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蔡元臻|坚守知识产权基础理论研究

作者:上海市法学会
蔡元臻|坚守知识产权基础理论研究

人才简介

蔡元臻,男,1987年7月生,九三学社成员。同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理学学士、德国马普创新与竞争研究所法学硕士、北京大学法学博士。2017年获得博士学位后返沪任教,2022年升任副教授。蔡元臻是国内知识产权学界研究成果较为突出的青年学者之一,研究领域包括知识产权法、侵权法、网络法等。2023年经遴选成为上海青年法学法律人才库成员。

蔡元臻|坚守知识产权基础理论研究

学术研究

蔡元臻曾在《中外法学》《法律科学》《环球法律评论》《行政法学研究》《知识产权》《月旦民商法》《私法》等法学核心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研究主题包括专利间接侵权、著作权法定许可、商标间接侵权、知识产权伪造行为、知识产权权利滥用、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蔡元臻的学术研究主要聚焦于知识产权基础理论,并以学理阐释、概念廓清和规则体系为思路,以法教义学研究为主要方法。近年来,基于其在法政治、法社会方面的学习心得和思考感悟,开始尝试更为多元化的研究视角和分析路径。受惠于中、美、德、澳等国家的学习经历及其截然不同的文化传统,蔡元臻一方面注重大陆法国家的体系化思维和规范性取向,在学术研究上带有一定的理想主义倾向;另一方面,也强调法学研究的跨学科性,和法治方法的事实导向,希冀将弹性的法律与社会政策目标紧密绑定,乐于尝试从法律以外的社会和政治维度剖解法律问题。

蔡元臻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包括202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课题——“专利间接侵权制度研究”和2019年度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强保护趋势下网络知识产权滥用与知识产权伪造行为规制研究”等。其中,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将资助同名专著《专利间接侵权制度研究》出版。

蔡元臻|坚守知识产权基础理论研究

建言献策和社会兼职

理论研究之余,蔡元臻也积极为知识产权法律和政策的推行建言献策,其撰写的决策咨询政策建议文章,曾多次得到省部级主要领导批示。社会兼职方面,蔡元臻兼任上海法学会文化产业法治研究会理事、上海法学会知识产权法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海峡两岸关系法学研究会理事、杨浦区人民检察院听证员、《私法》编辑、北京大学国际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等职务。

蔡元臻|坚守知识产权基础理论研究

教学工作

作为高校教师,蔡元臻认为知识产权法学的高等教育应当以新生研究力量的培养作为重心之一。大陆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如火如荼,但是对具备学术倾向的年轻群体的发掘仍不充分,大部分高校的教研师资难以为继。知识产权法学教育不拘泥于基本概念、规范和案例的研习,还应当延及学术写作、方法论和法律观念的训练和教导。蔡元臻认为,法律规范的解释和适用是大陆法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并非法学教育的全部。法部门的形成和法学课程的设立,总是建立在相关基础理论已臻完备的基础上。易言之,法理是基石,也是学生在打开任何一扇法学之门时需要先予了解的事物。基于这一考虑,其坚持在法律课程(尤其是知识产权法)计划的首尾安排时间,尝试从不同学说出发,专门讲授法律背后的缘起及其意义。在其看来,让同学们在内心上认同一部法的价值,继而自发地重视法的教义,或许更加重要。

蔡元臻|坚守知识产权基础理论研究

未来工作目标

在未来的学术研究工作中,蔡元臻计划继续专攻知识产权领域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并且逐渐从法教义学研究方法转向更为宏观的知识产权制度理论和规则的构建。在这一过程中,也将进一步提升跨学科研究的水平,努力为国内知识产权研究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责任编辑:汪 溥 余佳妮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