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首发大赛#
为了您更好的阅读互动体验,为了您及时看到更多内容,点个“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更新精彩故事、分享不一样的故事瞬间
文|娜娜日常吖
编辑|娜娜日常吖
亦舒,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名字。她的小说被改编成热门剧集,让无数观众为之着迷。但你可曾想过,这位才华横溢的作家,私生活却是一地鸡毛?
她与亲哥哥倪匡20年不来往,与侄子倪震在网上大打口水战,甚至对亲生儿子不闻不问。这是怎样一个复杂矛盾的灵魂?今天,让我们一起揭开亦舒的面纱,看看这朵带刺的玫瑰,是如何在文坛绽放出惊人的光彩。
从问题学生到文坛新秀
亦舒,原名倪亦舒,1946年出生于上海。5岁时随家人移居香港,从小就展现出惊人的记忆力。然而,这个聪明的小女孩却是个不折不扣的问题学生。
她不爱学习,经常被罚站。有一次,因为没背课文被老师批评,气愤的她竟一口气把整篇文章背了下来。或许正是这种叛逆的性格,为她日后的写作生涯埋下了伏笔。
在哥哥倪匡的影响下,16岁的亦舒开始尝试写作。她的处女作《暑假过去了》一经发表就引起轰动。
受到鼓舞的亦舒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陆续创作了《甜姨》、《王子和满园荷花连不卷》等作品。很快,她就成为了文坛新秀。
然而,成名的代价是沉重的。亦舒无法忍受学校的管教,毅然选择辍学。在金庸的推荐下,她加入了香港最大的报社《明报》,担任编辑一职。这一决定,让她的人生走上了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
感情生活:一地鸡毛
亦舒的感情生活,堪称是一部跌宕起伏的戏剧。18岁那年,她倒追并嫁给了蔡浩泉。这段婚姻来得快,去得也快。仅仅三年后,亦舒就选择了离婚,甚至放弃了对儿子的抚养权。
"贫贱夫妻百事哀。蔡浩泉太穷了,跟着他只能过苦日子,做不修边幅的孩子妈妈。"
这是亦舒对这段婚姻的评价。她的决绝令人震惊,对儿子的态度更是让人不解。据报道,直到儿子11岁时,亦舒才见过他一面。此后,母子俩再无联系。即便儿子长大后想要见母亲,亦舒也以"会影响自己的家庭"为由拒绝了。
离婚后的亦舒很快就回到了自己熟悉的圈子。她认识了很多当红的男女演员,其中包括著名演员郑佩佩。两人成为了无话不谈的闺蜜。然而,亦舒却做出了令人震惊的举动——她抢走了郑佩佩的男朋友岳华。
这段关系的开始就充满了争议。郑佩佩选择退出,出走美国。而亦舒和岳华则不顾舆论压力,毅然结婚。然而,这段婚姻并没有持续多久。亦舒总是没有安全感,经常和岳华吵架。有时候,争吵甚至会演变成肢体冲突。
最终,这段婚姻以失败告终。岳华后来回忆说,他不确定亦舒是否真的爱过自己,感觉自己更像是一个战利品。这种说法,不禁让人对亦舒的感情观产生了质疑。
家庭关系:冰冷如霜
如果说亦舒的感情生活是一团乱麻,那么她的家庭关系则可以用"冰冷"来形容。
亦舒与哥哥倪匡20年不来往,这个事实令人震惊。要知道,倪匡不仅是亦舒的亲哥哥,还在她初入文坛时给予了诸多帮助。然而,就是这样的亲兄妹,却选择了长达20年的互不联系。
2013年,倪匡在接受采访时透露,每次给亦舒打电话都会被转至留言箱。外界猜测,兄妹俩闹僵的原因可能与倪匡的儿子倪震有关。
2005年,倪震和亦舒在网上爆发了一场骂战。倪震指责亦舒曾经家暴和诬陷过年幼的自己。他还评价了亦舒的第一次婚姻,称亦舒很害怕自己的儿子来找她要钱。
"人怕出名猪怕壮......"
这句话道出了名人的无奈。亦舒的家庭矛盾被公之于众,不仅让她的形象大打折扣,也让人不禁感叹:名利场上,亲情竟如此脆弱。
网友热议:褒贬不一
这件事情很快就在网上引起了网友的热议。有网友认为亦舒的行为太过自私,对亲人如此冷漠实在令人不齿。
"作为一个母亲,怎么能对自己的孩子不闻不问?这太不负责任了!"
也有网友表示理解亦舒的选择,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外人不应该过多评判。
"我们不了解具体情况,不应该轻易下定论。也许亦舒有她自己的苦衷呢?"
还有网友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这个问题,认为亦舒的经历恰恰是她文学创作的源泉。
"正是因为有这些复杂的人生经历,亦舒才能写出那么多打动人心的作品。艺术家的生活往往都不会平凡。"
有趣的是,还有一些网友把焦点放在了亦舒的才华上。他们认为,无论私生活如何,亦舒的文学成就是不容否认的。
"16岁就发表处女作,这得多有天赋啊!她的小说被改编成那么多热播剧,说明大家还是很认可她的创作的。"
当然,也有网友对亦舒的人生态度表示赞赏。他们认为,亦舒活得很洒脱,不在乎别人的眼光,这种勇气值得学习。
"虽然做法上有争议,但不得不佩服她敢爱敢恨、勇于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这种不服输的劲儿,或许正是她能写出那么多经典作品的原因吧!"
写在最后
亦舒的人生,就像她笔下的小说一样精彩纷呈。她的才华无可否认,她的争议也确实存在。她像一朵带刺的玫瑰,美丽动人却又令人生畏。
或许,正是这种矛盾和复杂,成就了亦舒独特的文学魅力。她的作品之所以能打动人心,正是因为她深谙人性的复杂。她用自己的人生经历,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真实的世界,一个充满爱恨情仇的世界。
然而,我们也不禁要问:艺术家的才华,是否可以成为忽视亲情的理由?如何在追求自我和维系亲情之间找到平衡?这些问题,或许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你怎么看待亦舒的人生选择?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