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高銘暄:法律共同體,公檢法都是,為什麼律師不是呢?

作者:麥讀法律閱讀
高銘暄:法律共同體,公檢法都是,為什麼律師不是呢?

掃碼添加夏淺淺個人微信

回複 書單

領取100+份優質法律書單

麥讀君按:很多律師不太願意辦刑案,即使是在法治觀念較為普及、制度改革後的今天,刑辯律師也仍然面臨許多困難:社會偏見、會見難、驗證難、閱卷難等等。但仍然有一些律師毫不氣餒,最終沖破藩籬。

高銘暄:法律共同體,公檢法都是,為什麼律師不是呢?

作者=高銘暄來源=微信公衆号 | 超律志原題=高銘暄:為什麼律師不太願意辦刑案?

原出處=燕大元照

高銘暄人民教育家、著名刑法學家、參與新中國第一部刑法典的起草、讨論、頒布及修訂活動。北京師範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名譽院長,中國人民大學首批榮譽一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重點研究基地中國人民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名譽主任。1984年1月,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準許,成為大陸刑法學專業第一位博士研究所學生導師。

律師是法治的力量,是伸張公民正義的力量,又是人民權利的保護者,是以還是要珍視自己的光榮使命,神聖的職責,千萬不可氣餒。

民主法治離不開律師,沒有律師的參與,民主法治就落後一些,是以民主法治是離不開律師的,這股力量是不能忽視的。

改革開放初期律師數量少,現在已經達到了40多萬人(2024年最新資料,70萬+),但是中國這麼大,40多萬人我認為還不夠。

特别是看到一些老少邊窮的地區,律師的力量是比較弱的,甚至有一些縣真正找不到幾個好律師。律師作為國家法治的重要力量,作為伸張公平正義的重要力量,還有作為保護人民權利的重要力量,我覺得我們的律師還需要發展,40多萬人是太少了。

社會上對律師也有一些偏見,特别是一些公權力對律師有一些偏見,這是曆史遺留下來的一些殘留的東西。

五十年代律師受整的不少,(當時)看問題很簡單,認為這些律師都是為壞人說話,好像為被告人辯論,好像是為壞人辯論,這是造成律師當中一種悲慘命運的很簡單化的說法。

高銘暄:法律共同體,公檢法都是,為什麼律師不是呢?

《律師為什麼替壞人辯護》

律師在中國社會初期階段遭受一些不公正的待遇,這種觀念後來留下來,一路把律師制度都取消了,這種殘餘的東西影響到現在。

現在從公權力的角度來看律師,有一些人常常還是不重視,甚至是歧視律師,有的甚至覺得律師好像不是自己的人,是一種異己的力量,這個是完全錯的。

大家知道有一句話叫法律共同體,公檢法都是,為什麼律師不是呢?

隻是職業分工不同,目标都是為了建設一個民主法治國家,目标是一樣的。

律師隻是他的職業,從職業的角度,他不是公安,也不是檢察院,也不是法院,他就是律師,律師扮演律師的角色,而對一個案件來說,各方面都不可缺少。

刑事辯護來講當然得有法官,得有檢察官,但是缺乏律師也不行。

這個案子來講,從一般的哲學和邏輯來說,作為法官來講也需要聽聽律師的辯論。

不聽,你這個案子能夠公平嗎?能夠正義嗎?能夠辦得準确嗎?

有一些案子還得不到律師的辯護,律師的力量在很多地方還缺乏,很多律師都參加不了。

當然也有一些人窮,請不起律師,本來有一些法律援助可以做,但是法律援助也是有限的。

高銘暄:法律共同體,公檢法都是,為什麼律師不是呢?

《窮人能否獲得公正審判》

是以真正出庭辯護的律師,你們都知道占的比例并不大,好多刑事辯護是沒有出庭律師的。即使有,現在來講也有很多的困難。

律師不太願意辦刑事案子,在國外沒有這個問題,在我們都有這個問題,就是因為在刑事辯護這一塊,有許多人觀念沒有改觀,是以律師遇到種種的困難。

律師辦案當中遇到了很多困難,會見難,驗證難,閱卷難。

公權力機關并沒有為律師提供很多便利條件,相反處處阻礙和為難。

刑事辯護的修改還有律師法的修改,當然做了很多的改善,但是落實不到位。

是以我是對刑事辯護這一塊感覺到非常的重要,我對從事刑事辯護的律師感到非常敬重,也感到非常同情,覺得他們是克服了很多的困難,沖破了很多的藩籬,進而把這個案件拿下來。

我們有很多正面經驗,很多的辯護也非常成功,使得有一些案件由于律師的變故,使這個案件峰回路轉,獲得了最大的成功,伸張了正義,使各方面都非常滿意。

律師是法治的力量,是伸張公民正義的力量,又是人民權利的保護者,是以還是要珍視自己的光榮使命,神聖的職責,千萬不可氣餒。

如果有不公平的東西,我們還要争取,力争使得我們的律師地位能夠不斷的提高。

要尊重律師,支援律師,保護律師,我非常贊成,我也覺得我們的律師應該這樣,律師自己挺起胸膛,勇于前進,因為我們是法治的力量,法治離不開我們。

附:高老師部分書單

1. 高銘暄、馬克昌主編:《刑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年版。

高銘暄:法律共同體,公檢法都是,為什麼律師不是呢?

2. 高銘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孕育誕生和發展完善》,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高銘暄:法律共同體,公檢法都是,為什麼律師不是呢?

3. 高銘暄:《刑法專論》,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銘暄:法律共同體,公檢法都是,為什麼律師不是呢?

4. 高銘暄:《刑法學原理(第一、二、三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高銘暄:法律共同體,公檢法都是,為什麼律師不是呢?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和立場《刑法注釋書(第三版)》

高銘暄:法律共同體,公檢法都是,為什麼律師不是呢?

一句話推薦:100000刑事法律人的選擇,何帆編寫的超高口碑刑法工具書推出第三版,含刑法修正案(十二),内容全面更新,第一版和第二版分别入選2019年和2021年「中版好書榜」,豆瓣評分9.4分。麥讀法律注釋小紅書,精準貼近實務需求,像字典一般好用好查。本書詳細介紹 ↓

豆瓣9.4分!暢銷 100000 冊,這本刑事辦案紅寶書,終于更新了

《刑事訴訟法注釋書》

高銘暄:法律共同體,公檢法都是,為什麼律師不是呢?

一句話推薦: 刑事訴訟實務與教學必備。原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法官、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劉靜坤編著,全面梳理現行有效的刑訴法相關法條、司法解釋、司法檔案、典型案例、權威觀點,整合為“律”“釋”“例”并行的刑事訴訟法律規範體系,并針對實務中的常見問題與疑難問題,系統解析法條的立法目的、修改變化、核心要點和具體适用标準,幫助讀者把握刑事訴訟程式的核心主線,更好地解決刑事司法領域的實務問題。

本書詳細介紹 ↓

曆時 3 年,千呼萬喚的刑訴小紅書終于來了,156萬字系統梳理法條+司解+案例

《不複過往:中國法學院紀事》

高銘暄:法律共同體,公檢法都是,為什麼律師不是呢?

一句話推薦:榮獲2021年第七屆「中國法學教育研究成果獎」一等獎。中國法律人從哪裡來?本書是一部講述中國近代以來法律教育史的文化專著,作者通過對大量曆史資料的整理與考證,梳理了從1860年代至1950年代近一百年間中國若幹主要法律教育機構的曆史變遷,放在時代的大背景下去解讀法律教育機構的成立、分合,法律教育的轉型,甚至法律學人個人命運的起伏進退、榮辱歡悲。書中還收錄了大量曆史照片,有助于全景式呈現近代中國法律教育的樣貌。

何勤華教授推薦:羅伯特·史蒂文斯說過,法律職業發展史也是法學院的曆史,法的概念——毋甯說是關于法的觀念——反映着一國政治和社會的微妙細節,塑造了法學教育,反過來又被其所塑造。是以,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地探究和梳理法律教育,亦即法律教育機構的曆史,有着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不複過往:中國法學院紀事》在這方面做出了其應有的努力。書中追溯了一百多年間中國法律教育發展的若幹片段,有史實,有考證,也有分析,有提問,值得一讀。

本書詳細介紹 ↓

陳甦 | 本書值得讀三遍:法學院讀書時、工作時、退休後

掃碼添加夏淺淺個人微信

每天分享法律人專屬日簽

也非常歡迎投稿!

- 彩蛋 -

點選↓進入麥讀書店回複 書單擷取麥讀小書單合集

高銘暄:法律共同體,公檢法都是,為什麼律師不是呢?
高銘暄:法律共同體,公檢法都是,為什麼律師不是呢?
高銘暄:法律共同體,公檢法都是,為什麼律師不是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