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影响一个人事业发展的,是性格。
性格积极的人,表现出积极的行为模式,保持向上的工作态度。
相反,性格消极的人,往往会陷入无意义的迷茫内耗。
或者是因为瞻前顾后,错失晋升良机;或是因为太好说话,常被同事得寸进尺。
说到底,性格不仅决定工作表现,还会影响一个人的心态。
不少人之所以越工作越难受,原因不在环境,恰恰在于性格。
就像《读者》上分享的:
“一个人工作中最大的阻力,不是能力,而是心力。
真实的职场,不是游乐园,而是试炼场。
把工作当修行,一路遇事修性,逢人修心,既能成就事,亦能成就自己。”
顾虑太多,任杂念绊住脚
马斯克曾说:
“当感觉到自己不行的时候,你只有一件事情——狂做别想。
因为你一旦想了,心理暗示就会给你很多压力。”
职场上,真正绊住我们脚步的,往往不是工作本身,而是各种顾虑。
后者如同沼泽,你越是在里面挣扎,陷得越深。
作家李筱懿就曾因想太多,错失事业进阶的机遇。
24岁那年,她在熟悉的城市,做着稳定的记者工作。
一次行业会议上,一家知名公司的猎头邀请她做总经理秘书。
可在面试前,李筱懿把自己从头到尾否定了一遍。
她顾虑自己的身高劣势,又担心外语不达标,害怕自己的性格和工作不适配,又因专业不对口而犯愁……
思来想去,李筱懿连面试都没参加。
得知李筱懿放弃机会后,猎头无奈地说:
“在别人否定你之前,请你先不要自我否定可以吗?
没有任何机会会对你三请四邀的。”
5年后,这家公司以惊人的发展速度,一跃跻身龙头企业。
而那个挖李筱懿的猎头,也成为该领域最牛的人之一。
彼时的李筱懿,悔不当初。
同样是面对挑战,作家范海涛的选择就非常明智。
年过三十,范海涛的记者事业正处于稳步上升期,各种机遇纷至沓来。
一向渴望成长的她,很想去国外留学深造。
虽然范海涛也因自己大龄备考的处境压力过大而动摇过。
但最后,她还是选择摒弃杂念,用行动逐梦:
她白天早起去上英文课,中午摇身变回记者继续工作,晚上继续精进写作能力。
最终,范海涛凭借极致的毅力和行动力,如愿以偿,拿到心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提升做事的执行力,其实就是在提高成功的可能性。
查理·芒格说得好:
“凡事往简单处想,往认真处行。”
和顾虑为伍,不能创造任何价值;
事事踟蹰不前,只能让你永远身陷泥沼。
与其任由杂念引发焦虑,不如斩断思绪,立刻行动。
你会发现,人变轻松了,工作也顺了。
不懂拒绝,任琐事损耗心力
综艺《令人心动的offer》里,提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词:拒商。
意思是,巧妙地行使自己说“不”的权利。
懂得适当地拒绝别人,是职场的必备技能。
然而现实中,很多人还是放不下情面,哪怕心里一百个不愿意,也会委屈自己,答应别人的请求。
网友@妮娜分享过自己的故事。
她在前公司上班时,总能把票据整理得整整齐齐,还被财务主管当成了“范本”。
有同事来取经,妮娜不但细心教授步骤,还顺手把同事的票据整理了。
令她没有想到的是,一次好心的帮助,竟成为自己被压榨的开始。
察觉到妮娜是个善良的软柿子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向她求助。
一开始,还只是领导多分配给她些报销任务。
后来,同事也时不时请妮娜帮忙整理他们的票据。
妮娜越来越吃不消,她的时间被无限挤压,甚至连本职工作都得加班加点来完成。
年末绩效考核时,她的排名全公司倒数第一。
太宰治在《人间失格》中说:
“我的不幸,恰恰在于我缺乏拒绝的能力。”
毫无边界的心软,只能换来对方的得寸进尺;
适度冷漠的拒绝,才能让这个世界温文尔雅。
工作越久越明白,真正能为你赢得尊重的,是明确的边界,和不可逾越的底线。
提高拒商,保护精力,你才能摆脱琐事,精进自己的本事。
舍本逐末,任穷忙消磨时间
《认知觉醒》一书中提出过这样一个现象:
很多人对世界的运行规则浑然不知,总是重复做已经掌握的事情,却对自身的成长视而不见。
这种状态在职场上,就是“穷忙”。
越忙越穷,越穷越忙,就像拉磨的驴,其实没有走出去一步。
电视剧《平凡之路》中的董娇娆,就是如此。
娇娆是在城镇长大的普通女孩,为了在大城市扎根,没日没夜拼命工作。
一周七天,她有六天都在加班,不是订盒饭、订酒店、买机票,就是帮领导养宠物……
好不容易和男朋友约一次会,她都把电脑摆在火锅桌上,争分夺秒地赶进度。
然而,董娇娆的勤奋,并没有为公司带来任何实质性的盈利。
一天,主管直接把她叫到办公室,让她在降薪和辞职中二选一。
娇娆不甘心,忍着哭腔诉说她为了这份工作,究竟付出了多少时间、精力。
但主管根本听不进去,一句话道破残酷真相:
“公司只看业绩,我们根本不需要什么低水平的勤奋。”
现实中,很多人和娇娆有同样的委屈。
我们明明拼尽全力,却越努力越辛苦,得不到精神和物质上的任何回馈。
这就需要大家反思:我们的努力,是不是无意义的穷忙?
心理学家卡尼曼说:
“重复且长时间的无尽忙碌,只要条件具备,大部分人都可以做到。
难的是思考。
没有深入的思考,勤奋就没有意义。”
一个人若总是忙忙碌碌,却不知做事的理由和目标,就会在无尽重复里,浪费最宝贵的时间。
跳出穷忙循环,为了聚焦的目标,去吃该吃的苦,总有一天,你也能升职加薪,收获工作的成就感。
▽
稻盛和夫曾说:
“人生真理在勤奋工作中领会。”
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的工作,就有怎样的收获作为回报。
做事瞻前顾后,只会损耗行动能量;
凡事不懂拒绝,白白消磨时间精力;
盲目复刻勤奋,让自己累得毫无价值。
很多时候,做事抓不住核心,才是造成工作难受的元凶。
当一个人,能用行动破除顾虑,用拒绝保护心力,用创造代替重复,工作中将没有任何事,能阻碍他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