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创稳实践 | 信息赋能 多元共治 推动矛盾纠纷化解提质增效

作者:陇原剑
创稳实践 | 信息赋能 多元共治 推动矛盾纠纷化解提质增效
创稳实践 | 信息赋能 多元共治 推动矛盾纠纷化解提质增效
创稳实践 | 信息赋能 多元共治 推动矛盾纠纷化解提质增效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当前,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的加速发展,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已成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路径,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使得社会治理更加高效、精准和便捷。

2023年6月,金昌市金川区广州路街道宝运里社区一位居民向网格员反映,其居住的楼栋下水管道堵塞后自行疏通3次仍未彻底解决。网格员第一时间将居民反映的问题通过“金事 e 通”App 上报社区,社区迅速召集相关单位及居民代表召开协商议事会,充分了解问题症结、听取各方意见、商议解决办法,最终问题得以妥善解决,居民群众对处理结果纷纷点赞。这是金昌市运用信息化平台高效快速解决群众诉求的一个实例。打开当地的平安建设信息平台“金事e 通”App,此类事例还可以看到很多……

近年来,金昌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通过“一网汇集、一线调解、一体联动、一屏呈现”,信息化赋能、实战化运行,有效整合各类信息平台资源,切实推动信息科技助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有力提升信息化服务社会治理能力。

信息支撑“一网汇集”统矛盾

在金昌,“接诉即办”改革正在深入推动,全市积极建设12345“接诉即办”平台,坚持“一号对外”服务群众,统筹整合全市30余条政务热线,建成了线上可流转、流程可追溯、进度可感知、数据可分析、领导可督办、群众可监督的智能化信息平台,开通了“领导驾驶舱”微信小程序平台,实现手机端随时转派、接收、督办,从“接诉”源头提高即办效率。为进一步拓宽诉求反映受理渠道,将网民留言、市长信箱、市政府门户网站等办件归入12345“接诉即办”平台进行统一办理,创新推出“码上办”小程序,群众通过手机扫码一码反映诉求问题,将“接诉即办”触角延伸到群众身边、深入到基层一线,确保群众诉求快速流转、高效处理。2023 年共受理企业群众诉求 8 万余件,办结率 99.6%,满意率 97.9%。

同时,金昌市通过打造全市统一的平安建设信息平台“金事e 通”,服务于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相关职能部门和基层网格员,充分发挥部门协调联动作用,既客观全面地反映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质效,又便捷高效地反映社会治安、矛盾纠纷、社情民意等动态信息,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防范风险隐患、解决群众诉求,实时掌握全市社会治理各领域的相关情况。2023年共摸排收集矛盾纠纷、社会治安、社情民意等信息3.8万余条,办结率99.8%。

“金事 e 通”对上联通省级信息平台,横向打通市级12345“接诉即办”、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对下覆盖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和网格员,实现平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共用、部门协同联动,使基层网格员真正使用“一个平台、一次录入、一网办理”。12345“接诉即办”平台受理的事件进行分类归纳,线上直接快速派单至基层“金事 e通”平台办理,网格员摸排的公共服务设施状况事件,直接推送至金昌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由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处理,办结后线上反馈办理结果,切实提高了办件质量和效率。派单推送的事件信息又可同步向省级平台推送,实现了数据信息采集上报和事件派单办理反馈的双向互通。

永昌县城关镇永福苑社区第一网格网格员张晓梅说:“现在,我们仅使用‘金事 e 通’一个 App 进行信息录入、处置矛盾事件、收集社情民意,涉及职能部门的还可以直接转派,大大提升了办理效率,群众的矛盾诉求能更快地得到解决。”

源头治理“一线调解”化矛盾

金昌市整合党建、民政、应急等工作网格,实行“多网合一”,优化调整网格695个,配备专职网格员695名,网格员通过“金事 e 通”App,及时排查化解网格内各类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收集社情民意、提供为民代办等服务,做到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过程网上监督、群众诉求有效回应,提升了社会治理信息平台实战能力。

金昌市充分发挥综治中心县(区)“指挥部”、乡镇(街道)“平台”、村(社区)“阵地”作用,打造“一站式”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平台,汇聚社会治理合力,将矛盾纠纷有效分流、多元化解,激活了源头解纷资源,拓宽了调解渠道,解决了群众诉求和矛盾纠纷。

通过线上群众说事报事、线下网格排查处置,群众便捷反映诉求,信息平台及时转办,形成上下贯通、服务高效的群众诉求受理模式,延伸了社会治理触角,提高了快速精准办理,推动群众诉求“指尖反映,码上办理”,提升服务群众的效能。金川区桂林路街道嘉润苑居民李先生表示:“以前有什么问题,我们只能到社区或者找网格员反映解决,现在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在楼下扫码直接反映了,非常方便,还能快速得到答复处理,感觉社区服务更加便民贴心了!”

多元参与“一体联动”调矛盾

如何提升市民的安全感,社会治安防控是第一道考题。金昌以“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作出了回答,既要防得全面,又要防得仔细,才能织好平安之网,夯实平安之基。

金昌市依托“雪亮工程”智能安防体系,全市总平台共接入视频资源8382路,按需向武警、消防、城管、文明办等部门推送视频资源,助力社会面管控、消防救援和城市管理,公安机关视频直接破案作用率达95% 以上。全市加快建设智慧安防小区,全力推动在小区进出口和重要公共部位布建智能门禁、车辆抓拍、可视对讲、人脸识别、智能预警等安防设备,实时自动采集各类治安信息,推进居民小区前端智慧单元建设,助力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的排查化解,全市建成智慧安防小区182个。

2023年实施的智慧交管项目,通过前端感知全域覆盖、警用装备配齐配强、集指平台应用创新、基础设施加固完善等,进一步提升城市信息化管理水平,赋能全市智慧城市体系建设和智慧政法建设。

金昌市依托“金事 e 通”信息平台,让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特殊人群、社会治安、校园及周边安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社情民意等信息采集录入、事件快速处置,推动部门协同联动,形成治理工作合力,着力打造线上多元化参与解纷的工作格局,实现辖区矛盾风险源头预防、及时预警、联动调处,有力提升联防联控的综合治理能力。

数字赋能“一屏呈现”研矛盾

金昌市不断加强数字技术在社会治理领域的深度应用,通过大数据推动社会治理智能化、专业化,深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从“治理”到“智理”转变。

金昌市“金事 e 通”信息平台基于人、地、事、物、情等要素,针对汇集整合的各类信息资源,围绕事件类型、数据类型、区域、时间维度及事件办理情况,利用大数据分析手段,通过柱、饼、线等图表形式实时一屏可视化展示,实现多层次、多方面统计整理和对比分析 , 从中发现规律性、动向性、区域性属性特征,分析研判社会矛盾风险形势,并形成《平安形势分析月报告》,对全市社会治理状况作出综合的判断、预测和预警,真正变“静态数据”为“动态情报”,切实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相关参考。

金川区综治中心主任陈国贤说:“我们运用信息平台汇聚社会治理数据,通过多维度分析、数据研判,动态掌握社会治理的发展趋势,实时作出预警预判,对问题突出、矛盾集中的行业和区域提出意见建议,及时转交相关部门研究解决,在推动社会治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金昌市通过打造信息汇聚“高地”,加强各信息平台的深度运用,整合信息资源,加强情报信息采集,广泛收集基层社会治理数据,将全部数据下沉本地数据池,加强数据分析研判,做到动态感知、海量汇聚、智能分析、精准预警、高效处置,录入的命案预警信息全部得到妥善处置,真正用大数据服务支撑维护安全稳定,社会治理“智治”水平有效提升。

来源:《民主与法制》周刊总第1148期(2024年第16期)

发布:甘肃省委政法委宣传教育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