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孩子10岁就被诊断为抑郁症,复学后仍害怕考试,父母怎么做才能加快康复?

孩子10岁就被诊断为抑郁症,复学后仍害怕考试,父母怎么做才能加快康复?

晴日心理何日辉

2024-05-15 09:46发布于广东精神心理科医生

昨天,我们分享了一名患者父亲的自述文章。这个父亲是我们公众号的读者,他的儿子在小学4年级时出现了情感麻木、情绪波动、甚至有幻觉,就诊时被诊断为抑郁症,大夫开了抗抑郁药和抗精神病药。

这简直是一道晴天霹雳!这位父亲受到巨大打击!因为他的母亲、也就是孩子的奶奶就是一位抑郁症患者,病史至今长达30年,还未康复,他深知这种疾病的可怕!

而且,他的儿子服药后康复并不理想,仍然把自己锁在房间里、偷偷自残,有时抑郁低沉、不想动,有时则精力充沛,静坐不能。这位父亲一度怀疑儿子得的是双相障碍快速循环型。

对他的儿子而言,精神科药物治疗和中医治疗都有一定效果,但都不够理想。这位父亲不断上网查资料,找其它更有效的方法。

偶然间,他看到了我们的文章和视频。通过一个个真实临床案例,他意识到儿子患病的真正根源:

他和妻子很爱孩子,但在无意中采取了不当的教育方式,对孩子造成了很多叠加性心理创伤;他们还迷信“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反复对孩子过度夸奖,导致孩子过分重视结果,遇到挫折时容易失去信心。

这位父亲想起了很多孩子遭受的叠加性心理创伤事件,他非常后悔。他和妻子有意识地开始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积极地改善家庭环境,学习对孩子共情、倾听、积极引导,一点点地修复孩子患病背后的心理创伤。

父母作出改变后,这孩子明显好转,情绪基本稳定下来,从一开始完全不能去学校、不能提学习、不写作业,到目前一周只需请假1天,也能愿意写一些作业了。不过,孩子目前仍有明显的学习障碍,尤其害怕考试。

这位父亲从没带孩子找过我们线下面诊、网络问诊,更没有接受临床精准化心理干预。他和妻子积极学习精准精神心理学知识,用高效知识武装自己的大脑,持续地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帮助孩子明显加快康复,实在难能可贵!令人感动!

这就是我们反复强调过的:父母改善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进行有效的“自我家庭治疗”,其作用不亚于精神科药物治疗和一般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甚至更好!

在此,非常感谢这位父亲的无私分享,令更多患者父母获得有益的启发。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想根据这位父亲的描述,分析他儿子的诊断(究竟是抑郁症还是双相障碍?)、真正的病因、以及他和妻子后续该怎样帮助孩子进一步加快康复,尤其是他们非常关注的学习障碍问题。

孩子10岁就被诊断为抑郁症,复学后仍害怕考试,父母怎么做才能加快康复?

此图为AI生成

01、父亲利用高效的知识,帮助抑郁症儿子成功复学

这位父亲的儿子有过明显而持续的情绪低落、精力减退、兴趣缺失,还曾自残、自我封闭,这是明显的抑郁发作。他还有过幻听,这是精神病性症状,有时比较敏感多疑。

但他有时又显得精力充沛、不想睡觉、静坐不能,还很想出去玩,这会不会是轻躁狂/躁狂发作呢?

从他父亲的叙述来看,如果能够排除药物副作用因素(静坐不能可能是精神科药物的副作用)的话,这些症状很有可能出于烦躁、焦虑,又或者是打游戏时能够释放一些压力,情绪显得较好。而且,这孩子发病的时候刚好是疫情封控时期,他在家憋得实在太压抑了,想出去放松一下也可以理解。

而真正典型的轻躁狂/躁狂发作是情绪很愉悦、高兴、甚至兴奋的,患者的自我感觉很好,甚至有自大自负的心理。当然,轻躁狂/躁狂的定义在精神科临床中仍有争议。有的大夫认为暴躁易怒、大发脾气、砸人毁物也属于轻躁狂/躁狂发作,进而把患者诊断为双相障碍。对于这一点,我们是不认同的。

但显然,至少从这位父亲的描述来看,上述两种情况他的孩子都没有。

所以,从主流精神医学的角度来看,对这孩子更加适宜的诊断是——抑郁症伴精神病性症状、偏执型人格倾向,而且有严重的学习障碍。

也就是说,这孩子一开始看的精神科大夫所下的诊断是比较准确的,也是按照“抑郁症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思路来用药的。

而如果从精准精神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这孩子非常符合病因学诊断——创伤后应激反应失调(PTSRD)。他的父亲在自述文章中,列举了很多他们能想起来的叠加性心理创伤。

这位父亲说,孩子厌学、还被诊断为“抑郁症”时,这对他来说简直像晴天霹雳!他立刻联想到了也罹患了抑郁症的孩子的奶奶。

有可能在那个时候,他想到了“遗传因素”,一度怀疑是自己母亲的“致病基因”通过自己遗传给了儿子。

如果主流精神科大夫知道孩子的奶奶是抑郁症患者,也会认为孩子有“家族史”,说患病的主要原因是遗传导致的,奶奶通过“隔代遗传”遗传给了孩子,孩子生下来就是抑郁症的易感人群。

如果患者和家属持有这样的认知,他们的无力感、绝望感会非常强烈。因为基因遗传等是后天难以修改的,哪怕他们再努力也改变不了基因,顶多只能借助一些医疗手段控制住病情。

可是,我们反复强调过,抑郁症、双相障碍、甚至是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病因并不是所谓的“遗传因素”、不是基因所致,也不是大脑神经递质浓度的异常等生物学因素。而是后天的心理社会因素,是患者出生后形成的病理性记忆。

即使有一定的遗传因素的影响,也不是大众理解的“基因遗传”“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而是后天可逆的“表观遗传学因素”。

如果患者和家属能深刻意识到这一点,他们的无力感、绝望感会大大减弱,就能免于恐惧。

像写自述的这位父亲就是如此。当他通过看我们的文章,意识到孩子的抑郁症其实是后天的经历导致的,他就会产生一种确定感——“我可以通过努力,改变对待孩子的方式,再结合其它治疗方法,从而让孩子逐渐康复”。

这种认知属于用高效知识武装自己的大脑而得出的,这非常重要,能让父母有意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赶紧想办法并行动起来,更有可能帮助孩子加快康复。

02、孩子10岁就得抑郁症,根源是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

这位父亲的孩子为什么会得抑郁症?在昨天的自述文章中,他已经分享了很详细的分析和自我反省。

应该说,他的自我反省还是比较到位的。虽然导致孩子患病的病理性记忆肯定有很多,有一些孩子和父母都想不起来、或者意识不到,但这位父亲能有意识地回忆、并想起来很多细节,已经实属难得了。

以下,我们根据这位父亲的回忆,再次进行简要的梳理。

一般来说,我们分析青少年患者的主要病因时,往往会分3个部分: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学校或求学经历的影响,社会(包括互联网)的影响。

这个孩子发病时才小学四年级,家庭和学校以外的社会经历比较少。所以,我们主要分析他受到的来自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以及我们根据临床实践经验,推测他有可能在学校的人际关系中受到过哪些负面影响。

第一,他的父母步入婚姻殿堂后,两人一度是三观不合的,频繁发生冲突。他们还缺乏相关意识,当着孩子的面吵架,歇斯底里地大吼大叫。

其实,这种情况在很多家庭中都很常见。尤其是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父母们不注意在孩子面前控制好情绪和行为,以为孩子还小、啥也不懂、以后也不记得。

其实,父母争吵、甚至大打出手的情景和画面,很容易对孩子造成很多叠加性心理创伤,导致他们敏感、胆小,容易紧张、恐惧,出现偏执型人格倾向。

第二,这位父亲以前爱喝酒,也爱用孩子不喜欢的方式逗孩子,有时还两者结合在一起,喝得醉醺醺的,回家又忍不住逗孩子,还一度在客厅、马桶狂吐。这都被孩子看在眼里。

我看到这里的时候,马上想到了一个接受过临床精准化心理干预的患者伟涛。

伟涛的父亲也一度很爱喝酒,经常喝醉了把家里搞得乌烟瘴气。伟涛的母亲非常生气,跟丈夫吵起来,指责他不爱惜身体,说如果他哪天喝酒喝到进ICU,她才不管他!

伟涛从小多次看到这样的情景,他对父亲的行为非常反感。但是他又很担心父亲真的会喝出事,家里失去顶梁柱。

他的内隐记忆层面还因此形成了一个画面,画面中父亲因为喝酒过多、酒精中毒而进了ICU,满身插着管子,但身旁没人照顾。这个画面其实没有真实发生过,他也没告诉过父母。

但这个画面反复在他脑海中出现,令他特别恐惧、缺乏安全感,尤其担心父亲出现意外。这是他后来非常容易焦虑、恐惧,并罹患双相障碍的心理根源之一。

伟涛得病之后,他的父亲也很受打击。他看了很多我们的文章,意识到要反省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但他很困惑,“我到底该反省什么?我没做什么很出格的事啊,我也没打骂孩子啊!”

后来,我把伟涛内隐记忆层面的那个画面告诉他,他才恍然大悟,原来他爱喝酒的问题对儿子造成了那么大的心理伤害!他决定戒酒,还在我的引导下学会了体贴和包容妻子和儿子,他在家里的形象发生了180度大转变。

所以,如果父亲不经意间以一副“酒鬼”的形象出现在孩子面前,孩子心里会非常抵触,也很容易形成叠加性心理创伤。这也很容易引发夫妻矛盾、家庭冲突,会导致孩子从心里更加倾向于认可母亲,甚至想保护母亲。这自然容易导致孩子更容易相信母亲的话,如果在家庭冲突中,孩子觉得母亲被欺负了,自己又无力保护,自然也会很容易产生无力感、自罪感。

社会上爱喝酒的父亲有很多,希望他们能早点意识到这个问题。

第三,这位父亲的教育方式曾经简单粗暴,只是他之前意识不到。

比如他曾经把孩子关在“小黑屋”,以此作为惩罚,希望孩子长记性。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方法不妥。

其实,类似的错误我也犯过。那时候我还在武警广东总医院担任心理科主任、学科带头人,也刚开始学习心理学没多久。当时我很认可“行为主义”,认为对于好的行为要及时奖励,对于不良的行为要给予严厉的惩罚;要奖罚结合,才能帮助孩子塑造良好的行为习惯。

有一段时间我的侄女住在我家,那时她才3岁,长得非常可爱。但是小孩子免不了淘气,有一次她犯错了,我把她关在“小黑屋”里。其实那房间并不黑,当然,这只是我作为大人的感觉。

结果,这次经历对我的侄女造成了不小的心理伤害,后来再也不愿意来广州了。她18岁时,我非常诚恳地向她道歉,她想起来还非常难受,眼里泛着泪光。可想而知,我当时不当的教育方式虽然只有一次,就已经对她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创伤。

又比如,这位父亲在孩子撒泼耍赖的时候,一气之下说“不要你了”,并且真的和妻子躲到孩子看不到的地方去,假装真的把他抛弃了。

我们能够理解他当时的愤怒、想教训一下孩子,但这种方式真的非常不科学。在那短短的几分钟、甚至十来分钟内,他的孩子会非常无助。

如果他以为父母真的抛弃他了,他会陷入恐惧和焦虑,如果生活中这种创伤经常发生,孩子就很容易产生误解,觉得父母不爱自己,自己不值得被爱,孩子就很容易把情感的诉求转向外界,很容易出现边缘型人格,也很容易变成“重度恋爱脑”,在恋爱中飞蛾扑火。如果他知道父母只是假装不要自己,那他也会感到非常失望,觉得自己都那么难过了,可父母一点儿都不能理解,还吓唬自己。

还有,他的儿子一年级暑假时没完成作业,他气得把孩子的作业本撕碎了。这也非常不理性。

其实,这是很多父母情绪激动时的做法,“既然你不好好学,那就别学了!作业也别交了!让老师狠狠教训你!”,一边说,一边凶神恶煞地把孩子的作业撕得粉碎。

其实,如果孩子出现了学习上的问题,父母应该先找真正的原因出在哪里,并且要意识到,孩子很有可能已经有一定的学习障碍了。

父母应该采取良性沟通三步曲——对孩子共情、倾听,并积极引导,用科学的、孩子愿意接受的方式引导孩子克服学习上遇到的挑战。父母怒撕作业,往往只会导致孩子更加抵触、厌恶学习,罹患精神心理障碍的风险也更高。

当然,这个孩子的母亲也犯过不少家庭教育上的错误。她多次在孩子面前,带有情绪地指责丈夫。她的丈夫对孩子缺乏陪伴,本来父子之间的亲子关系有点疏离,儿子再听见母亲这么说,心里就更不喜欢父亲了。

同样地,有些男性在家里自以为是,总在孩子面前责骂妻子,这也非常不科学。如果孩子认可父亲,那他们会变得讨厌母亲;可如果孩子其实跟母亲更亲近,他们反而会抵触父亲,认为父亲讲的都不对。所以,即使夫妻之间认为对方有不足、有缺点,也不要在孩子面前互相指责、贬低。

还有,这孩子的母亲曾有低血糖发作,两次在孩子面前晕倒了。当然她不是故意的,但她可以有意识地好好预防。

在儿童的心目中,妈妈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他们多次目睹妈妈无法控制地晕倒,其内心会非常恐慌,觉得妈妈保护不了自己了,甚至认为自己要保护妈妈了。但他们还年幼,无法真正地保护母亲,这会导致他们有很大的心理压力。

这位父亲说,其实他的孩子在发病之前经历了不少应激事件。

包括十一期间看烟花,父子之间因为看烟花的地点发生矛盾,父亲不但不理解孩子的出发点,还从道德的角度指责孩子“自私”。

不久后,孩子养的一只鹦鹉不幸死掉了,孩子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但母亲不仅没安慰,还指责孩子没把宠物喂养好。其实孩子对宠物的感情那么深厚,也反映了他内心是非常孤独的。

接着,父亲又要求他跟大人分房睡。从表面看,父亲的要求并不过分,很多10岁的孩子已经可以独自睡了。但这个孩子由于遭受过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还没有足够的安全感和自信,这时并不适宜强迫他自己睡。

可是这孩子又不敢提出不满,因为担心父母又会因此吵架(可见该父母在孩子面前的争吵对他的负面影响有多大),他只好默默忍受。他晚上失眠、白天还要上网课,疫情管控又让人压抑、天天憋在家里,缺乏积极的放松渠道,最后精神崩溃了。

这孩子的发病过程,尤其是这段经历,非常具体地阐释了什么叫做“叠加性心理创伤”和“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他不断地遭受负性应激事件,激活旧的心理创伤,形成新的心理创伤,最后量变到质变,出现了抑郁症。

很多父母说现在的孩子真脆弱,一点儿都批评不得,因为一点小事就抑郁了,比如父母不给玩手机就要跳楼。其实导致孩子精神崩溃的不是一件事,而是前面已经叠加了很多心理创伤。希望父母们和社会大众都要意识到这一点。

总的来说,这位父亲的孩子才10岁就出现了明显的精神心理症状,这在临床中是属于比较早的。这说明他从小遭受的叠加性心理创伤是很多的,更快地出现了从量变到质变。

有这种成长经历的孩子,他们在学校、人际关系中往往会缺乏自信,甚至可能会有讨好型人格。

因为父母没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他们转而将情感需求转向外界,很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的认可。出于这种心理,他们会很敏感、很在乎别人的看法。老师的批评,或者同学有意无意的取笑、嘲讽,都有可能对他们造成叠加性心理创伤。

这位父亲还有意识地反省了他们对孩子的“过度夸奖”,以前总是夸孩子“你很棒”“你很聪明”,而不是认可孩子后天付出的努力。

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本来想抛弃传统的棍棒式、否定式的家庭教育方式,用科学的方法取而代之。但那时候,他们没能掌握真正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误以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反而导致孩子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逆商较弱。

类似这样的错误,很多父母都犯过。他们过度崇尚所谓的“快乐教育”“夸夸教育”,以为这就能让孩子快乐、健康地长大。结果事与愿违。后续,我们再结合真实的临床精准化心理干预案例,深入地分析这种类型的家庭教育错误。

03、父母做到这3点,孩子能进一步加快康复

应该说,这位父亲的儿子当时的病情是比较严重的。他带孩子去所在省的精神卫生中心找专家就诊时,专家建议孩子住院,这说明孩子确实已经有一定的住院指征。

只不过,如果那时候父母已经知道如何开展有效的“自我家庭治疗”了,孩子的自知力也比较完整,也没有伤害自己或他人的高风险,那确实不一定要住院。具体到这个孩子而言的话,我觉得这位父亲的决定是比较理性的。

不过,我希望这位父亲不要责怪那位大夫。大部分主流精神科大夫的工作方法就是如此,他们不是针对某个孩子,而是对每个患者都如此。他们每天的病号很多,工作量大,确实难以照顾到每一位患者的感受。

那现在,这位父亲的孩子已经有明显好转了,但在学习上仍然有注意力不集中、不持久、记性差、惧怕考试等等问题,而且还没能实现减药、停药,他和妻子接下来还要怎么做,才能进一步帮助孩子加快康复呢?

第一,父母要继续学习精准精神心理学知识,继续深刻地自我反省。

比如,从孩子父亲的叙述来看,在孩子患病前,父亲其实有一定的偏执型人格改变,甚至可能达到了偏执型人格障碍的程度。他在家庭生活中自以为是、固执己见,跟妻子和孩子的沟通方式简单粗暴,对妻儿都造成了很多叠加性心理创伤。

不过,他很爱孩子,所以当孩子患病之后,精神科药物和中药药物的效果都不够理想,他非常无助,又无意中看到了我们的文章,他才不得不反省自身的问题。

说得更直接一些,在孩子患病之前,这位父亲是家里的“狗熊”。妻子觉得他有时候不可理喻,也不关心孩子,两人总是吵;孩子对他也无感,甚至是反感,觉得老爸对自己很凶。

但孩子患病后,这位父亲率先开始深刻地自我反省,还带动妻子一块儿作出改变。他变得通情达理、有智慧,可能后续还会深刻意识到自己的母亲为何患抑郁症,理解了母亲过去的一些做法。

他对儿子、妻子和母亲都更加宽容、理解,整个家庭的氛围为之一变。可以说,这位父亲已经从“狗熊”成为了家庭中的“英雄”!

除此之外,孩子的母亲也要继续自我反省。她不但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指责丈夫,还要多在孩子面前认可丈夫的优点、付出。她要让孩子意识到父亲的积极改变是很难得的,并意识到父母都是非常爱自己的,只是以前方法不当。

他们的孩子这么小就得了抑郁症,确实很不幸。但从积极的角度来说,这也能让家庭系统中的问题更早地暴露出来,父母能更早地自我反省,真诚地向孩子道歉,持续地改变,将坏事变好事。

第二,父母继续利用精准精神心理学的知识,找准孩子的一些“创伤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修复。

比如,据这位父亲说,他的孩子脑海里出现过一个画面,他独自站在一棵大树下面,其他孩子在旁边开心地玩耍,他却形单影只,显得格格不入,甚至好像被抛弃了。

从精准精神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个画面、或者类似的情景可能确实发生过,别的孩子在嬉戏,他却没有玩伴儿,感到非常孤独。但有可能,类似的情景没有在现实生活中发生过,这仅仅是他内隐记忆中的一个画面,开心的时候这种画面不会出现,在孩子有明显负性情绪的时候,类似的画面出现了。

无论这个情景是否发生过,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这个画面背后是孤独感,而孤独感的背后肯定有相关的叠加性心理创伤事件。

所以,父母首先要反思自己是否在无意中犯过错误,让孩子感到孤独,如果有,父母要诚恳地道歉,深刻地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避免再在无意中让孩子产生孤独感。

父母还可以在合适的时机跟孩子深入谈一谈,了解他是否与朋友、同学或玩伴儿相处的过程中,感到过孤独、被排斥。如果有,父母要想办法引导孩子理性地对待,比如可以提升社交能力,也可以在其它方面找志同道合的伙伴。当然,最关键的基础还是父母要走进孩子的内心,避免孩子过分在意外界的人际关系。

第三,对于孩子目前明显的学习障碍,如每周仍需请假1天,惧怕考试,没法完成所有作业等等,父母要跟孩子一起用长远的目光来看待,学习状态的恢复需要一个过程。

我们在“学习障碍”的文章专栏里面详细分析过,这不是孩子的遗传或智力出了问题,而是孩子反复多次在学习情景、学习行为中遭遇叠加性心理创伤,导致他们一学习就焦虑、烦躁、甚至恐惧,进而学习效率低下。

这位父亲可以继续跟妻子、孩子一起多动心思,反复让积极、开心的情绪体验跟学习情景相结合,让孩子在学习前、学习时的心情相对愉悦放松的。

对于这个孩子来说,学习难度也应是适度的,是比较容易做到的,或者付出一些努力就有可能达到的,这更容易带来一定的成就感,不一定要完全按照学校的进度和难度。在学习之后,父母要及时给予孩子具体化的肯定,并引导孩子自我肯定。父母和孩子还可以了解一些高效的学习技巧和知识,比如“费曼学习法”和“番茄学习法”等等。

除此之外,目前这个孩子服用的精神科药物很可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比如记忆力和注意力下降。但这是暂时的。随着孩子的情绪继续保持稳定,安全感和自信逐渐恢复,大夫会逐渐把药量降低,甚至实现停药,副作用的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从学习阶段的角度来看,这个孩子在小学阶段就暴露出精神心理问题,不完全是一件坏事。因为小学的知识还相对比较简单、基础,当孩子的学习状态和学习动力逐渐提升后,父母再寻找合适的辅导资源,查漏补缺,其实很快就能跟上学校的进度,不需过于焦虑。关于更多缓解学习障碍的建议,还可以浏览相关专栏文章。

其实,这位父亲和他的妻子已经做得相当好了,孩子现在已经走上了康复之路,只不过还需要一些时间,但方向正确了,慢就是快。希望他们继续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让孩子进一步回到成长轨道上,甚至引导孩子具备“幸存者思维”和高逆商,向内寻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不要过分在意别人的评价。

04、家长们千万别踩这3个所谓“科学教育”的坑

除了对这位父亲提供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之外,以下还想对广大父母分享一些建议。

现在很多父母都有科学养育的意识,积极主动地学习一些心理学或家庭教育知识。这是很好的现象,也是时代的进步。不过,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要有意识地看到每种心理学流派的利弊,独立理性地思考,不要人云亦云。

比如对于精神分析流派,我们多次强调过这并不适合国内的儿童青少年和家庭,对于精神心理问题的解决也很低效,还容易令孩子不理性地把所有责任都归咎于父母和原生家庭。

但是,国内有很多精神心理从业人员都是精神分析师。要是父母发现,有些心理学人士、专家教授使用了“本我、自我、超我”“控制欲”“攻击”这些词语来分析问题的话,他们往往使用的就是精神分析流派。

父母也不宜只使用行为主义或行为疗法,这容易只看到表面的行为改变,而忽视了孩子内心的感受和心理根源上的问题。

比如我在上文就自我反省,我也曾经过度推崇行为主义,对侄女采取了不妥当的惩罚,导致她形成了不小的心理创伤。

又比如上文的父亲在自述中说,他和妻子以前经常对儿子过度夸奖,导致儿子过分重视结果;如果发现结果不如意,就容易自暴自弃、自我否定,认为自己不聪明。要是他以为“聪不聪明”是天生的,不能改变的,就容易出现“习得性无助”,陷入绝望,放弃努力。

“习得性无助”是行为主义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人在后天经历中,因为多次体验到“无论我怎么努力,都无法改变事情结果”的情况,最终放弃努力、甚至认为自己不可救药的一种心理状态。

对于这种情况,认知行为疗法(CBT)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让个体意识到不是自己怎么努力都没用,而是以前缺乏正确的方法、态度和一些客观条件。

可是,“习得性无助”的更深层次根源是叠加性心理创伤,尤其是强烈的负性情绪,比如焦虑、恐惧等。要是心理创伤较多、负性情绪很强烈,CBT也难以起到很好的效果。讲道理他们都懂,但他们就是难以踏出那一步。

比如临床精准化心理干预中的一个真实案例义豪,他遭遇过大量叠加性心理创伤,父母又不懂得对他积极引导,他遇到难题时尝试过自己解决,但总是以失败告终。

久而久之,他认为自己特别倒霉,不好的事情总会发生在他身上,努力也没用。他一味抱怨,而不是积极行动解决问题。从行为主义的角度来看,这就是一种“习得性无助”。

我们跟义豪分析过这个问题。他也知道自己的认知有偏颇,并意识到自己要学会综合性归因,遇到困难要积极面对,多想办法或请教别人,别总认为自己是“受害者”、甚至躺平。

可是很快,他又因为点外卖不顺利、坐高铁时丢失身份证而出现“受害者心态”,怨恨上天不公,情绪波动。

后来,我们利用临床精准心理干预技术,进入他的内隐记忆层面,发现了这背后的6个心理创伤事件,并予以高效化、精准化的修复,这个问题终于解决了。

所以,如果父母发现孩子出现所谓的“习得性无助”,行动力弱、知行难合一,父母要看到孩子的负性情绪和心理创伤,理解他们的感受,并尽力逐渐在日常的家庭氛围中进行修复,而不是反复跟孩子讲大道理、督促他们作出改变。

父母更要警惕一些行为主义的极端治疗方法,比如杨永信的“电击疗法”、像豫章书院那样的“暴力矫正”。这些不是治疗,而是利用暴力手段让孩子恐惧、屈服,孩子的行为是快速改变了,但内心受到了巨大的心理创伤!

最后,希望父母要意识到,如果想孩子成人成才,最需要重视的不是孩子的学习成绩,而是孩子的逆商,不要再盲目“鸡娃”了。

就算“鸡”出了一个成绩和履历都很光鲜的娃,可要是他们像陈立人、吴谢宇那样出现严重的精神心理问题,或者出现所谓的“空心病”,父母会后悔莫及!

而且,父母自己要提升认知层次,了解社会的发展趋势,引导孩子具备跨学科的意识和能力,在选择专业和就业时作出理性的选择,实现更大的社会价值。

查看原图 429K

  • 孩子10岁就被诊断为抑郁症,复学后仍害怕考试,父母怎么做才能加快康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