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西游:为什么一个童子,敢三次偷蟠桃,还骂孙悟空是老贼?

作者:写字人
西游:为什么一个童子,敢三次偷蟠桃,还骂孙悟空是老贼?

在五庄观,孙悟空捣毁了人参果树。后来,因为无法挣脱镇元大仙的“袖里乾坤”,屡次被抓,悟空只能答应医活人参果树。

因为“方从海上来”,意思是“要想求到起死回生的神奇方子,只有去海上仙山灵岛寻找神仙”。所以悟空去了蓬莱山、瀛洲山和方丈山。这三座山,就是大名鼎鼎的“海上三山”。

悟空先去了蓬莱,但蓬莱山的福禄寿三仙虽然有方子,却只能救活飞禽走兽,鱼龙人等,救不活人参果树。不得已,悟空又去方丈山,求助东华帝君。

然而,就在方丈山,悟空被骂了。骂他的人身份低微,只是东华帝君身边的一个童子。而且,这个童子胆子很大,直接就骂孙悟空是“老贼”,一点也不客气。

众所周知,悟空脾气不好,有人要是骂他,他一定骂回去,哪怕只是说到悟空过去的丑事,悟空也会生气。若是还不解气,悟空还可能要打一顿对方。比如黑熊怪,只是说悟空是弼马温,就惹怒了悟空,最后差点被打死。

但是,非常奇怪的是,童子骂了孙悟空后,孙悟空一点也不生气,更没有打骂这个童子。事后,悟空也没有计较。

这个童子是谁呢?为什么他敢骂孙悟空?又为什么要骂孙悟空是“老贼”?孙悟空又为什么没有生气呢?

西游:为什么一个童子,敢三次偷蟠桃,还骂孙悟空是老贼?

这个童子是大名鼎鼎的“东方朔”

西游第二十六回,悟空来到方丈山求医活人参果树的方子。方丈山是东华帝君的道场,东华帝君有个童子,就是东方朔。

当时,悟空刚到方丈山,就看到了东方朔。悟空嘴欠,上去就说东方朔是“小贼”。

孙行者觌面相迎,叫声:“帝君,起手了。”那帝君慌忙回礼道:“大圣,失迎。请荒居奉茶。”遂与行者搀手而入。果然是贝阙仙宫,看不尽瑶池琼阁。方坐待茶,只见翠屏后转出一个童儿……行者见了,笑道:“这个小贼在这里哩!帝君处没有桃子你偷吃!”

这个童子,就是东方朔。东方朔被悟空骂了之后,当即骂了回去,而且骂得很难听。

东方朔朝上进礼,答道:“老贼,你来这里怎的?我师父没有仙丹你偷吃。”帝君叫道:“曼倩休乱言,看茶来也。”曼倩原是东方朔的道名,他急入里取茶二杯,饮讫。

没错,这个东方朔,就是汉武帝身边的智囊,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文学家,后来传说离奇失踪,又被神话为神仙,并被写入《列仙传》的人。

虽然被东方朔骂了,但悟空没有生气,问了东华帝君有没有方子,能够医活人参果树。得知没有方子后,悟空告辞离去,又去寻找瀛洲九老了。

不过,瀛洲九老也没有能医活人参果树的方子,悟空最后还是求助观音菩萨,这才复活人参果树。

西游:为什么一个童子,敢三次偷蟠桃,还骂孙悟空是老贼?

悟空为什么要骂东方朔是“小贼”

所谓“凡事皆有由头”,就是说任何一件事都有起因。东方朔骂孙悟空是“老贼”,源于悟空骂他是“小贼”。

可是,悟空为什么要骂东方朔是“小贼”呢?是悟空胡诌出来的,还是另有缘由呢?说起来,这还真不是悟空信口编造。

悟空之所以骂东方朔是小贼,和东方朔的传闻故事有关。传说,东方朔也曾偷过王母娘娘的蟠桃,而且有三次。

比如成书于西汉时期的《汉武故事》(据说作者是班固、葛洪等人),就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东郡送一短人,长五寸,衣冠具足。上疑其精,召东方宛朔至。朔呼短人曰:“巨灵,阿母还来否?”短人不对。因指谓上:“王母种桃,三千年一结子.此儿不良,已三过偷之,失王母意,故被谪来此。”上大惊,始知朔非世中人也。

大概意思是说:

东郡给汉武帝送了个宝贝,是个只有五寸高的小人,这小人还穿着衣服、帽子,跟正常人一样。汉武帝觉得,这小人应该是个精怪,但又不确定。

于是,汉武帝叫人请来东方朔,让他看看小人到底是什么来历。

东方朔看了小人后,问道:“巨灵,阿母来了吗?”小人并不理会东方朔,反而对着汉武帝说:“陛下,王母娘娘种了一些蟠桃,三千年才能结出果子。这孩子(指东方朔)不是好人,三次去偷蟠桃。王母娘娘不再喜欢她了,于是就把他贬到人间,到了陛下身边。”

汉武帝听了之后大惊,他这才知道,东方朔原来是神仙,不是世间的俗人。

西游:为什么一个童子,敢三次偷蟠桃,还骂孙悟空是老贼?

当然,关于东方朔偷桃的故事,传说不一,记载也不一样。比如在《汉武帝内传》中,又和《汉武故事》的记载不同。

须臾,殿南朱雀窗中,忽有一人来窥看仙官。帝惊问:“何人?”王母曰:“女不识此人耶?是女侍郎东方朔,是我邻家小儿也。性多滑稽,曾三来偷此桃。此子昔为太上仙官,太上令到方丈山助三天司命收录仙家。朔到方丈,但务山水游戏,了不共营和气,擅弄雷电,激波扬风,风雨失时,阴阳错迕。致令蛟鲸陆行,山崩境坏,海水暴竭,黄鸟宿渊。妨农芸田,沉湎玉酒,失部御之和,亏奉命之科。于是九源丈人乃言之于太上,太上遂谪斥,使在人间,去太清之朝,令处臭浊之乡。近金华山二仙人及九疑君,比为陈乞,以行原之。”于是帝乃知朔非世俗之徒也。

这段话前提是:汉武帝想要成仙,王母娘娘等人就传授他秘法。王母娘娘在传授了修行图,以及六甲杂事须要用到的规则后,又说在三年七月后,再来教汉武帝重要道法。

接下来就是上面那段话,大概意思是说:

没多会儿,大殿南面的朱雀窗户里,有一人来偷看王母娘娘及她带来的仙人。

汉武帝大惊,问道:“是什么人(在偷看)?”

王母娘娘说:“你不认得这个人吗?他是你身边的侍郎东方朔啊,也就是我邻家的孩子啊。这小子生性幽默,曾经三次到我这里偷桃。他以前是太上的仙官,太上让他去方丈山,帮助三天司命收录仙人。然而,东方朔到了方丈山之后,不务正业,每天就是游山玩水,还擅自把玩雷电,导致海面上风浪大作,风雨不按时令出现,阴阳颠倒,水里的蛟龙和鲸鱼都到陆地上作怪,山崩地裂,海水枯竭,黄鸟栖息在深渊之中;又妨碍农田耕种,沉溺于酒水之中,没做到统率和调和的作用,犯了大罪。于是,九源丈人就告诉了太上仙人,太上仙人大怒,把他贬谪到了人间,让他远离了太清天界,到了脏臭污浊之地。近来,金华山二位仙人以及九疑君,为东方朔求情,太上仙人考虑到东方朔的品行,这才宽恕了他。”

听了王母娘娘的话,汉武帝才知道,原来东方朔不是尘世的俗人,难怪他生性不羁,为人滑稽,又通晓一切呢!

西游:为什么一个童子,敢三次偷蟠桃,还骂孙悟空是老贼?

还有一些传说,也是说东方朔偷桃,但和上面两本书所记载的故事又不一样。

传说东方朔是个白胡子老头,他无意间得到了一头白猿,这白猿能上天入地,遨游大海,无所不至。东方朔听说王母娘娘在瑶池开蟠桃会,而蟠桃吃了能长生不老,于是他就借助白猿神力上天,偷了王母娘娘几个蟠桃。

然而很不幸,东方朔被天神抓住了。王母娘娘本想惩罚东方朔,但东方朔语言幽默滑稽,把王母逗笑了。王母娘娘就不再惩罚东方朔,反而给了他几个蟠桃,又赐仙酒仙肴。

宋元明清时代,多有画家画东方朔偷桃的画,亦有相关木雕。画面上的东方朔,多为白须老者,或是捧着仙桃,或是口衔蟠桃,有些绘画或者木雕还会出现白猿。

因为东方朔偷桃的故事很有名,所以西游记作者才会把这段故事,插入到“孙悟空三岛求方”之中。甚至可以说,孙悟空偷吃蟠桃的故事,就是据此改写,并“喧宾夺主”。反而东方朔偷桃,沦为了背景板。

西游:为什么一个童子,敢三次偷蟠桃,还骂孙悟空是老贼?

此处,悟空骂东方朔偷桃,也可以说是“致敬本尊”吧。

悟空被骂“老贼”后为何不生气呢

以悟空的脾气,被一个童子骂了“老贼”后,为何他不生气呢?莫非是他害怕东方朔或者东华帝君吗?

当然不是,别说东方朔只是一个童子,就是东华帝君看到孙悟空也得客客气气,毕竟“齐天大圣”官品已经到了极致,可以说仅次玉帝。前面就说了,东华帝君一看到孙悟空,就是“慌忙回礼”。

事实上,悟空之所以不生气,一来就是他骂东方朔在前,二来他有求于东华帝君。打狗还得看主人,万一惹恼了东方朔,东华帝君面子上也挂不住;三来东方朔骂得也没错,毕竟悟空年长,偷蟠桃、偷仙丹,偷御酒佳肴……不是“老贼”是什么?

再说了,悟空偷桃的故事,都是源于东方朔偷桃。如今悟空不但成了主角,而且“喧宾夺主”,偷桃故事的原来主人公反而沦落成了背景板,悟空又怎么好意思生气呢?

东方朔一个童子,为什么敢三次偷桃,敢骂悟空是老贼?这就是原因,这也是作者给他的底气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