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高铭暄:法律共同体,公检法都是,为什么律师不是呢?

作者:麦读法律阅读
高铭暄:法律共同体,公检法都是,为什么律师不是呢?

扫码添加夏浅浅个人微信

回复 书单

领取100+份优质法律书单

麦读君按:很多律师不太愿意办刑案,即使是在法治观念较为普及、制度改革后的今天,刑辩律师也仍然面临许多困难:社会偏见、会见难、取证难、阅卷难等等。但仍然有一些律师毫不气馁,最终冲破藩篱。

高铭暄:法律共同体,公检法都是,为什么律师不是呢?

作者=高铭暄来源=微信公众号 | 超律志原题=高铭暄:为什么律师不太愿意办刑案?

原出处=燕大元照

高铭暄人民教育家、著名刑法学家、参与新中国第一部刑法典的起草、讨论、颁布及修订活动。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人民大学首批荣誉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名誉主任。1984年1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大陆刑法学专业第一位博士研究生导师。

律师是法治的力量,是伸张公民正义的力量,又是人民权利的保护者,因此还是要珍视自己的光荣使命,神圣的职责,千万不可气馁。

民主法治离不开律师,没有律师的参与,民主法治就落后一些,所以民主法治是离不开律师的,这股力量是不能忽视的。

改革开放初期律师数量少,现在已经达到了40多万人(2024年最新数据,70万+),但是中国这么大,40多万人我认为还不够。

特别是看到一些老少边穷的地区,律师的力量是比较弱的,甚至有一些县真正找不到几个好律师。律师作为国家法治的重要力量,作为伸张公平正义的重要力量,还有作为保护人民权利的重要力量,我觉得我们的律师还需要发展,40多万人是太少了。

社会上对律师也有一些偏见,特别是一些公权力对律师有一些偏见,这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一些残留的东西。

五十年代律师受整的不少,(当时)看问题很简单,认为这些律师都是为坏人说话,好像为被告人辩论,好像是为坏人辩论,这是造成律师当中一种悲惨命运的很简单化的说法。

高铭暄:法律共同体,公检法都是,为什么律师不是呢?

《律师为什么替坏人辩护》

律师在中国社会初期阶段遭受一些不公正的待遇,这种观念后来留下来,一路把律师制度都取消了,这种残余的东西影响到现在。

现在从公权力的角度来看律师,有一些人常常还是不重视,甚至是歧视律师,有的甚至觉得律师好像不是自己的人,是一种异己的力量,这个是完全错的。

大家知道有一句话叫法律共同体,公检法都是,为什么律师不是呢?

只是职业分工不同,目标都是为了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国家,目标是一样的。

律师只是他的职业,从职业的角度,他不是公安,也不是检察院,也不是法院,他就是律师,律师扮演律师的角色,而对一个案件来说,各方面都不可缺少。

刑事辩护来讲当然得有法官,得有检察官,但是缺乏律师也不行。

这个案子来讲,从一般的哲学和逻辑来说,作为法官来讲也需要听听律师的辩论。

不听,你这个案子能够公平吗?能够正义吗?能够办得准确吗?

有一些案子还得不到律师的辩护,律师的力量在很多地方还缺乏,很多律师都参加不了。

当然也有一些人穷,请不起律师,本来有一些法律援助可以做,但是法律援助也是有限的。

高铭暄:法律共同体,公检法都是,为什么律师不是呢?

《穷人能否获得公正审判》

因此真正出庭辩护的律师,你们都知道占的比例并不大,好多刑事辩护是没有出庭律师的。即使有,现在来讲也有很多的困难。

律师不太愿意办刑事案子,在国外没有这个问题,在我们都有这个问题,就是因为在刑事辩护这一块,有许多人观念没有改观,所以律师遇到种种的困难。

律师办案当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会见难,取证难,阅卷难。

公权力机关并没有为律师提供很多便利条件,相反处处阻碍和为难。

刑事辩护的修改还有律师法的修改,当然做了很多的改善,但是落实不到位。

所以我是对刑事辩护这一块感觉到非常的重要,我对从事刑事辩护的律师感到非常敬重,也感到非常同情,觉得他们是克服了很多的困难,冲破了很多的藩篱,从而把这个案件拿下来。

我们有很多正面经验,很多的辩护也非常成功,使得有一些案件由于律师的变故,使这个案件峰回路转,获得了最大的成功,伸张了正义,使各方面都非常满意。

律师是法治的力量,是伸张公民正义的力量,又是人民权利的保护者,因此还是要珍视自己的光荣使命,神圣的职责,千万不可气馁。

如果有不公平的东西,我们还要争取,力争使得我们的律师地位能够不断的提高。

要尊重律师,支持律师,保护律师,我非常赞成,我也觉得我们的律师应该这样,律师自己挺起胸膛,勇于前进,因为我们是法治的力量,法治离不开我们。

附:高老师部分书单

1. 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年版。

高铭暄:法律共同体,公检法都是,为什么律师不是呢?

2. 高铭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孕育诞生和发展完善》,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高铭暄:法律共同体,公检法都是,为什么律师不是呢?

3. 高铭暄:《刑法专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铭暄:法律共同体,公检法都是,为什么律师不是呢?

4. 高铭暄:《刑法学原理(第一、二、三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高铭暄:法律共同体,公检法都是,为什么律师不是呢?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和立场《刑法注释书(第三版)》

高铭暄:法律共同体,公检法都是,为什么律师不是呢?

一句话推荐:100000刑事法律人的选择,何帆编写的超高口碑刑法工具书推出第三版,含刑法修正案(十二),内容全面更新,第一版和第二版分别入选2019年和2021年「中版好书榜」,豆瓣评分9.4分。麦读法律注释小红书,精准贴近实务需求,像字典一般好用好查。本书详细介绍 ↓

豆瓣9.4分!畅销 100000 册,这本刑事办案红宝书,终于更新了

《刑事诉讼法注释书》

高铭暄:法律共同体,公检法都是,为什么律师不是呢?

一句话推荐: 刑事诉讼实务与教学必备。原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法官、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静坤编著,全面梳理现行有效的刑诉法相关法条、司法解释、司法文件、典型案例、权威观点,整合为“律”“释”“例”并行的刑事诉讼法律规范体系,并针对实务中的常见问题与疑难问题,系统解析法条的立法目的、修改变化、核心要点和具体适用标准,帮助读者把握刑事诉讼程序的核心主线,更好地解决刑事司法领域的实务问题。

本书详细介绍 ↓

历时 3 年,千呼万唤的刑诉小红书终于来了,156万字系统梳理法条+司解+案例

《不复过往:中国法学院纪事》

高铭暄:法律共同体,公检法都是,为什么律师不是呢?

一句话推荐:荣获2021年第七届「中国法学教育研究成果奖」一等奖。中国法律人从哪里来?本书是一部讲述中国近代以来法律教育史的文化专著,作者通过对大量历史资料的整理与考证,梳理了从1860年代至1950年代近一百年间中国若干主要法律教育机构的历史变迁,放在时代的大背景下去解读法律教育机构的成立、分合,法律教育的转型,甚至法律学人个人命运的起伏进退、荣辱欢悲。书中还收录了大量历史照片,有助于全景式呈现近代中国法律教育的样貌。

何勤华教授推荐:罗伯特·史蒂文斯说过,法律职业发展史也是法学院的历史,法的概念——毋宁说是关于法的观念——反映着一国政治和社会的微妙细节,塑造了法学教育,反过来又被其所塑造。因此,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探究和梳理法律教育,亦即法律教育机构的历史,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不复过往:中国法学院纪事》在这方面做出了其应有的努力。书中追溯了一百多年间中国法律教育发展的若干片段,有史实,有考证,也有分析,有提问,值得一读。

本书详细介绍 ↓

陈甦 | 本书值得读三遍:法学院读书时、工作时、退休后

扫码添加夏浅浅个人微信

每天分享法律人专属日签

也非常欢迎投稿!

- 彩蛋 -

点击↓进入麦读书店回复 书单获取麦读小书单合集

高铭暄:法律共同体,公检法都是,为什么律师不是呢?
高铭暄:法律共同体,公检法都是,为什么律师不是呢?
高铭暄:法律共同体,公检法都是,为什么律师不是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