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海德格尔:源初共同体思想与艺术的本真理解

作者:草竹道人
海德格尔:源初共同体思想与艺术的本真理解

摘要:

本文探讨了海德格尔的源初共同体思想,及其在艺术领域的体现与意义,着重分析了艺术如何作为通向本真理解的桥梁,促进人对自身及世界的深入认知。文章首先回顾了海德格尔对“社会”与“共同体”的区分,强调后者基于共同存在的本质;接着,探讨了真理与存在的关联,以及艺术如何在源初共同体中作为真理发生的场所。文中进一步分析了时间性与历史性的考量对源初共同体理解的影响,并论述了艺术在个体与群体间建立深层次相互理解的桥梁作用。

海德格尔:源初共同体思想与艺术的本真理解

一、 引言

在20世纪西方哲学的广阔天地里,马丁·海德格尔的思想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峰,对后世哲学、文化理论、艺术实践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海德格尔对“存在”(Sein)的追问,不仅颠覆了传统形而上学的基础,也为人类的存在状态提供了全新的理解框架。

其中,他对“共同体”与“社会”的深刻区分,尤为关键。在海德格尔看来,社会是功能主义的、工具理性的集合体,而共同体则是基于共享的存在本质,是个体能够实现本真存在的土壤。这一区分对于当代文化理论与艺术实践而言,具有非凡的意义。

在全球化加速、文化多元并存的当下,海德格尔的理论促使我们反思:如何在快速流动的社会结构中寻找或构建那些能够促进人与人深层连接、实现精神共鸣的“源初共同体”?这对于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共生、深化跨文化理解、激发艺术的创新潜能等方面,提供了深邃的理论资源与灵感。

海德格尔:源初共同体思想与艺术的本真理解

二、 海德格尔的共同体与社会之辨

A. 社会与共同体的定义与区别

海德格尔在其哲学体系中,对“社会”与“共同体”进行了深刻的区分。在他看来,“社会”往往被理解为一个基于外部规则、利益交换和功能分配的聚合体,它强调的是个体之间的外在联系和实用性的相互作用。社会关系以效率、控制和秩序为核心,个体在此更多地被视为社会机器中的功能部件,而非拥有独立存在价值的生命实体。

相反,“共同体”则是一个更加本原和深刻的概念。海德格尔认为,真正的共同体是建立在共享的存在本质之上,它不是简单的功能联合,而是源自于人们对存在(Sein)的共同理解和体验。

在这个意义上,共同体超越了纯粹的社会结构,指向了一种更深层的、精神上的归属感和相互关联性。在共同体中,个体不是孤立的存在者(Dasein),而是通过共同的在世存在(In-der-Welt-sein)彼此关联,这种关联基于对世界和自我最本真的认识和体验。

海德格尔:源初共同体思想与艺术的本真理解

B. 真理与存在的关联

海德格尔的真理观,即“揭示”(Aletheia),是他哲学体系中的核心概念之一。不同于传统将真理视为命题与事实相符的观念,海德格尔认为真理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是存在被揭示的状态。在源初共同体中,真理的揭示尤其重要,因为它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正确性,更是存在本身如何在人类生活中得到显现。

共同体作为一个共享存在本质的场域,为真理的揭示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在这里,艺术、诗歌等文化活动成为了揭示真理的重要途径,它们通过非直接的语言和象征,揭示出日常生活背后的深层意义结构,使存在者的存在状态得以敞亮,从而促进了对存在的本真理解。

存在(Sein)与存在者(Dasein)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存在者在共同体中通过与其他存在者的共在,不断追问和理解存在,实现了自我与世界的深度整合。

海德格尔:源初共同体思想与艺术的本真理解

C. 生存论基础

海德格尔的生存论(Existenzialanalytik)为理解共同体作为本真生存可能性的场域提供了基础框架。生存论关注的是存在者(Dasein)在世界中的存在方式,强调存在不是静态的事实,而是一个动态的、充满可能性的过程。

在这一框架下,共同体不是外在于个体的附加物,而是个体实现其本真存在的必要条件。个体的生存并非孤立,而是嵌入在与他人、世界及历史的复杂关系网中。共同体提供了一个情境,在此之中,个体可以自由地展开其存在的各种可能性,面对死亡、承担责任、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这些都是实现本真生存的关键要素。

通过在共同体中的相互理解和互动,个体能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有限性,同时也发现与他人共享的无限性,进而达到对存在更深刻的理解和体验。因此,共同体不仅是生活的一个物理空间,更是存在者实现其生存论潜力,走向本真自我的精神家园。

海德格尔:源初共同体思想与艺术的本真理解

三、 源初共同体思想的核心内容

A. 本真性的追求

在海德格尔的哲学体系中,源初共同体是追求个体与集体本真性(Eigentlichkeit)的核心土壤。本真性不仅仅指个人的真实自我表达或道德上的真诚,而是指存在者(Dasein)在其存在方式中,能够自觉地、负责任地面对存在的基本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死亡、自由、选择与责任。

海德格尔认为,源初共同体提供了一个环境,在这里,个体不是被外在规范所限定,而是能够通过与其他存在者的共在,深入地反思和体验存在的多重维度。这种共在不仅仅是物理空间的共享,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相互理解和共鸣,它使得个体在相互“存在”中发现和确认自我,实现对存在本质的本真理解。集体本真性则体现在整个共同体对存在真理的共同追求和维护上,这需要成员间持续的沟通、理解和共同努力,形成一种超越个体界限的共同存在方式。

海德格尔:源初共同体思想与艺术的本真理解

B. 语言与艺术的作用

在构建和表达源初共同体的过程中,诗歌、艺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海德格尔特别强调语言的本源性,认为语言不仅仅是交流工具,更是存在之家,是存在得以揭示的场所。诗歌和艺术通过非日常语言的形式,创造性地揭示了存在的隐蔽维度,让不可见的真理得以显现。

艺术作品作为真理发生的事件,能够打破日常生活的遮蔽,引领观者或读者进入一个更本真的存在理解领域。诗歌以其独特的语言构造,能够触及存在本质,激发深层的情感与思考,而艺术作品则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体验,开启新的感知方式,引导人们重新审视和体验世界。在源初共同体中,艺术不仅是美的享受,更是引导个体和集体回归存在之源,共同追求本真性的精神实践。

海德格尔:源初共同体思想与艺术的本真理解

C. 时间性与历史性的考量

海德格尔的时间性(Horizont)概念指出,存在总是处于时间的流变之中,个体的存在理解不可避免地带有时间性的特征。在源初共同体的形成与理解过程中,时间性意味着成员们共享着对过去记忆的承继、当下的体验以及对未来的预期,这些共同构成了共同体的时间维度,影响着共同体的认同感和价值取向。

历史性(Geschichtlichkeit)则强调了存在者在历史进程中的定位和参与,每个时代都有其特定的“存在方式”。源初共同体的构建,不能脱离其历史语境,它必须面对并回应历史给予的挑战和机遇。艺术和诗歌作为历史的见证和反思,帮助共同体成员理解自己在历史长河中的位置,同时激发对未来的创造性想象。时间性与历史性的考量,让源初共同体的追求超越了即时的、表面的共同性,而是在深刻的历史意识和时间连续性中寻求一种更加根基深厚、面向未来的本真共在。

海德格尔:源初共同体思想与艺术的本真理解

四、 艺术作为通向本真理解的桥梁

A. 艺术的揭示功能

海德格尔视艺术为一种特殊的存在方式,它不仅反映现实,更是揭示存在(Sein)的手段。艺术作品通过其独创的形式和内容,突破了日常生活的表象,直达存在本质。艺术的揭示功能体现在它能打开感知的新维度,让我们“看”到平时未见之物,听到未闻之声。

这种揭示不局限于理性认知,而是触及情感、直觉乃至无意识层面,促使观众或听众在艺术的引导下,超越常规的认知模式,进入对自我与世界本真性的直观把握。艺术作品因此成为一面镜子,映照出存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让个体在审美体验中实现对自身存在状态的深刻反思和领悟。

海德格尔:源初共同体思想与艺术的本真理解

B. 美学价值的重建

在源初共同体的语境下,艺术的美学价值不再仅仅停留于形式美或技术精湛,而是一种深层的价值重构,强调艺术作为存在真理的显现。海德格尔认为,真正的艺术品能够揭示世界的“真理发生”,即存在的敞开状态。这种美学价值的重建,要求我们回归艺术的本源,即艺术创作与存在本质的紧密关联,强调艺术作品中蕴含的真理内容而非单纯的形式追求。

在源初共同体中,艺术的这种价值重构鼓励人们超越传统美学标准,探索和体验艺术作品背后更深层的、关于人类存在状态的真谛,从而在共同体中建立起一种基于存在真理的美学共识,促进了美学经验的共享和深化。

海德格尔:源初共同体思想与艺术的本真理解

C. 个体与群体的内在联系

艺术在个体体验与群体共享之间架设起一座桥梁,成为促进深层次相互理解的媒介。一方面,艺术作品作为个体创作的产物,凝结了艺术家对存在本质的独特洞察和个人体验,为观众提供了进入艺术家内心世界的通道,促进了个体内在情感与思想的共鸣。另一方面,艺术展览、演出等活动,作为公共事件,将个体的作品置于群体面前,引发广泛的讨论与反思,艺术因此成为公共话语的一部分,强化了群体内部的沟通与理解。

在源初共同体中,艺术不仅是个体自我表达和探索的工具,也是群体共同体验、共享存在真理的平台,它加深了成员间的内在联系,增强了共同体的凝聚力和文化认同。通过艺术,个体的本真理解得以在群体中传播和共鸣,形成一种超越个体界限的集体智慧和情感共鸣,推动了源初共同体向着更高层次的精神团结与存在理解发展。

海德格尔:源初共同体思想与艺术的本真理解

五、 从民族维度到人类维度的转向

A. 民族共同体的局限与超越

海德格尔早期思想中对民族共同体的关注,反映了他身处特定历史时期的德国文化语境,那时民族身份与文化复兴的议题尤为突出。然而,随着其哲学探索的深入,海德格尔逐渐意识到民族共同体的局限性。他开始批判那种过分强调血统、地域和历史传承的狭隘民族主义观念,认为这种视角限制了人类对更普遍存在的理解与追求。

海德格尔主张超越民族界限,寻求一种更普遍的、植根于存在本质的共同体意识。他认为,真正的共同体不应是基于外在因素如地理、历史或文化的简单聚合,而应是基于对存在的共同理解与体验。这一超越,标志着海德格尔哲学从民族主义向更加普遍人性关怀的转向。

海德格尔:源初共同体思想与艺术的本真理解

B. 人类共同体的构想

在海德格尔后期的思想中,艺术被赋予了构建全人类共通理解渠道的使命。他不再局限于民族文化的框架内探讨艺术的功能,而是将其视为一种能够跨越文化和国界,触及人类存在根本的普遍语言。海德格尔认为,艺术作品作为真理的发生,能够揭示出超越特定时空的、人类共有的存在经验,这种经验是所有文化背景下的人都能感受到的。

艺术因此成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沟通的桥梁,促进了对人类共同存在境遇的深刻理解。在这一构想中,艺术作品不仅仅是美的展示,更是对人类存在境况的深刻反思,它激发了全人类共同的情感共鸣与智识对话,推动构建一个基于存在真理的全球性人类共同体。

海德格尔:源初共同体思想与艺术的本真理解

C. 全球化语境下的新解读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海德格尔的源初共同体思想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去思考跨文化交流与理解。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差异与冲突成为常态,而海德格尔关于超越民族界限、追求普遍存在的共同体构想,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哲学启示。

首先,他的思想鼓励我们在全球文化交融中寻找超越文化特殊性的共同人性基础,即对存在的普遍关切。其次,海德格尔的艺术观提示我们,艺术作为一种普遍语言,能够跨越文化的障碍,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在深层次上相互理解。在全球化带来的同质化与异质性并存的复杂局面中,海德格尔的源初共同体思想强调了在差异中寻求共通性的必要性,为促进全球文化多样性和跨文化对话提供了深刻的哲学支撑。

通过艺术等文化表现形式,人们可以超越表面的差异,触及人类共有的存在本质,共同探索人类未来的可能性,构建一个更加包容、理解与和谐的世界共同体。

海德格尔:源初共同体思想与艺术的本真理解

六、 结语

海德格尔的源初共同体思想,核心在于超越功能主义社会结构,追求一种基于存在本质的、促进个体与集体本真理解的共在方式。艺术在此扮演了关键角色,作为真理发生的场所,艺术不仅揭示存在,还重构美学价值,强调回归本源与真实性,同时在个体体验与群体共享之间搭建桥梁,促进深层次的相互理解。海德格尔认为,真正的艺术作品能够穿透日常生活的表层,触及存在之深渊,成为人类共同理解存在真理的渠道,从而构建起一个超乎民族界限、基于普遍人性关怀的人类共同体。

海德格尔:源初共同体思想与艺术的本真理解

论文作者:芦熙霖

参考文献:

Heidegger, M. Being and Time. Translated by J. Macquarrie & E. Robinson. New York: Harper & Row.

Heidegger, M. The Origin of the Work of Art. In Poetry, Language, Thought. Translated by A. Hofstadter. New York: Harper & Row, 1971.

声明:本人账号下的所有文章(包括图文、论文、音视频等)自发布之日72小时后可任意转载或引用,无需告知本人。如需约稿,可联系 [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