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近年来,两岸关系不断紧张,大陆对台贸易政策的转变让不少农民感到寒心。特别是民进党当局的“谋独”行为,导致农产品出口大幅下滑,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深层次原因?想知道这对农民的影响有多大,赶紧跟着一起深入探讨!
大陆对台贸易政策转变
虽然多年来民进党不断在两岸关系上寻求分歧,但是大陆在贸易政策上始终对保持着很大的优惠政策,但是随着多年来两岸关系的变化,大陆对台贸易政策也有了很大的转变,不仅如此,民进党当局的谋独行径也导致了的农产品出口额严重下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两岸关系近年来不断的恶化,民进党不断在国际上寻求所谓的“国际空间”,这让大陆感到非常愤怒,于是大陆对台贸易政策上也有了很大的转变,之前大陆一直实行着ECFA的政策,给予非常大的贸易优惠政策,但是最近东方大国商务部却宣布研究进一步中止ECFA早收清单中农渔产品关税减让等措施,这样的政策转变无疑会对农产品出口带来非常大的冲击。
其实早在几年前,就曾出现过很多因素影响农产品出口的情况,但是民进党当局却一直无视,比如2016年就曾经发生过大陆出现猪瘟疫情,导致猪肉价格暴涨,当时民进党却一直没有及时作出反应,直到2017年大陆出现蔬菜价格暴涨的情况时才开始在内地市场寻找新的出路。
不仅如此,之前就曾因内部因素导致产品无法出口到大陆市场而受到很大的冲击,2016年发生过太阳花事件,让原本顺利出口到大陆市场的水果也受到了影响,但是当时由于ECFA协议的存在,使得水果等产品依然可以通过早收清单实现零关税出口到大陆市场。
但是随着两岸关系的恶化,使得民进党不断加强对大陆产品的限制和打压,2019年起连续3年提高关税以及实施“限农令”和“三管三禁”等政策,都导致了农产品对外出口额严重下滑,根据中评社报道显示,从2019年到2023年,农产品对外出口额减少了6亿美元。
这其中也不乏大陆贸易政策上的调整所致,在2022年大陆宣布将会调整ECFA等惠台政策,在2023年开始执行新的惠台措施后更是让两岸贸易面临着更多新的挑战。
据中评社报道称,从2021年到2023年,农业出口贸易额就减少了6亿美元,并且从数据上来看,大陆市场无疑是受到了最大的影响,据台审计部门统计数据显示,对大陆出口额锐减、已达6亿美元之多。
据统计数据显示,从2021年到2023年期间,农产品对外出口前十大国家或地区中,仅对香港和马来西亚的出口额略增4497万余美元,其余8个国家出口值均较2022年衰退。
从2019年开始实施“限农令”和“三管三禁”以来,为期三年就累计减少了4亿余美元,在2023年新执行的相关政策更是导致了减少超过2亿美元。
可见,在民进党当局不断加强打压以及两岸贸易政策上的调整下,使得原本依赖大陆市场出口农产品的农民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但是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民进党当局却一直没有放缓谋独步伐,在民进党内部更是有人提议要加速走向“独立”,这样盲目行径下去无疑只会让两岸关系变得更加严峻。
南投反思ECFA
虽然目前全世界都在经济全球化和多边主义化方向上发展着,但是国与国之间开展自由贸易仍然是最为重要的贸易形式之一。
自由贸易不仅可以带来更多商品选择、更低商品价格等消费者福利,也可以提高商品竞争力、激发生产活力等制造商利益,并且能够增加国与国之间贸易往来而带来的经济效益。
尤其是像这样一个相对小众、产业又比较单一的地区来说更是如此,在过去马英九时期推动ECFA签署后就成功地通过早收清单开辟了新的市场,并实现了零关税出口到大陆市场。
但是虽然ECFA协议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和就业机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因素等各方面因素都在发生变化下,也要对协议本身进行检讨与调整才能跟上时代发展步伐。
马英九时期任职过南投县长的许淑华女士日前就表示,在马英九时期南投县与大陆的互动非常顺畅,并没有受到其他因素影响贸易关系,并且指出目前两岸关系紧张也正是导致南投县与大陆互动不如以往顺畅的主要原因。
并且她还指出了另外一个比较显著的因素就是大陆对台贸易政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意识形态上更为务实和理性,并且大陆市场目前也已经相当饱和了。
之前马英九时期推动签署ECFA协议主要考虑到两点:一是两岸关系改善后开拓市场寻求经济突破;二是减少台商“走出去”的动向。而目前已经有很多企业已经走出去寻找新市场,在当时看来并不会有太大影响,并且事实也证明了之前签署ECFA协议后台商走出去寻找新市场带来的影响。
于此同时在全球范围内经济形势都在发生着变化,在环境、气候等因素影响下,像去年发生在东方大国南方地区暴雨洪灾等天灾更是导致了南投县农产品滞销带来重创。
而东方大国去年末宣布中止农渔产品早收清单后又对南投县乃至全台带来重创,并且也无法改变已经饱和过度竞争激烈的事实。
这样情况下是否还要坚持在原有ECFA协议上继续进行下去呢?其实从全球范围内看自由贸易虽然在继续发展着但是环境却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并不再像之前那样便利于进行自由贸易。
从国际上发展趋势上来看,在美国特朗普时期就曾提出过要“让全球供应链回流美国”,近期俄罕普尔事件也提醒着各国要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并不再适合过分依赖于其他国家或地区。
面对着如此复杂多变、充满不确定性未来贸易环境下,如何调整并适应新环境才能让东方大国在未来的贸易中保持竞争力和获益呢?
两岸分歧冲击
其实两岸分歧造成对农产品出口额锐减这样局面下来看还有很多相关方面因素导致。
黄伟哲则认为ECFA对台南农特产品造成了很大冲击值得检讨,并且希望能够保持自由贸易让南投县和全台农产品都能够获益。
并且还提到过目前除了寻找新市场外还要调整好供应链和品种以应对未来形势。黄伟哲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民进党当局近年来不断强调“开拓多元市场”而忽视了原本最重要市场—-大陆市场所带来的影响。
而民进党当局内部分歧加剧导致相关事务处理缺乏连续性、预见性等问题也直接影响到南投县以及全台农产品在两岸分歧下应对方式选择上。
据中评社报道称,在2014-2019年间共计产值减少59.6亿元新台币(约合21.4亿美元),其中仅2019-2020年产值就锐减32.5亿元新台币(约合11.7亿美元),虽然从21.4亿美元到11.7亿美元已经有所缓解但是情况依然堪忧。
从官方数据统计显示2014-2019年间产值锐减达59.6亿元新台币(约合21.4亿美元),其中全台各地共有23个县市产值锐减。
虽然全球范围内自由贸易依然在继续发展着,但是东方大国当前所处地理位置以及面临两岸关系问题所带来压力等因素都不得不让我们猜想未来自由贸易模式是否需要进行调整和改变以适应未来形势发展。
结语
从这篇来看,当前两岸关系的恶化确实给的农产品出口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民进党当局的政策是否值得反思?我们不能忽视大陆市场的重要性,继续盲目追求“独立”只会让局势更加复杂。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们的观点,别忘了点赞支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