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郭磊:目前宏观面处于什么阶段

作者: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来源:郭磊宏观茶馆

郭磊,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成员

郭磊:目前宏观面处于什么阶段

报告摘要

首先,根据美林时钟,我们应该在经济衰退期间持有债券,在复苏期间持有股票,在过热期间持有大宗商品,在滞胀中持有现金。但在实践中,资产表现往往提前半个仓位,股票的最佳阶段一般是"衰退后期"到"复苏前"。第一阶段是政策稳定增长,流动性充裕,下一阶段是经济稳定,利润修复。

第二,现在经济处于什么阶段?当前经济从第三季度开始放缓,短期因素包括疫情、双减、双控等供给制约因素,而需求方也有重要的边际变化,是房地产销售中心下台阶,从8月30日城市日均房地产交易量跌至40万平方左右。外部需求依然强劲,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和7-8月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4.4%、14.3%和14.9%,但根据我们的出口周期与PPI周期相比持平的经验规律,明年上半年出口将面临下行压力。简而言之,经济将分两个阶段放缓,短期经济现在处于美林时钟的"衰退前阶段"。

第三,历史上的"大萧条前期"一般会出现股权资产"汇型"调整,以反映未来盈利增速的下调。但股市在第三季度基本保持了波动。据我们了解,主要有三个因素,一是股市的早期表现没有明显偏离基本面。2021年前8个月,工业企业两年累计利润增长均19.5%,而同期风电AA指数两年均增长率为19.4%,例如7月初上述同期下滑,第三季度供给扰动也带来了与正常需求规律不同的节奏, 其次是疫情脉搏的下降,基于运动的碳减排修正,消费和部分工业部门可能出现小幅环比企稳,市场对经济的预期并非单边;四是供应收缩带动上游价格上涨,南华能指数第三季度环比上涨27.6%,PPI线索映射市场一度出现较为集中的机会。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轮相当于"衰退前"的平滑版本。

第四,美林(Merrill Lynch)时钟意义上的"后衰退"的出现需要更典型的稳定增长,这将导致对经济和企业收益的稳定预期。7月底,政治会议定下了"持续稳定复苏、稳中好"为基调,叠加"不稳定不平衡",没有摆出典型的稳定增长。我们期待在12月的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进行更全面的部署。2022年上半年的政策空间包括更积极、更积极的财政政策、长期租赁投资、碳峰"双碳"相关投资、碳中和和"1+N"政策体系的出台,以及系统性地推动新能源汽车等耐用消费品消费。

第五,除了这个框架之外,还有一些重要的宏观线索并不完全可预测,但可能对风险偏好产生深远影响,我们认为,在当前定价中,风险偏好实际上已经按概率加权。一是全球流行的趋势,目前正处于世界第四波衰退期,口腔医学的出现进一步影响全球预期;

第六,主要风险因素是以美元指数为代表的全球流动性扰动,美元指数在下半年从90升至近94。自2020年以来,股市与美元指数之间的负相关性一直相对较高。

身体

根据美林时钟,我们应该在经济衰退期间持有债券,在复苏期间持有股票,在过热期间持有大宗商品,在滞胀期间持有现金。但在实践中,资产表现往往提前半个仓位,股票的最佳阶段一般是"衰退后期"到"复苏前"。第一阶段是政策稳定增长,流动性充裕,下一阶段是经济稳定,利润修复。

2020年7月,在"从经济衰退后期到复苏前期的逻辑过渡"中,我们构建了一个类似美林时钟的框架:

这里我们做一个延伸,进一步将经济划分为四个阶段,如衰退前、后衰退、复苏、复苏等等,这种划分的核心精神类似于"美林钟",但我们更喜欢它更简洁实用。美林(Merrill Lynch)关于"滞胀"和"过热"的时钟很容易从字面上理解,从不同的角度引起歧义,从而偏离了这些概念的中立性和技术性。

显然,通货紧缩交易更多地发生在衰退的早期阶段和衰退的后期阶段,而复苏交易更多地发生在复苏的早期阶段和复苏的后期阶段。

股票市场是预期的反映,因此通常非常有效。股市经历的系统性机会期通常为两个:"晚期衰退"(流动性驱动,估值扩张)和"复苏前"(利润驱动,资产负债表修复)。而且由于一系列内生特征,中国股市的特点往往是前期的高斜率。

郭磊:目前宏观面处于什么阶段

经济处于哪个阶段?当前经济从第三季度开始放缓,短期因素包括疫情、双减、双控等供给制约因素,而需求方也有重要的边际变化,是房地产销售中心下台阶,从8月30日城市日均房地产交易量跌至40万平方左右。外部需求依然强劲,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和7-8月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4.4%、14.3%和14.9%,但根据我们的出口周期与PPI周期相比持平的经验规律,明年上半年出口将面临下行压力。简而言之,经济将分两个阶段放缓,短期经济现在处于美林时钟的"衰退前阶段"。

2020年疫情的影响导致快速清除,消费,投资和出口均降至历史低点。疫情修复开始后的第二季度,从主要驱动力来看,第一阶段是必要消费的修复,第二阶段是房地产销售和可选消费的复苏,第三阶段是出口进一步提升,并带动制造业。

经济在2021年上半年继续稳步复苏。出口的强劲表现是主要驱动因素之一,今年上半年出口增长了38.6%。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分别为5.0%和5.5%。

从2021年第三季度开始,经济下行压力正在上升,主要拖累因素包括:

一是房地产销售中心下台阶。6-9月30日城市房地产日均成交额分别为60万平方、56万平方、42万平方、42万平方。

二是双降将对教育培训行业的规范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但短期内会给服务业带来一些制约;

三是电力供应不足叠加能耗双重控制,有限发电量普遍存在。

相对于国内需求,第三季度外部需求依然强劲。在宏观经济九个问题中,我们指出出口和PPI在经验上是周期性的。目前,整体面积在顶部,预计年内将徘徊高位或略微下降。在没有其他外源变量(疫苗、关税等)的情况下,明年可能进入压力上升区。

这意味着,从3-4个季度的经济走势来看,今年下半年房地产、明年上半年出口将最终带动经济放缓两个阶段。短周期经济目前处于美林(Merrill Lynch)时钟意义上的"衰退前时期"。

郭磊:目前宏观面处于什么阶段

从历史上看,"衰退前"通常会看到股票资产的"天坑"调整,以反映未来盈利增长的下调。但股市在第三季度基本保持了波动。据我们了解,主要有三个因素,一是股市的早期表现没有明显偏离基本面。2021年前8个月,工业企业两年累计利润增长均19.5%,而同期风电AA指数两年均增长率为19.4%,例如7月初上述同期下滑,第三季度供给扰动也带来了与正常需求规律不同的节奏, 其次是疫情脉搏的下降,基于运动的碳减排修正,消费和部分工业部门可能出现小幅环比企稳,市场对经济的预期并非单边;四是供应收缩带动上游价格上涨,南华能指数第三季度环比上涨27.6%,PPI线索映射市场一度出现较为集中的机会。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轮相当于"衰退前"的平滑版本。

2021年前8个月,工业企业累计利润增长两年均19.5%,而风电A指数的两年均增长19.4%,Wind300指数(不包括金融)同比增长20.4%。

7月15日,央行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0.5个百分点,长期资金下调约1万亿元。7月底,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调整,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使今年和明年宏观政策总体趋同,将经济保持在合理区间。7月份的下调评级基本上好于预期,进一步打开了市场对宏观政策的想象。

华南能源指数前三季度环比分别上涨9.0%、9.4%和27.6%。

在两阶段放缓的中期趋势中,也将出现小周期。综合因素影响,7-8月消费品零售总额季度增速分别为-0.19%和0.17%,第四季度消费增长概率高于这一数字。在电力限制的影响下,预计9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速将有所下降,第四季度将出现一些回调。

郭磊:目前宏观面处于什么阶段

美林(Merrill Lynch)时钟意义上的"晚期衰退"的出现需要更典型的稳定增长,这将导致对经济和企业盈利的稳定预期。7月底,政治会议定下了"持续稳定复苏、稳中好"为基调,叠加"不稳定不平衡",没有摆出典型的稳定增长。我们期待在12月的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进行更全面的部署。2022年上半年的政策空间包括更积极、更积极的财政政策、长期租赁投资、碳峰"双碳"相关投资、碳中和和"1+N"政策体系的出台,以及系统性地推动新能源汽车等耐用消费品消费。

在"从衰退后期到复苏前期的逻辑过渡"中,我们提出了一个粗略的标准:衰退前和衰退后时期之间的分界线是政策稳定增长;

与稳定政策增长可能增加的可能增加相对应的关键时间点有两个,一个是10月底政治局会议第四季度经济政策的部署,另一个是12月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年经济政策的部署。我们倾向于认为后者进一步开拓稳定增长空间的可能性更大。地方财政压力带来的土地转让资金房地产销售下降仍在进一步传导;宏观经济政策需要提前制定六稳、六安全。

在政策空间方面,有几点需要关注:

财政政策的前身。2021年的财政形成是事后形成的,下半年发行的特别债比例较大,部分影响在明年上半年下降;

指导增加对租赁住房的投资。7月,国家办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把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作为"十四五"规划建设的重点任务。

促进碳中和和相关投资。8月17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委)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在与有关部门合作,制定和完善富碳碳中和政策体系。

系统性的消费举措。商务部在9月26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汽车、家电、家具、餐饮是消费市场的顶支柱,约占社会零总量的四分之一。下一步是深入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推动新车消费。加快完善旧家电回收处理制度,鼓励家用电器、家具以旧换新,促进家用电器、家具消费。

除了这个框架之外,还有一些重要的宏观线索不是完全可预测的,但可能会深入影响风险偏好,我们认为这些因素实际上已经按当前定价中的概率加权。一是全球流行的趋势,目前正处于世界第四波衰退期,口腔医学的出现进一步影响全球预期;

它目前正处于第四波全球疫情的秋季。9月至10月,全球新确诊病例月均值分别环比下降16.9%和22.1%。美世宣布,其新的冠状动脉口服药物在临床上对III期非常有效。虽然其影响仍有待观察和评估,但疫苗或药物的每一次进步在逻辑上都与预期的短期加强"摆脱流行病"相对应,并对资产定价逻辑产生广泛影响。

外交部在10月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美高级别会晤具有建设性,有利于增进相互了解。双方同意采取行动,落实"九一十"两国元首通话精神,加强战略沟通,妥善管控分歧,避免冲突对抗,谋求互利共赢,共同推动中美关系。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的正确轨道上。

郭磊:目前宏观面处于什么阶段

主要风险因素是美元指数所代表的全球流动性扰动,该指数在下半年从90升至94左右。自2020年以来,股市与美元指数之间的负相关性一直相对较高。

在《汇率趋势与资本市场》一书中,我们指出,强相关性是股市指数与美元指数之间的负相关,尤其是在2019年之后。

从美元指数走势来看,疫情爆发后整体震荡一直下行,在2020年底触底反弹。2021年第一季度反弹,第二季度下跌,自第三季度以来,再次出现回升,目前高于94,为2020年10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郭磊:目前宏观面处于什么阶段

核心假设风险:国内疫情演变超出预期,外部环境变化超出预期,政策去杠杆强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