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康德与海德格尔的艺术哲学:从先验理性到存在真理的超越

作者:草竹道人
康德与海德格尔的艺术哲学:从先验理性到存在真理的超越

摘要:

本文探讨了两位哲学大师在艺术哲学领域的核心贡献,从康德的先验理性框架到海德格尔的存在论转向,揭示艺术的真理。文章首先概述了康德的先验理性如何为艺术立法,天才精神在理性大厦中的作用,以及如何调和经验与先验,随后,通过海德格尔的反思,悬置康德的艺术经验性,承袭先验转向“存在”,解蔽真理”,并探讨“真理”与“天才”精神的融合。

康德与海德格尔的艺术哲学:从先验理性到存在真理的超越

I. 引言

在艺术哲学的历史长河中,伊曼努斯·康德与马丁·海德格尔的名字无疑是两颗璀璨的星辰,他们以独特的艺术观照耀着哲学与艺术理论的天空。康德,作为启蒙时代的哲学巨匠,以其批判哲学体系奠定了现代理性主义的基石,艺术在其庞大架构中占有一席之地,通过先验理性为艺术立法,强调天才精神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对艺术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而海德格尔,20世纪的存在主义哲学家,以其独特的存在论视角重新审视艺术,对康德的理性框架进行反思,将艺术带入“存在”的广阔领域,对艺术本质进行了一次深度的重新定义,对现代艺术哲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尤其是在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艺术理论中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

康德与海德格尔的艺术哲学:从先验理性到存在真理的超越

II. 康德的艺术哲学:先验理性的构建

A. 先验理性与艺术立法

康德的艺术哲学中,先验理性是艺术立法的核心原则,是理解艺术创作与鉴赏的基石。他主张艺术是理性与感性的和谐统一,艺术作品通过知性原则体现普遍性,成为沟通主体性的表现。

先验原理,即艺术的普遍有效性并非源自后天性的感官经验,而是理性先天固有的判断力所设定的规范,艺术创作因而遵循理性原则,如比例、和谐等,为艺术立法。这种立法使得艺术创作不仅源于个体灵感,更遵循理性,使艺术作品具有普遍可传达性,成为社会共享的精神财富。

康德与海德格尔的艺术哲学:从先验理性到存在真理的超越

B. 天才精神与理性大厦

康德哲学的“天才”概念在艺术中至关重要,它是艺术创作的特殊驱动力,是理性大厦的连接知性与感性的桥梁。天才不简单是天赋异禀赋,而是理性与感性完美结合,艺术家在创作中自由运用理性法则而不受制于法则,却又能体现法则,创作出新奇。

天才的作品看似原创,实则符合先验理性原则,使理性大厦稳固。艺术家的创作如同建筑师,天才在知性大厦中自由发挥,构建理性,使艺术作品既新颖又普遍,体现了理性大厦的和谐统一。

康德与海德格尔的艺术哲学:从先验理性到存在真理的超越

C. 经验与先验的共通

康德的艺术哲学中,调和经验与先验,通过共通感实现艺术的普遍性与个体性统一。先验感是主体先天条件,是艺术欣赏者共有的感觉方式,是经验与理性法则的先天规定,使艺术作品能被理解。

经验是个体的,但通过共通感,艺术作品的普遍性得以传达,使个体经验超越,达到理性普遍共鸣。共通感让艺术成为可能,使个体经验与理性法规和谐,艺术作品的普遍性与个体性相联,艺术在康德的哲学中实现先验与经验的共融汇通。

康德与海德格尔的艺术哲学:从先验理性到存在真理的超越

III. 海德格尔的反思与艺术的超越

A. 悬置经验的有限性

海德格尔批判地审视康德的艺术观,认为康德过分强调理性与先天条件,忽视了艺术经验的个体性和生活世界的丰富性。海德格尔指出,康德的艺术理论中主体经验的有限性,即在于未能充分展现艺术作为在世存在的独特性和情境性,它在个体生活世界中的生动表达。

海德格尔引入存在问题,强调艺术应当是存在者的参与世界的方式,而非仅凭理性框架下的产物,从而揭示了艺术经验的有限性,艺术的个体性和存在情境化。

康德与海德格尔的艺术哲学:从先验理性到存在真理的超越

B. 先验“精神”的承袭与超越

海德格尔并未全盘否定康德的艺术理性主义,他承袭了康德对艺术中理性精神的重视,但超越了纯粹先验的理性主义,转向了存在论的“存在”。他将艺术看作存在者的在世行为,艺术创作是存在者揭示真理的方式。

海德格尔的超越在于将康德的“精神”从先验理性中解放,引入“存在”,艺术不再是纯理性的表达,而是存在者存在方式,是存在者的“真理”在艺术中的揭示。

康德与海德格尔的艺术哲学:从先验理性到存在真理的超越

C. 真理性的解蔽与存在

海德格尔通过“解蔽”概念,分析艺术中的“真理”,揭示了艺术如何与存在相联。他认为,艺术作品如同世界一样,原本被“集置”(Gestellen)于一种遮蔽状态,艺术的任务是解蔽,让存在者存在(Sein-der-Welt)自身显现。

海德格尔的“解蔽”意味着艺术不是理性揭示,而是让存在者的存在本身得以揭示,艺术创作和鉴赏是存在者对存在理解的过程,是真理的揭示。艺术的真理不是理性所能言说的,而是存在本身在艺术中的显现,存在者在艺术中的“真理”与存在相联,艺术成为存在论的揭示,而非理性的表达。

康德与海德格尔的艺术哲学:从先验理性到存在真理的超越

IV. 艺术的“真理”与“天才”

A. 真理与理念的融合

在康德与海德格尔的艺术哲学中,“真理”与“天才”及理念的融合,形成了艺术理解的特殊场域。康德认为,艺术的天才作为理性与感性完美结合,是理念的直观,艺术作品通过天才表达理念,成为普遍可理解的美。

而海德格尔则从存在论出发,将“真理”视为艺术中揭示存在的方式,天才”则是此在艺术中不可言说的真理的揭示者,通过艺术行为,让存在自身展现。在这两种哲学中,“真理”与“天才”与理念紧密相连,艺术作品是理念或存在的显现,天才作为艺术家的不可言说的揭示者,使艺术与理念或存在融合。

康德与海德格尔的艺术哲学:从先验理性到存在真理的超越

B. “真理”的存在

在艺术中,“真理”作为“天才”不可言说的部分,体现为艺术的深度与独特性。康德哲学中,天才通过艺术作品传达普遍理念,而不可言说的“真理”体现为作品的普遍性,艺术的普遍传达能力。

海德格尔则认为“真理”是存在者的揭示,天才”作为艺术中的不可言说,是存在者对存在的直接揭示,艺术中真理的不可表达性,即艺术的深度,不可言说的真理体现为艺术作品的独特存在性,艺术家的不可言说创造。

康德与海德格尔的艺术哲学:从先验理性到存在真理的超越

C. “天才”精神的先验性

“天才”在艺术中成为先验与经验的交汇点,展现了主体性的深度。康德的天才精神,作为理性与感性完美结合,是先验的产物,既是先天的理性法则又是经验的创造,天才精神是先验理性与经验的结合体,主体性展现为艺术创作的普遍与个体的结合。

海德格尔的天才”则在艺术中是存在者的在世存在方式,艺术家的“天才”作为存在者揭示存在,艺术的行为,是先验与经验的结合,主体性体现在存在者的在世艺术行为中,艺术是主体性与先验性在艺术中的体现,展现了艺术的深度与存在者主体性的艺术创造。

康德与海德格尔的艺术哲学:从先验理性到存在真理的超越

V. 经验与先验的共通

A. 共通感的传递

在艺术鉴赏中,共通感作为一种特殊的先天能力,扮演了关键角色,它传递了先验的具体形式,使之成为经验的有机组成部分。康德首次提出,共通感作为鉴赏的普遍性基础,是先验性的,它允许不同个体超越了纯粹个人经验的局限,共享艺术的普遍价值。

这种传递,是通过艺术作品的直观感受,让鉴赏者间接经验到了艺术家通过天才性所传达的普遍理念或海德格尔的“真理”,使存在。共通感使艺术的体验超越了个体差异,实现了经验与先验的共通,艺术作品成为了主体间普遍经验与个体经验的桥梁。

康德与海德格尔的艺术哲学:从先验理性到存在真理的超越

B. 先验与主体性

艺术中的主体性与先验性不可言说的“天才”部分共存有,展现了艺术创作与鉴赏的深层互动。在康德的框架里,主体性是理性与感性在天才中和共舞,主体性体现在艺术家创造的普遍性作品中,是理性与感性融合的天才性,主体性通过作品传达了普遍理念,主体性使鉴赏者通过共通感理解。

而海德格尔的主体性,艺术作为存在方式,艺术家的主体性在艺术创作中揭示存在,主体性是存在者的在世存在,艺术中的表达,主体性与先验的不可言说的天才”部分共存有,是主体性在艺术中对存在的揭示,艺术家主体性展现不可言说的“真理”,主体性在艺术中与存在性的揭示,主体性与先验的不可说的天才”共存有,主体性在艺术中展现了主体与存在的深度。

艺术中主体性与先验性不可言说的“天才”共存有,体现了艺术的主体性在艺术中的主体性与先验性揭示,是艺术创作与鉴赏中主体性互动的深度体现,展现了艺术的主体性与存在论的内在联系。

康德与海德格尔的艺术哲学:从先验理性到存在真理的超越

VI. 结语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清晰地看到,康德与海德格尔在艺术哲学领域内做出了独特且互补的贡献。康德以其先验理性的立场,为艺术立法,将艺术创作与鉴赏建立在理性与天才精神的普遍性之上,强调了艺术的理性与感性和谐统一,为艺术创作与鉴赏提供了理论基础。

海德格尔则通过存在论的视角,超越了康德的先验框架,将艺术理解为存在揭示真理的方式,艺术中的“真理”作为不可言说的“天才”部分,强调了主体性在艺术创作与存在中的核心作用,重新定义了艺术本质,开启了艺术理解的新路径。

康德与海德格尔的艺术哲学:从先验理性到存在真理的超越

论文作者:芦熙霖

参考文献:

康德《判断力批判》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声明:本人账号下的所有文章(包括图文、论文、音视频等)自发布之日72小时后可任意转载或引用,无需告知本人。如需约稿,可联系 [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