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从“产能过剩论”到对华加征关税 美滥用保护主义将反噬其身

作者:华夏经纬网
从“产能过剩论”到对华加征关税 美滥用保护主义将反噬其身

这是2023年11月6日在第六届进博会汽车展区福特汽车展台拍摄的跑车。新华社记者孟涛摄

【华夏经纬网综合媒体报道】5月14日,美方宣布提高对华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电池、关键矿产、半导体以及钢铝、港口起重机、个人防护装备等产品的加征关税。其中,电动汽车关税将从25%提至100%。

从一些政客大肆炒作“中国产能过剩论”,到如今不顾中方强烈反对大幅加征关税,美国选择了错上加错。

美滥用保护主义对华加征关税

5月14日,美方发布对华加征301关税四年期复审结果,宣布在原有对华301关税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对自华进口的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电池、关键矿产、半导体以及钢铝、港口起重机、个人防护装备等产品的加征关税。

其中,对电动汽车的关税将从目前的25%提高到100%。

美专家认为此举出于国内政治目的,无助美国本土相关产业繁荣,不利于美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这一扭曲市场的行为将伤害美国消费者。

从“产能过剩论”到对华加征关税 美滥用保护主义将反噬其身

这是5月14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拍摄的美国总统拜登。新华社发(亚伦摄)

中国商务部当天在回应美提高部分对华产品加征的301关税时表示,美方出于国内政治考虑,滥用301关税复审程序,进一步提高部分对华产品加征的301关税,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是典型的政治操弄。美方提高301关税违背了拜登总统“不寻求打压遏制中国发展”“不寻求与中国脱钩断链”的承诺,也不符合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精神,这将严重影响双边合作氛围。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也将因此受阻。商务部称,阻碍中国绿色产品自由贸易无助于解决自身问题,反而会破坏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合作,阻碍全球绿色转型。谈气变合作就不能搞保护主义,搞保护主义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气变合作。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强调,美方应立即纠正错误做法,取消对华加征关税措施。中方将采取坚决措施,捍卫自身权益。

美方举起关税大棒能起到作用吗

针对美方新的关税加征计划,路透社和美联社等多家外媒均分析称,该计划对中国的影响有限,因为美国市场上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非常少,而对于美国来说,政治动机大于实际影响。

从“产能过剩论”到对华加征关税 美滥用保护主义将反噬其身

在位于重庆市两江新区的赛力斯汽车超级工厂,AI智能检测系统在检测车辆关键部位的螺栓松紧程度(4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

由于受到重重限制,中国电动汽车、锂电池、芯片此前并未大规模进入美国市场。数据显示,当前,电动汽车、医疗用品和半导体产品仅占中国对美出口总额的5.9%,不到中国出口总额的1%。2023年,中国出口到美国的电动汽车数量仅一万多辆,在出口总量中占比不足1%。今年一季度,中国对美出口的电动汽车不足2000辆。

基于此,《日本经济新闻》指出,中国相关行业并不依赖美国市场,美方追加关税很难对中国企业产生实质性影响。彭博社也分析称,美国政府瞄准中国绿色科技领域,看似猛烈实际只具象征意义,“几乎不会削弱中国经济的增长”。

既然这样,美国政府为何要这么做呢?分析人士指出,一方面,由于美国在新能源等领域竞争不过中国,美国政客不得不使出贸易保护手段打压中国优势产业发展,为本国企业谋求更有利的竞争环境,维护美国在全球产业链的高端位置。

另一方面,这更像一场“政治秀”。今年是美国大选年,美国经济却陷入高通胀、高财政赤字等多重困境,“祸水外引”便成为现任政府的惯性选择。正如不少分析人士指出,拜登政府此时发起对华“关税战”,主要出于国内政治需求,目的是在摇摆州选民关心的经济问题上展现对华强硬,来争取更多选票。

加税,“回旋镖”式的自伤游戏

如今,美国对中国优势产业加征关税,只会带来反噬效应。彭博社专栏作家戴维·菲克林指出,就像孤岛上的小鸟,这些汽车制造商会在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变得臃肿,失去飞行能力。

美国可能希望借加征关税打压中国新能源产业优势,但这只是一厢情愿。中国新能源产品畅销全球,相关投资广受欢迎,凭借技术和价格上的比较优势,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在全球市场依然走出向上曲线。据荣鼎咨询公司统计,2023年欧洲再次成为中国电动汽车相关产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最大目的地。在巴西,今年前四个月,中国汽车制造商销售了4.8万辆新车,是去年同期的8倍。同时,巴西正努力吸引中国汽车产业落地,以创造广泛的就业机会。可见,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让全球受益,参与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

从“产能过剩论”到对华加征关税 美滥用保护主义将反噬其身

2023年12月22日,在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内,工人在对出厂前的车辆进行漆面及门窗检测。新华社记者方喆摄

“有没有可能,我们只是在这些领域被中国打败了?”近日,一名美国电台节目主持人向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发出“灵魂拷问”。听到耶伦给出“中国企业获得了政府大量补贴导致竞争环境不公平”的“标准答案”,主持人以美国芯片法案和《通胀削减法案》为例质疑美国“可能提供更多补贴”时,耶伦不得不承认,美国政府对清洁能源等重要战略领域提供补贴,因为这对美国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性”。

对于耶伦的“双标”,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华春莹在社交媒体上一语道破天机:“翻译一下:我们会用补贴支持美国工业,因为这是战略性的,但当别人这么做时,那就是不公平竞争。”

事实证明,美国保护主义措施无一例外只是“回旋镖”式的自伤游戏。美国媒体刊文称,关税实际上是对美国消费者征税,几乎没有人认为关税起到效果,却让美国经济付出了损失金钱和就业岗位的代价。根据美国税务基金会的数据,这些关税使美国经济每年损失近20万个就业岗位和0.25%的国内生产总值,即大约700亿美元的年产值。

再高关税也保护不了美国汽车业

高关税和贸易壁垒真的能保护美国汽车业吗?换个角度看,美国钢铁行业就是前车之鉴。

从“产能过剩论”到对华加征关税 美滥用保护主义将反噬其身

图为新能源汽车排队装船。(无人机照片) 中新社发 王朔 摄

早在2017年美国对华不锈钢产品实施“双反”,当时,中国钢铁对美出口量无足轻重,美国钢铁业的症结不在于所谓“不公平竞争”,也不在于缺乏足够保护,而在于其自恃多年垄断地位,不注重依靠技术进步提高生产效率。

美国钢铁业真正需要的是以开放促改革,而贸易保护只会增强企业惰性。果然,去年年底,曾为纽约帝国大厦提供钢材的巨头企业美国钢铁公司同意接受日本企业收购。

如今看来,保护主义究竟是保护了美国钢铁业,还是化为了政治泡沫?专家指出,美国钢铁业的今天可能就是美国汽车业的明天。

综合自中新网、新华网、央视新闻客户端、经济日报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