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文创作激励计划#
(张爱玲)
01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最优秀最重要的女作家,代表作《倾城之恋》《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半生缘》等,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张爱玲出身名门望族,奶奶名叫李菊耦。李菊耦的父亲是晚清重臣李鸿章。
张爱玲的爷爷名叫张佩纶,是晚清船政大臣。
张爱玲的父亲张志沂在英国留过学,担任过天津津浦铁路局英文秘书,后沉迷于鸦片。
张爱玲的母亲名叫黄素琼(后改名黄逸梵),是一个新派女性,曾赴英国留学学习油画。
(1943年 张爱玲和李香兰合影)
黄素琼出身显赫,爷爷黄翼升担任过清末长江七省水师提督。
张爱玲原名张瑛,祖籍河北丰润,1920年9月30日出生于上海。
弟弟张子静比张爱玲小1岁,1921年出生。
张爱玲姐弟出生时,家道已经中落,父亲张志沂、母亲黄素琼都没有正式职业,靠吃遗产为生。
张志沂满身公子脾气,抽大烟,嫖妓,手无缚鸡之力,黄素琼对丈夫深恶痛绝。
(张爱玲与父亲和弟弟)
而黄素琼是新女权主义者,要求自由和独立,不愿做丈夫的附庸。
这对冤家夫妻互相厌恶,经常在家里发生冲突,婚姻名存实亡。
父母水深火热的关系,给张爱玲姐弟幼小心灵带来深深的伤害,也将“世态炎凉,人情薄如纸”这句话,刻在了他们的骨子里。
为了逃避婚姻,1924年,黄素琼抛弃家庭赴英国留学。这时张爱玲才4岁,弟弟张子静3岁。
张志沂拒绝,也没有能力支付妻子的留学费用。黄素琼寒暑假回国,便变卖娘家的陪嫁——古董。张志沂和妻子为了抢古董,经常在家里打得不可开交,张爱玲和弟弟站在一旁哭。
(张爱玲的母亲)
1928年,黄素琼留学归国,与张志沂正式分居。夫妻俩形同陌路,除了吵架,平时在家无任何交流。父母冷漠、压抑、扭曲的婚姻关系,极大地影响了张爱玲姐弟的性格养成。
1930年,张志沂和黄素琼打起了离婚官司。经过艰难诉讼,两人于同年离婚,张爱玲姐弟跟随父亲生活。
02
离异后,黄素琼在欧洲漂泊,张爱玲姐弟见母亲一面很难。
张志沂没有职业和收入,靠变卖家产度日。张爱玲和弟弟跟随保姆生活,经常饥一顿饱一顿。
(孙用蕃)
1934年,张志沂再婚了。张爱玲的继母名叫孙用蕃,也出身名门望族。
孙用蕃的父亲孙宝琦是民国政府前总理,与张志沂也算是门当户对。
因为张志沂的身体原因,孙用蕃没有生育孩子。她是一个比较刻薄的继母,对张爱玲姐弟格外严苛。
张爱玲性格泼辣,经常与继母发生争吵,还离家出去。孙用蕃有些怕张爱玲,便将怨气发泄到继子张子静身上。
张子静性格内向、软弱,继母将他当软柿子捏,经常让他吃剩菜剩饭。张子静表示不满,继母干脆将剩菜剩饭倒进垃圾桶,让他挨饿。
(张爱玲与弟弟张子静)
张子静向父亲告状,张志沂害怕引发家庭矛盾,根本不敢管。
张子静希望姐姐能庇护自己,张爱玲骂弟弟:你是男孩子,怎么还要女孩子保护?没出息!张子静眼里涌满委屈的泪水。
张志沂抽大烟,孙用蕃心生不满,夫妻俩战火不断。每次吵完架,张志沂就住在外面不回家,孙用蕃在家里一边骂一边哭。张子静躲在走廊上哭,他极度厌恶这个家,不知这种煎熬何时才是尽头?
张子静是一个可怜的孩子,从小就没有享受到父爱母爱,还饱受继母的欺侮。
由于父亲的不负责任,张子静10岁才上小学,比正常孩子晚3到4年。
(张爱玲与弟弟)
1936年,黄素琼从欧洲回到上海,将张爱玲接走了。张子静要跟母亲和姐姐一起走,黄素琼拒绝了:我能力有限,养不活你们姐弟俩。
望着母亲和姐姐的背影,张子静满脸泪水,心冷到了极点。
03
不久,张子静与继母发生争吵,便收拾个人用品去了母亲家。
张子静含泪讲述了自己这些年在家所受的屈辱,表示自己不回去了,要与母亲和姐姐生活在一起。
黄素琼不同意,还是那个理由:我养不活你们姐弟俩。张子静看着姐姐,希望她能替自己说句话,谁知张爱玲也催弟弟回去。
(张爱玲)
张子静不走,母亲下了逐客令:家里还剩一点米,只够我们母女俩吃。
张子静心碎了,高一脚低一脚往外走。回家路上,他在街边坐了很久,眼泪怎么也止不住。
张子静有父母和姐姐,但他丝毫感受不到亲情的温暖,他觉得自己就是一名孤儿,被抛在了孤岛上。
回到家,张子静病倒了,发起了高烧。第二天早晨,张志沂又要去烟馆抽大烟,妻子孙用蕃让他送儿子去医院,张志沂趁妻子不留神溜走了。
(张爱玲(左8)的学生时代)
孙用蕃在家里一边摔东西,一边骂,一边哭。见继子的脸烧得通红,她从头发上拔下一根簪子当了,然后将张子静送到医院。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张子静被迫中断了学业。1938年,17岁的张子静进入上海一所中学读书,而他的姐姐张爱玲则去了香港大学深造。
1939年,黄素琼与新交的美国籍男友远赴新加坡,一家人七零八落,亲情变得更加冷漠。
1943年张子静中学毕业后,与同学在上海创办了文艺月刊《飙》。
(张爱玲早年作品)
这时张爱玲因发表了《沉香屑:第一炉香》《倾城之恋》《金锁记》等小说作品,在上海滩红极一时。
为了扩大《飙》的影响力,张子静找到姐姐,希望她能在《飙》上发表小说作品。张爱玲拒绝了:你们办的这种刊物不出名,我不能给你们写稿,败坏自己的名誉。
张子静满眼失望和哀伤,张爱玲于心不忍,便随手拿起一张素描打发弟弟:你们可以用这个做插图。
于是张子静撰写文章《我的姐姐张爱玲》,连同这张素描一并发在《飙》上。
鉴于张爱玲巨大的影响力,当期杂志脱销。但此后,杂志的销量日益萎缩,一年后被迫停刊。
(张爱玲与胡兰成)
1944年,张爱玲与文化汉奸胡兰成结婚。
当时胡兰成的第4场婚姻正在进行中,但为了张爱玲,他义无反顾地离婚。
1944年8月,张爱玲与胡兰成签订了婚书,但他们没有举办婚礼。婚后,胡兰成去武汉办报,张爱玲与丈夫分居。
04
1945年日本投降后,全国开始搜捕汉奸。胡兰成在日本人的安排下,扮成日本伤兵,然后乘船逃离武汉。此后,胡兰成化名张嘉仪,在全国各地逃亡。
1946年,胡兰成在逃亡途中,与护士范秀美产生感情,两人很快结婚。婚后,胡兰成在温州一所中学仼教。
张爱玲得知胡兰成的消息,赶去温州探望,可迎接她的是胡兰成的第6任妻子范秀美。
张爱玲悲愤交加,含泪与胡兰成离婚。
而张子静在文艺月刊《飙》停刊后,在表姐、表姐夫的帮助下,进入圣约翰大学经济系深造。
1946年张子静毕业后,进入中央银行扬州分行当职员。
这时张子静25岁了,该结婚成家了。然而一向对张子静冷漠的父亲,却像吸血虫一样缠住了他。
(张志沂)
由于常年抽大烟,张志沂将家里多处房产和家底挥霍光了。他去找张爱玲,要求女儿替自己养家,结果被张爱玲赶了出去。
儿子张子静内向、老实,张志沂便逼迫他将工资全部拿出来养家。张子静抗争过,但父亲做得更绝:每次到了儿子发薪水的日子,张志沂就早早到财务室门口去等,往往钱到张子静手中还未被捂热,就被父亲拿走了。
张子静对父亲深恶痛绝,多次在暗夜里绝望得痛哭。
1947年,一直在新加坡经商的黄素琼,因美国籍男友离世,回到了上海。
在国外生活多年,黄素琼与上海的生活环境格格不入,1948年,她决定去英国定居。
(张爱玲《色·戒》手稿)
张子静一心想摆脱父亲,提出跟母亲出国。黄素琼对儿子没感情,拒绝了。
张子静心灰意冷,经常在小餐馆买醉,然后坐在午夜的街头痛哭。
1949年上海解放后,张子静离开银行,进入上海浦东一所小学教语文和英语。
这时张子静每月工资不到从前的一半,都用来帮父亲养家了,他工作多年,身边没有一分钱积蓄。
1953年,张志沂因病在上海离世。从此,张子静卸去了经济包袱。
(1954年,张爱玲在香港北角兰心照相馆拍摄的照片)
但这时张子静已经32岁了,从未谈过恋爱,更未结婚生子。在他婚恋最美好的年华,为了帮父亲养家,张子静错失了好姻缘。
父亲留给张子静的遗产,就是一处14平米的小房子,由他和继母共同继承。母子俩住在小房子里,多次起冲突。继母想独占房产,一心想挤走张子静。
张子静在上海无处可去,坚决不让步,母子俩在一起磕磕绊绊。
1955年,张爱玲移居美国,张子静提出跟姐姐走,遭到拒绝。
05
(60-70年代,美国,中年张爱玲)
张爱玲到美国不久,遇到了德裔美籍剧作家赖雅。他1891年出生于德国,比张爱玲大29岁。
赖雅早年离异,一直单身,曾中风住院。他知识渊博,口才出众,张爱玲被他的才华深深吸引。
1956年8月18日,张爱玲与赖雅在美国纽约登记结婚。
结婚仅两个月,赖雅中风了,张爱玲在身边照顾丈夫。
张爱玲结婚这么大的事,也没有告诉弟弟,张子静是两年后才从亲友那里得知的。亲情的淡漠,姐姐的形同陌路,刺痛了张子静的心。
(张爱玲1966年美国摄)
1957年9月,黄素琼不幸在英国病逝,张子静没能去英国奔丧。张爱玲要照顾丈夫,加上买不起机票,也没有去英国见母亲最后一面。
黄素琼去世时,一双儿女都没有在身边。
父母都先后去世,姐姐远在美国,张子静在上海没有了亲人。
张子静心地善良,继母年老后,他赡养继母,直到老人离世。
1967年4月,赖雅病逝。此后张爱玲没有再婚,始终单身一人。
(张子静)
当时国内正处特殊年代,张子静因为出身,饱受歧视和白眼,与姐姐也断了音讯。
张子静夹着尾巴做人,不敢考虑婚恋,也没有异性看得上他。
上世纪80年代初,在亲友的帮助下,张子静与姐姐有了书信往来。
人到中年的张子静想成个家,可他没有钱,想在经济上得到姐姐的资助。于是他给姐姐连写了3封信,委婉表达了自己经济的困顿。张爱玲在回信里拒绝了弟弟,表示自己也不宽裕。
张爱玲自从去了美国,弟弟张子静就再没见过她。几十年间,张爱玲没有回国,张子静也没去过美国,姐弟之间没有任何来往,形同陌路。
(1994年7月,张爱玲生前最后一张照片 )
1995年9月8日,张爱玲在美国洛杉矶离世,享年75岁。没有人通知张子静,他没能去美国奔丧。
张爱玲去世前,留了一份遗嘱:她去世后,所有一切都留给宋淇夫妇。
宋淇是张爱玲的朋友,后来张爱玲的版税收入是一笔天文数字。
张爱玲在遗嘱里没有提及亲弟弟张子静,他没有得到姐姐一分钱遗产。
(张爱玲曝光率最高的经典照片)
张子静一生清贫,活得压抑、艰难。退休后,张子静一个人住在14平米的蜗居里。他一生未婚,无儿无女,最后孤独离世。
1997年,张子静在上海的蜗居里去世。
去世时,张子静身边没有一个亲人。
-END-
首发作品,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