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西遊:蹄高千尺,身長百丈,豬八戒也會“法天象地”?

作者:寫字人
西遊:蹄高千尺,身長百丈,豬八戒也會“法天象地”?

在整本西遊記中,作者明确說過會“法天象地”的人,隻有兩位。一位是孫悟空,一位是二郎神。

不過,二郎神隻使用過一次法天象地,就是和孫悟空打鬥時。

當時,二郎神被玉帝調來,對付悟空。兩人大戰三百回合,不分勝負,二郎神于是用了法天象地,孫悟空也用了法天象地。不過,即便如此,兩人還是沒分出高低。

卻說真君與大聖變做法天象地的規模,正鬥時,大聖忽見本營中妖猴驚散,自覺心慌,收了法象,掣棒抽身就起。

悟空則用過兩次法天象地 ,一次就是和二郎神單挑,另一次則是和牛魔王打鬥。當時牛魔王現出了真身,長有一千丈,高也有八百丈。孫悟空為了制服牛魔王,這才用了法天象地。

行者道:“賢弟有功,可喜!可喜!老孫空與那老牛賭變化,未曾得勝。他變做無大不大的白牛,我變了法天象地的身量,正和他抵觸之間,幸蒙諸神下降,圍困多時,他卻複原身,走進洞去矣。”

這是書中明确提到的,僅有的,兩次法天象地,也隻有二郎神和孫悟空會如此大法術、大學領。

然而,網上有這樣一種說法:豬八戒其實也會法天象地,而且不比孫悟空的法天象地弱。豬八戒在取經路上,至少用過一次。

問題是:豬八戒真的會法天象地嗎?他在什麼時候用過法天象地呢?他的這個大法術,到底能不能算法天象地呢?

我的答案是:豬八戒不會法天象地,盡管他用過兩次類似的法術(把身體變大),但終究算不上法天象地。

西遊:蹄高千尺,身長百丈,豬八戒也會“法天象地”?

豬八戒第一次把身體變大

在三打白骨精之後,唐僧趕走了孫悟空。師徒三人來到寶象國,唐僧誤入妖魔洞穴,被黃袍怪抓住。

黃袍怪本是二十八星宿之一的奎木狼,因為和披香殿侍女有私情,又恐怕玷污天庭,于是約定到下界做夫妻。

隻是,黃袍怪還帶着記憶,侍女轉世為寶象國百花羞公主,卻不記得前世約定。是以,黃袍怪幹脆直接掠走了百花羞,兩人已經做了十三年夫妻,還育有兩個孩子。

百花羞不記得前世之約,又身陷魔洞,是以可望回去,隻是沒辦法。等唐僧被抓後,百花羞想到了辦法,他向黃袍怪求情,放了唐僧,并讓帶一封信給寶象國國王,希望父王來救自己。

國王得知後,向唐僧求助,豬八戒就說自己會降妖。國王要看他手段,豬八戒于是把身體長大,有八九丈高。

那八戒他也有三十六般變化,就在階前,賣弄手段,卻便撚訣念咒,喝一聲叫“長!”把腰一躬,就長了有八九丈長,卻似個開路神一般。

而九丈高,似乎還不是豬八戒的極限。

時有鎮殿将軍問道:“長老,似這等變得身高,必定長到甚麼去處,才有止極?”那呆子又說出呆話來道:“看風。東風猶可,西風也将就;若是南風起,把青天也拱個大窟窿!”

看起來,豬八戒似乎也能長到很高,隻是這一次沒完全展露出來。

西遊:蹄高千尺,身長百丈,豬八戒也會“法天象地”?

豬八戒第二次把身體變大

在七絕山稀柿衕,唐僧師徒又遇到了困難。原來,這裡原本有很多柿子樹,每年柿子樹都結很多柿子,熟了就落,長年累月,這裡居然被柿子覆寫,形成了類似淤泥沼澤的地方,而且奇臭無比。

唐僧過不去,凡人又難以清理(八百多裡長),這事兒最後還是落在了豬八戒身上。

在悟空和唐僧的勸說下,豬八戒吃了個飽,再一次施展本領,把身體變得巨大無比,一連拱了兩天,中間累了就歇歇,繼續吃飽,這才讓唐僧順利過了稀柿衕。

而這一次,豬八戒身體變得更大。

好呆子,撚着訣,搖身一變,果然變做一個大豬,真個是——嘴長毛短半脂膘,自幼山中食藥苗。黑面環睛如日月,圓頭大耳似芭蕉。修成堅骨同天壽,煉就粗皮比鐵牢。臬臬鼻音呱诂叫,喳喳喉響噴喁哮。白蹄四隻高千尺,劍鬣長身百丈饒。從見人間肥豕彘,未觀今日老豬魈。唐僧等衆齊稱贊,羨美天蓬法力高。

黑面環睛如日月,圓頭大耳似芭蕉,已經能說明,豬八戒變得很大很大。不過,更直接的描述,還在于“白蹄四隻高千尺,劍鬣長身百丈饒”這兩句。

白色的蹄子,足足有千尺之高(注意不是蹄子高達千尺,而是說身高有千尺);身上的長鬣(動物頸部長毛,多指後頸部)像是長劍,而他身子也很長,足足有一百丈還多(饒是多一些的意思)。

簡而言之就是,豬八戒變大之後,高達千尺(也就是百丈),身長也有一百多丈。

西遊:蹄高千尺,身長百丈,豬八戒也會“法天象地”?

豬八戒變大算不算法天象地?

一次變得九丈高,似乎還沒有到極限;一次變得身高百丈,身長百丈多。看起來,豬八戒似乎的确會法天象地。

可是,嚴格來說,這并不算法天象地,而隻是變化術。因為有一個很重要的條件:法天象地一定是變大,但變大卻不一定是法天象地。

先來看豬八戒第一次變大。

作者在豬八戒變化之前,就強調了,“那呆子他也有三十六般變化”,顯然是說,豬八戒變大的本事,隻是變化術。

而在國王說話時,仔細看也能發現,國王是在出題目讓豬八戒變化,而且是要變大的。

國王道:“既是天将臨凡,必然善能變化。”八戒道:“不敢,不敢,也将就曉得幾個變化兒。”國王道:“你試變一個我看看。”八戒道:“請出題目,照依樣子好變。”國王道:“變一個大的罷。”

而且,豬八戒在變化之前,是“撚訣念咒”的,而且還叫了一聲“長”。等豬八戒長大後,國王又說“收了神通罷,曉得是這般變化了”。這兩處也能證明,豬八戒是在用變化術的神通,而不是法天象地的神通。

是以,這裡豬八戒變大,隻能說是變化術,而不是法天象地。

還有一個問題:如果真有南風起,豬八戒真能大到像他自己說的那樣,“把青天也拱個大窟窿”嗎?

不可能。因為作者強調了,“呆子又說出呆話”。既然是“呆話”,顯然是蠢話,當不得真。是以,這話可以了解為豬八戒在吹牛,又或者是在插科打诨。

西遊:蹄高千尺,身長百丈,豬八戒也會“法天象地”?

再來看豬八戒第二次變大。

還沒變之前,豬八戒又在強調了,自己會三十六變,但變不了靈巧之物,隻能變笨重的大物。

八戒笑道:“師父在上,列位施主們都在此休笑話,我老豬本來有三十六般變化,若說變輕巧華麗飛騰之物,委實不能;若說變山,變樹,變石塊,變土墩,變賴象、科豬、水牛、駱駝,真個全會。隻是身體變得大,肚腸越發大,須是吃得飽了,才好幹事。”

是以,這裡豬八戒還是在用變化術,把身體變大。等豬八戒真正變的時候,和之前一樣,依舊是撚訣。

好呆子,撚着訣,搖身一變,果然變做一個大豬。

由此可見,這一處豬八戒依舊是用變化術讓身體變大,不是法天象地的神通。

這一次,唐僧師徒想盡快通過稀柿衕,是以,豬八戒必然是使出了十分本事。也就是說,豬八戒變化術完全發揮,也不過是身高百丈,身長百丈多,如此而已。

何況,西遊記贊詩常常有誇張成分,比如黃風怪發動技能,贊詩裡簡直成了“諸神黃昏”。就是說,豬八戒身高可能都沒有百丈高,更沒有百丈長,隻是作者在誇張而已。

真正的法天象地是什麼樣

事實上,别說豬八戒變得隻有一百丈高,一百多丈長,就算他身子再變大十倍,也算不上法天象地。

真正的法天象地,那起碼也是身高萬丈。

比如二郎神和孫悟空大戰,他率先使出法天象地的本事,身子就有萬丈之高,而孫悟空也變得和他一樣。

那真君抖擻神威,搖身一變,變得身高萬丈,兩隻手,舉着三尖兩刃神鋒,好便似華山頂上之峰,青臉獠牙,朱紅頭發,惡狠狠,望大聖着頭就砍。這大聖也使神通,變得與二郎身軀一樣,嘴臉一般,舉一條如意金箍棒,卻就是昆侖頂上擎天之柱,抵住二郎神。

這個身軀,要比豬八戒的百丈之軀,可大多了吧!

西遊:蹄高千尺,身長百丈,豬八戒也會“法天象地”?

孫悟空和牛魔王大戰時,也曾用過法天象地,依舊是身高萬丈。

牛王嘻嘻的笑了一笑,現出原身,一隻大白牛,頭如峻嶺,眼若閃光,兩隻角似兩座鐵塔,牙排利刃。連頭至尾,有千餘丈長短,自蹄至背,有八百丈高下,對行者高叫道:“潑猢狲!你如今将奈我何?”行者也就現了原身,抽出金箍棒來,把腰一躬,喝聲叫:“長!”長得身高萬丈,頭如泰山,眼如日月,口似血池,牙似門扇,手執一條鐵棒,着頭就打。

事後,悟空也說自己用了法天象地的神通(引文看開頭部分)。

從這段也能看出來,豬八戒變大之後,也不過百丈之軀,隻有牛魔王十分之一大。即便是牛魔王千丈身軀,在悟空眼裡也隻是“無大不大”而已,稱不上法天象地。

而且,二郎神和孫悟空用法天象地後,動靜也很大,會吓到許多人,也會驚動過往虛空一切神衆。

豬八戒變大之後,連牛魔王的真身都比不過,不到(法天象地後)悟空身軀的百分之一,又如何算得上是法天象地呢?

綜上可知:别說豬八戒隻是變得百丈高,百丈長,就算他變得一千丈長高,也不算法天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