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知识产权:微软全部打包中国AI团队,著作权可能产生新类型

作者:法能量传递
近日,有自媒体披露,微软将中国AI团队全部打包去美国,包括技术人员的家人。其中,“全部”显然是夸张,但背后的意义重大。一方面,人工智能作为新的生产力在将来的经济生活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在美国,著作权可能产生新类型,并逐步推向全球。
知识产权:微软全部打包中国AI团队,著作权可能产生新类型

今日说法:知识产权

一、人工智能的知识产权保护

在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史上,真正划时代“革命”是蒸汽机的应用,第二次历史“飞跃”已形成了雏形,即,人工智能的应用。蒸汽机解决了生产中动力来源方式,英国首先使用成为“日不落的帝国”。人工智能主要解决生产中的操作方式,美国的微软意识其重要性便在中国“组建”AI技术团队。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前述所谓的生产包括战争,如,无人机作战等。

蒸汽机的发明没有受到知识产权保护,但首先使用,或者充分、合理使用的成为强大国家,如,英国、欧洲大陆国家开拓了殖民地等。人工智能尽管受到知识产权保护,但保护力度相对“薄弱”,如,计算机软件并没有普遍得到著作权保护,其原因是软件的表达方式仅为“0”“1”。

保护人工智能的成果需要以新的方式提出,如,AI技术写作的文章是否得到知识产权保护等,该争论可能由大陆提出,如,腾讯等应用了该技术创作新闻。在美国,阻止AI技术创作已付诸司法实践,如,原著作权人,或者新闻出版社控告AI软件侵权等。

知识产权:微软全部打包中国AI团队,著作权可能产生新类型

蒸汽机在历史上的作用

二、微软打包中国AI团队的前提条件

在美国,阻止AI技术创作的侵权倘若成为先例,微软打包中国AI团队便没有商业价值。但美国也没有更早的裁决禁止他人收集、利用诸如作品中的片段的先例。据此,微软决策层决定打包中国AI团队也是基于先例的判断,或者美国对阻止AI技术创作的侵权已作出了裁决,即,其裁判结果不构成侵权。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倘若美国对上述侵权已做了不侵权的裁判,大陆官方媒体,或者自媒体不披露相关信息则是严重的舆论价值导向问题。不少人整天主张与世界接轨,当相关信息与其利益不符选择了沉默,如,多数美国国民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均免费,而大陆媒体宣传却是美国的特殊教育,即,“贵族教育”。

在大陆,根据《著作权法》规定,与著作权有关的诸如邻接权人使用他人作品的片段不构成侵权。不仅如此,本法还规定了(著作)权利的限制,据此,大陆没有著作权人对AI技术的开发提出侵权之诉。微软决策层也看到了大陆的司法实践,或者对《著作权法》有更深的研究,决定打包中国AI团队。

三、著作权可能产生新类型

计算机软件因其表述方式单一,《著作权法》尽管将其列为保护对象,但对软件著作权的保护不延及开发软件所用的思想、处理过程、操作方法或者数学概念等。据此,在大陆,软件侵权诉讼较少发生,甚至没有发生,但自媒体却不断炒作,如,某自媒体曾炒作中科院主持开发的旨在普及开源编程软件,炒作成功后,诸如培训机构获得了利益。针对该炒作,国家与社会需要反思,原计算机软件的权利人为何不控告侵权?

在欧洲,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人曾提起过诉讼,但遭到英国大法官的驳回,其裁决要旨与《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六条规定的内容大致相同,即,对软件著作权的保护不应当包括开发软件所用的思想等。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前述裁决时,英国还没有“脱离”欧盟。

美国是计算机软件开发的发达国家,其得益于美国“说服”了不少国家,或者地区将计算机软件作为著作权保护。但计算机软件保护相对“薄弱”,可以预想的下一步美国的“动作”,即,在其国内将人工智能的成果作为知识产权保护的对象,然后劝说其他国家“跟进”保护。例如,AI技术创作的新闻、文章是作品的新类型等。

知识产权:微软全部打包中国AI团队,著作权可能产生新类型

AI技术创作可能获得版权

就微软打包中国AI团队事件而言,大陆事实上已走在世界的前列,或者第一方阵,如,金山文档、百度等自媒体AI技术创作等。据此,社会不需要“担忧”微软打包中国AI团队,核心团队的成员不可能被“打包”离开中国。但金山文档等开发者需要注意的是,其开发的技术不能让微软的软件成为主流,如,word文档与wps文档的关系。

目前,百度AI创作技术已能提炼文章的摘要,著作权倘若产生新类型,其商业价值将不可限量。据此,微软“打包”中国AI团队,大陆相关开发企业应当高度重视,并在法律层面做好商业应用的准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