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奋战700天,中交中南局为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扫清障碍

作者:CREC中铁张鑫

立夏时节,广州市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迎来重大进展,T3航站楼项目首块复合型钢屋盖结构综合网架完成提升,标志着主航站楼南北中线全面贯通。

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是中国民航机场建设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改扩建工程,2025年建成投用后将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单体机场,客货吞吐规模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

这项工程在施工复杂度、持续时间、运行影响等各方面都存在不小的挑战。光是前期错综复杂的输电线路迁改,就是一项难度不小的工程。输电线路迁改,是将地面的高压电路迁移至电力隧道或地下管廊,从而给安置房的施工作业腾出更多空间,同时增加建设用地面积,为机场三期扩建提供更好的施工条件。

奋战700天,中交中南局为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扫清障碍

项目地下管廊

任务艰巨,广州供电局最终选择了中交中南局作为项目承建方。从2021年12月21日到2023年12月16日,中交中南局项目组和职工大干700多个日夜,克服种种困难,圆满完成了迁改任务,为改扩建工程扫清了障碍。

“党建引领、管理筑基,为此次迁改工程圆满完成发挥了核心支撑作用。”中交中南局广州供电局项目群项目经理杜国涛说,700多天来,项目全体党员干部始终坚守岗位、冲锋在前,紧抓党建安全环保质量一体化,鼓舞广大职工奋勇争先,保障了迁改项目的高质量完成。

奋战700天,中交中南局为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扫清障碍

广州供电局项目组合影

群策群力,攻克高难度施工任务

项目经理杜国涛在建设一线有着15年的工作经验,主持过高速公路、城市轨道、电力隧道管廊等各类项目的管理。这次迁改工程新建隧道长度5437.08米,看似不长,但因点多面广、地质复杂、工期紧张,对承建方的动员协调能力和组织施工能力构成了巨大考验,也让杜国涛深感责任重大。

新建隧道共设置12个工作井,沿途经过国道、其他在建项目、农村自建民房、农田、河流、鱼塘、公司、垃圾转运站等障碍物;部分工作井周围环境复杂,人流、车流量大、商业繁忙;临近沟渠、乡道、学校、路灯线、高压电杆、电线;靠近电缆、燃气管道、雨水、通信等市政管线;施工涉及拆迁、绿化迁移、交通疏解、沟渠变道、雨污排水管线迁改等工作,施工难度非同小可。

为保证顶管施工的安全和质量,2021年10月,杜国涛和总工程师杨德金牵头组建了“南穗奋进”QC小组,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着眼解决项目施工中出现的技术质量问题,提高项目施工管理能力。

奋战700天,中交中南局为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扫清障碍

项目施工现场

经过多种施工方案比选,杜国涛最终决定采用“顶管法+明挖法”施工。其中,顶管隧道长度占比五分之三,是此次隧道工程的重头戏,含下穿河流、民房、道路等高难度施工。自接手项目以来,杜国涛带领技术团队与时间赛跑,白天与顶管专家交流技术方案,晚上查阅各类文献资料复核,通宵研讨方案细节,一点点打磨符合实际条件的施工方案。

在顶管施工方面,杜国涛带领项目团队总结编制了一套可推广可借鉴的工法,收获2项QC小组成果一等奖,拿下了3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成就了项目技术质量管理的一大亮点。

党建引领,屡创标杆示范项目

为确保在雨季来临前完成电力隧道2#-3#工作井明挖区间土方开挖、主体结构施工,杜国涛带领突击队多方调集资源,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高峰期投入超过300名作业人员,突击队队长、副队长轮流现场驻点指导、组织施工,最终在不到40天的时间内完成任务,确保了工程的顺利投产,获得了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高度肯定及通报表扬。

奋战700天,中交中南局为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扫清障碍

项目组成立“党员突击队”,确保工程顺利投产

在项目经理和总工程师的带领下,团队接连克服了施工难度大、场地移交滞后、疫情和雨季导致工期紧张等难题,确保了项目稳步推进。同时,项目组还制定了节点目标计划,增强了动态管理以调动生产积极性,有效扭转了工程进展缓慢的局面。

作为多个工程项目的“操盘手”,杜国涛坚持“从一线来、到一线去”的思路和理念,努力把每一个工程做成“样板工程”。

多年来,杜国涛始终传承和发扬中交中南局的优良传统,以党建引领项目全局工作,把党支部“三会一课”及主题党日活动与业务学习、技术攻关、管理提升结合起来,把“党建+”工程落实情况作为项目、项目负责人考核的重要指标,还将党建工作和工程建设深度融合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上升为制度,成功打造出一个又一个标杆示范项目。“我们将继续奋战一线,攻坚克难,为项目所在地的繁荣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杜国涛说。

来源:中交中南工程局有限公司、广州供电局机场项目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