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西遊:為什麼一個童子,敢三次偷蟠桃,還罵孫悟空是老賊?

作者:寫字人
西遊:為什麼一個童子,敢三次偷蟠桃,還罵孫悟空是老賊?

在五莊觀,孫悟空搗毀了人參果樹。後來,因為無法掙脫鎮元大仙的“袖裡乾坤”,屢次被抓,悟空隻能答應醫活人參果樹。

因為“方從海上來”,意思是“要想求到起死回生的神奇方子,隻有去海上仙山靈島尋找神仙”。是以悟空去了蓬萊山、瀛洲山和方丈山。這三座山,就是大名鼎鼎的“海上三山”。

悟空先去了蓬萊,但蓬萊山的福祿壽三仙雖然有方子,卻隻能救活飛禽走獸,魚龍人等,救不活人參果樹。不得已,悟空又去方丈山,求助東華帝君。

然而,就在方丈山,悟空被罵了。罵他的人身份低微,隻是東華帝君身邊的一個童子。而且,這個童子膽子很大,直接就罵孫悟空是“老賊”,一點也不客氣。

衆所周知,悟空脾氣不好,有人要是罵他,他一定罵回去,哪怕隻是說到悟空過去的醜事,悟空也會生氣。若是還不解氣,悟空還可能要打一頓對方。比如黑熊怪,隻是說悟空是弼馬溫,就惹怒了悟空,最後差點被打死。

但是,非常奇怪的是,童子罵了孫悟空後,孫悟空一點也不生氣,更沒有打罵這個童子。事後,悟空也沒有計較。

這個童子是誰呢?為什麼他敢罵孫悟空?又為什麼要罵孫悟空是“老賊”?孫悟空又為什麼沒有生氣呢?

西遊:為什麼一個童子,敢三次偷蟠桃,還罵孫悟空是老賊?

這個童子是大名鼎鼎的“東方朔”

西遊第二十六回,悟空來到方丈山求醫活人參果樹的方子。方丈山是東華帝君的道場,東華帝君有個童子,就是東方朔。

當時,悟空剛到方丈山,就看到了東方朔。悟空嘴欠,上去就說東方朔是“小賊”。

孫行者觌面相迎,叫聲:“帝君,起手了。”那帝君慌忙回禮道:“大聖,失迎。請荒居奉茶。”遂與行者攙手而入。果然是貝阙仙宮,看不盡瑤池瓊閣。方坐待茶,隻見翠屏後轉出一個童兒……行者見了,笑道:“這個小賊在這裡哩!帝君處沒有桃子你偷吃!”

這個童子,就是東方朔。東方朔被悟空罵了之後,當即罵了回去,而且罵得很難聽。

東方朔朝上進禮,答道:“老賊,你來這裡怎的?我師父沒有仙丹你偷吃。”帝君叫道:“曼倩休亂言,看茶來也。”曼倩原是東方朔的道名,他急入裡取茶二杯,飲訖。

沒錯,這個東方朔,就是漢武帝身邊的智囊,曆史上大名鼎鼎的文學家,後來傳說離奇失蹤,又被神話為神仙,并被寫入《列仙傳》的人。

雖然被東方朔罵了,但悟空沒有生氣,問了東華帝君有沒有方子,能夠醫活人參果樹。得知沒有方子後,悟空告辭離去,又去尋找瀛洲九老了。

不過,瀛洲九老也沒有能醫活人參果樹的方子,悟空最後還是求助觀音菩薩,這才複活人參果樹。

西遊:為什麼一個童子,敢三次偷蟠桃,還罵孫悟空是老賊?

悟空為什麼要罵東方朔是“小賊”

所謂“凡事皆有由頭”,就是說任何一件事都有起因。東方朔罵孫悟空是“老賊”,源于悟空罵他是“小賊”。

可是,悟空為什麼要罵東方朔是“小賊”呢?是悟空胡謅出來的,還是另有緣由呢?說起來,這還真不是悟空信口編造。

悟空之是以罵東方朔是小賊,和東方朔的傳聞故事有關。傳說,東方朔也曾偷過王母娘娘的蟠桃,而且有三次。

比如成書于西漢時期的《漢武故事》(據說作者是班固、葛洪等人),就記載了這樣一件事。

東郡送一短人,長五寸,衣冠具足。上疑其精,召東方宛朔至。朔呼短人曰:“巨靈,阿母還來否?”短人不對。因指謂上:“王母種桃,三千年一結子.此兒不良,已三過偷之,失王母意,故被谪來此。”上大驚,始知朔非世中人也。

大概意思是說:

東郡給漢武帝送了個寶貝,是個隻有五寸高的小人,這小人還穿着衣服、帽子,跟正常人一樣。漢武帝覺得,這小人應該是個精怪,但又不确定。

于是,漢武帝叫人請來東方朔,讓他看看小人到底是什麼來曆。

東方朔看了小人後,問道:“巨靈,阿母來了嗎?”小人并不理會東方朔,反而對着漢武帝說:“陛下,王母娘娘種了一些蟠桃,三千年才能結出果子。這孩子(指東方朔)不是好人,三次去偷蟠桃。王母娘娘不再喜歡她了,于是就把他貶到人間,到了陛下身邊。”

漢武帝聽了之後大驚,他這才知道,東方朔原來是神仙,不是世間的俗人。

西遊:為什麼一個童子,敢三次偷蟠桃,還罵孫悟空是老賊?

當然,關于東方朔偷桃的故事,傳說不一,記載也不一樣。比如在《漢武帝内傳》中,又和《漢武故事》的記載不同。

須臾,殿南朱雀窗中,忽有一人來窺看仙官。帝驚問:“何人?”王母曰:“女不識此人耶?是女侍郎東方朔,是我鄰家小兒也。性多滑稽,曾三來偷此桃。此子昔為太上仙官,太上令到方丈山助三天司命收錄仙家。朔到方丈,但務山水遊戲,了不共營和氣,擅弄雷電,激波揚風,風雨失時,陰陽錯迕。緻令蛟鲸陸行,山崩境壞,海水暴竭,黃鳥宿淵。妨農芸田,沉湎玉酒,失部禦之和,虧奉命之科。于是九源丈人乃言之于太上,太上遂谪斥,使在人間,去太清之朝,令處臭濁之鄉。近金華山二仙人及九疑君,比為陳乞,以行原之。”于是帝乃知朔非世俗之徒也。

這段話前提是:漢武帝想要成仙,王母娘娘等人就傳授他秘法。王母娘娘在傳授了修行圖,以及六甲雜事須要用到的規則後,又說在三年七月後,再來教漢武帝重要道法。

接下來就是上面那段話,大概意思是說:

沒多會兒,大殿南面的朱雀窗戶裡,有一人來偷看王母娘娘及她帶來的仙人。

漢武帝大驚,問道:“是什麼人(在偷看)?”

王母娘娘說:“你不認得這個人嗎?他是你身邊的侍郎東方朔啊,也就是我鄰家的孩子啊。這小子生性幽默,曾經三次到我這裡偷桃。他以前是太上的仙官,太上讓他去方丈山,幫助三天司命收錄仙人。然而,東方朔到了方丈山之後,不務正業,每天就是遊山玩水,還擅自把玩雷電,導緻海面上風浪大作,風雨不按時令出現,陰陽颠倒,水裡的蛟龍和鲸魚都到陸地上作怪,山崩地裂,海水枯竭,黃鳥栖息在深淵之中;又妨礙農田耕種,沉溺于酒水之中,沒做到統率和調和的作用,犯了大罪。于是,九源丈人就告訴了太上仙人,太上仙人大怒,把他貶谪到了人間,讓他遠離了太清天界,到了髒臭污濁之地。近來,金華山二位仙人以及九疑君,為東方朔求情,太上仙人考慮到東方朔的品行,這才寬恕了他。”

聽了王母娘娘的話,漢武帝才知道,原來東方朔不是塵世的俗人,難怪他生性不羁,為人滑稽,又通曉一切呢!

西遊:為什麼一個童子,敢三次偷蟠桃,還罵孫悟空是老賊?

還有一些傳說,也是說東方朔偷桃,但和上面兩本書所記載的故事又不一樣。

傳說東方朔是個白胡子老頭,他無意間得到了一頭白猿,這白猿能上天入地,遨遊大海,無所不至。東方朔聽說王母娘娘在瑤池開蟠桃會,而蟠桃吃了能長生不老,于是他就借助白猿神力上天,偷了王母娘娘幾個蟠桃。

然而很不幸,東方朔被天神抓住了。王母娘娘本想懲罰東方朔,但東方朔語言幽默滑稽,把王母逗笑了。王母娘娘就不再懲罰東方朔,反而給了他幾個蟠桃,又賜仙酒仙肴。

宋元明清時代,多有畫家畫東方朔偷桃的畫,亦有相關木雕。畫面上的東方朔,多為白須老者,或是捧着仙桃,或是口銜蟠桃,有些繪畫或者木雕還會出現白猿。

因為東方朔偷桃的故事很有名,是以西遊記作者才會把這段故事,插入到“孫悟空三島求方”之中。甚至可以說,孫悟空偷吃蟠桃的故事,就是據此改寫,并“喧賓奪主”。反而東方朔偷桃,淪為了背景闆。

西遊:為什麼一個童子,敢三次偷蟠桃,還罵孫悟空是老賊?

此處,悟空罵東方朔偷桃,也可以說是“緻敬本尊”吧。

悟空被罵“老賊”後為何不生氣呢

以悟空的脾氣,被一個童子罵了“老賊”後,為何他不生氣呢?莫非是他害怕東方朔或者東華帝君嗎?

當然不是,别說東方朔隻是一個童子,就是東華帝君看到孫悟空也得客客氣氣,畢竟“齊天大聖”官品已經到了極緻,可以說僅次玉帝。前面就說了,東華帝君一看到孫悟空,就是“慌忙回禮”。

事實上,悟空之是以不生氣,一來就是他罵東方朔在前,二來他有求于東華帝君。打狗還得看主人,萬一惹惱了東方朔,東華帝君面子上也挂不住;三來東方朔罵得也沒錯,畢竟悟空年長,偷蟠桃、偷仙丹,偷禦酒佳肴……不是“老賊”是什麼?

再說了,悟空偷桃的故事,都是源于東方朔偷桃。如今悟空不但成了主角,而且“喧賓奪主”,偷桃故事的原來主人公反而淪落成了背景闆,悟空又怎麼好意思生氣呢?

東方朔一個童子,為什麼敢三次偷桃,敢罵悟空是老賊?這就是原因,這也是作者給他的底氣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