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下午,2024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人工智能专题论坛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会议中心举办。论坛紧扣大模型应用落地这一热点,以“应用即未来——大模型赋能千行百业,新生态拥抱产业未来”为主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北京市先后制定《北京市关于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实施方案》《北京市促进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北京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实施方案(2023—2025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许心超在致辞中表示,人工智能在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中具有很强的“头雁”效应,以大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相关技术为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数智化转型注入强大动能,这也是北京市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重要战略机遇。截至目前,全国已通过备案的大模型产品166个,其中北京71个,约占全国一半,人工智能产业高地建设成效显著。未来,北京市将继续深化区域协同合作,优化产业政策支持,促进大模型加速迭代演进,着力推动应用落地,为千行百业数智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论坛上,大模型领域顶尖专家和企业领袖齐聚,围绕大模型技术应用与探索,立足企业自身的实践,分别发表主题演讲。此外,2024年中关村仿生机器人大赛正式启动。大赛旨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机器人和具身大模型创新高地,推动人才、技术、产品、市场、资本、服务等创新创业要素全面对接。大赛设置了3个主赛道,即人形仿生机器人、具身大模型、多足仿生机器人;1个创新赛道,包括但不限于水下仿生机器人、飞行仿生机器人、爬行仿生机器人、仿生灵巧手等。同时,在论坛上,“大模型体验券”正式发布。消费者可以在活动期间,感受大模型带来的智能化服务,体验数字消费的新场景。这一举措也为大模型企业提供产品研发及优化的用户反馈。
本次论坛由北京集智未来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基地有限公司和北京集微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电信北京分公司、北京人工智能产业联盟、北京前沿国际人工智能研究院承办。线上线下参与人数近500万,共同见证了人工智能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强劲动力。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将继续发挥好“伙伴计划”平台作用,抓好算力、数据、投资等基础要素资源支撑,着力推进大模型应用落地,促进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数智化转型,为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提供支持,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助力首都高质量发展。
记者:马丹丹
企业供图
编辑:高远
执行主编:周宇杰
主编:陈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