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永瑆楷書四屏,秀麗沉穩

永瑆楷書四屏,秀麗沉穩

永瑆 楷書四屏

水墨紙本 立軸

尺寸:176×41.5 cm,約6.6平尺(每幅)

永瑆(1752—1823)清高宗第十一子。号少庵,一号鏡泉,别号诒晉齋主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封成親王。嘉慶初,命在軍機處行走,總理戶部三庫。嘉慶十八年(1813)林清率衆攻入紫禁城,乃督兵拒守。

精于書法,根于歐體,出入于王羲之、王獻之間,刊有《诒晉齋帖》。又創“撥镫法”,懸腕作書,名重一時。與鐵保、翁方綱、劉墉并稱清代書法四大家。

此楷書四屏挺拔秀麗,沉穩有根。筆畫蒼勁有力,轉折出以方折為主,幹淨利落,結體寬綽,筆畫給人一種靈動之感。

永瑆楷書四屏,秀麗沉穩

(一)

元白因傳香于慈恩寺塔下,忽睹章先輩八元詩,吟詠竟日,悉令除去諸家之詩,惟留章作。其五六句雲:“回梯暗踏如穿洞,絕頂初攀似出籠。”殊不成語,不知元白何以心折如此?盛唐高、岑、子美諸公同登慈恩寺塔賦詩,岑雲:“秋色從東來,蒼然滿關中,五陵北原上,萬古青濛濛。”高雲:“秋風昨夜至,秦塞多清曠。千裡何蒼蒼?五陵郁相望。”杜雲:“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視但一氣,焉能辨皇州?”此是何等氣概,視章作真小兒号嗄耳。池北偶談一則,成親王。

永瑆楷書四屏,秀麗沉穩

(二)

蘇州童子劉少逸,年十一,文辭精敏。其師潘阆奇其有佳緻甚愛之。攜以見長洲宰王元之、吳縣宰羅思純,二公呈所作 ,二公疑假手,未之信。因與之聯句,略不淹思。思純曰:“無風煙焰直。”少逸曰:“有月竹陰寒。”又曰:“日移竹影侵棋局。”少逸曰:“風遞花香入酒尊。”元之曰“風雨江城暮。”少逸答道:“波濤海似秋。”又曰“一回酒渴思吞海”少逸曰“幾度詩狂欲上天”。二公驚,異聞于朝,賜進士及第。官至尚書員外郎。

續歸田錄一則,成親王。

永瑆楷書四屏,秀麗沉穩

(三)

太白浔陽紫極宮感秋詩韻雲:何處聞秋聲,翛翛北窗竹。回薄萬古心,攬之不盈掬。東坡和韻 雲“寄卧虛寂堂,月明浸疏竹。泠然洗我心,欲飲不可掬。”予謂東坡此語清拔,優于太白。大率東坡每題詠景物,于長篇中隻篇首四句,便能寫盡,語仍快之。

如廬山開先漱玉亭首句雲:“高岩下赤日,深谷來悲風。劈開青玉峽,飛出兩白龍。”滕州江上對月雲“江月照我心,江水洗我肝。端如徑寸珠,堕此白玉盤。”聊舉二詩,皆他人道不到也。

漁隐叢話一則,成親王。

永瑆楷書四屏,秀麗沉穩

(四)盧多遜當直,藝祖命賦新月,限兒字。詩曰:“太液池邊玩月時,好風吹動萬年枝。誰家玉匣新開鏡,露出清光些子兒。”王禹偁當直,亦賦新月,限敲、梢、交韻。詩曰:“禁鼓樓頭第一敲,乍看新月上林梢。誰家寶鏡初磨出,玉匣參差蓋不交。”似仿多遜之意,不知二詩皆祖老杜“塵匣元開鏡”之句。

《七修類稿》載郎仁寶與王義中玩新月,語及二詩,義中賦一絕雲:“風外空傳藥杵敲,雲邉微見在枝梢。還疑今夜蟾蜍小,銜出明珠口未交。

褚氏雜說一則,成親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