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马斯克公布征服火星时间表:10年内载人登陆火星,30年内火星上肯定有人类文明【附全球航天产业现状分析】

作者:长江云
马斯克公布征服火星时间表:10年内载人登陆火星,30年内火星上肯定有人类文明【附全球航天产业现状分析】

图片来源:摄图网

SpaceX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一直有个移民火星的想法,以此为目标,马斯克投入了上百亿美元,用于研发人类历史上体积最大、推力最强的运载火箭“星舰”。遗憾的是,在星舰三次试飞中,均以失败告终。其实早在2016年,马斯克就曾预测,SpaceX将在2024年进行人类登陆火星的首次载人飞行。

今年1月,马斯克在得克萨斯州星城的火箭花园做了年度演讲,其中提到人类登陆火星的时间。他说:可重复使用火箭是使人类成为太空文明的关键,SpaceX在过去8年来取得的成就令人难以置信。未来8年我们可能还会抵达火星,把人类送上火星。按照马斯克的说法,未来8年,也就是2032年前后,人类可能会实现登陆火星的愿望。

周三(5月15日),马斯克在X平台上发帖,为他征服火星的计划列出了一张时间表。其中一位X用户写到:“我们离登陆火星只有几年的时间了”。

对此,马斯克回应称,“无人登陆不到5年,载人登陆不到10年,也许20年内建造一座城市,但30年内肯定会有文明”。

从“马斯克火星移民计划”回看全球航天产业发展情况:

——全球航天发射次数分析

《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1年)》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共实施146次发射任务,为1957年以来最高发射次数。中国大陆2021全年航天发射次数达55次,位居世界第一;美国发射45次,排名第二;俄罗斯发射25次,排名第三。

此外据Space Launch Report统计,按火箭制造国家排名的数据显示,中国大陆去年完成55次航天发射,相当于平均6.6天就有一次发射。55次任务中有3次失利。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去年完成48次发射,成功率100%,将上百颗(含搭载)航天器送入太空。

马斯克公布征服火星时间表:10年内载人登陆火星,30年内火星上肯定有人类文明【附全球航天产业现状分析】

——全球航天器发射数量

根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空间瞭望智库统计数据,2018-2022年全球各类航天器发射数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发射数量复合增速达到52.67%,2022年发射总量为2505颗;其中,通信卫星是最主要的航天器类型,2022年发射数量达到1956颗,占当年航天器发射总量的78.08%。可以看出近年来发射航天器以通信目的为主,其他类型如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遥感卫星所占比重有所减少,近年卫星通信行业发展速度加快。

马斯克公布征服火星时间表:10年内载人登陆火星,30年内火星上肯定有人类文明【附全球航天产业现状分析】

——全球航天产业规模

近年来,在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的驱动下,全球航天产业发展迎来大发展大变革的新阶段,靠国家包揽包办的发展模式已然发生改变,商业航天成为助推航天产业快速发展的新生重要力量。全球著名的航天科技公司SpaceX的液体燃料火箭发射、可重复利用火箭技术达成了航天史上的标志性成就,其推出星链宽带(专网通信)、卫星发射(卫星代工)以及商业载人航天和运载等新商业模式拓宽了航天产业全新应用场景。以SpaceX为代表商业航空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新模式推动着世界航天产业的迅速发展。

据美国卫星产业协会(SIA)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全球航天产业收入规模持续增长,到2021年,全球航天产业收入规模为3864亿美元,同比增长4.1%。

马斯克公布征服火星时间表:10年内载人登陆火星,30年内火星上肯定有人类文明【附全球航天产业现状分析】

——SpaceX一家独大

根据UCS卫星数据库,截至2022年5月,美国卫星发射数量TOP10运营商分化差异较大,其中私营企业SpaceX一家独大,通信卫星在轨数量达到1666颗,远超其余竞争者。

马斯克公布征服火星时间表:10年内载人登陆火星,30年内火星上肯定有人类文明【附全球航天产业现状分析】

展望未来,蓝箭航天火箭研发部总经理、朱雀三号火箭总指挥戴政表示,预计未来两到三年,大陆商业航天将迎来爆发式增长。2025年下半年或2026年上半年开始,卫星互联网星座将迎来高密度组网,与此同时,大陆的可复用火箭技术也将迎来突破。

蓝箭航天创始人兼董事长张昌武指出,预测2028年前,中国商业航天的发射能力将有望达到发射100次/年、有效载荷质量1000吨/年、单价2万元人民币/千克的全新水平。银河航天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徐鸣认为,商业航天的重点是“商业”,所以更需要用“情怀、勇气、信任”来驱动商业航天发展。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全球商业航天行业市场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