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医辨证治疗失眠,帮你找回一夜好眠

作者:福建新闻广播FM1036
中医辨证治疗失眠,帮你找回一夜好眠

失眠不仅影响我们的精神状态,还可能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而在中医的理论中,失眠可能与心火旺盛、神思不宁等诸多因素有关。本期节目,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中医对失眠的辨证治疗,带您了解如何通过中医的治疗找回一夜好眠。

中医辨证治疗失眠,帮你找回一夜好眠

上线大医生:李奕祺

福建中医药大学 国医堂

医学博士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本期话题:失眠的中医辨证治疗

中医辨证治疗失眠,帮你找回一夜好眠

中医如何看待

失眠的成因

营卫阴阳理论:中医认为失眠的首要原因是阴阳失调。当体内阴阳平衡被打破,比如阳气过盛或阴气不足,都可能导致失眠。特别是当白天的阳气不能顺利入阴,夜晚无法安静心神,便会造成不寐。

脏腑功能失调:中医将失眠与脏腑功能的失调联系起来。具体来说,心火亢盛、肝火上扰、脾胃虚弱等脏腑功能的不和谐,都有可能是失眠的诱因。例如,心肾不交是指心阳不能资助肾阳共同温煦肾阴,导致肾阴虚弱不能上济心阴,进而造成心神不宁和失眠。

心神不宁与情志因素:情绪波动、内心烦躁以及思绪纷乱等心理因素,被中医看作是导致失眠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些情志因素扰乱心神,使得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从而影响睡眠。

气血不足:中医认为气血不足也会导致失眠。气虚则推动、温煦、防御等功能减弱,血虚则无法充分濡养脏腑、经络,这些都会导致机体功能减退,进而影响心神安定,出现不寐的现象。

邪气与外感因素:中医还认为,感受外邪,如风寒、暑湿等,也可能导致失眠。这些外邪干扰了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从而影响睡眠。

中医治疗失眠有哪些

常用方法

中药调理: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中医会选用具有安神、养心、益气血、调节阴阳等作用的中药进行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巴戟天、远志、酸枣仁、枸杞子等,这些药物有助于安神养心,改善睡眠质量。

针灸治疗:

针灸可以通过调节气血、平衡阴阳、调整脏腑功能等方式来治疗失眠。

常针灸的穴位包括神门、风池、心俞、内关、神阙等,这些穴位与心神安定、睡眠调节密切相关。

推拿按摩:

中医推拿按摩可以帮助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通过按摩全身穴位,如太阳穴、百会穴等,促进气血畅通,调理脏腑功能,进而缓解失眠症状。

艾灸疗法:

艾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和经络,调节气血,平衡阴阳,从而改善失眠症状。

常用的艾灸穴位有神门、心俞、足三里、太冲等,这些穴位在中医理论中与睡眠有关。

饮食调理:

中医认为失眠和脾胃不和、肝郁气滞等因素有关,因此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来帮助治疗失眠。

建议患者适当增加益气养血、清热安神的食物,如枸杞红枣茶、香薷麦冬汤等,这些食物有助于缓解失眠症状。

其他中医疗法:

还有一些其他的中医疗法,如穴位贴敷、皮内针治疗、耳穴贴豆法等,也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来改善失眠症状。

中医有哪些经典方剂

可用于治疗失眠

酸枣仁汤:由酸枣仁、甘草、知母、茯苓、川芎等组成。此方剂主要用于治疗因肝血不足、虚热内扰所引起的失眠。

黄连阿胶汤:包含黄连、阿胶、黄芩、白芍、鸡子黄等成分。它适用于心肾不交、阴虚火旺导致的失眠。

天王补心丹:由人参、玄参、丹参、茯苓、五味子、远志、桔梗等中药组成。此方剂主要用于治疗心阴不足、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等症状。

朱砂安神丸:含有朱砂、黄连、地黄、当归、甘草等成分。它适用于心火亢盛、阴血不足所引起的失眠。

安神定志丸:由人参、远志、石菖蒲、龙齿等中药组成,能够镇惊安神、益气养心,适用于心神不安、失眠多梦等症状。

十全大补丸:虽然不是专门针对失眠的方剂,但其补气养血、益精填髓的功效有助于改善因气血两虚导致的失眠症状。

逍遥散:由柴胡、当归、白芍等中药组成,能够疏肝解郁,适用于肝郁气滞导致的失眠。

归脾丸:由党参、白术、茯神、炙甘草等组成,可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如失眠多梦、醒后不易入睡等。

柏子养心丸:含有黄芪、熟地黄、枸杞子等滋补成分,适合那些越累越睡不着的患者。

请注意,这些方剂并非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失眠,具体使用应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质进行调整。因此,建议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辨证施治,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同时,服用中药时务必遵医嘱,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法。

免 责 声 明

本文旨在健康科普,帮助大家了解疾病以及用药,科普内容不能代替医生诊治意见,仅供参考,如有相关健康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

中医辨证治疗失眠,帮你找回一夜好眠

大 医 生 介 绍

中医辨证治疗失眠,帮你找回一夜好眠

李 奕 祺

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何裕民教授中医药学术思想传承人。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神志病分会委员,福建中医药学会中医治未病分会常委,福建中医药学会中医经典分会常委。中医内科、妇科及各类疑难杂症的临床诊疗。擅治失眠眩晕、头痛咳喘、胃肠失调、焦虑抑郁、鼻炎久咳,厌食腹泻、虚劳盗汗、便秘口疮及月经不调、痛经带下、不孕不育,甲状腺疾病、内分泌失调、各种肿瘤健康调理。

中医辨证治疗失眠,帮你找回一夜好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