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提高市域社會治理能力。”目前,随着網際網路、大資料、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新型技術的加速發展,數字化、資訊化、智能化已成為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重要路徑,智能化技術的應用,使得社會治理更加高效、精準和便捷。
2023年6月,金昌市金川區廣州路街道寶運裡社群一位居民向網格員反映,其居住的樓棟下水管道堵塞後自行疏通3次仍未徹底解決。網格員第一時間将居民反映的問題通過“金事 e 通”App 上報社群,社群迅速召集相關機關及居民代表召開協商議事會,充分了解問題症結、聽取各方意見、商議解決辦法,最終問題得以妥善解決,居民群衆對處理結果紛紛點贊。這是金昌市運用資訊化平台高效快速解決群衆訴求的一個執行個體。打開當地的平安建設資訊平台“金事e 通”App,此類事例還可以看到很多……
近年來,金昌市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不斷暢通群衆訴求表達管道,通過“一網彙集、一線調解、一體關聯、一屏呈現”,資訊化賦能、實戰化運作,有效整合各類資訊平台資源,切實推動資訊科技助力沖突糾紛排查化解,有力提升資訊化服務社會治理能力。
資訊支撐“一網彙集”統沖突
在金昌,“接訴即辦”改革正在深入推動,全市積極建設12345“接訴即辦”平台,堅持“一号對外”服務群衆,統籌整合全市30餘條政務熱線,建成了線上可流轉、流程可追溯、進度可感覺、資料可分析、上司可督辦、群衆可監督的智能化資訊平台,開通了“上司駕駛艙”微信小程式平台,實作手機端随時轉派、接收、督辦,從“接訴”源頭提高即辦效率。為進一步拓寬訴求反映受理管道,将網民留言、市長信箱、市政府門戶網站等辦件歸入12345“接訴即辦”平台進行統一辦理,創新推出“碼上辦”小程式,群衆通過手機掃碼一碼反映訴求問題,将“接訴即辦”觸角延伸到群衆身邊、深入到基層一線,確定群衆訴求快速流轉、高效處理。2023 年共受理企業群衆訴求 8 萬餘件,辦結率 99.6%,滿意率 97.9%。
同時,金昌市通過打造全市統一的平安建設資訊平台“金事e 通”,服務于縣(區)、鄉鎮(街道)、村(社群)三級綜治中心、相關職能部門和基層網格員,充分發揮部門協調關聯作用,既客觀全面地反映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質效,又便捷高效地反映社會治安、沖突糾紛、社情民意等動态資訊,及時有效化解沖突糾紛、防範風險隐患、解決群衆訴求,實時掌握全市社會治理各領域的相關情況。2023年共摸排收集沖突糾紛、社會治安、社情民意等資訊3.8萬餘條,辦結率99.8%。
“金事 e 通”對上聯通省級資訊平台,橫向打通市級12345“接訴即辦”、城市運作管理服務平台,對下覆寫縣鄉村三級綜治中心和網格員,實作平台互聯互通、資訊共享共用、部門協同關聯,使基層網格員真正使用“一個平台、一次錄入、一網辦理”。12345“接訴即辦”平台受理的事件進行分類歸納,線上直接快速派單至基層“金事 e通”平台辦理,網格員摸排的公共服務設施狀況事件,直接推送至金昌市城市運作管理服務平台,由相關職能部門進行處理,辦結後線上回報辦理結果,切實提高了辦件品質和效率。派單推送的事件資訊又可同步向省級平台推送,實作了資料資訊采集上報和事件派單辦理回報的雙向互通。
永昌縣城關鎮永福苑社群第一網格網格員張曉梅說:“現在,我們僅使用‘金事 e 通’一個 App 進行資訊錄入、處置沖突事件、收集社情民意,涉及職能部門的還可以直接轉派,大大提升了辦理效率,群衆的沖突訴求能更快地得到解決。”
源頭治理“一線調解”化沖突
金昌市整合黨建、民政、應急等工作網格,實行“多網合一”,優化調整網格695個,配備專職網格員695名,網格員通過“金事 e 通”App,及時排查化解網格内各類沖突糾紛和風險隐患、收集社情民意、提供為民代辦等服務,做到發現問題及時上報、處理過程網上監督、群衆訴求有效回應,提升了社會治理資訊平台實戰能力。
金昌市充分發揮綜治中心縣(區)“指揮部”、鄉鎮(街道)“平台”、村(社群)“陣地”作用,打造“一站式”多元化解沖突糾紛平台,彙聚社會治理合力,将沖突糾紛有效分流、多元化解,激活了源頭解紛資源,拓寬了調解管道,解決了群衆訴求和沖突糾紛。
通過線上群衆說事報事、線下網格排查處置,群衆便捷反映訴求,資訊平台及時轉辦,形成上下貫通、服務高效的群衆訴求受理模式,延伸了社會治理觸角,提高了快速精準辦理,推動群衆訴求“指尖反映,碼上辦理”,提升服務群衆的效能。金川區桂林路街道嘉潤苑居民李先生表示:“以前有什麼問題,我們隻能到社群或者找網格員反映解決,現在有什麼問題也可以在樓下掃碼直接反映了,非常友善,還能快速得到答複處理,感覺社群服務更加便民貼心了!”
多元參與“一體關聯”調沖突
如何提升市民的安全感,社會治安防控是第一道考題。金昌以“立體化、資訊化社會治安防控”作出了回答,既要防得全面,又要防得仔細,才能織好平安之網,夯實平安之基。
金昌市依托“雪亮工程”智能安防體系,全市總平台共接入視訊資源8382路,按需向武警、消防、城管、文明辦等部門推送視訊資源,助力社會面管控、消防救援和城市管理,公安機關視訊直接破案作用率達95% 以上。全市加快建設智慧安防小區,全力推動在小區進出口和重要公共部位布建智能門禁、車輛抓拍、可視對講、人臉識别、智能預警等安防裝置,實時自動采集各類治安資訊,推進居民小區前端智慧單元建設,助力沖突糾紛和風險隐患的排查化解,全市建成智慧安防小區182個。
2023年實施的智慧交管項目,通過前端感覺全域覆寫、警用裝備配齊配強、集指平台應用創新、基礎設施加強完善等,進一步提升城市資訊化管理水準,賦能全市智慧城市體系建設和智慧政法建設。
金昌市依托“金事 e 通”資訊平台,讓各職能部門共同參與特殊人群、社會治安、校園及周邊安全、沖突糾紛排查化解、社情民意等資訊采集錄入、事件快速處置,推動部門協同關聯,形成治理工作合力,着力打造線上多元化參與解紛的工作格局,實作轄區沖突風險源頭預防、及時預警、關聯調處,有力提升聯防聯控的綜合治理能力。
數字賦能“一屏呈現”研沖突
金昌市不斷加強數字技術在社會治理領域的深度應用,通過大資料推動社會治理智能化、專業化,深入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從“治理”到“智理”轉變。
金昌市“金事 e 通”資訊平台基于人、地、事、物、情等要素,針對彙集整合的各類資訊資源,圍繞事件類型、資料類型、區域、時間次元及事件辦理情況,利用大資料分析手段,通過柱、餅、線等圖表形式實時一屏可視化展示,實作多層次、多方面統計整理和對比分析 , 從中發現規律性、動向性、區域性屬性特征,分析研判社會沖突風險形勢,并形成《平安形勢分析月報告》,對全市社會治理狀況作出綜合的判斷、預測和預警,真正變“靜态資料”為“動态情報”,切實為黨委、政府決策提供相關參考。
金川區綜治中心主任陳國賢說:“我們運用資訊平台彙聚社會治理資料,通過多元度分析、資料研判,動态掌握社會治理的發展趨勢,實時作出預警預判,對問題突出、沖突集中的行業和區域提出意見建議,及時轉交相關部門研究解決,在推動社會治理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金昌市通過打造資訊彙聚“高地”,加強各資訊平台的深度運用,整合資訊資源,加強情報資訊采集,廣泛收集基層社會治理資料,将全部資料下沉本地資料池,加強資料分析研判,做到動态感覺、海量彙聚、智能分析、精準預警、高效處置,錄入的命案預警資訊全部得到妥善處置,真正用大資料服務支撐維護安全穩定,社會治理“智治”水準有效提升。
來源:《民主與法制》周刊總第1148期(2024年第16期)
釋出:甘肅省委政法委宣傳教育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