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艾滋病毒,乙型肝炎病毒,新的冠状病毒...大家都害怕回避,然而,宿雾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朱伟光却整天都在处理。有时为了找到病原体,他需要收集数十个,数百个甚至数千个尿液样本,粪便样本,血液样本......在封闭和狭小的空间内,反复检测、比较。有时为了验证一个结果,甚至重复同样的实验一千次,一次停留是十个小时。
朱伟光以勤奋学习的精神,在平凡岗位上一步步成长为卫生系统的先进标杆,被誉为生命安全保障的"侦察兵"。7月1日,他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座谈会暨"两个优良第一"表彰大会上被授予"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做一个好的破冰船。
填补疾病控制领域的空白
从2004年开始,朱伟光开始推进我市病控检测实验室的标准化建设,到2011年底,全市病控检测实验室全部完成改造,大大提高了实验室的安全性。同时,还建立了全市健康微生物组实验室比对方案和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现场评价标准,使全市卫生检验检测工作更加规范化、规范化。2019年11月,朱伟光负责宿雾市CDC实验室新址顺利通过省级资质,建设标准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为了推进全市艾滋病监测网络建设,朱伟光跑遍了全市所有二级医疗机构,一线技术指导审查,使艾滋病筛查实验室数量从10年前的6个增加到现在的193个。他带领团队建立了全市首个艾滋病确认实验室、病毒鸡胚和细胞分离实验室、结核耐药实验室、国家细菌分子分型网络实验室,开展了病毒细胞分离、流感病毒鸡胚分离、免疫打印实验、结核菌耐药性检测、水质隐孢子虫和蓝贾迪鞭毛虫检测、细菌分娩等新技术, 实现全市8检测技术零突破。
成为一名"侦察兵"
赶到一线进行检验测试
在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检查员必须随叫随到。2005年4月,宿雾市五个乡镇发生食物中毒事件。晚上11点接到电话后,朱伟光一行立即赶到实验室进行密集的准备工作。在第二天凌晨将样本送达后,立即开始了相关的病原体检测,花了48小时才找到病原体。
2009年9月,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朱伟光忍受腰椎间盘突出的急性疼痛,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在实验室里吃方便面活在铁丝床上,每天检出200多人,为有效预防疾病传播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2013年3月,朱伟光接到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调查疑似H7N9禽流感病例的电话通知。尽管有病原体的危险,他还是毫不犹豫地赶到前线,亲自取样,于9点.m返回实验室,带领部门同志通宵检测,在凌晨3点.m完成对所有样本的检测,排除了病毒的人身感染和环境存在。一个多月后,他放弃了放假,准备待命,准备检测,经常工作到深夜,加班完成全市相关病例检测任务,通过发布准确及时的实验室数据,有效阻断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
2020年1月,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在宿雾市实施一级应对措施,朱伟光担任党支部书记的新冠病毒检测临时党支部迅速成立,党内堡垒驻扎在保障人民健康、零接触病毒"一线"。实验室全体"窥探者"致力于"疫"专线作战,24小时开展病例标本检测,连续工作80多天,及时出具检测结果,完成近3万份样本检测,现场指导县23个实验室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首次发现新冠肺炎病例, 为全市新型冠状动脉肺炎疫情的有效防控提供了关键病原依据。
甘是一个"勤劳的僧侣",
投身科研成果
一直以来,朱伟光秉承"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正直、诚实守信,关心身边的同事,一切尽职尽责,吃苦耐劳,起好头,检验结果不会虚假,切实维护人民和集体的利益。
除了繁忙的业务工作,朱伟光还不断拓宽学术视野,先后参加了国家和省级检测技术骨干组织、现场疫情、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以及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精通检测技能,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维护第三方检测的公正性, 树立病控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自2010年以来,主持并参与完成科研项目6项,发表学术论文17篇,分别获宿雾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2等奖、宿务市人民政府科技奖二等奖1、三等奖一等奖;
"没有台阶,没有千里闯;没有小溪,没有河流和海洋。朱伟光以执着恪守信念,用努力做到精益求精,用真爱关爱健康,用奉献讲解责任,彰显一位病管工作者的爱心,无愧于生命安全的"侦察"。(李文静杜炳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