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瑆 楷书四屏
水墨纸本 立轴
尺寸:176×41.5 cm,约6.6平尺(每幅)
永瑆(1752—1823)清高宗第十一子。号少庵,一号镜泉,别号诒晋斋主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封成亲王。嘉庆初,命在军机处行走,总理户部三库。嘉庆十八年(1813)林清率众攻入紫禁城,乃督兵拒守。
精于书法,根于欧体,出入于王羲之、王献之间,刊有《诒晋斋帖》。又创“拨镫法”,悬腕作书,名重一时。与铁保、翁方纲、刘墉并称清代书法四大家。
此楷书四屏挺拔秀丽,沉稳有根。笔画苍劲有力,转折出以方折为主,干净利落,结体宽绰,笔画给人一种灵动之感。
(一)
元白因传香于慈恩寺塔下,忽睹章先辈八元诗,吟咏竟日,悉令除去诸家之诗,惟留章作。其五六句云:“回梯暗踏如穿洞,绝顶初攀似出笼。”殊不成语,不知元白何以心折如此?盛唐高、岑、子美诸公同登慈恩寺塔赋诗,岑云:“秋色从东来,苍然满关中,五陵北原上,万古青濛濛。”高云:“秋风昨夜至,秦塞多清旷。千里何苍苍?五陵郁相望。”杜云:“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此是何等气概,视章作真小儿号嗄耳。池北偶谈一则,成亲王。
(二)
苏州童子刘少逸,年十一,文辞精敏。其师潘阆奇其有佳致甚爱之。携以见长洲宰王元之、吴县宰罗思纯,二公呈所作 ,二公疑假手,未之信。因与之联句,略不淹思。思纯曰:“无风烟焰直。”少逸曰:“有月竹阴寒。”又曰:“日移竹影侵棋局。”少逸曰:“风递花香入酒尊。”元之曰“风雨江城暮。”少逸答道:“波涛海似秋。”又曰“一回酒渴思吞海”少逸曰“几度诗狂欲上天”。二公惊,异闻于朝,赐进士及第。官至尚书员外郎。
续归田录一则,成亲王。
(三)
太白浔阳紫极宫感秋诗韵云:何处闻秋声,翛翛北窗竹。回薄万古心,揽之不盈掬。东坡和韵 云“寄卧虚寂堂,月明浸疏竹。泠然洗我心,欲饮不可掬。”予谓东坡此语清拔,优于太白。大率东坡每题咏景物,于长篇中只篇首四句,便能写尽,语仍快之。
如庐山开先漱玉亭首句云:“高岩下赤日,深谷来悲风。劈开青玉峡,飞出两白龙。”滕州江上对月云“江月照我心,江水洗我肝。端如径寸珠,堕此白玉盘。”聊举二诗,皆他人道不到也。
渔隐丛话一则,成亲王。
(四)卢多逊当直,艺祖命赋新月,限儿字。诗曰:“太液池边玩月时,好风吹动万年枝。谁家玉匣新开镜,露出清光些子儿。”王禹偁当直,亦赋新月,限敲、梢、交韵。诗曰:“禁鼓楼头第一敲,乍看新月上林梢。谁家宝镜初磨出,玉匣参差盖不交。”似仿多逊之意,不知二诗皆祖老杜“尘匣元开镜”之句。
《七修类稿》载郎仁宝与王义中玩新月,语及二诗,义中赋一绝云:“风外空传药杵敲,云邉微见在枝梢。还疑今夜蟾蜍小,衔出明珠口未交。
褚氏杂说一则,成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