,张广东和母亲一起长大。

即便是老儿子,但张广东在成长过程中,却从未在他父亲的身体里触碰过任何光芒。张云怡很爱儿子,但不是溺爱,无论他做什么,他都要求张广东像一个普通人一样。

张云义去北京工作后,张粤从国外调到北京。你上哪所小学?有人建议他应该在8月1日被送到富裕的小学。

张云义道:"不行,让他去北一子小学,离家这么近。"

就这样,张广东扛着书包走进了这所离家600米的普通小学。

"无论什么场合,你都不会透露你是张云怡的孩子,"张说。你知道清朝的八旗子吗?我们不能成为那种人。"

然而,有一次,张云义为他的儿子做了一个"特殊"的案例。

1955年,张云逸推辞大将军衔,毛主席:张云逸功勋卓著,当之无愧

图片|张广东

从张广东小学毕业后,他进入了北京男四,并被分配到一个英语班,张广东是凭借自己的努力进入的。一共两门课程,一分200分,他测试了198分,没有做任何特别的事情。

不过,当时干部和孩子被分配到俄罗斯班,而张云义为了让儿子不脱离大众,让他去上英语课。

在张广东的整个学生涯中,他完全是靠自己的努力,没有向父亲提起任何要求,纷纷进入北区一年级附属的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而张云义经常对张广东说:"要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学习,努力学习,好好学习。"

张广东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学习期间,张云义经常给儿子写信,起初,信的开头是"我的儿子",但突然来了一封信,开头是"广东同志",让张广东很震惊。

那是因为张广东从入党开始,张云义写了一封信,然后通常的"我儿子"改成了"广东同志"。

张云怡说:"你进了党,我们是同性恋,我请你上革命课!""

1955年,张云逸推辞大将军衔,毛主席:张云逸功勋卓著,当之无愧

大学毕业后,张广东被分配到四川大山区的一家研究所做计算机工作,一到四年。研究生作业工作中,张云义没有为儿子说一句话。

当时负责分发的干部问张广东,你父亲对你的分发有什么看法?张广东说:"没有。"

张云义只对儿子说:你去总法律顾问三要工作得很好,但要注意保密。

晚年,张云义身体不如以前健康,住进了301医院。有一次,张广东从四川回来,到301医院看望父亲。张云义看了儿子半天不说话,忽然问道:"你能回来吗?

听到这句话,张粤的眼泪都流了出来,他没想到父亲总是严格要求,即便如此,还是和自己的话。

但直到1973年,当该组织考虑到张云义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他真的需要亲戚的照顾时,张广东才被调回北京工作。

据张广东回忆:

"当我回电话时,我父亲病得很重,我们再也无法沟通了。

1955年,张云逸推辞大将军衔,毛主席:张云逸功勋卓著,当之无愧

1974年11月初,在张云义去世之际,刚回工作岗位的邓小平到医院看望他,紧握着他的手说:"我们是老同志,我们相识45年了。"

张云义当时说话有困难,但他仍然紧紧握住邓小平的手,低下头,看着邓小平缓缓走出病房。张云义于11月19日在北京病逝世,享年82岁。

父亲去世后,张广东感到非常难过,他后悔与父亲沟通太少,成熟得太晚。

"我父亲那一代的老革命者很少讲述他们的故事,也从未声称自己的功劳,所以我当时对我父亲了解不多,"他说。直到他父亲去世后,我才知道他为革命做了这么多工作。直到今天,我去看父亲做的那些事,经历过那些大浪,才真正觉得他是一个伟大的人,非常佩服他!父亲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战斗指挥还是其他方面都是依法、实事求是,他也教会了我冷漠的名利。他自己从不冲到最前面,从不为自己的成绩而竞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