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清华思客|王奇:对四百余年中俄关系的三点思考

作者:清华思客

字数:2168字

阅读时间: 6 分钟

俄罗斯是中国北方最大的邻国。1618年5月,在沙皇米哈伊尔·罗曼诺夫的要求下,西伯利亚哥萨克人伊万·约特林率领一个团队带回了中国地图和明神之书。人们普遍认为,伊万·尤特林使中国成为中俄关系史的开端,因此,中俄两国有400多年的官方交往。学者们继续研究中俄关系史上的关键问题,如中俄边界问题、民国时期的中俄关系、苏中100年发展道路、苏联解体后的中俄关系等等,这里,只有三个相关问题需要梳理, 为了赢得读者。

清华思客|王奇:对四百余年中俄关系的三点思考

伊万·乔特林制造了中国

一、中俄早期文化交流不对称

在四个多世纪的交往中,中俄之间的理解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是不对称的。从时间上看,俄罗斯对中国的调查和介绍早于中国。1741年,I.卡罗索欣开始在迪奥皇家科学院教授汉语和满语,并开始翻译中国历史书籍,但直到1903年,中国学者严义宣才翻译了A。她将普希金的名著《船长的女儿》翻译成中文。5月4日以后,一些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强烈认同俄苏文化中蕴含的民主意识、人性和历史使命感,进而介绍和研究俄苏文化。在内容方面,历代俄罗斯汉学家翻译、学习、传播了许多中国历史书籍,考察了中国社会、民族和边疆,而同期的中国学者对俄罗斯历史文化的研究还有深入挖掘的空间。

早期俄罗斯汉学家与中俄文化交流

自1714年以来,俄罗斯向中国派遣了东正教传教团,到1956年,俄罗斯已向中国派遣了20个东正教传教团。两个多世纪以来,东正教传教团在很大程度上未能履行传教职能,但在中俄文化交流史上,出现了许多世界知名的汉学家,包括雅金夫·比楚林(Yakinf Bichulin)、瓦西里耶夫(Va. Pa Vasilyev)(汉代国王西里)和巴拉迪·卡法罗夫(Baladi Kafarov),他们都来自东正教传教团。

清华思客|王奇:对四百余年中俄关系的三点思考

Yakinf Bichulin va Pa Vasilyev Bharatika Kafarov

早期的俄罗斯汉学家熟悉汉语、满语、蒙古语等语言,他们不仅是中国经典的翻译者和传播者,也是中国历史的研究者和记录者,具有深厚的学术成就。以雅金夫·比楚林为例,他是第九届东正教传教团团长,享有"俄罗斯第一位伟大汉学家"和"俄罗斯汉学创始人"的称号。雅金夫·毕楚林的《汉语词典》收录了中国北方的方言,他还撰写了汉语语法教科书,留下了丰富的翻译和关于中国历史、地理、政治和民间传说的专著。亚金夫·比楚林的汉学研究是以他对中国文学的第一手研究为基础,为俄罗斯满族、蒙古族和藏族研究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他的蒙古语研究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在早期俄罗斯汉学家的努力下,俄国汉学逐渐摆脱了对西欧传教士对中国著作的依赖和西欧中国研究声音的回声,俄罗斯汉学家成为世界上中国研究难以绕开的群体。

清华思客|王奇:对四百余年中俄关系的三点思考

雅金夫·比楚林:蒙古人

第三,对中俄关系史的研究离不开对民族性格的认识

从"诺曼-反诺曼"之争,到"西斯拉夫"之争,再到古典欧亚大陆和新欧亚主义,再到当下的"大欧亚伙伴关系"倡议,俄罗斯精英从未放弃思考,探索自己的民族特色和民族前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Shea Evarov的观点。1833年11月19日,俄罗斯帝国国民教育部长谢伊·谢·乌瓦罗夫(Shea She uvarov)提出了俄罗斯官方的民族理论,强调对俄罗斯三要素的理解 - 东正教,独裁和民族性格。

清华思客|王奇:对四百余年中俄关系的三点思考

谢伊·什·乌瓦罗夫

俄罗斯的历史传统和民族性格与中国不同。从历史上看,俄罗斯深受北方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军事元素和南方的拜占庭精神以及东西方文明的影响。虽然俄罗斯著名学者德谢雷哈切夫曾断言"俄罗斯从来就不是东方",许多俄罗斯思想家将俄罗斯视为欧洲文明的核心,并强调俄罗斯在欧洲文明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但在地理上,俄罗斯与欧洲有着紧密的联系,但也与亚洲,特别是与中国紧密相连。

安·巴·契诃夫(Ann Pa Chekhov)在他的小说《草原》(Prairie)中描述了:"俄罗斯人喜欢回忆,但他们不喜欢生活。Deshey Rykhachev进一步明确表示,"俄罗斯人不喜欢现在的生活,只喜欢过去和未来的生活,这是俄罗斯民族最重要的特征。与俄罗斯不同,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着积极加入WTO和关注当今世界的丰富思想。做一个"形象"的比喻:俄罗斯关注的过去和未来就像两端射出的光芒,而中国的智慧就像一条强调和关心现在的线,中俄的交流与合作就像一条线两条线的连接,势必给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带来启示, 从而造福于两国人民和人类社会。

"国的转机在于人民的相互爱,人民的爱在于心灵。2021年是《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在中俄两国元首的战略指引下,双方已将发展关系作为外交的优先方向。"

根据王琦教授3月18日关于新人文讲座的演讲,作者:王冰,历史系博士候选人

作者介绍

清华思客|王奇:对四百余年中俄关系的三点思考

王琦是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15年获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北京大学理学学士、博士、俄罗斯国立交通大学荣誉博士、名誉教授,并被俄罗斯多所知名大学和学术机构聘为客座教授。2011年1月,他创立了清华大学中俄战略合作研究院,担任常务理事,主持了多项双边纵横科研项目,2018年作为首席专家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俄罗斯东方研究及其数据库建设"。主要研究领域:俄罗斯历史、中俄关系史。近十年来,他用中俄双语撰写书籍和论文,并编辑了中俄版的"中俄战略伙伴关系对话"系列3卷,出版了专著,合著,论文,翻译100余篇(文章)。

声明:本文经王琦先生授权发表。

编辑:魏伟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