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经济安全展望报告2024》:采取“双扩张”政策提高经济增速

作者:中国经济时报
《中国经济安全展望报告2024》:采取“双扩张”政策提高经济增速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刘慧

5月12日,《中国经济安全展望报告2024: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发布。本报告由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刘伟担任学术顾问,由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戚自科担任主编。报告对2024年中国经济进行展望,并分析了房地产业、银行业、城投业面临的风险,同时展望了人民币汇率、A股市场、电力供需形势、煤炭供需安全、石油市场以及中国一体化建设等。

报告显示,2024年影响中国经济的因素主要有人口问题、市场预期转变、国际环境变化等。展望2024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总体是安全的,自然走势将继续呈现供给、需求双恢复的格局,但仍低于潜在增长率。预计2024年GDP同比增长5.1%,CPI同比增长1.2%,PPI同比增长-0.4%,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长7.7%,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3.0%,出口累计同比增长3.8%,进口累计同比增长1.8%,全年实现贸易差额8977亿美元。

《中国经济安全展望报告2024》:采取“双扩张”政策提高经济增速

1

采取需求和供给双扩张政策

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宏观经济的自然增速仍将低于潜在增速。鉴于此,中国应采取需求、供给双扩张的政策,并着力推进市场化改革,改善市场环境。

首先,实行扩张性需求管理政策。需求扩张以货币政策为主,在“稳”字当头的前提下加大实施力度,保证精准有效,财政政策主要以提质增效为核心,注重风险可控和可持续。一是扩大消费需求。继续稳定收入预期,尤其是稳定财产性收入。二是稳定投资,支持重点领域的投资建设。三是稳出口。近年来,出口占中国GDP的比重在20%左右,稳出口是目前宏观调控的主要领域之一。四是促进生育。政府可以制定差别化政策,为不同收入的家庭提供生育补贴等,降低生育、养育成本。完善税收优惠政策。五是以改善民生为导向进行财政扩张。要准确辨认老百姓真正需要满足的需求,如迫切的民生问题、改善性需求及贫困地区和低收入人群的需求。以改善民生为导向进行财政扩张,通过改善就业状况,提高居民收入,让居民更多分享发展成果,稳定预期。

其次,实行扩张性供给管理政策。供给扩张以有利于保障中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促进经济提质增效与结构升级为目标,应进一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鼓励高新技术的自主研发同扩大对外开放。一是鼓励高新技术的自主研发,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升供给结构对有效需求的适配性。建立起促进创新的科技金融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培育人力资本。二是促进就业。提高就业率的关键是解决招工难、就业难并存的就业结构性矛盾,鼓励引导基层就业,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三是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四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2

房地产、股市和石油市场会怎样?

报告分析了房地产市场发展前景。2023年大陆房地产市场基本呈现“前扬、中抑、后稳”的特点。当前,在房地产市场供需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必须客观认识房地产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需求潜力。加强房地产市场风险的防范和化解,继续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降低购房成本,满足合理住房需求。以“三大工程”为抓手构建住房发展新模式,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报告预计,2024年A股市场整体估值不会出现大幅变化。2024年权益市场不会发生太大程度的指数变化,全年可能会以震荡为主。

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的石油需求经历了一轮快速增长,全年全球石油消费增长了2.5百万桶/天,创下年度石油消费量历史最高纪录。基于目前的经济形势,2024年全球石油消费量仍会有小幅度增长,增量估计约1百万桶/天。2024年全球石油供给有望保持中速增长(+1.6百万桶/天),高达103.4百万桶/天。

展望人民币汇率走势,报告认为,在中国经济向潜在水平回归的大环境下,人民币汇率有望稳中走升。随着金融高水平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不断推进,人民币资产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将进一步提升,外资流入增加,为人民币汇率回升提供重要支撑。下一步,要保持人民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继续关注外部形势变化及影响,完善汇市风险与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机制,维护外汇市场平稳运行。

《中国经济安全展望报告2024》:采取“双扩张”政策提高经济增速

总 监 制丨王 辉 车海刚

监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谷 云

《中国经济安全展望报告2024》:采取“双扩张”政策提高经济增速
《中国经济安全展望报告2024》:采取“双扩张”政策提高经济增速

继续阅读