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机枪圣手王克勤,投诚后经常抱怨我军装备差,指导员知道后却大笑

在解放战争时期,有这样一位人民英雄。他出身贫苦,19岁时被保长绑去当壮丁,逃跑3次被毒打3次,不得不留在国民党军队里卖命。

1945年邯郸战役被俘后,无家可归的他选择加入人民解放军。他叫王克勤,成为“新解放战士”后虽然身在我军,心却没有归属,时常抱怨部队装备落后,打仗时更是经常踌躇不前畏手畏脚。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思想落后的“俘虏”士兵,日后不仅积极投入战斗,还首创了“三大互助”式运动,半个世纪后这项运动不仅没有消失,反而写进了军事战斗条例。

王克勤同志英勇牺牲后,刘伯承痛呼“蒋介石一个旅也换不来一个王克勤”!王克勤同志从俘虏到人民英雄,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他生前到底做了哪些事,为什么现在还影响深远?

机枪圣手王克勤,投诚后经常抱怨我军装备差,指导员知道后却大笑

1945年10月,蒋介石集结王牌部队三个军的兵力作为先头部队入侵河北邯郸。刘伯承、邓小平领导的晋冀鲁豫解放军发动邯郸战役,一举击退国民党的进攻,俘获17000多名国民党士兵,其中就有国民党三十军的“机枪圣手”王克勤。

根据党中央优待俘虏的政策,不杀害侮辱俘虏,不搜刮俘虏腰包,给受伤的俘虏治病。被俘后的王克勤亲身感受到共产党对俘虏的优待,无家可归的他心头一热决定留下来加入解放军。

然而从装备优良的国民党大头兵,到只有几支破三八的解放军战士,一时间王克勤很难适应,心里也出现了极大的落差感。他不仅思想不积极,还时常抱怨

“解放军枪支落后子弹太少,不如国民党的重型机枪打起来嗒塔塔过瘾……”

王克勤的连长跟一营指导员武效贤汇报时,转述了王克勤的抱怨,武效贤听罢哈哈大笑起来,夸这个战士很有个性。

王克勤以前是个机枪圣手,不仅会熟练使用机枪,还对机枪的各种零件门儿清,能闭着眼睛拆卸组装机枪。了解到这一点的武效贤随即将营里几把苏联造的机枪拿给王克勤,王克勤果然爱不释手。武效贤趁热打铁嘱咐他“不光自己会用,还要教会全班的战士”,正高兴的王克勤没有丝毫犹豫就答应了。

机枪圣手王克勤,投诚后经常抱怨我军装备差,指导员知道后却大笑

武效贤诚恳对待,鼓励俘虏士兵发挥所长的做法是让王克勤这样的“新战士”放下戒备融入我军的第一步。下一步就是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让他们明白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的差别,共产党军队是为穷苦老百姓打天下。

为帮助新战士明辨是非,提高思想觉悟,我军开展诉苦运动,王克勤本以为会像国民党军队那样喊喊口号装装样子。没想到诉苦大会第一天,不少战士上台诉说自己被国民党反动派和地主阶级剥削的悲惨经历,有的是佃租涨了被迫离开,有的是妻子姐妹被欺辱,他们想要报仇,想要翻身。

深有感触的王克勤,翌日第一个冲到台上讲述了自己的经历。王克勤自幼家境贫寒,无钱读书,父母靠租地主家田地维持生计。后因佃租上涨父亲找地主理论,被地主打死,母子三人被迫讨饭为生,长大后被地主绑了3次去国民党处做壮丁,每次逃跑都被抓住痛打……

诉苦会对王克勤的影响颇深,但他真正的转变还是在战场上。陇海战役时“俘虏士兵”深受国民党谣言影响,认为他们上战场根本没有生机,只是单纯的“替死鬼”,所以王克勤这些新战士们在战场上裹足不前。

然而现实是我军的党员干部在战场上英勇无畏地冲在最前沿,亲眼看到这些的王克勤立刻拿起重型机枪号召战士们发起进攻。

王克勤神枪手之称名不虚传,精神觉悟焕然一新的他弹无虚发、热血杀敌。经此一战,王克勤不仅受到表扬,也彻底与过去犹豫不决的自己告别。

机枪圣手王克勤,投诚后经常抱怨我军装备差,指导员知道后却大笑

1946年8月,蒋介石集结30万兵力企图在定陶、曹县地区一举歼灭我军。刘邓大军发起定陶战役不仅扭转了时局,还俘获了国民党师长赵锡田,一举粉碎了国民党军的企图。定陶战役中王克勤也因表现优异,被提拔为副班长。

王克勤想着自己为国民党卖命6年,无论多么英勇都只是个大头兵,动不动就被长官骂。到了解放军这,却是只要肯干肯努力就能出人头地,这更加坚定了他跟党走的决心。同年9月,王克勤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成为副班长的王克勤深感责任重大,此时的班里有国民党军过来的“俘虏兵”,有刚刚入伍的新兵,还有上过战场的老兵,技术参差不齐,思想也不统一。王克勤就琢磨得想个办法,让新兵快速融入还要学会军事技能,让老兵们分享军事技术,让俘虏兵们摆脱旧部队的陋习,让大家更加团结一致。

受农民生产互助运动的启发,王克勤独创了“三大互助”式带兵方法,让战士们从思想、技术和生活上互相帮助,协同作战,提升战斗力。

机枪圣手王克勤,投诚后经常抱怨我军装备差,指导员知道后却大笑

思想互助:以拉近战士们的思想为目的,展开诉苦大会,了解战士们的过往经历,帮助战士们解开思想疙瘩。

技术互助:着重提高战士们的军事技能,让老兵带动新兵训练,全班战士熟练掌握机枪的使用技巧和方法,让战士们一参军就能上战场。他还着重训练夜间瞄准技能,提高夜间作战能力。

体能互助又叫生活互助,指生活上互相帮助。平常战士们训练一天都特别辛苦,王克勤会为战士们打洗脚水,夜间行军时会互相鼓励互相搀扶。为迎接新入伍的战士,王克勤会早早打扫卫生,为新战士铺床打水,增强战士们的融入感。

在王克勤的带领下,互助运动颇见成效。不久后的龙凤战役,王克勤班的新兵、老兵和俘虏士兵配合默契,不仅以零伤亡歼敌123人,还集体立了大功被特批为“王克勤”班,王克勤也升至排长。

王克勤开展的“三大互助”运动,让班里的新兵们快速适应了集体生活,学习的军事技能在战场上发挥了极大作用。让俘虏战士摆脱了旧部队的陋习,更加坚定了为人民群众打仗的决心。让老兵们发挥了军事特长,协同作战更加默契。“三大互助”运动,不仅提高了团队凝聚力,更大大提升了军事战斗力,此后更是在全军推广。

1947年7月10日,定陶之战我军消灭国军一个旅取得了巨大胜利,然而我军的“旗手”王克勤却永远倒下了!刘伯承司令听闻噩耗,痛呼“蒋介石一个旅也换不来我军一个王克勤”!

机枪圣手王克勤,投诚后经常抱怨我军装备差,指导员知道后却大笑

从俘虏士兵到人民英雄,短短2年时间里,王克勤同志战功卓著。得知他牺牲的消息,刘邓两位首长亲笔撰写吊唁,就连《解放日报》都专门刊登悼念歌曲。王克勤同志牺牲的山东定陶县为纪念革命先烈,将之前的定陶北门改为“克勤门”,供后人缅怀。

文/向阳而生

参考资料:1、《从被俘士兵到人民英雄——王克勤鲜为人知的人生传奇》,王贞勤2、《王克勤》,李行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