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岁月留下的传奇故事总是令人难以忘怀。杨得志和罗瑞卿,从曾经的护卫和被护卫关系,到后来并肩作战的亲密战友,他们的人生道路就像一个缩影,见证了那个年代风云激荡的岁月。不过,你可知道当年他们之间还有一段小插曲吗?那就是杨得志作为罗瑞卿的警卫员,竟然没能保护好自己的上级,让罗瑞卿在战斗中负伤,这让他自责难当,直到多年后才有机会弥补。这背后的故事又是怎样的。
时光回溯到1930年,杨得志刚满17岁的年纪就已身经百战,加入红四军第十一师担任通信警卫排的排长。与此同时,罗瑞卿也被任命为该师的政委。谁能想到,在那个年纪相差5岁的两人面前,一段惊心动魄的经历就此拉开序幕。
1931年5月16日,第十一师接到攻占九寸岭和观音崖的命令。师长曾士峨和政委罗瑞卿瞬间就部署了进攻。可敌人的火力太猛,进攻陷入胶着。罗瑞卿当机立断,领着人先行突破。年轻的杨得志紧随其后,负责保护这位上级的安全。
就在这危急关头,一颗流矢无眼的子弹击中了罗瑞卿的左脸,又从耳朵穿了过去。鲜血直流,罗瑞卿顿时昏迷不醒。好在有卫生员当机立断救助,罗瑞卿才捡回一条命。而杨得志,却因未能保护好上级而自责终生。
"要是那颗子弹再偏上一点或下一点,我和你就永远分手了。"就连罗瑞卿本人也难掩惋惜。对于杨得志而言,这无疑是个永难释怀的遗憾。
从此之后,杨罗两人的命运也就分道扬镳。罗瑞卿被调任红四军军政委,而杨得志则远赴红十五军任团长。直到1937年,两人在抗大重逢,师生情谊暂时解除了分隔的遗憾。可随着全面抗战爆发,杨得志又奔赴前线,再次与老领导分离。
命运的筝路是曲折的,但英雄总会重聚。1947年,杨得志出任晋察冀野战军司令,而罗瑞卿则任命为政委,两人这才真正成为并肩作战的战友。就任典礼上,杨得志难掩对罗瑞卿的敬重之情:"罗政委是我老上级,当年我只是个小小排长,就是他教会了我如何打仗。现在能重新在他麾下指挥部队,我深感荣幸。"
此后,晋察冀野战军屡建奇功,战绩赫赫。除了杨罗二人,还有杨成武、耿飚、潘自力等开国元勋坐镇,被冠以"杨罗耿兵团"的美誉。一支雄师所向披靡,威震敌胆,功不可没。1948年,这支雄师改编为华北军区第二兵团,杨得志、罗瑞卿的职务并未改变。然而好景不长,1949年罗瑞卿奉命离队,被毛主席亲自征调,出任新中国首任公安部长。这一别,又是几年。
杨得志望着罗瑞卿离去的背影,内心万分不舍。回忆起当年那枚致命的流弹,他由衷说道:"幸好当时你只是受了伤,否则我们还能有今天并肩作战的机会吗?"
岁月飞逝,人生各有际遇。新中国成立后,两人虽然分掌不同领域,但都为国家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罗瑞卿曾任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副总理等职;而杨得志亦先后出任济南、武汉、昆明三大军区司令,为人民军队的建设铸就了丰功伟绩。#头条首发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