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乡土散文: 乡村孩子的不了情

作者:亿聪起名乡土文学社
乡土散文: 乡村孩子的不了情

文:朱雷云

  暮春的夜晚,一片宁静。田间河沟边偶尔一两声蛙鸣,给人们带来了清新的气息。在镇北2公里外的一所农村初中宿舍里,一位四十开外,皮肤白皙,文雅质朴的老师正给学生批改试卷。他就是我初中的数学老师兼班主任汪老师。

汪老师,全名汪启星,兴化昭阳镇人。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乡村里掀起了大办农中的热潮,汪老师从兴化县城来到黄舍初中任教。其时,我正念初二,他对我们相当负责,让我们这些农村娃终身难忘,我们对汪老师怀有很深的感情。

小学阶段我很喜欢读书,语文成绩一直很好,还担任过毕业班的班长。但是进入初中后,课程增加,教材渐难,初一时我的数学成绩不甚理想。初二时汪老师绞尽脑汁,想方设法,让我们的成绩迅速提高。当时,刚刚从“红小兵”时代走出来的我们,对平面几何一片茫然。于是,汪老师通过自制教具,给我们增加空间观念,让我们感悟什么叫对角线相等,什么叫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自制的教具容易坏,他就请村里的木匠做了一副三角板。讲解几何兴致很浓的时候,他曾随手拿来椅子面,深入浅出地讲解,让同学们懵懂的心豁然开朗。

那个时候,村里自办的初中很多,学校的教学设施极其简陋,汪老师“土法上马”,让我们在课堂上学到了不少知识。但是,他又不甘落后,努力和城里的教学方法接轨。学习代数需要数理思维,更需要反复的练习。课堂上,汪老师用简练的语言为我们梳理知识点,进行典例讲解练习。当时县城初中都流行《新编初中代数几何复习题解》这本书。汪老师找来这本书,利用休息时间照着书刻印钢板、土法油印发给我们当资料用。那个年代教辅资料奇缺,教改信息闭塞,这本书的到来无疑是雪中送炭。我们将这些资料用文件夹装起来,美其名曰“初二数学讲义”。

“你们的前途就在书包里”每当我们犯错误的时候,汪老师就撂出这句话教育我们。有个同学沉迷于《少女之心》手抄本,还花了2周时间进行抄写。汪老师知道后严厉批评,他苦口婆心,因势利导,让这位同学精神重新振作起来。在汪老师的精心调教下,同学们不负众望!一学期下来,我们班30多人,数学成绩显著提高,不及格的只有一到两人。尤其是“初二数学讲义”成了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可不幸的是,上学路上,我的这份资料掉进了农沟,纸张面目全非------书毁了!为这事,我哭了整整一个星期!汪老师平常就喜欢我们这些学习认真的同学。一个周末,他把他那本《新编初中代数几何复习题解》给了我!要知道,这本“秘籍”是他从城里同事朋友那儿借来的。听说这届学生毕业,书还得还给人家。后来,一直到初二毕业,汪老师都没有要回这本书,也不知道他是如何向城里朋友交待的。这本书一直陪伴我到初三、高一,我的数学成绩还不错,高一第一次测验我竟然考了94分。

那个时候,适逢改革开放,人们的精神生活日渐丰富。我大哥买了一台红灯牌收音机用来听新闻,欣赏广播剧。这不,一到星期六,我就拿着这台收音机,到村后的小河边听广播剧《青春之歌》。

一天,我猛一抬头,咦,汪老师怎么来我们村了?原来,汪老师和爱人、孩子两地分居,他每两个星期回兴化一次。每次都要从学校步行至老阁,再坐轮船回兴化城里。在行走途中,必须要经过我们村的这条河边大路。

“小朱,你这收音机不错啊!多少钱买的?”

“我哥买的,25元。”

“下次,我们班搞活动,带去用用!”

“好的!”

目送老师远去的步伐,我想:老师住在学校,文化生活单调,他平常对我们很好,我何不把这台收音机借给老师用,也好拉近师生关系!

周一时,在征得家人同意后,我把收音机带到了班上。班会课上,老师打开收音机为我们播放了青春励志的广播剧。下班之后,汪老师用这台收音机欣赏了当时风靡一时的黄梅戏《天仙配》、越剧《追鱼》等等。

忽一日,汪老师找到我:“小朱,收音机我们用了这么长时间,你拿回去让你大哥用吧!”

“不,老师,这台收音机就留在您这儿吧!”我言辞恳切。再三推辞下,汪老师还是留下收音机用了一段时间。

后来初二毕业,汪老师把收音机给了我。记得当时他是这样说的:“好好学习数学,将来要靠数学翻身!”在老师的鼓励下,我们努力学习。记得初二毕业时,我们班有一半的同学考上了乡里的初三班,那是改革开放后教育部门办的第一批初三班。我上的是陈堡中学初三(1)班,49人,是全乡的尖子生班。后来我们顺利考上了高中,考上了师范成了一名光荣的个人民教师。我从内心感谢汪老师,是他给我打下了坚实的数学基础,没有汪老师的教诲,就没有我的今天!

我们初二毕业后,汪老师调入蒋庄小学任教。我们曾经去看望老师几次。又过了几年他回城,在县城城南小学任教。因为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我们一直没有见面。前年,同学聚会,有几个人说要组织去看望汪老师,可是琐事缠身,大家一直没有如愿!唉----

城里的老师下乡来,给孩子们带来了教育的春天,在我们的心田里种下美好的种子。如今我也在教育战线上工作了很多年,这么多年来,我不忘初心,踏实工作,延续着汪老师的奉献精神。

汪启星老师,兴化乡村教育的启明星!

  【作者简介】朱雷云,江苏省兴化市陈堡中心小学语文老师,本科学历,中小学高级教师,兴化市作家协会会员,兴化市学科带头人。各类报刊发文频频。以文会友,在文字的世界里遨游,你我收获快乐。

  【投稿说明】欢迎文友原创作品投稿,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本号收录乡土、乡情、乡愁类稿件。随稿请附作者名,带图片最好。乡土文学公众号已开通,欢迎您搜索微信公众号:xiangchouwenxue,关注我们。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