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连故一连故事:生死关头一连人 作者/韩耀先 美篇制作/袁武学

作者:铁道兵文化
一连故一连故事:生死关头一连人 作者/韩耀先 美篇制作/袁武学

韩耀先

1975年春节后,师宣传科选送我到青海日报社学习新闻釆写。

一连故一连故事:生死关头一连人 作者/韩耀先 美篇制作/袁武学

4月5日快中午的时候,我突然接到团宣传股一位干事打来电话,说正在施工的关角隧道发生塌方了。我急切地询问具体情况,他说尚不清楚,只知道塌方位置在隧道出口方向,有一百多人被堵在洞内生死不明,洞外正在奋力组织抢险救援。

关角隧道位于青海省天峻县境内,全长4009.89米,轨面最高3692米,山顶海拔4200米,是青藏铁路最长的隧道,也是当时国内海拔最高、线上最长、地质最复杂的铁路隧道,成为全线的重点项目和难点工程。隧道穿越地带地质构造极为复杂,岩性多变,软硬不均,断层最宽处一百多米,断层带两侧岩石破碎,裂隙丛生,极易坍塌。隧道最早开挖于1958年8月,由原西宁铁路局第四工程处施工,1961年完成成洞2530米后停工封闭。经过十几年的积水浸泡和自然风化,洞内塌方淤积十分严重,地质条件更加复杂。1974年青藏铁路恢复施工后,铁道兵47团承担关角隧道施工任务,由1营和2营分别从出口、进口掘进。1974年5月开始复工调查,10月复工,一连担负出口原停工封闭现场清理、处理塌方等任务。在清理工作中,进、出口部队先后处理大小塌方130多次。

一连故一连故事:生死关头一连人 作者/韩耀先 美篇制作/袁武学

一百多人被塌方堵在隧道里,这在铁道兵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光辉历程中从来没有过,在中国铁路建设史上也是闻所未闻!而且,关角隧道海拔3700多米,高原空气含氧量本来就少,塌方堵住洞口,空气不能流通,洞内的氧就更少了。

情况危急!

吃过午饭,我又打电话询问塌方抢险救援的情况。那时不像现在通讯这么方便,既没有移动电话,更没有智能手机。好在青海日报社和青海省委在同一座办公楼上,共用一个电话总机,接转军电还比较方便,我隔一个多小时就打一次电话,及时了解抢险信息。

第二天一大早,我起床后顾不上吃饭就跑到办公室给部队打电话。好消息从几百公里外的天峻传来:凌晨一时五分,经过十四个多小时的紧张战斗,被塌方堵在洞内的一百二十七名干部战士全部救出,无一伤亡!

奇迹!天大的奇迹!在空气稀薄、严重缺氧的高原隧道,一百二十七名指战员被困十四个多小时竟能战胜塌方全部生还,史无前例!

这是一个极具新闻价值的重大事件。

很快,接到师里的指示,我接上新华社青海分社、《人民日报》驻青海记者站、《铁道兵》报和《青海日报》等新闻单位的记者,赶赴关角隧道现场进行采访报道。

这次惊天动地的大塌方抢险涉及场面广,涵盖范围大,关联的人多:从草原到首都,从军队到地方,从洞内到洞外;上至铁道兵兵部、青海省委,下到洞内、洞外火线成立的抢险突击队;既有兵部的首长亲临现场指挥,又有新训结束刚到连队才四五天的新兵英勇战斗;洞内积极组织突围,洞外奋力进行抢救,四面八方大力支援……汇成了一曲感天动地、响彻云霄的雄壮交响乐!

师宣传科将各新闻媒体的记者和部队报道员组合成一个团队,分成三个小组分头深入进行采访。大家先用四天的时间,跑了五个单位,把洞外如何组织抢险救援的事迹进行了分头采访。然后又住在一营,深入班排,集中采访被堵在洞内的干部战士。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谈心、现场观察等方法,了解了大塌方抢险的惊心动魄场面,认识了忘我战斗的英雄群象,捕捉到大量鲜活细小的典型事例,掌握了八十多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

报道素材丰富充足,抢险战斗惊心动魄,英雄事迹可歌可泣,抢险人物可爱可敬。如何客观、完整地还原这场齐心协力战塌方的高原抢险图景,真实、生动地展示广大官兵舍生忘死救战友的英雄风采,成为每个参予采写报道人员反复思考的问题。

报道的目的,不仅仅是单纯表扬好人好事,更重要的是通过报道典型事迹宣传先进思想,弘扬社会正气。这篇通讯应确立一个什么主题思想呢?大家感到,这个群体事迹既体现了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反映了人民军队无所畏惧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既体现了党的团结胜利路线,又反映了学习理论焕发出来的革命精神。当时,记者们出现了三种意见:一部分同志认为,应当紧跟形势,配合时代需要。这个事迹正好发生在学习理论的热潮中,应该展现用理论指挥战斗;第二种意见主张突出团结战斗,洞内洞外团结战斗,军队地方团结战斗,干部战士团结战斗;还有几位同志主张用发扬“三股劲(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拚命精神)”统领主题。三种意见,各有道理,主题难以确立,稿子无从下笔。最后,1959年曾写出著名长篇通讯《苦聪人有了太阳》的新华社记者黄昌禄(后任新华社四川分社社长)引导大家从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分析,认为在抢险中,不论是用理论指挥战斗,还是发扬“三股劲”、团结战斗,都表现了干部战士们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的崇高共产主义精神。而这种活生生的共产主义精神,不仅是当前、而且是永远应当提倡发扬的。

认识统一了,大家确定从发扬共产主义精神这个高度来组织通讯。

一连故一连故事:生死关头一连人 作者/韩耀先 美篇制作/袁武学

主题确定了,但要真正表现好主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是个群体事迹,场面大,头绪多,人物众多,事例繁杂,涉及四面八方,人物数以千计。因此,稿子写起来颇为费劲,写了三遍都不理想。第一稿,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纪录”了下来,主题和人物被过程所淹没。第二稿,压缩了一些情节,并在结构上做了些调整,主题仍不鲜明。写第三稿前,自愿到大西北支边的《青海日报》记者王春岗,又和大家一起重温了他以前供职的《中国青年报》组织采写的著名长篇通讯《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经过反复研究,大家确定从不同的侧面(如生死面前继续战斗,全力以赴抢救战友,危急时刻勇担风险,冲锋在前撤退在后)等来表现共产主义精神。虽然下了不少功夫,主题还是不突出。亲临现场的同志们听了第三稿后批评说,事情的过程是反映出来了,但是不知道共产主义精神在稿子里指什么。

为什么从几个侧面来反映共产主义精神,主题还是显得模糊分散呢?大家又一次认真分析研究,感到主要原因在于作者对共产主义精神缺乏明确的认识,特别是对共产主义精神的实质没有深刻的理解。共产主义精神的表现形式很多,单纯从几个侧面来表现既费力又分散,结果只抓住了一些表面现象,而没有抓住它的实质。那么,共产主义精神的实质是什么呢?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学习讨论,大家进一步提高了认识,认为共产主义精神是体现共产主义理想、风格和情操的思想意识,是人类最先进、最崇高的理想,如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以及先人后己、大公无私等。它与极端自私的个人主义是针锋相对的。黄昌禄记者总结说:共产主义精神归纳为两个字就是“忘我”,用一个字概括就是“公”。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大家又进一步分析了所有材料,发现不管洞内自救、洞外抢险,还是八方支援,他们的思想都表现了忘我的共产主义精神。洞内遇险的同志面对生死考验,没有考虑个人安危,而是想到战友的安全,争着“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洞外抢险的同志全力以赴,不惜一切,“为救战友,粉身碎骨也情愿”。

一连故一连故事:生死关头一连人 作者/韩耀先 美篇制作/袁武学

通过分析,大家对主题的认识更加深刻了,又重新调整了稿子的结构。经过反复修改,一篇近万字的通讯《一曲共产主义精神的赞歌一一记解放军某部风雪高原战胜大塌方的事迹》终于写成。稿子的“魂”立起来,主题就鲜明、突出、深刻了,事迹自然也就生动感人了。

在这场同时间赛跑、与死神PK的抢险战斗中,关键时刻勇于冲锋陷阵、困难面前更显英豪本色的一连,一如既住地冲在最前面,干部战士个个无所畏惧,洞内洞外人人争当先锋,义不容辞地站在了排头兵的位置:

一一洞内,第一个发现险情让战友们后撤的“吹哨人”是一连人!

一一洞外,承担正洞抢险主攻任务的突击队是一连人!

一一抢险中冲在最前面的“小老虎”、洞外唯一的二等功荣立者是一连人!

一一导洞挖通后,洞内最后一个撤出的也是一连人!

塌方那天上午,一连副连长彭德福和三排副排长李再益带领三排的十八个战士走进洞口一百多米处,清理隧道封口后沉积下来的黑泥。10时前后,连长苌根京来工地给彭德福交代完工作刚走出隧道没几分钟,忽然从边墙上掉下一块混凝土。这引起李再益的高度警觉,因为这是一座停工多年的未成老隧道,掉混凝土块不就是塌方的征兆吗?他抬头仔细观察,发现边墙离地面四米的高处裂了一条长五米、宽十厘米的横缝,靠边墙的地平面上有四五米长的泥土正在慢慢上升,拱顶部有三个刚掉过混凝土的新痕迹。他立即将险情报告彭德福。正在这时,“哗”地一声,他的右前方又掉下来一块碗大的混凝土块。不好!一场大塌方即将发生!

生死关头怎么办?这时,他俩只要向外跑出几步,就完全可以脱离险区,平安无事。可是,洞内还有本连和二连、五连的一百多名干部战士在施工,如果他俩一跑,大伙儿肯定就会跟着往外跑,那将会造成重大伤亡!他俩不约而同地果断向战友们发出呼喊:“撤!快往里撤!”在危险区施工的十多名战士刚刚撤离,“轰隆隆”一声巨响,一千五百多方土石山崩地裂般地倒塌下来,把一百二十七名官兵严严实实地封堵在隧道里。

部队领导火速奔向现场,刚刚成立的抢险指挥所果断作出部署:抢险队伍兵分两路,一路从正洞塌方体顶部挖小导洞,一路从已被封闭的横通道下面挖小导洞,两支队伍同时向隧道里掘进!

一连承担关键而艰巨的正洞抢险任务。患有严重胃溃疡和关节炎的苌根京连长本来准备当天去外地治病,险情发生后立即投入抢险战斗,迅速指挥四排八名老兵组成突击队,贴着隧道左边拱角边挖掘边支撑,支起一条32米长的生命通道。

从正洞塌方体上挖导洞危险更大,因为塌方体比较虚松,随时都可能发生塌方。第一个冲上去的副班长袁武学只有一个念头:危险时刻要冲在前,就是天塌下来也要把战友救出来!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他和党百发、李三虎、马臣义、谭国颜等几个“小老虎”连续战斗了八九个小时,连长命令他们撤出来吃饭,可谁都不肯出来,连长只好硬往外拖。当拖到袁武学时,他向连长请求说:“我了解险情,也干顺手了,换人会影响进度,耽误时间。争取一分钟就是一分钟胜利呀!”等到夜里九点左右时,连长再次命令他下来休息。他想:不把战友救出来,说什么也不下去!最后连长让人硬把他拖了出来。刚到洞口,极度疲劳的他就晕倒了。醒来后,他连着喝了三杯水,吃了两个馒头,又和几个战友冲了上去,继续战斗在开挖导洞的最前面。洞越挖越深,也越来越小,在本来就缺氧的高原上,呼吸越来越困难。但一想到洞内的战友更缺氧、更疲劳、更危险时,他便不顾一切地拼命干起来。洞内一丝手电筒的光亮从缝隙里射出来,胜利在望,他的心情也更加急迫:如果能过去帮里面的战友往外挖,不是能更快些吗?受困的战友不就能更早一些脱离危险吗?他来不及向领导汇报,就快速扒了一个勉强能爬进去的小洞毅然决然地往里钻。没想到,他爬进去后立即受到里面战友的责怪:“里面的人都出不去,你还反而往里钻。现在已经一百二十七个了,你进来就一百二十八啦。多一个人多一分危险!”事后有的同志问他,里面那么危险你为什么还要往里钻?他说:“当时根本没想到什么危险,只是想到早点儿与战友见面,早点儿让他们脱险!”由于连续干了十多个小时,袁武学出洞后已处于虚脱状态,一件绿衬衫被汗水和泥土染得不见了真色,在零下十几度的寒夜中被冻得梆梆硬。回到连队,他竟然睡了三天三夜。

凌晨一时许,通向洞内的小导洞挖通了!被堵了十四个多小时的遇险官兵胜利外撤。这时,李再益想:这仍是考验一个军人能否正确对待生死的时刻,应该先让兄弟连队的战友们撤出去,脱离危险。他把想法给大家一说,全排同志一致同意。就是这位最早发现险情、首先往里报警的“吹哨人”,这时又让兄弟连队先撤,自己带着战友最后撤出险区。

这就是一连人一一英雄的一连人!生死关头,冲锋在前,退却在后,把生的希望让给战友,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长篇通讯《一曲共产主义精神的赞歌一一记解放军某部风雪高原战胜大塌方的事迹》写出后,新华社发了通稿,《青海日报》用第一、第二两个整版的超大版面,配以短评、照片、插图全文刋登,《解放军报》《光明日报》《铁道兵》报、《北京日报》《南方日报》等多家军内外大报在显要位置予以刋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青海人民广播电台等电台在黄金时段播发。青海省还将通讯作为范文编入中学语文课本。

一连故一连故事:生死关头一连人 作者/韩耀先 美篇制作/袁武学
一连故一连故事:生死关头一连人 作者/韩耀先 美篇制作/袁武学

解放军报的报道

一连故一连故事:生死关头一连人 作者/韩耀先 美篇制作/袁武学

青海日报的报道

一连故一连故事:生死关头一连人 作者/韩耀先 美篇制作/袁武学
一连故一连故事:生死关头一连人 作者/韩耀先 美篇制作/袁武学

青海中学语文课本转载

这次抢险采写任务完成后,我又回到青海日报社继续学习。战胜大塌方的通讯在《青海日报》发表后反响热烈,报社陆续收到一些读者来电来信。我觉得意犹未尽,又根据“吹哨人”李再益和“小老虎”袁武学两人的会议发言材料,整理了《危险时刻一心想着战友》和《为救战友粉身碎骨也情愿》两篇文章。报社领导看后,马上安排刋发在第三版上半版,并特意组织了一个专栏,冠以《用共产主义精神从事工作》醒目栏题,还配发了编者按和插图。

一连故一连故事:生死关头一连人 作者/韩耀先 美篇制作/袁武学

青海日报的评论

一连故一连故事:生死关头一连人 作者/韩耀先 美篇制作/袁武学

王成林政委的文章

一连故一连故事:生死关头一连人 作者/韩耀先 美篇制作/袁武学

袁武学副班长的文章

那时的部队领导非常重视宣传报道工作。时隔不久,师长陈友国、政委许守华等领导公出路过西宁,专门去青海日报社拜会报社领导,表示谢意。当时正好铁道兵杂技团在西宁演出,门票非常紧俏,两位领导特地嘱托我一定给报社的领导和编辑记者们多联系一些。

惊心动魄的抢险救援结束后,部队领导机关给在战斗中表现突出的七十多位干部战士记三等功,给九位干部战士记二等功,其中一连三排荣立集体三等功,“吹哨人”彭德福、李再益和“小老虎”袁武学荣立二等功,连长苌根京和肖崇炳、金仁华、孟忠俊、仲功礼、党百发、李三虎、成耀华、马建相、马成义、谭国颜、孟树林、张博怀、袁增产、李康焕荣立三等功。

一连故一连故事:生死关头一连人 作者/韩耀先 美篇制作/袁武学

十师老战士重返青藏线中战塌方立功人员

一连故一连故事:生死关头一连人 作者/韩耀先 美篇制作/袁武学

战塌方中荣立二等功的3位战友

左起:袁武学 李再益 郑士友(2连)

他们的名字将永载史册!

他们的壮举将世代传诵!

人民不会忘记他们!

历史不会忘记他们!

一连故一连故事:生死关头一连人 作者/韩耀先 美篇制作/袁武学

上级首长接见战塌方部分立功人员

我为自己是一连人而自豪!1976年提干,团里下令我为一连一排排长。

我也为自己不是真正的一连人而遗憾,因为一直在机关驻勤而没有到岗,只是个“挂名排长”。

遗憾!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

二O二O年仲夏草于北京首科花园

作者:韩耀先,1972年12月从山东梁山入伍,曾任一连排长,铁道兵报社记者、编辑,人民铁道报副总编、高级记者

编辑:乐在其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