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企业哪一个岗位最难?总监?经理?主管?班组长?作业员?
你的答案是什么?
作业员:当然干活的最辛苦,12小时一天,按照节拍作业,工资又低;
班组长:所有的部门都是大爷,包括下属员工,都需要伺候着,说好听的话,干最累,最烦的活,拿不符合回报的收入,宁愿干操作工;
主管:每天的工作就是沟通在沟通,讲话在讲话,协调在协调,重复的让人心烦,时间耗在这里,没有什么成长,更不要说能力和报酬的回报,还是干班组长事少,只有一个班组的任务;
经理:没有人可用,自己名义是经理,实际是主管,组长,工程师,计划员,可谓是十八般武艺都要会。要伺候的人和事太多,就这样得过且过吧,做好做坏也就这样,躺平。
总监:指标不好,措施重复再重复,现场还是一团糟,每天都和打仗一样,战战兢兢,每一个脑细胞和体力都贡献给了公司,结果咋样还得听命,心里压力太大了。
那么,谁最难了?客观来说,当下制造企业的管理水平薄弱,所有的压力都转嫁给了一线管理者,即班组长。所以,当下制造企业最难的是班组长,那么该如何破局呢?
在我看来,需要做好层级管理这标准作业,专业化分工,各司其职,高效运转,工作类别示意图如下:
《班组长技能专栏》,3项能力,27项介绍:
《欢迎班组长留言,+V,建立班组长技能交流群,定期分享答疑》
基于以上班组长需要具备的能力情况,发现当下存在的问题:
1、对于班组长究竟应该掌握什么样的技能,众说纷纭,不同企业的班组长对于自身应该掌握的技能看法不同;
2、从世界500强企业到5个亿左右的民营企业,班组长掌握的实际技能水平差异较大,认知差异较大;
3、当下企业的高层领导,逐渐认识到班组长是创造价值的第一线管理者,他们的能力决定了现场的浪费水平,也决定了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是否可以按期顺利实现。然而,高层管理者,迷茫,班组长究竟应该训练哪些技能,看似都重要,都紧急,但是先后顺序不清楚,不理解。
基于一方面自己知识的储备和实战经验;另一方面当下制造企业迫切需求,决定开设《班组长技能专栏》,系列解读班组长需要掌握的技能内容,技能必要性,目标,掌握的技巧等。
1、作为一名班组长最基本的要求是什么?
带领团队成员,完成生产任务。这便是第一项能力:生产任务的达成能力。需要全员抓紧绳子,拽着生产往前走,稍不留神,生产任务可能达不成,或者需要加班完成,可谓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2、作为一名班组长,如何轻松的管理好现场,服务好生产任务?
维持现场管理状态的核心是团队全员能够执行标准,符合标准要求,并且持续提升标准,当然前提是标准是符合实际要求的。全员通过日常维持行为,支撑着班组的生产现状,不溜车,并且能够慢慢的往前走。
3、作为一名班组长,如何轻松且高效完成生产任务?
班组管理的本质是人的管理,如何培育下属,专业化分工,提升自己能力,激发全员高效的工作氛围,建立高效,整洁,舒适,安全的工作场所。
专栏更新计划:每周至少1篇,针对1项技能展开分享,欢迎大家关注,交流遇到的具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