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乡土散文:小院记忆

作者:亿聪起名乡土文学社
乡土散文:小院记忆

文:丁建忠

  家乡的白河,从南阳蜿蜒而来,如一条玉带环绕新野大地,潺潺的、翻腾着喜悦的浪花向南缓缓的流淌着,她像一位少女张开美丽的胸怀拥抱着生我养我的小村庄。

我的家乡就在白河边,这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多少个日子,她令我魂牵梦缠,多少个夜晚她令我思绪万千……

我的家乡离县城大约有3公里,白河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大弯,就像一条淡绿色飘动的绸带,柔美秀丽,清澈,碧绿,恬静。

  北边大堤,映入眼前的是一个不大的村庄。一座座低矮的农家房舍掩映于树木之中。我家的房子座落在村中间,红瓦顶,土坯墙,一个农家小院。这就是我成长的乐园,它像一首歌唱出了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它像一首诗牵着我的手从梦幻走向现实。

小院的围墙爬满了绿色的藤蔓,仿佛给小院穿上了一件生机盎然的外衣。门口有一棵粗壮的老枊树,每到夏天,就会撑起一片浓密的绿荫。

小时候,我常常在小院里玩耍。春天,我会在院子里种下各种花籽,然后满心期待地看着它们发芽、开花;夏天的夜晚,我会躺在院子里的凉席上,数着天上的星星,听着奶奶讲那过去的故事;秋天,我和小伙伴们在院子里捡落叶,把它们拼成各种有趣的形状;冬天,小院被白雪覆盖,我会在院子里堆雪人,打雪仗,尽管小手冻得通红,却依然快乐无比。

小院里还有两个小小的鸡窝,里面养着几只活泼的母鸡。我每天都会去给它们喂食,看着它们欢快地啄食,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因为鸡蛋可以用来换油和盐,院子的一角还有一个陈旧的木桌和几个凳子,那是我家吃饭的地方。

  我的父母养育三子二女,我有三个哥哥,一个姐姐。生在那个贫穷的年代,孩子们经常是饥一顿饱一餐,缺衣少食是常有的事。为了摆脱贫穷,年少的大哥在15岁那年便放弃了学业,投笔从戎,参加了当时解放新野的刘邓大军,从此跟随部队南征北战,却杳无音讯。

虽然解放了,但家里经济条件并不好,已成年的二哥目睹了家庭的艰难,于是,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立即奔赴到抗美援朝战场,走上了大哥之路。只有三哥留在家里照顾着一家老小。

斗转星移,春去秋来。可是小院就是收不到两位哥哥在外的消息,年迈的父母急白了头发,在煎熬之中度日。

光阴荏苒,花开花落间,早年参加刘邓大军的大哥终于有了消息,他曾经参加过无数战役,在一个战役中他的大脑受到了弹片的穿击,失去了记忆,对家乡没有了印象。后来通过治疗,慢慢恢复了记忆。于是,他给父母写了一封信。当父母收到信的那天,喜鹊登枝,在门前大树上叫个不停,阳光普照大地,白河水唱着欢腾的歌,小院的花朵争奇斗艳,仿佛向人们诉说着惊喜,小院沉浸在幸福之中。

就在大哥同家里联系上后,一直杳无音讯的二哥也有了消息,虽然负伤了,他从朝鲜战场上回来了。全家人收到两封信高兴的相拥而泣,小院上空弥漫着悲和喜。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二哥终于回来了,并带回了一位东北漂亮的媳妇。妈妈老泪纵横,倚在小院门前泣不成声,二哥拉着妈妈的手也哭成了泪人。

二哥说:“我在朝鲜战场上参加了上甘岭战役,多次打退美王牌军的进攻,守住了阵地。但是受伤了,失取了一支胳膊,昏死在阵地上。后来被抢救下来,保住了一条命。因为当时无法写信所以就没有联系......”

二哥说完跪在父母面前认错。母亲哭着,手捧着二哥的空袖子,狠狠地锤着这个“不孝之子”……

因二哥是军队转业干部,被安排在省城工作,小院走出了一位国家干部,大家羡慕不已。特别使大家高兴地是,小院多了一位年轻漂亮、贤慧善良的东北美女。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改革的春风吹过大地,短短几年间,白河边一幢幢的楼房拔地而起,小村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更使我们欣慰地是,三哥的两个孩子也是很争气,一个考上了南阳师范,一个考上了郑州大学,家里走出了两位大学生,小院一片欢腾。

时光如流水一般在不知不觉中从我眼前悄然溜过。我后来大学毕业,也安排在县城工作。小院渐渐地远离了我,但每到星期天,我就会踏上回家的路程,走进家门,亲近小院。

春天我会替代父亲围篱笆,翻新土,打畦埂,埋种子。夏天,我会学着母亲的样子淌着露水给秧苗施肥浇水,清除畦里的棵棵杂草。秋天,我会爬上那高高的棚架将父母用汗水育出的瓜果一一摘下,码齐放好。冬天,我冒着刺骨的寒风,踩着坚硬的冰渣到河边打柴,将成垛的木柴堆放在小院中,让父母在寒冷的冬天生火取暖。普普通通的一座农家小院不仅种下了父母的辛劳,也缔结着我浓浓的情思。

  现在,父母仍在老屋居住,经营着承包的土地,反复锤炼着小院的理想和幸福。回望小院春秋,一次次的“风云际会”历历在目;一回回的长吁短叹韵茹心田;一份份的春种秋收硕果溢满眼帘;一顿顿的粗茶淡饭幸福其间。

故乡的小院啊,你留下了游子心中最美好的记忆,留下了我一个厚重的家史,留下了无可替代的温暖童年,更留下了我对故乡永不褪色的眷念之情!

如今,每当我想起那个小院,心中就会涌起一股浓浓的思念之情。那不仅仅是一个小院,更是我童年的寄托,是我心中永远的家。无论我走到哪里,无论经历多少风雨,那个小院都会一直在我的记忆中,给予我温暖和力量!

  【作者简介】丁建忠,兰州空军部队转业军官。为中华书法家协会会员、南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新野电视台记者,先后在新华社、人民日报、科技日报、农民日报、河南日报、农耕杂志、奔流杂志、河南散文学会、散文网等平台发表文章千余篇。爱好文学、摄影、书法、运动等。

  【投稿说明】欢迎文友原创作品投稿,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本号收录乡土、乡情、乡愁类稿件。随稿请附作者名,带图片最好。乡土文学公众号已开通,欢迎您搜索微信公众号:xiangchouwenxue,关注我们。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