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连故事:阿拉报道组的“四大天王”作者/韩耀先美篇制作/袁武学

作者:铁道兵文化
一连故事:阿拉报道组的“四大天王”作者/韩耀先美篇制作/袁武学

韩耀先

我是1972年年底从“天地显罡煞之精,人境合杰灵之美”的水泊梁山入伍的。

我清楚地记得,那年的冬天,不是太冷。我们一千多个“梁山好汉”坐在没有篷子的解放牌汽车上,迎着凛冽的寒风,高唱着“我参加解放军穿上绿军装,我走进红色学校扛起革命枪……”的雄壮歌曲,告别了难舍难离的父老乡亲。

在河南商丘火车站下汽车后,我们登上一列长长的绿色列车。列车开动了,接我们的排长教我们唱起一首新歌:“背上了行装扛起枪,满怀豪情斗志昂扬……”(当时唱的《铁道兵志在四方》是进行曲,“文革”结束后才又恢复了原来的曲调。)这时候才知道,我们当的是铁道兵。

列车好像知道我们这些正值青春年华的热血男儿和它的特殊缘分,跑得特别欢快,鸣笛特别响亮。听着车轮撞击钢轨发出的“哐当”“哐当”声音,我们也觉得格外悦耳、格外亲切。

第二天,当火红的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们到达了新兵团驻地——位于西安郊区的户县大王镇富村。紧张的新训生活开始了!星星还没有隐去,嘹亮的军号声就把我们从睡梦中唤醒。出早操、走队列、学射击、练投弹……吃饭要抢,不然还没吃完集合号就吹响了;上厕所一律都是小跑,怕耽误训练争分夺秒;洗衣服、给家里写信,只能等到星期天。新兵团的生活就是这样紧张而又辛苦、单调而又充实。

一天,我正和战友们一起趴在冰冷的雪地上练习卧姿射击,新兵连指导员和一位高高的个子、瘦瘦的身材,长得像电影《冰山上的来客》里的杨排长样子的干部向我们排走过来。指导员问我们排长:“哪个叫韩耀先?”排长便向我喊:“韩耀先!”我马上站起来立正大声回答:“到!”指导员和那个“杨排长”笑了。“杨排长”和气地问我:“你是山东人民广播电台和《大众日报》的通讯员?”我说:“是。”“杨排长”又问我:“你是什么文化程度?”我回答:“高中。”他们临走时,“杨排长”对我说:“明天你跟我去采访几个新兵,写篇报道。”

三个多月的新兵团训练结束后,我们“满怀豪情斗志昂扬”地开赴秦岭深处、汉水江畔的襄渝铁路建设工地。我被分配在四十七团勤务连测化排化验班。几个月后,一纸调令又让我到团政治处宣传股报道组报到。后来才知道,在新兵团我被“杨排长”和司令部的张宝祥参谋同时选上了。记得“杨排长”带我采写报道后没几天,张宝祥参谋把我叫到连部,问了一些化学方面的问题,我都对答如流,最后又让我写了几组化学方程式。我所以能够分到勤务连测化排化验班,原来是得到了张参谋的青睐。

真是缘分啊!走进宣传股,我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在新兵团带我采访的“杨排长”。原来,这位年轻干练、英姿飒爽的“杨排长”,是宣传股的资深干事,名字叫胡可荣。他是甘肃天水人,1959年11月入伍,多次被评为“五好战士”“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和“四好连队先进代表”,并且两次荣立三等功。他热情地把我介绍给宣传股的全体同志。

报道组当时已有五位老兵。两位是1969年入伍的上海兵,一位叫曹心泉(后改名扈凡),一位叫郭长林;两位是1970年入伍的湖北兵,一位叫幸绍德,一位叫李明亮;一位是1971年入伍的四川兵,叫杨克贵。走进报道组,不论是入伍的年限,还是新闻的采写水平,我都是一个地道的新兵。

这五位老兵个个身手不凡,都是采写新闻报道的高手。

扈凡是报道组的组长,捕捉新闻、采写稿件、组织策划等方面的能力都非常强。他特别擅长新闻人物的采写,如当时他对战隧道塌方能手——一连一排副排长肖崇炳的报道,就打了一个极为漂亮的短平快,稿件先后在《铁道兵》报、《解放军报》刊登。真是让我们羡慕不已。要知道,那个年代报刊很少,中央只有“两报一刊”(《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红旗》杂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有一张当地的日报,军队系统各大军区各军兵种各有一张四开报纸,全国只有几十家报纸,要想在报纸上登一篇稿子是相当的难。

郭长林老成稳重,新闻敏感强,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新闻点。

幸绍德入伍前是中学校长,文字功夫十分了得,稿件结构严密,逻辑性强。

李明亮可谓报道组的“小帅哥”,报道角度新,又写得一手漂亮的钢笔字,哪个编辑看到他的稿子不感到赏心悦目?

杨克贵头脑灵活,文思敏捷,写稿出手快,大有倚马可待的本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与我朝夕相处、同室共眠的五位战友都是自己的老师啊!走进这样一个人才荟萃的集体,与这么几位有才识有智慧的贤士为伍,我实在是太幸运、太有福气啦!我暗暗下定决心:珍惜机缘,好好向他们学习,尽快提高自己的新闻采写水平,为部队宣传报道工作作出自己最大的努力。几位老兵如兄长般地对我关怀备至,耳提面命地教我怎样进行深入细致的现场采访,如何精心提炼新闻主题,怎样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何挖掘稿件的思想深度……特别是扈凡组长,更是经常亲自带着我下连队“抓活鱼”,指点我怎样选择报道角度,帮我一字一句地修改稿件,甚至连一个标点都不放过。

他们几位老兵还常常在我面前念叨:咱们报道组原来还有两位高手,也是1969年入伍的上海兵,一位叫朱瑞华,一位叫朱桂林,可惜你来之前几个月他俩退伍回上海了,回去后都进了解放日报社。作为上海市委的机关报,《解放日报》可是一张在全国都有较大影响的大报。要想成为这样一家报纸的编辑记者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他们两位既非科班出身,又无家庭背景,是完全凭自己的真才实学迈进高门槛的解放日报社的。他们退伍之前,我们报道组的阵容非常强大,实力相当雄厚,四位上海兵是响当当、硬邦邦的顶梁柱。当时,我们团的宣传报道工作搞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那个时候虽然还没有“四大天王”的说法,但他们四个就是干部战士、更是我们报道组几个人心目中的“四大天王”。四十多年后的今天说起他们,战友们仍然念念不忘,一致公认他们是报道组“最厉害”的。毫不夸张地说,他们那个时期是四十七团宣传报道工作最辉煌的时期。

一连故事:阿拉报道组的“四大天王”作者/韩耀先美篇制作/袁武学

左起:郭长林、朱瑞华、朱桂林、曹鑫泉(即扈凡)

在庆幸自己有缘遇到五位贤师良友的同时,我也时常为与另外两位“天王”失之新老兵交替而感到遗憾。

然而,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我抱憾多年的心事四十多年后竟然得以梦圆。

2017年春暖花开的季节,年近八旬、德高望重的胡可荣干事发起组织四十七团宣传股的战友聚会。宣传股及所属报道组、电影组和文艺宣传队能联系到的三十多个战友,兴致勃勃地从北京、上海、成都和甘肃天水、湖北钟祥、广东江门、山东淄博、陕西咸阳等地赶到古城西安相聚。

“犹记昔日少年郎,英姿潇洒好俊相。如今聚首难相认,缘是容改鬓挂霜。”当年的壮小伙儿升级为大爷大叔,当年的小姑娘儿现在坐公交车有人让座。四十多年后再聚首,大家的激动、喜悦、感慨之情真是难以言表。

参加聚会的战友,既有三进青藏线、在宣传股干了八年的老干事,也有兵改工的“收官股长”;既有汗洒成昆线、襄渝线、青藏线的老铁道兵,也有能歌善舞、吹拉弹唱的“三线”学兵……最让我兴奋和激动的是报道组的几位老兵全来了,“四大天王”一个不缺、一个不少。报道组的阵容最为整齐,人数最多,一共来了八位。老组长扈凡向大家一一介绍了报道组“八大金刚”的简要情况:四个人一辈子坚守新闻岗位直到退休,两个人当了政府官员,一个人获得注册经济师的高级职称,一个人成为央企的管理人才。

退休后仍笔耕不辍、现任上海老新闻工作者协会奉贤分会会长、奉贤区老新闻工作者协会会会长的“四大天王”之一朱瑞华,在会上为上海战友纪念入伍五十周年出书征稿。我觉得这事很有意义,便当场响应。于是,回来后拉拉杂杂写了这篇东西,借此向“四大天王”和报道组的全体老兵表示谢意!向四十七团的全体上海战友致敬!

一连故事:阿拉报道组的“四大天王”作者/韩耀先美篇制作/袁武学

报道组成员西安战友聚会与胡可荣干事合影

左起:朱瑞华、幸绍德、郭长林、扈凡、胡可荣、朱桂林、杨克贵、李明亮、韩耀先

作者:韩耀先,1972年12月从山东梁山入伍,曾任1连排长、铁道兵报社记者、编辑

——摘自《英雄啊!铁道兵》

编辑:乐在其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