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青桥驿镇:以“绣花功夫”织就宜居“新图景”

作者:善天下CharityOfWorld

‍‍‍ 走在青桥驿镇社火坪村,蜿蜒整洁的乡村道路穿过错落有致的民居延伸向远方;笑意盈盈的村民忙碌在田间地头;蜜环菌加工厂里工人正辛勤劳作;老人们闲适地在院落里唠嗑……干净、美丽、文明的村庄诠释着人居环境的不断提升,同时也浓墨重彩地描绘着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蓝图。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青桥驿镇:以“绣花功夫”织就宜居“新图景”

广动员 和美乡村齐参与

“我自己就是木匠,可以利用旧木头做个长椅用作休息区。”

“这些磨盘和陶罐不用了,你们拿去看看能不能做一些装饰。”

“我家有废弃旧蜂桶可以给你们用来种花。”

……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青桥驿镇:以“绣花功夫”织就宜居“新图景”

以和美乡村建设为抓手,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社火坪村抓住有利时机,以干净、整洁为标准,对村庄道路、户下环境卫生、河道上的堆积物等进行了全面清理。依托德美屋积分兑换超市,形成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浓厚氛围,昔日的乡村现如今改头换面,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

美好的环境也促进了村民思想和行为上的转变,在潜移默化中,以前乱丢乱扔垃圾、乱堆乱放杂物的陋习也少了,自觉呵护环境、讲究卫生的好习惯越来越多。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青桥驿镇:以“绣花功夫”织就宜居“新图景”

靓细节 乡村颜值再刷新

“这家院子很宽敞,但堆放木材和杂物有点凌乱,要是整理出来种菜种花会更加整洁美观。”

“这户后院入口用这个黑网遮挡不好看,做个木门栏栅,这样既美观还能更好地安全防护。”

“还有这户,家里只有一个老人,门口院子堆满石头,清理走整理成菜园子种菜,以后老人吃菜也方便。”

……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青桥驿镇:以“绣花功夫”织就宜居“新图景”

抬头是“画”,入目是“景”。从3月开始,青桥驿镇社火坪村对示范户、示范点以及中心的道路、绿化、基础设施等进行全面提升,曾用来储水的“木桶”“陶罐”被用作了花盆,“废弃木桩”围起了长长的休息凳,修整后的庭院依然保留了村民的菜园,清理过的裸露土地上种满了四季常绿的绿植和鲜花,泛着臭味的水池子也变成干净整洁的鱼塘,一幅幅乡村美、产业旺、村民乐的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青桥驿镇:以“绣花功夫”织就宜居“新图景”

健机制 村庄清洁长效化

内修“气质”、外增“颜值”。社火坪村重点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长效化,建立“一月一汇报、一季一观摩评比”长效推进机制,补短板扬优势促发展,定期组织村党支部书记擂台赛、干部创意大赛等树典型,学比鉴,在互动点评、交流共享中凝聚共识、鼓舞干劲、比学赶超。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青桥驿镇:以“绣花功夫”织就宜居“新图景”

“以前村里环境比较脏、乱、差,现在确实是变了,人变、村变、真正做到了思想变。现在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年轻人也愿意回乡村发展,同时也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社火坪村年轻的村支书焦鼎文说道。

乡村振兴,向美而行。今年以来,青桥驿镇积极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持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广袤农村正从“一时美”到“持续美”,从“环境美”向“生活美”,从“外在美”向“内涵美”转变。和美乡村不再是理想化的田园诗画,而是正在成为现实。(通讯员:青桥驿镇 万国琴)

来源:留坝发布

责编:尚帅

审核:薛栓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