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青橋驿鎮:以“繡花功夫”織就宜居“新圖景”

作者:善天下CharityOfWorld

‍‍‍ 走在青橋驿鎮社火坪村,蜿蜒整潔的鄉村道路穿過錯落有緻的民居延伸向遠方;笑意盈盈的村民忙碌在田間地頭;蜜環菌加工廠裡勞工正辛勤勞作;老人們閑适地在院落裡唠嗑……幹淨、美麗、文明的村莊诠釋着人居環境的不斷提升,同時也濃墨重彩地描繪着鄉村全面振興的美好藍圖。

【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青橋驿鎮:以“繡花功夫”織就宜居“新圖景”

廣動員 和美鄉村齊參與

“我自己就是木匠,可以利用舊木頭做個長椅用作休息區。”

“這些磨盤和陶罐不用了,你們拿去看看能不能做一些裝飾。”

“我家有廢棄舊蜂桶可以給你們用來種花。”

……

【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青橋驿鎮:以“繡花功夫”織就宜居“新圖景”

以和美鄉村建設為抓手,乘着鄉村振興的東風,社火坪村抓住有利時機,以幹淨、整潔為标準,對村莊道路、戶下環境衛生、河道上的堆積物等進行了全面清理。依托德美屋積分兌換超市,形成全民參與、共建共享的濃厚氛圍,昔日的鄉村現如今改頭換面,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發展道路。

美好的環境也促進了村民思想和行為上的轉變,在潛移默化中,以前亂丢亂扔垃圾、亂堆亂放雜物的陋習也少了,自覺呵護環境、講究衛生的好習慣越來越多。

【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青橋驿鎮:以“繡花功夫”織就宜居“新圖景”

靓細節 鄉村顔值再重新整理

“這家院子很寬敞,但堆放木材和雜物有點淩亂,要是整理出來種菜種花會更加整潔美觀。”

“這戶後院入口用這個黑網遮擋不好看,做個木門欄栅,這樣既美觀還能更好地安全防護。”

“還有這戶,家裡隻有一個老人,門口院子堆滿石頭,清理走整理成菜園子種菜,以後老人吃菜也友善。”

……

【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青橋驿鎮:以“繡花功夫”織就宜居“新圖景”

擡頭是“畫”,入目是“景”。從3月開始,青橋驿鎮社火坪村對示範戶、示範點以及中心的道路、綠化、基礎設施等進行全面提升,曾用來儲水的“木桶”“陶罐”被用作了花盆,“廢棄木樁”圍起了長長的休息凳,修整後的庭院依然保留了村民的菜園,清理過的裸露土地上種滿了四季常綠的綠植和鮮花,泛着臭味的水池子也變成幹淨整潔的魚塘,一幅幅鄉村美、産業旺、村國樂的鄉村畫卷正徐徐展開。

【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青橋驿鎮:以“繡花功夫”織就宜居“新圖景”

健機制 村莊清潔長效化

内修“氣質”、外增“顔值”。社火坪村重點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常态化長效化,建立“一月一彙報、一季一觀摩評比”長效推進機制,補短闆揚優勢促發展,定期組織村黨支部書記擂台賽、幹部創意大賽等樹典型,學比鑒,在互動點評、交流共享中凝聚共識、鼓舞幹勁、比學趕超。

【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青橋驿鎮:以“繡花功夫”織就宜居“新圖景”

“以前村裡環境比較髒、亂、差,現在确實是變了,人變、村變、真正做到了思想變。現在村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年輕人也願意回鄉村發展,同時也提升了群衆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社火坪村年輕的村支書焦鼎文說道。

鄉村振興,向美而行。今年以來,青橋驿鎮積極學習運用浙江“千萬工程”經驗,紮實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持續拓寬農民增收緻富管道,廣袤農村正從“一時美”到“持續美”,從“環境美”向“生活美”,從“外在美”向“内涵美”轉變。和美鄉村不再是理想化的田園詩畫,而是正在成為現實。(通訊員:青橋驿鎮 萬國琴)

來源:留壩釋出

責編:尚帥

稽核:薛栓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