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边大量失业一边搞人工智能,发展抢了几亿人饭碗,未来怎么办?

“人工智能(机器人)发展到最后,可以代替人类做很多事,普通人可以不用上班。”

不得不说,我们最害怕的这件事,还是要来了。

就在前几天,宇树科技的CEO王兴兴这样预言了未来的人工智能社会。

这条视频下一条点赞最高的评论说:“那谁给普通人发工资?”

一句话道出了普通人在AI时代下的焦虑。

一边是居高不下的失业率,一边又是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甚至,人工智能已经动了很多打工人的饭碗。

这种处境下,我们要如何自保?

文本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文章。

部分细节存在艺术加工请注意甄别

AI下的失业焦虑,从何而来?

来看一组数据:2023年,大陆制造业的机器人密度达到了每一万名员工配备470台机器人。

这一数字较2019年翻了一番,不仅超越了工业强国德国和日本,更是一跃成为全球第三。

富士康昆山工厂引入大量机器人进行工作,导致工厂的员工数量从原来的11万人锐减至5万人。

一些大规模的裁员现象正在制造业中普遍发生。

特别是那些重复性、程序化的装配线工作,正在被自动化设备以惊人的速度取代。

工业机器人的安装量达到了27.6万台,占全球总量的一半以上,跟往年相比,增速显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目前,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已经覆盖了国民经济的71个行业大类:

从汽车、电子、光伏等传统制造业,延伸到农业、医疗、物流、教育、养老等服务领域。

在交通运输行业方面,像萝卜快跑这样的无人驾驶技术公司正在渐渐壮大,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威胁传统司机岗位的存在。

物流方面,京东“亚洲一号”智能仓库的快递分拣机器人大量减少了人工需求,使得快递员和仓库管理员的就业前景变得不确定。

更令人感到焦虑的的是,一些原本被认为相对稳定的职业也难逃被替代的命运。

就在不久前,70名AI公务员也上线了。

还有收银员、电话客服、清洁工等重复性工作,也正在被自助终端和智能设备迅速取代。

仅在江苏昆山市,600家企业引入AI后,相关岗位的需求就出现了显著下降,这种趋势正在全国范围内蔓延。

就连要求苛刻的医疗领域也未能幸免:AI在医学影像分析方面的准确率已经超过人类医生,这导致放射科医生等专业岗位的需求持续下降。

这种趋势正在动摇传统专业人士长期以来的职业安全感。

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的预测更是给这种失业焦虑火上浇油:到2030年,全球将有8亿至10亿个工作岗位被自动化和AI取代。

这一数字意味着,在未来的十年内,全球将有约四分之一的劳动力面临失业风险。

如果到时候这些人全部失业,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发展要是抢了人们的饭碗,那还能叫发展吗?

如果真的有一天人工智能全都代替了人工,普通人的出路又在哪?

人工“智能”并不“万能”

事实上,目前的状况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糟糕,AI在某些领域表现确实出色,但它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目前,AI主要擅长数据处理、模式识别和重复性任务,但在以下几个方面仍存在明显短板:

比如情感共鸣,AI无法真正理解复杂的人类情感和伦理困境。

像医疗行业,医生、护士、心理咨询师等职业需要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提供情感支持和个性化诊疗方案。

AI能做的只是帮助医生诊断病情,在临床经验,如何安慰患者等方面的能力几乎为0。

还有就是AI缺乏原创性构思和跨领域联想能力,在艺术创作、产品设计等领域,人类的创造力和直觉仍然是不可替代的。

此外,在一些特殊技能领域,人类的优势更为明显。

例如,文物修复师需要精湛的手工技艺和丰富的历史知识;高级厨师不仅需要精准的烹饪技巧,还需要创新能力和对食材的深刻理解。

传统手工艺者的工作融合了技艺传承和文化传播,这些都是AI难以完全替代的。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预见,在未来,并不是AI的天下,“人机协作”将会成为最主要的工作方式。

自动化浪潮下,如何自保?

对于这次科技浪潮,大多数人都是看到了AI带了的冲击,却没有看到这也会带来新的机遇。

据预测,到2030年,大陆将需要600万AI专业人才,但当前的人才缺口可能高达400万。

AI大时代下,一些传统行业虽然没落,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新型职业,如AI工程师、AI训练师等。

如此一来,积极关注新兴职业发展并坚持终身学习就是在浪潮中占领一席之地的关键。

个人需要在硬技能方面下足功夫,包括掌握数据分析能力、编程技能、人工智能基础知识以及云计算技术等。

与此同时,软技能的培养同样不容忽视,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沟通协作以及学习适应力都是在AI时代立足的关键能力。

研究数据显示,那些能够快速适应新技术的劳动者,受到AI带来的负面影响明显较小。

在职业规划方面,保持足够的灵活性至关重要。

无论是在校大学生还是已经参加工作的从业者,都需要客观分析自身优势,并考虑向AI难以替代的领域转型。

但是,无论选择哪个领域发展,持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都是必要的。

在AI时代,单一技能已经难以应对快速变化的职场需求。跨领域学习、多元化发展将成为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特征。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将技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相结合,才能在自动化浪潮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总之,面对自动化浪潮,保持开放学习的心态,培养多元化能力,做好职业规划的动态调整,将是个人应对这一挑战的关键所在。

只有主动拥抱变化,积极提升自我,才能在这场技术革命中抓住机遇,实现个人价值的提升。

参考资料

1.宇树科技王兴兴:人形机器人终局非常夸张,普通人可以不用上班——中国基金报,2025年2月22日发布

2.最新研究:AI“抢饭碗” 全球银行业超20万人即将失业——新浪财经,2025年1月9日发布

3.答好“机器换人”这道就业考题——经济日报,2024年11月15日发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