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从先验到生存:海德格尔对胡塞尔先验自我理论的超越与重构

从先验到生存:海德格尔对胡塞尔先验自我理论的超越与重构

摘要:

本文探讨了20世纪哲学中两位现象学巨匠——胡塞尔与海德格尔——对主体性哲学的不同理解和理论构建。胡塞尔通过现象学还原和先验自我理论,试图构建一个纯粹意识的领域,作为意向性的中心,但该理论陷入主体封闭性、认识论局限及与社会文化背景脱节的困境。海德格尔则对此提出批判,通过“此在”概念,强调存在先于本质,将自我置于在世的实践与历史背景中,实现了从先验到生存论的转变。

从先验到生存:海德格尔对胡塞尔先验自我理论的超越与重构

一、引言

自笛卡尔以来,主体性哲学逐渐成为西方哲学探讨的核心议题,强调理性主体在认识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启蒙时代强化了理性权威,康德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批判哲学,区分了现象与物自体,强调理性界限,但仍保留了主体在认识论中的主导作用。

随后,黑格尔将主体性推向绝对理念的高度,主体与客体在精神辩证法中达到统一。然而,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科学的进步与社会变迁,主体性哲学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理解主体与世界的关系成为哲学家们新的探索方向。

从先验到生存:海德格尔对胡塞尔先验自我理论的超越与重构

二、胡塞尔的先验自我理论及其困境

A. 先验自我作为意识的“纯粹极点”

先验还原与纯粹意识: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始于先验还原,这是一种思想实验,旨在悬置(epoché)所有关于外部世界的自然信念,以便将注意力集中于意识本身的内容和结构。通过这一过程,胡塞尔揭示了“纯粹意识”,即去除了所有物理世界预设的意识,从而为现象学研究提供了一个“纯净”起点。纯粹意识不是空洞的抽象,而是意向性的活动场所,是意识指向对象的方式。

先验自我作为意向性的主体:在胡塞尔的理论中,先验自我是纯粹意识的核心,是意向性行为的主体。意向性指的是意识总是指向某物,是意识与对象间的一种关系。先验自我并非心理学意义上的个体自我,而是一个逻辑构造,是所有意向行为得以统一和连续的条件。它确保了意识活动的内在一致性与连贯性,是意识经验的基础框架。

从先验到生存:海德格尔对胡塞尔先验自我理论的超越与重构

B. “意识的密室”问题

主体封闭性与客观世界的隔离:胡塞尔的先验自我理论被批评构建了一种“意识的密室”,即由于过度关注纯粹意识的内在性,导致了主体与外部世界之间的隔离。这种封闭性忽视了主体在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下的位置,以及这些因素对意识内容的塑造作用。

认识论的局限性与“卡夫丁峡谷”:“卡夫丁峡谷”比喻了认识论上主体与客体之间的鸿沟。胡塞尔试图通过意向性概念跨越这一鸿沟,但其先验自我理论仍难以彻底解决如何从主观意识直接过渡到客观知识的问题。这种局限性暴露了认识论上如何从内在主观性通向客观有效性的困难。

从先验到生存:海德格尔对胡塞尔先验自我理论的超越与重构

C. “鲁滨孙孤岛”隐喻

自我孤立于社会文化背景之外:胡塞尔的先验自我理论被批评为过于个体主义,忽视了个体在社会和文化背景中的嵌入性。这类似于鲁滨孙孤岛的隐喻,自我被描绘为孤立的、脱离了社会关系网的个体,无法全面反映人类存在的真实复杂性。

“门诺困局”的形成及其影响:“门诺困局”形象地表达了自我理解中的困境,即自我意识的反思性使得自我既作为观察者又作为被观察者,导致了认识论上的循环难题。胡塞尔的先验自我理论在追求纯粹意识的同时,也落入了这一困局,未能充分解决自我如何既作为主体又作为认识对象的问题,这限制了其理论在解释社会性、历史性和文化相对性方面的应用。

从先验到生存:海德格尔对胡塞尔先验自我理论的超越与重构

三、海德格尔对先验自我理论的批判

A. 祛魅:对胡塞尔先验自我理论的质疑

“门诺困局”的揭示与分析:海德格尔敏锐地指出了胡塞尔先验自我理论中存在的“门诺困局”。他分析道,当自我成为观察者与被观察对象的同一时,一种根本的循环逻辑便出现了:自我如何能够既站在超越的位置审视自身,同时又是被审视的对象?海德格尔认为,这种自我反思的无限倒退暴露出先验自我理论的局限,它无法真正解决主体性在认识过程中的基础地位问题,也无法全面把握人的存在方式。

意识的密室与生存实践的断裂:海德格尔批判胡塞尔的“意识的密室”概念,指出这种将意识从生活世界中抽象出来的做法,割裂了意识与实际生存实践的联系。在日常生活中,人不仅仅是孤立的意识主体,而是处于与他人、环境及历史文化的动态交互之中。海德格尔强调,脱离了这些实际情境的意识分析,无法揭示人的存在真谛,从而陷入了理论与实践的断裂。

从先验到生存:海德格尔对胡塞尔先验自我理论的超越与重构

B. 认识论的转向:从意识主体到存在主体

存在优先于本质的主张:针对胡塞尔的意识中心论,海德格尔提出了“存在优先于本质”的核心观点。他认为,应当首先关注的是“存在”本身,即人如何存在于世(In-der-Welt-sein),而非仅仅关注意识的结构。人的存在不是静态的本质定义所能穷尽的,而是在不断展开的生活实践中逐步显现。这种转向意味着哲学重心从理性的、静态的认识论探讨转向动态的、实践的存在论探索。

现象学方法的生存论拓展:为了克服传统认识论的局限,海德格尔对现象学进行了生存论的拓展。他不再局限于对意识内容的直观描述,而是深入到人的存在方式及其意义的探究中。海德格尔的现象学关注“此在”(Dasein)——人的存在状态,强调对日常生活、时间性、死亡、焦虑等生存现象的分析。

这种拓展不仅要求我们关注个体如何体验世界,更重要的是理解人在世界中的位置,以及这种位置如何构成了个体的自我理解与行动的可能性。海德格尔的这一转向,为理解人的存在提供了更丰富、更深入的视角,超越了胡塞尔纯粹意识的框架,开启了存在主义哲学的新篇章。

从先验到生存:海德格尔对胡塞尔先验自我理论的超越与重构

四、海德格尔的生存论自我观

A. 此在(Dasein)概念的提出

在世存在的基本结构:海德格尔的核心概念“此在”(Dasein)意指人类存在,强调存在总是处于“在世”之中,即与世界、他人和社会历史的不可分割的关联。此在的基本结构包括“在世”、“向死而在”、“沉沦”与“本真状态”。这些结构揭示了人的存在并非静态的本质属性,而是动态的生活实践过程,体现了生存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时间性与历史性在自我理解中的作用:海德格尔将时间性视为理解此在的关键。不同于物理时间,此在的时间性是一种生存论时间,包括“将来”、“曾在”和“当前”,这三重时间性共同构成了人的存在方式。时间性使得此在得以筹划未来、回忆过去,并在当前作出决定,体现了人的历史性。时间性不仅是个体生命的节奏,也是文化和社会历史的脉动,为自我理解提供了深层的时态背景。

从先验到生存:海德格尔对胡塞尔先验自我理论的超越与重构

B. 自我明敞于世界

世界性与共在的社会维度:海德格尔的“世界性”(Weltlichkeit)概念指出,此在总是嵌入一个充满意义的环境之中,世界不仅仅是物质环境,更是意义和价值的载体。共在(Mitsein)强调了人的社会性,人总是在与他人一起存在,通过语言、习俗、共同的历史和文化等形成社会性。这种社会维度使得自我不仅是个体的,也是相互构建的,凸显了人际交往在自我理解中的作用。

实践活动与自我理解的相互构成:海德格尔认为,人的存在是在实践活动中展开的,实践活动不仅仅是对外在事物的改造,更是自我理解和世界意义的生成。通过工作、照料、艺术创造等实践活动,此在不断地与世界发生关系,这些活动既是自我表达也是自我理解的途径。实践活动与自我理解互为条件,共同构成了此在的存在方式。

从先验到生存:海德格尔对胡塞尔先验自我理论的超越与重构

C. 生存论分析的方法论创新

解释学循环与现象学描述:海德格尔的生存论分析方法创新性地结合了解释学循环与现象学描述。解释学循环意味着理解与解释的过程是循环往复的,先有前理解(Vorverstehen)作为起点,再通过深入分析修正和深化理解,形成对现象的不断接近。现象学描述则要求从现象本身出发,悬置一切预设,直接直观地描述现象如何展现自身。这种结合使生存论分析既能深入现象内部,又能避免主观臆断,为理解自我提供了动态的方法论基础。

对先验自我理论的外在超越:海德格尔的生存论分析超越了胡塞尔的先验自我理论,将自我从纯粹意识的内在性中释放出来,放置于世界、历史、社会与实践的广阔背景中。通过生存论的视角,自我不再是孤立的观察者,而是生存实践的积极参与者,自我理解与世界、他人和时间性紧密相连。这一超越不仅打破了“意识的密室”,也开辟了自我理论的新方向,强调了存在先于本质、实践优于理论的哲学立场,为理解人的存在与自我提供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视角。

从先验到生存:海德格尔对胡塞尔先验自我理论的超越与重构

五、海德格尔自我理论的哲学意义与影响

A. 对主体性哲学的重新定向

从认识主体到存在主体的转变:海德格尔的自我理论标志着西方哲学中主体性概念的一次根本性变革。传统哲学,尤其是近代哲学,往往将主体视为纯粹的认知主体,关注其如何认识外部世界。海德格尔则将焦点转向了存在主体,强调主体首先是“在世存在”,关注的是人的存在方式及其在世界中的位置,而非仅仅是对世界的认知。这一转变促使哲学家们重新审视人的本质,将生存体验和实践行动置于理解人类存在的核心地位。

哲学人类学的新视角:海德格尔的工作为哲学人类学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他不再从生物学或心理学角度探讨人的特性,而是从存在论角度出发,揭示人的存在结构及其在世界中的独特角色。这种新的人类学视角强调了人的历史性、文化性和社会性,以及人与世界之间的本源关系,为理解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开辟了新的路径。

从先验到生存:海德格尔对胡塞尔先验自我理论的超越与重构

B. 对现代西方哲学的影响

对现象学运动的推动:海德格尔不仅继承了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还对其进行了深刻的拓展,将其应用到存在论的领域。他的生存论分析方法不仅丰富了现象学的内容,也推动了现象学运动向着更广泛的主题和更深层次的问题探索。海德格尔的哲学对后来的现象学家,如梅洛-庞蒂、萨特等人产生了深远影响,促进了现象学在20世纪哲学中的繁荣与发展。

对后现代哲学的启示:海德格尔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特别是对主体性、客观性以及真理观念的重新解读,为后现代哲学的兴起提供了重要思想资源。他对语言、权力、历史性的深刻分析,预示了后现代主义对元叙事的解构和对权威话语的质疑。海德格尔的这些思考对福柯、德里达、利奥塔等后现代思想家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启发作用。

从先验到生存:海德格尔对胡塞尔先验自我理论的超越与重构

C. 对伦理学、社会哲学的启示

伦理责任与存在的关联:海德格尔的自我理论强调了伦理行为与个人存在状态的内在联系。他认为,真正的伦理行动源自于对存在的深刻理解,即在面对死亡、时间性和本真状态时做出的选择。这一观点挑战了传统伦理学基于规则或后果的伦理判断,提倡一种基于存在理解的伦理责任感,强调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的自由选择与承担。

社会结构与个体自由的关系:海德格尔虽然更多地关注个体存在,但他的思想也为理解社会结构与个体自由之间的复杂互动提供了线索。他关于共在、世界性和历史性的讨论,提示我们个体自由不是抽象的、孤立的,而是在与他人、社会和历史条件的交织中实现的。这种理解有助于我们反思现代社会中个体与集体、自由与约束的张力,以及如何在维护个体自由的同时,构建更加公正和谐的社会结构。

从先验到生存:海德格尔对胡塞尔先验自我理论的超越与重构

六、结语

海德格尔通过对胡塞尔先验自我理论的批判性继承,实现了从先验主体向生存主体的深刻转向。他在《存在与时间》中提出的“此在”概念,不仅超越了孤立的先验自我,还将人的存在置于具体的世界关系网中,强调了在世存在的实践性与时间性。海德格尔的生存论自我观通过揭示存在的动态性,将主体性从静态的认识论框架中解放出来,赋予了自我理解以更广阔的时空和社会维度,实现了对胡塞尔理论的全面超越。

从先验到生存:海德格尔对胡塞尔先验自我理论的超越与重构

论文作者:芦熙霖

参考文献:

Husserl, E. Ideas: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Pure Phenomenology. Translated by W.R. Boyce Gibson. George Allen & Unwin Ltd.

Heidegger, M. Being and Time. Translated by J. Macquarrie & E. Robinson.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声明:本人账号下的所有文章(包括图文、论文、音视频等)自发布之日72小时后可任意转载或引用,无需告知本人。如需约稿,可联系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