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刘半农诞辰130周年 专家学者聚常州论刘半农的家国情怀

作者:MtimeTime.com
刘半农诞辰130周年 专家学者聚常州论刘半农的家国情怀

刘晓波诞辰130周年在江苏常州举行。摄影:张海云

新华社常州5月30日电(记者唐伟)"微风动了我的头发,教会了我如何不想要她?"诗《教我怎样不去想她》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刘塞农写的,诗中的汉字"她"也来自他。5月29日,刘晓波诞辰130周年纪念日在江苏常州举行。刘先生的亲属和学者专家围绕刘先生的学术成就、人生故事、行业贡献和人文精神等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和探讨。

刘晓波出生于1891年5月29日,是江苏省江阴市,1907年随一年级升入常州省立中学,常州高中是江苏省常州市立中学的前身。1911年,大革命爆发,刘半农离开学校,回到上海谋生。1925年,刘半农获得法国民族文学博士学位,回到祖国,先后任北京大学教授、法国大学教授、北平大学女子艺术学院院长、辅仁大学教务长。1934年,刘塞农赴寇尹学习方寅民俗,不幸感染了这种疾病,回到北京后不久就去世了。

刘半农诞辰130周年 专家学者聚常州论刘半农的家国情怀

刘晓波的侄子、中国著名小提琴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刘玉玺作为刘晓波亲属的代表出席了研讨会。摄影:张海云

在研讨会上,专家学者深入讨论了刘塞明农倡导诗歌民谣,他对文学革命的奉献,他对区域文化的挖掘以及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等主题。

"刘先生也是民谣学专家,为中国民谣学的兴起和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葛恒刚在研讨会上说。据他介绍,二十世纪初,中国民谣和民间传说的兴起,刘半侬体力,将家乡江阴地区的民歌编入《江阴船歌》的合集,并将每首民歌的吴方言和民俗一一评。他是中国近代民谣、流行歌曲收藏、整理和研究最成功的学者。

在常州中学历史博物馆,收藏了刘半农毕业证书的照片,珍贵的刘半农三学年成绩记录,可以看到毕业证书上写着"如一——最好"。现在,"教我如何不想要她?"成为常州市的宣传口号。

刘塞米农的《教我如何不想要她》在江南北风靡一时,也将"她"字推广应用。后代正在谈论"她"在哪里。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王惠莅说,语言是我们不能离开的最重要的沟通工具,任何和龙同住的人,无论身在何处,只要心里有"她",一直想念她,都可以说"教我如何不怀念她"。因此,"她"在每种语言的用户心中都有。

刘塞明农的侄子、中国著名小提琴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刘玉玺作为刘晓波亲属的代表出席了研讨会,他说:"令人难忘的是,我的父母哼起了那首伟大的诗《教我如何不想要她》,这首诗萦绕在我的脑海里半个世纪,直到今天,过去才被重演......隨著時間的推移,我越來越意識到,在詩歌《教我怎麼不想要她》中透露的塞米農先生的家庭國籍是如此純淨和深刻。"教我如何不想要她"的旋律伴随着我的钢琴声响遍了国内外1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一次演出对我来说都是国情的国歌。他说,每一场演出,所有在场的中国同胞、中国学生和外交官的热情,也让外国朋友为中国子孙后代共同的国情。这些都是叔叔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财富,作为子孙后代,继承了祖先的爱心和拼搏的精神。"刘玉玺说。(完整)

来源:中国新闻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